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由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引起的小麦矮腥黑穗病和由小麦光腥黑穗病菌[Tilletia foetida(Walle.) Lindr]引起的小麦光腥黑穗病都是世界性的病害,小麦矮腥黑穗病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检疫性病害,是麦类黑穗病中危害最大、极难防治的检疫性病害之一,小麦光星黑穗病在我国被列为北京市的检疫对象。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结合染色方法可简便快速区分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和小麦光腥黑穗病菌,2种病原菌的冬孢子壁分别呈绿色网纹荧光及均匀平滑绿色荧光,检测可在5~7 min完成,为快速区分2种病原菌的冬孢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小麦腥黑穗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业科学》2000,(Z1):23-26
通过对塔什库尔干县 6个乡的小麦田间进行调查及采集样品的室内检验鉴定证明 ,为害该县小麦的腥黑穗病菌是小麦网腥黑穗病菌和光腥黑穗病菌。萌发实验表明 ,该县的小麦网腥冬孢子在 5℃和 18℃条件下均可萌发 ,在 0℃下停止生长 ,网腥的冬孢子大小平均为 17.7~ 19.8μm,网脊平均高度 1.33μm,网目平均大小 3.71μm;光腥的冬孢子大小平均为 16.7~ 18.6μm。目前在该地区尚未发现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和小麦矮腥黑穗病 ,但还须加强当地口岸检疫和田间普查工作 ,严防二病自邻国疫区传入。  相似文献   

3.
小麦矮腥黑穗病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小麦矮腥黑穗病的病原、分布与危害,综述了小麦矮腥黑穗病菌检疫鉴定、种子灭菌处理、有害风险分析、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前,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uhn)即TCK是我国重要对外检疫性有害生物。在世界范围,TCK已传播至31个国家。新疆周边8个国家小麦染疫尤为普遍,哈萨克斯坦是TCK疫情的重要发生区。哈萨克斯坦共有14个州级行政区域,其小麦主产区中北部的阿克莫拉、北哈萨克斯坦和库斯塔奈3个州,是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等疫情的严重发生区。  相似文献   

5.
目前,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CoIltI'OVCl'S3.Kuhn)即TCK是我国重要对外检疫性有害生物。在世界范围。TCK已传播至31个国家。新疆周边8个国家小麦染疫尤为普遍,哈萨克斯坦是TCK疫情的重要发生区。哈萨克斯坦共有14个州级行政区域,其小麦主产区中北部的阿克莫拉、北哈萨克斯坦和库斯塔奈3个州。是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等疫情的严重发生区。  相似文献   

6.
超分支滚环扩增法检测小麦矮腥黑穗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TCK)的超分支滚环扩增(hyper- branched rolling cycle amplification,HRCA)检测体系,为小麦矮腥黑穗病的鉴定以及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稳定、可靠的检测技术。【方法】锁式探针包含一个公共连接序列和在探针两端与靶DNA序列互补的2个序列。根据TCK的差异序列设计锁式探针两端序列,以此为基础建立了TCK超分支滚环扩增反应体系。以优化的HRCA反应条件为基础,确定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比较HRCA体系和常规PCR体系的性能,并利用这2种体系对来自中国出入检验检疫局截获的51个小麦样品进行了验证检测。【结果】HRCA体系能专一地检出小麦矮腥黑穗菌的DNA靶带,而TCT、TCL等近源种及健康小麦样品都不能扩增。HRCA检测TCK靶序列质粒DNA的下限为1 fg?μl-1,检测基因组DNA的下限为10 pg?μl-1,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检测体系高10倍。HRCA检测体系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更适合于TCK的检测及鉴定。【结论】稳定、灵敏、特异的小麦矮腥黑穗菌的HRCA检测体系的建立,为小麦矮腥黑穗病的早期诊断及其近源种的多靶标检测提供了同步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7.
基于图像识别的小麦腥黑穗病害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检疫小麦腥黑穗病害的方法效率较低影响检测的稳定性和客观性.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小麦腥黑穗病分类诊断技术.以显微镜下采集的小麦病害图像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滤波增强及病害区域分割,再提取单个病害区域图像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等特征参数;最后利用归一化后的特征值,通过BP神经网络分类器实现了小麦腥黑穗病害的诊断.将计算机图像识别结果和实际小麦腥黑穗病类型进行对比,表明了该诊断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小麦腥黑穗病在汉中盆地局部区域发现并扩散蔓延的现实,笔者分析了汉中盆地小麦腥黑穗病发生规律,总结集成了一套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小麦腥黑穗病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腥黑穗病防控寻求新的防治方法,特进行了不同生育期喷雾、药剂拌种、土壤处理、苗期追施等9个处理的施药方式防治小麦腥黑穗病的试验.经过田间试验,发现小麦腥黑穗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药剂拌种和全田土壤处理,防效达100.00%.其次种沟土壤处理,防效为90.40%.苗期追施和生长期茎叶喷雾均无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生和危害进行了原因分析,摸清了小麦腥黑穗病的传播途径、发生规律、致病因素、危害症状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提出了目前农业生产上切实可行的具体防治措施,以有效控制其蔓延。  相似文献   

11.
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小麦矮腥黑穗菌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体系以准确灵敏的鉴定小麦黑穗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TCK)【方法】根据筛选的TCK独有差异基因片段(1 322 bp)设计特异性引物对CQUTCK4/CQUTCK5和TaqMan 探针CQUP1,建立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法和TaqMan水解探针法定量PCR检测体系,并对体系进行优化。【结果】建立的两套定量PCR检测体系的检测下限相当,可达到0.1fg,对应的拷贝数为2.31×104个,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高2~3个数量级,均可成功鉴别出TCK与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aries (DC)Tul,TCT),并可快速准确检测小麦矮腥黑穗菌冬孢子和检测罹病小麦植株体内的侵染菌丝体。【结论】建立的2种定量PCR检测技术可运用于小麦矮腥黑穗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和黑麦草腥黑穗病菌的单孢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Tilletia indica)和黑麦草腥黑穗病菌(Tilletia walkeri)通用引物H4/H7和H11/H12,结合T.indica特异性引物Tin3/Tin4和T.walkeri特异性引物Tin11/Tin4建立了检测T.indica和T.walkeri冬孢子的套式PCR(nested PCR)检测方法。检测的灵敏度达1个冬孢子,检测时间缩短为8h。PCR产物的测序验证了PCR反应的可靠性。这一方法克服了冬孢子休眠或不具存活力以及常规PCR检测时间长的困难,有效地解决了漏检问题。  相似文献   

13.
小麦矮化腥黑穗病是一种检疫性外来危险病害,其入境潜在可能性极高。本文提出用生物气候相似距模型,采用生物地理气候指标,以国外小麦矮化腥黑穗病的流行地区之一的华盛顿州斯波坎为中心与中国各地麦区进行生物气候相似距计算,从而预测此病在我国不同麦区定殖潜在可能性程度。根据相似距计算结果,将我国麦区发生此病的危险程度划分为5个区域,即①极高危险区、②高危险区、③局部发生区、④偶发区、⑤低危险区。  相似文献   

14.
对小麦、大麦、水稻、玉米、高粱和珍珠粟6种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共检测到29属47种真菌,其中 Alternaria spp.、Aspergillus spp.、Curvularia spp.、Drechslera sorokiniana、Fusari-um spp.、F.moniliforme 和 Penicillium spp.侵染所有检测样品。检测到的重要病原菌在小麦上有 Tilletiatritici、D.sorokiniana 和 F.moniliforme,在大麦上有 D.sorokiniana、Drechslera spp.、F.moniliforme 和Fusarium spp.,在水稻上有 Aphelenchoides bessyi、D.oryzae、Microdochium oryzae 和 Sarocladium o-ryzae,在玉米和高粱上有 F.moniliforme。在国内首次对珍珠粟的种传病原菌进行了检测,共检测到6属10种真菌,其中 Alternaria spp.、Drechslera spp.和 F.moniliforme 在巨丰上的侵染水平分别为32%、28...  相似文献   

15.
在室内相对湿度50%-60%的恒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剂量、温度、处理时间和有、无载物情况下环氧乙烷(ethylene oxide,EO)对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TCK)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EO对TCK冬孢子有极强的杀灭作用.EO对TCK病菌的杀灭效果随处理温度升高、剂量的增加和熏蒸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无载物情况下,15、20、25℃处理120 h条件下达到100%杀菌效果的临界浓度值分别为10.5、7.3和6.8 g.m-3.EO对TCK的杀菌临界浓度随熏蒸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而降低.80%装载量条件下,EO对TCK病菌的LD50较无载物条件下的高.  相似文献   

16.
克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洛夫林10’(L10)中的ATG6(动物同源物为Beclin1)基因,并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经纯化后制备其兔抗血清。结果表明:从小麦品种L10中克隆获得1个ATG6的片段,长为1326 bp,利用所构建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实现了对ATG6片段在原核系统的特异性表达。经蛋白纯化后,制备了其兔抗血清并通过Western blot鉴定了其特异性。ATG6抗体制备的成功,为小麦中ATG6基因和自噬功能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冬孢子的热力灭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热力对病菌冬孢子进行灭菌的研究,以解决带菌的粮用小麦加工后,麦麸如何灭菌的问题。通过试验表明病菌冬孢子经过湿热处理65℃10min即可灭菌,而以70℃10min和8O℃5~10min为可靠的灭菌条件,干热处理100℃10min不能灭菌,带菌麦麸只有经过湿热处理后才能用作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