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日光温室低温逆境下辣椒落花落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测了不同温度处理对辣椒花器结构的影响,发现在低温条件下雄蕊、花丝、雌蕊和柱头均有变异,其中柱头变短尤为明显,子房的重要也较轻。同时,在低温下粉变劣,生活力下降。这是低温逆境下辣椒落花落果率增加的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利用MSX-2F人工模拟霜箱系统进行苹果梨花期霜冻指标试验,模拟-8~0℃、持续时间1~3 h等24组不同低温和持续时长的处理组合,统计苹果梨花的受冻率,确定苹果梨花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综合分析果树后期自身生长修复能力等因素,总结出针对河套地区苹果梨花期霜冻气象的服务指标。结果表明:河套地区苹果梨花蕾受冻的临界温度为-9.0~-6.0℃,苹果梨花朵受冻临界温度为-8.0~-5.0℃;随着花器官发育进程的推进,过冷却点及结冰点均呈现上升趋势,即随苹果梨发育进程的推移,花器官的抗寒能力不断下降;低温持续试验结果显示,苹果梨花朵子房受冻率不仅与低温强度有关,也与低温持续时间有关,温度越低或低温持续时间越长,受冻率越高。建立的苹果梨花期霜冻气象灾害指标体系与实际灾害情况符合率较高,可作为河套地区苹果梨花期霜冻气象灾害指标。  相似文献   

3.
<正> 1 番茄落花的生理因素 1.1 花器发育不良或生理缺陷落花。一般短柱花、花柱扭曲,无柱头、子房畸形等,如低温下形成的花,花瓣数多,但柱头粗扁,导致花器不能正常授粉而落花。 1.2 花器没有受精而落花。花器虽然  相似文献   

4.
一、番茄落花的生理因素1、花器发育不良或生理缺陷落花一般短柱花,花柱扭曲,无柱头,子房畸形等。如低温下形成的花,花瓣数多,柱头粗扁,导致花器不能正常授粉而落花。2、花器没有受精而落花花器虽然发育良好,能够正常授粉,但受外部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不能正常受精发育而落花。如因光照不良、营养水平降低影响受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认识气候变暖背景下农业低温灾害的特点,从气象分析与农业灾情调查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2013年12月中旬昆明地区的严重低温灾害事件。结果表明,此次低温天气过程低温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广,是伴随降水、雪灾、强辐射降温、霜冻和冰冻多因素综合影响的"湿冷型"低温灾害,它和1999年12月发生的"干冷型"严重低温霜冻是最近39 a来危害昆明市农业最大的2次冬春季极端低温事件;这意味着气候变暖背景下云南低纬高原地区极端低温事件的频率和危害加大。分析显示了不同发育期的蚕豆遭受的3个冷冻害等级与低温强度的对应关系,低温霜冻对花期蚕豆危害大(主要造成空秕荚率大增和株籽粒数大减)并导致减产,对分蘖后期至拔节初期小麦危害相对较小;作物遭受的冷冻害程度与降温程度和低温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关系;高湿度、积雪、和较长时间的冰冻可加重低温天气对农作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梨树春季开花较早,花期经常遭受霜冻的危害而不能正常受精结实,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由于花器各部分的抗冻能力不同,雌蕊抗冻能力最差,特别是柱头较子房更易受冻[1].赤霉素(GA)、萘乙酸(NAA)处理花器可刺激子房单性结实[2].在部分花朵柱头受冻坏死而子房尚活的情况下,喷施一定浓度的GA、NAA可形成单性结实,减轻灾害损失.本试验旨在考察喷施GA或GA+NAA后果树的结实率、平均单果重及含糖量状况,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不同品种梨花期冻害及低温持续时间对花器官损伤的差异,在田间出现低温霜冻后,采用多点随机取样法调查了梨34个品种花期花朵冻害率,比较了树冠1.5 m以上与1.5 m以下花器官冻害差异及同一品种花序不同序位花朵受冻害情况;经-2℃低温处理1 h、2 h和4 h后,通过形态学观察研究低温处理时间对梨品种花器官损伤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梨树34个品种的花朵冻害程度存在很大差异,‘红香酥’、‘花长把’、‘红考密斯’等9个品种花期抗寒性较强,‘鸭梨’、‘朝鲜洋梨’、‘明月’等10个品种花期抗寒性较弱,其余15个品种花期抗寒能力中等;树冠1.5 m以上比1.5 m以下花器官冻害明显减轻;同一花序不同序位花朵冻害程度也呈现明显差别,低序位花较高序位花更易受冻;-2℃低温处理时间越长,花器官冻害发生率越高,其中雄蕊冻害发生率较雌蕊、花瓣低;‘砀山酥梨’、‘黄金梨’和‘黄花梨’花蕾期或盛花期花朵冻害离体诱导,证明开花期早的比开花晚的花器官遭受冻害更严重。研究结果为探索梨树花期冻害发生规律及品种抗冻机理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孙书静 《北京农业》2011,(34):15-16
<正>1番茄落花的生理因素花器发育不良或生理缺陷落花一般短柱花,花柱扭曲,无柱头,子房畸形等。如低温下形成的花,花瓣数多,柱头粗扁,导致花器不能正常授粉而落花。花器没有受精而落花花器虽然发育良好,能够正常授粉,但受外部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不能正常受精发育而落花。如因光照不良、营养水平降低影响受精等。与植株体内激素含量减少有关研究表明,植株体内激素  相似文献   

9.
<正>1番茄落花的生理因素1.1花器发育不良或生理缺陷落花一般短柱花,花柱扭曲,无柱头,子房畸形等。如低温下形成的花,花瓣数多,柱头粗扁,导致花器不能正常授粉而落花。1.2花器没有受精而落花花器虽然发育良好,能够正常授粉,但受外部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不能正常受精发育而落花。如因光照不良、营养水平降低影响受精等。1.3与植株体内激素含量减少有关研究表明,植株体内激素含量的增加是与授粉、受精  相似文献   

10.
低温胁迫对梨花器官及授粉受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翠冠’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对梨花器官冻害、抗氧化系统及授粉受精的影响。结果表明:0℃持续3 h处理时,梨花器官均无冻害,且座果率较高;-2℃持续1.5 h处理时,花器官冻害率为43.56%,其中花柱部分受冻的花可座果,其座果率为46.01%,但部分幼果出现畸形现象;-2℃持续3 h处理时,冻害率为85.50%,座果率降为24.01%;-4℃处理时,花器官均受冻害且不座果。低温胁迫中不同花器官保护酶活性的变化呈现一定差异,花瓣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胁迫温度加深和持续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在-2℃持续3 h处理时达到最大值;雄蕊和雌蕊的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各处理花器官中的MDA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均相同,且随着温度下降和持续时间延长而增加。-2℃持续3 h的低温处理并未抑制柱头的花粉萌发,花粉萌发率随恢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且与对照的花粉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也并未影响受精作用,但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的时间延长,从而使部分子房完好的梨花最终也座果。  相似文献   

11.
以杂柑‘不知火’果实为材料,人工接种INA细菌,在模拟自然降温条件下,研究INA细菌对果实霜冻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INA细菌能提高果皮相对电导率,破坏果皮膜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使细胞积累大量自由基,并增强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MDA含量的积累,使果实在较高低温下受冻。因此,INA细菌可诱发和加剧‘不知火’果实霜冻害。  相似文献   

12.
基于MODIS大气廓线产品分析晚霜冻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霜冻是一种突发性的低温农业气象灾害,在我国黄淮小麦区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冬小麦的稳产影响巨大。针对商丘市2013年发生的冬小麦严重晚霜冻,利用MODIS大气廓线产品分析晚霜冻对冬小麦产量要素的影响,以探究晚霜冻对冬小麦产量要素的影响特征。在获取MYD07_L2产品中的表面温度ST和低空可降水量WVL的基础上,分析晚霜冻过程与温湿度时间序列的关系,结合受冻小麦的实测数据,构建温湿度特征空间,分析低温低湿对产量要素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ST和WVL可以很好地反映研究区冬小麦生长的气象环境条件,其极端低温日期与实际的晚霜冻发生日期匹配良好,能很好地反映晚霜冻发生时冬小麦的低温低湿状态;晚霜冻发生过程中温湿度对穗粒数有显著的影响,最低温对穗粒数的影响明显,0℃以下的低温也呈现显著的叠加效应,对穗粒数影响显著;低温和低湿的共同作用对穗粒数有明显影响,小于0℃低温叠加与极端最低温对穗粒数的显著影响相似,能反映晚霜冻对穗粒数的明显影响。研究结果可对冬小麦拔节后晚霜冻造成产量影响的早期预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山西南部地区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冬前积温下的春季冻害风险,明确适应当前气候变化的适宜播期和品种,分别于2017-2018霜冻发生和2018-2019霜冻不发生的两个不同气候年型,在山西运城盐湖区采用播期、品种二因子裂区试验设计,对3个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济麦22、周麦18和西农529)在不同冬前积温下的春季冻害风...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54—2015年丽水冬季、春季逐日气温观测资料以及2001—2015年丽水市农业局茶叶站资料,根据茶叶低温冻害的气象灾害指标,统计丽水茶叶低温冻害的发生发展情况,并采用多尺度趋势等方法分别从年、月尺度分析低温冻害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丽水低温冻害对春茶始采日的影响。结果表明:近62 a来,1月发生冬季冻害的频次最高;2月发生早春霜冻的概率最高,2月茶叶发生轻度、中度和重度早春霜冻的年平均日数分别达到4.8 d、3.9 d和3.9 d。早春霜冻日数呈显著递减趋势,气候倾向率为每10 a减少1.3 d;极端最低气温呈增加趋势,约每10 a升高0.3℃。3种早春霜冻等级,以轻度霜冻为主,占霜冻总日数的53.8%,中度霜冻和重度霜冻日数分别只占霜冻总日数的27.4%和18.8%。低温霜冻对春茶采摘的影响,主要以早春霜冻为主,且以轻度霜冻对始采日的影响最显著,霜冻日数与春茶始采日呈正相关,极端最低气温与始采日呈负相关,即霜冻日数越多,气温越低,春茶达到萌芽的时间越长,始采日也相应推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马铃薯冬种期间发生的持续低温霜冻条件,对选育的新品种桂农薯1号与广西主栽品种费乌瑞它进行田间耐寒性调查比较,为指导马铃薯耐寒栽培及新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11月~2014年3月和2015年12月~2016年4月,分别对桂农薯1号和费乌瑞它在薯块膨大初期和苗期受低温胁迫后的田间寒害发生情况及寒害对产量的影响进行调查,并测定分析苗期遭受低温胁迫时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试验期间试验点阴雨霜冻天数分别有76和82 d,占冬季4个月总天数的63.9%和66.9%。桂农薯1号苗期和薯块膨大初期受寒害程度低于对照品种费乌瑞它,耐寒性强,2014和2016年收获期产量分别比费乌瑞它高61.0%和19.0%。在受低温胁迫后的第5 d,桂农薯1号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CAT、SOD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费乌瑞它(P0.05)。【结论】桂农薯1号耐寒性较强,在持续低温霜冻条件下产量较高,在我国马铃薯秋冬种地区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2016年5月2、15、23日甘肃中部金昌地区出现3次霜冻天气,其中以15日的霜冻强度最大,从天气实况、环流形势、前期气候背景、数值产品预报效果检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此类天气的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前期气温异常偏高促使农作物生长发育期提前,抵抗低温冻害的能力减弱;乌拉尔山高压脊的发展为冷空气的南下及低槽冷空气的增强提供了有利条件;霜冻多发生在天空晴朗少云、风力较弱、温度显著下降的寒冷夜晚;强霜冻往往是由平流降温和辐射降温共同影响所致;欧洲中心和T639形势场及其细网格温度场预报对霜冻天气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17.
霜冻害对紫椴人工幼龄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林分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研究了霜冻对紫椴人工幼林保存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霜冻害是造成紫椴人工幼林保存率低及长时间影响生长的主要原因。霜冻害使紫椴的叶、芽、干及根颈和干基都没程度受害,其中根颈或干基受害最重,对紫椴危害最大。受霜冻害的部位多数在节处,其受害率占同株树病斑总数的62.8%。顶芽枯死及干基或根颈受害是紫椴丛生的主要原因。在受害的紫椴枝干上分离到了具有致冷冻作用的冰核活性细菌(Erwinia spp.),经接种其致病率可高达92.3%。坡上受逆温的影响,温度高,紫椴发生冻害少,保存率高;坡中次之;坡下温度最低,紫椴保存率低。  相似文献   

18.
冬季条件下,如何才能提高温室内的温度,有效地预防冷害、冻害的发生,是蔬菜安全生产和获取高产最为关键的技术措施,低温,特别是低夜温是蔬菜温室生产最不安全的因素,是造成冷害、冻害,影响蔬菜生产发育的主要制约因素。那么如何增强作物的抗寒、抗冻性能,提高温室的温度,保持适宜的昼夜温差,就成为温室安全生产获取高产高效的最基本条件。本文针对以上这些情况作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一些比较合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防霜冻技术对模拟霜冻过程中黄瓜幼苗形态、抗氧化酶活性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为黄瓜防霜冻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模拟自然霜冻条件下对黄瓜幼苗进行防霜冻技术处理(TR),在降温处理后不同时期调查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及统计冷害指数,并在温度降至10 ℃/5 ℃前1 d(-1 d)及下降至10℃/5℃后1、3和5 d测定其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在模拟自然霜冻条件下,降温处理后3 d TR组黄瓜幼苗的相对株高为106.00%,显著高于对照组(CK,95.50%)(P<0.05,下同),相对茎粗、相对叶长和相对叶宽与CK组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降温处理后5 d TR组的冷害指数为40.67%,显著低于CK组.降温处理-1 d,TR组黄瓜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CK组,降温处理后1~3 d,SOD和CAT活性呈上升趋势,且高于CK组,但差异不显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降温处理的-1~2 d高于CK组,在降温处理后3~5 d低于CK组,但差异均不显著;TR组与CK组的过氧化氢(H2O2)含量在降温处理的-1~5 d均呈上升趋势,TR组的H2O2含量低于CK组;TR组的丙二醛(MDA)含量在降温处理前后变化不明显,但在降温处理后1和5 d显著低于CK组.[结论]在霜冻来临前对黄瓜幼苗进行防霜冻技术处理,能有效提高其对霜冻的耐受性,显著减轻黄瓜冷害程度.  相似文献   

20.
刘丽  王晓红  黄晓慧  徐方奎  赵慧颖  谢晓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492-14493,14495
根据大兴安岭东南部3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8年霜冻气候资料及日最低气温资料,对东南部农业区的霜冻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对主要作物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61~2008年,大兴安岭东南部地区早(秋)霜冻初日推迟,晚(春)霜冻终日提前,无霜冻期延长。农业区霜冻初日推迟、终日提前的趋势最为明显。春霜冻期低温强度变化趋势较秋霜冻期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