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探索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既是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需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生命力所在[1]。本文从赴台研修学习台湾技职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方式为背景出发,思考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室内庭园的专业建设构想和计划,探索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的建设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发展中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厦门大学张勋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有了长足的进展,有些国家成功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发展中国家的职教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过去,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落后,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赴台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基于中国林业教育学会赴台考察交流团对台湾教育和生态环境的考察,从台湾的教育体制和台湾教育的特点两个方面阐述了台湾教育以及林业教育的概况,并在扩大两岸的林业交流与合作,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加强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加强森林保育、大力提高森林质量,发展农村林业、实现“兴林富民”目标,发展森林科普休闲业、规范旅游业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实现“生态、经济、社会”3维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解析其在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及其保障体系、学生能力标准培养设计和教学实践及评价中的渗透,为我国目前快速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提供借鉴,更好地关注人的个体生命价值的全面开发,促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相对世界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缓慢,这里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缺乏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应政策,有些政策甚至是不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二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重知识轻技术、重脑轻体的传统思想对人们的长期禁锢。河南省的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的报到率是50%~81%,陕西省的职业技术学院的首次报到率为55%~75%。1999年经过多次补招,全国仍有不少职业技术学院未完成招生任务,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因而首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因为有了有利于高职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就可以通过政…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落实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高等林业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教分会筹备召开了“全国高等林业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本次会议于2002年12月19—20日在国家林业局林业干部学院召开,来自全国普通高等林业院校的高职学院、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及黑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中国林业出版社的代表33人参加了会议;国家林业局人事教育司、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国家林业局人才交流中心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高等林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高等林…  相似文献   

7.
武义 《内蒙古林业》1998,(11):34-34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兴办和发展起来的,现有电视大学一所、中专三所、技校六所、职高五所。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当地经济的需要相适应”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九五”期间林业经济的战略...  相似文献   

8.
对台湾岛内大学的景观学教育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台湾岛内景观学教育,基于岛内城市景观和环境的建设现状,较为科学地进行了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建设,构成了比较专门化的教学模式。并且指出,由于岛内景观学人才需求市场的限制.硕士阶段的教育应当成为景观学系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当前职业技术教育中片面强调培养学生技能教育忽视德育的现状,对语文教学与德育做初步探索,目的在于使施教者注意到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更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林业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该文介绍了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探索经验,对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所必须的基础和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进行了探讨。该文认为,因“专业”制宜,选择适合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外实验、实训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合作教育,实现“产学研”合作教育制度化,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组织和鼓励师生参与生产、科研、社会技术服务等实践活动,是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实现“零距离”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这在社会对人才业务素质要求愈来愈高的今天表现得更为突出。学生希望在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中,拓宽谋生的空间。因此,学校在不断深化的教学改革当中,应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职业教育改革的首位,使学生在学校得到正规学业教育的同时,能有机会多方式、多途径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拓宽他们在社会中的就业面,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技术人才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职业技术教育在林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吕海林林区职业技术教育,为国有林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反过来,林区经济的发展又向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也应该从林区的未来出发,在经济发展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一、职业技术教育在森工生产中曾起到过...  相似文献   

13.
于雪艳  盛夏 《中国林业》2014,(11):26-27
教育是发展之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万千家庭的福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联系群众最广泛,服务群众最直接。马年新春,笔者走进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采访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双轨管理学生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主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该文对东北林业大学园林花卉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总结了所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教育网、华艺线上图书馆(台湾)等收录期刊《中国林业教育》是教育部主管的、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教育类学术期刊,双月刊,80页,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林业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为指导,密切联系我国高等林业教育以及成人、职业林业教育的实际,不断探索林业教育的规律,重点研究林业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等方面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促进我国林业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谈福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福建林学院许丽英一、福建中等林业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分析1.办学机制不活中等林业教育的教育模式是解放初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模式“统”得过死,“包”得过多,学校缺乏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活力。特别是一些办学...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社会对于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其人才培养是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目标,按照社会职业岗位对专门人才的要求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设置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全过程十分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技能操作培训,以满足职业和岗位的需要。因此,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之一,它的成功与否是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然而,从高等职业教…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经济与社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西部大开发更是进行得如火如荼。农业在发展中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化、产业化、市场化,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显然,这一目标诠释的是比传统农业更具有丰富内涵的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高等农林教育,尤其是高等农林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亦在不断地拓展。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林教育发展的基本框架就是以高等农林教育为龙头,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各类教育相互衔接、协调发展。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林…  相似文献   

19.
《云南林业》2013,(6):F0004-F0004
西南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发端于1978年成立的林业部云南林学院干部培训部,历经三十余年的沧桑洗礼,走出了一条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奋进中谋发展的自信自强之路,书写了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传奇与辉煌。现已形成函授、业余、自考、专业硕士、职业技术培训等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宽领域的立体办学体系。60余个函授站点分布于全国各地,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本、专科专业已达70余个,在校学生规模达9000余人;数万学子从这里走出,成长为社会各界的骨干和精英。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业产业》2011,(1):70-73
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产学研结合,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结合倘若停留在企业提供实训场所,参与指导实训等内容的层面,不能深化内涵,在经济高速发展、市场逐步成熟的今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将很难实现办出特色的目标。搞好校企联合、产学结合,重要的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自觉地、主动地为人才培养作贡献;而其中的关键是互利互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