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青鳞鱼为原料,以有机溶剂和柠檬酸的混合液为提取剂,采用索氏抽提法制取青鳞鱼浓缩鱼蛋白。实验结果表明:①青鳞鱼肉含蛋白质77.0%、脂肪15.1%、灰份7.2%,是一种丰富的蛋白质源;②含血合肉和脂肪较多的青鳞鱼肉可用于制造浓缩鱼蛋白,以7.5倍于40目原料鱼肉的酸化乙醇提取时间4h为工艺最佳条件。由此制得的青鳞鱼浓缩鱼蛋白的蛋白质含量为89.6%,脂肪含量为0.07%。  相似文献   

2.
青鳞鱼浓缩鱼蛋白制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青鳞鱼为原料,以有机溶剂和柠檬酸的混合液为提取剂,采用索氏抽提法制取青鳞鱼浓缩鱼蛋白。实验结果表明:①青鳞鱼肉含蛋白质77.0%、脂肪15.1%、灰份7.2%,是一种丰富的蛋白质源;②含血合肉和脂肪较多的青鳞鱼肉可用于制造浓缩鱼蛋白,以7.5倍于40目原料鱼肉的酸化乙醇提取时间4h为工艺最佳条件。由此制得的青鳞鱼浓缩鱼蛋白的蛋白质含量为89.6%,脂肪含量为0.07%。  相似文献   

3.
无盐鱼蛋白质水解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或鱼废料经蛋白水解酶.碱及酸处理可以制备鱼蛋白质水解物和鱼蛋白质分离物.由于酸碱的中和作用.终产品中常含有大量的盐分.高盐分影响了产品的产率和理化性质.本文提出了一种制备无盐鱼蛋白质水解物的方法.用木瓜蛋白酶及碱处理黑线鳕骨架.使其液化.然后用酸性酪蛋白代替盐酸中和水解液中的碱.这样制备的鱼蛋白质产品不含由于酸碱中和产生的额外盐分,称为无盐鱼蛋白质水解物。产品产率为16.1%,蛋白质含量为85.96%.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61—62%。该产品可作为加工食品的蛋白质添加剂或奶粉的代用品.  相似文献   

4.
青鳞鱼HAP的试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正交试验优选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青鳞鱼蛋白质的水解条件。结果表明:(1)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的最适条件为pH7.0、温度50℃、时间3h、酶浓度10000μ/100ml;(2)胃蛋白酶的最适条件为pH3.5、时间2.0h、温度40℃、酶浓度300μ/100ml;(3)以去内脏青鳞鱼为原料进行双酶水解,蛋白质水解度可达83.8%。水解液经脱臭浓缩可制得a-氨基氮≥1.5g/100ml的H  相似文献   

5.
使用A.S1.398蛋白酶除去北平洋柔鱼表皮,操作简便,快速,成品色白,完整,试验结果表明,较为合适的柔鱼酶法去皮工艺条件是:pH6.5-7.5、酶液浓度1.5-2.0%,料液比1:4g/ml,酶液温度50-53℃,氯化钙添加量0.05-0.10%。  相似文献   

6.
使用A.S1.398蛋白酶除去北平洋柔鱼表皮,操作简便,快速,成品色白,完整,试验结果表明,较为合适的柔鱼酶法去皮工艺条件是:pH6.5-7.5、酶液浓度1.5-2.0%,料液比1:4g/ml,酶液温度50-53℃,氯化钙添加量0.05-0.10%。  相似文献   

7.
利用蛋白酶及碱对鱼蛋白进行水解,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确定液化鱼蛋白粉制备最佳工艺条件,并采取酸性酪蛋白作为中和剂,使含盐理降至5.7%。液化鱼蛋白粉蛋白质含量为85.1%,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0.09%。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蛋白需求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蛋白水平的配合饲料饲喂黄颡鱼40d,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率随蛋白质含量升高而增大,饲料系数随蛋白质含量升高而降低。蛋白质含量为39.94%时,蛋白质效率最高为157.1%;蛋白水平在44.54%以上个体增重不再显著提高;黄颡鱼适宜的蛋白质需求量在39.49%-44.5%左右。饲养前期为保证黄颡鱼幼鱼较快的个体增重,饲料蛋白水平含量偏向44.5%为宜。要保证高蛋白质效率,黄颡鱼饲料蛋白含量以40%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洪湖黄颡鱼的生长,食性与渔业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洪湖中黄颡鱼的生长和食性,结果表明,洪湖中黄桑鱼以2龄和3龄鱼最多,分别占34.5%和32.4%,体长主要集中在8.0 ̄15.0cm之间,体重集中在7.6 ̄58.8g之间,其体长和体重的相关方程符合y=ax^b模式;洪湖黄颡鱼是以底栖小型水生动物为食的肉食性鱼类,喜食幼虾,水生昆虫等。探讨了洪湖黄颡鱼在洪湖流域中的作用和地位,并提出在洪湖中保护和增殖黄颡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青鳞鱼鱼肉为原料,用风味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处理制取水解蛋白质,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时间、底物浓度、pH值等不同因素对青鳞鱼蛋白质水解物中游离氨基态氮含量和水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了青鳞鱼水解蛋白质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水解温度50℃、pH值6.5、底物∶水=1.0∶1.9(质量比)、加酶量2 200 U/g、酶解时间300 min条件下,青鳞鱼蛋白质的水解度为14.82%,与理论预测值之间误差仅为0.29%,游离氨基态氮含量为1.946 mg/ml,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青鳞鱼蛋白质酶解工艺参数准确可靠。酶解产物主要由3~19肽构成,占总酶解产物的71.63%,其中2~4肽占总酶解产物的48.86%。表明青鳞鱼鱼肉经风味蛋白酶水解时主要生成聚合度为2~4的小分子寡肽,风味蛋白酶对青鳞鱼蛋白质具有较强水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幼鱼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不同蛋白质水平的半精制饲料饲喂黄颡鱼幼鱼8周,结果表明,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0.37kg/kg时,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均达到最佳值。  相似文献   

12.
黄Sang鱼消化能力与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黄Sang鱼消化道指数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研究表明,黄Sang鱼从食性在,主要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胃、肠的PH值分别为3.8-4.6、6.5-8.5。同时,胃、肠的蛋白酶的淀粉酶活力性较强,塘网箱养殖28d后,其胃、肠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明显增加,表明黄Sang鱼具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通过对全鱼和和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分析结果表明,黄Sang鱼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鱼,具有较大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以鳀鱼为对象,以鳀鱼内源酶自溶结合复合外源蛋白酶多酶法深度酶解作为关键控制点,研究了鳀鱼蛋白粉的制备新工艺。结果表明,鳀鱼在55℃,pH8.0条件下内源蛋白酶自溶6h,调解pH7.0,再加入外源蛋白酶(0.1%复合蛋白酶+0.1%风味蛋白酶),55℃酶解24h,酶解效果最佳。采用该工艺制备的鲲鱼蛋白粉,蛋白质含量高达82.8%,脂肪含量为0.8%。蛋白粉呈乳白色粉末,香味浓郁,无苦味,可速溶于水,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配料,可用作海鲜调味料基料和保健品配料的基料。  相似文献   

14.
高节竹笋加工废料的纤维素酶水解及饲料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节竹笋加工废料笋蔸蛋白质含量高达20.6%,而木素含量仅为2.7%;笋壳的蛋白质含量为12.3%,纤维素、戊聚糖和木素含量分别为32.8%,25.0%和13.2%。笋壳经稀硫酸预处理后,用里氏木霉作产酶菌,5d后可得到滤纸酶活为1.9IU·mL-1的酶液,产酶渣蛋白质含量提高1倍,达25.4%。用自产酶液酶解预处理后的废料,酶用量为12IU·g-1绝干原料时,笋壳和笋蔸的酶解得率分别为80.1%和82.0%。酶水解液和预处理液可培养酵母,产酶渣和酶解渣饲用价值提高  相似文献   

15.
达里湖东北雅罗鱼和鲫鱼的营养分析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10月对达里湖的东北雅罗鱼和达里湖鲫鱼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东北雅罗鱼和达里湖鲫鱼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7.54%和16.96%;脂肪含量分别为1.23%和3.44%;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935%和75.58%(干样),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8.44%和34.61%(干样),占氨基酸总量的47.81%和45.15%;还含有丰富的铁、铜、锌等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提取鲐鱼鱼头、鱼肉和内脏中的鱼油,对酶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为最佳用酶;优化条件为鱼头:酶添加量2.0%,固液比1:1,pH值7,47.5℃酶解6h,鱼油提取率为53.86%;鱼肉:酶添加量2.0%,固液比1:1,pH值7,50℃酶解6h,鱼油提取率为63.29%;内脏:酶添加量2.0%,固液比1:0.75,pH值7,52.5℃酶解6h,鱼油提取率为58.47%。  相似文献   

17.
用8种脱脂大豆粉和纤维素粉含量不同的半合成饲料饲养4龄蚕.结果表明取食蛋白质含量为7.79%和11.69%饲料的幼虫分别仅存活5.7天和6.8天,取食蛋白质含量大于15.59%的幼虫能正常蜕皮,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从15.59%增至38.97%,4龄历期从8.7天缩短至6.7天,平均干物食下量和消化量分别从每蚕485mg和149mg降至224mg和127mg,近似消化率则从32.04%增至52.05%.  相似文献   

18.
罗氏沼虾饲料脂肪的最适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罗氏沼虾饲料脂肪最适含量的研究结果。试验饲料是以酪蛋白、鱼粉、糊精和纤维素等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等氮(蛋白质含量37%)、等能(11.9MJ/kg饲料)的半精制饲料,以等量混合的海水鱼油、豆油作为添加的脂肪源,设0、2%、4%、6%、8%、和10%等6种添加浓度。试验动物的平均初始体重为(1.31± 0.03)g,试验周期为40d,期间水温为25.8~30.2℃。结果显示: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均以脂肪含量为5.1%~9.0%的3、4、5组饲料最佳,与脂肪含量为1.2%的1组饲料差异显著,但与脂肪含量分别为3.2%和11.1%的2、6组饲料差异不显著。如果考虑到饲料的成本,把罗氏沼虾脂肪的最适含量设定为5%左右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罗氏沼虾饲料脂肪最适含量的研究结果。试验饲料是以酪蛋白、鱼粉、糊精和纤维素等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等氮(蛋白质含量37%)、等能(11.9MJ/kg饲料)的半精制饲料,以等量混合的海水鱼油、豆油作为添加的脂肪源,设0、2%、4%、6%、8%、和10%等6种添加浓度。试验动物的平均初始体重为(1.31± 0.03)g,试验周期为40d,期间水温为25.8~30.2℃。结果显示: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均以脂肪含量为5.1%~9.0%的3、4、5组饲料最佳,与脂肪含量为1.2%的1组饲料差异显著,但与脂肪含量分别为3.2%和11.1%的2、6组饲料差异不显著。如果考虑到饲料的成本,把罗氏沼虾脂肪的最适含量设定为5%左右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20.
黄颡鱼(黄腊丁)蛋白质含量15.37%,氨基酸总量14.19%,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5.87%,营养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