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油气跨境运输在能源供应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从乌克兰油气管输体系入手,剖析了俄罗斯油气过境乌克兰的运输问题,揭示了乌克兰过境国地位与俄乌关系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强化中国油气进口通道安全保障的建议。研究表明:乌克兰油气运输体系庞大,油气管道总长度近4.3×10~4 km,油气年过境输能分别为5 630×10~4 t、1 460×108 m~3。乌克兰地处战略要地且运输体系强大,从经济技术角度,过境乌克兰是俄罗斯油气出口欧洲的最便捷方式。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过度依赖赋予了乌克兰一种通道权力,成为乌克兰与俄罗斯地缘政治博弈的利器。为了保障能源运输安全,俄罗斯构建了跨波罗的海、黑海等绕开乌克兰的油气通道,实现了对运输通道的掌控。作为油气进口第一大国,中国正逐步建成油气进口通道体系,应强化对油气跨境运输潜在风险的认识,重视从地缘政治角度对进口油气过境国的问题研究,通过优化通道格局与输能配置,高质量推进通道的多元化发展,提升中国油气进口通道体系的应急能力。(图2,表4,参35)  相似文献   

2.
中亚与中国毗邻,管道天然气贸易拥有显著的地缘优势.为了更好地利用中亚天然气资源,系统研究了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3国的天然气管道发展现状、分布特点及近期发展规划,详细介绍了中亚—中央、中亚—中国、布哈拉—乌拉尔、土库曼斯坦—伊朗等重要的天然气出口管道.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亚天然气长输管道的特点,包括管道地区分布不均匀、腐蚀严重、安全运营难度大、基本被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或其子公司控制等.  相似文献   

3.
苏联解体后,中亚-里海地区在复杂的社会形势和地缘政治下,采取了多元化开放型能源开发战略,许多大型跨国石油公司获得了地区资源国政府的支持,实施能源先导输出战略。地区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与跨国石油公司多方合作,打开了能源消费国的市场,以此缓解来自于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压力。同一时期,被俄罗斯控制主要气源的欧盟也寻找多元化的天然气进口方式;美国通过"大中亚战略"及"新丝绸之路",同俄罗斯在独联体国家推行的能源发展战略相对应。在能源博弈中,许多具有政治意义的管道被相继提出,包括乌津-阿特劳-萨马拉管道、中亚中央管道系统、里海财团管道、南方天然气走廊、纳布科管道、南溪管道、土耳其流管道、跨里海管道、中国-中亚管道、TAPI管道、IP管道等,其中多条管道已建成,部分管道项目进展缓慢、搁浅甚至终结。面对低油价、新形势以及中亚-里海地区油气输出博弈的"新常态",中国石油公司应以"一带一路"为指导,充分发挥能源合作在地区的作用,积极寻求国际油气项目合作机会,将协同效应最大化,进一步扩大中国在沿途各资源国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哈萨克斯坦(简称哈国)油气资源富庶,是中亚油气运输的重要枢纽。哈国油气储运系统是推进中哈能源合作的重要抓手,对于带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通过梳理哈国油气运输通道体系现状、通道格局、过境国地位及演进历程,深入剖析了哈国作为重要油气运输通道的能源地缘博弈特征。重点从能源通道权力角度,阐释了中哈能源安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合作建议。研究表明:哈国油气管道总运力分别达到1×10~8 t/a、2 700×10~8 m~3/a,过境运力分别为2 000×10~4 t/a、1 900×10~8 m~3/a。近年来,中国几乎参与了哈国所有新建干线管道工程项目,对其能源出口多元化发挥了关键作用。受地缘及市场因素限制,近些年,哈国原油出口对俄罗斯的依赖度从73%增至95%,中哈天然气合作使其天然气出口对俄罗斯的依赖度从97%降至60%。未来应依托哈国的战略支点地位布局西北能源通道,加强通道来源多样化、路由多元化,创新天然气合作模式,推进中亚地区能源通道的互联互通。(图5,表5,参33)  相似文献   

5.
《油气储运》2015,(3):266
<正>目前,我国陆上油气管道总里程超过12×104 km,覆盖31个省区市和特别行政区,近10×108人受益,标志着我国油气骨干管网保障格局基本形成,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呼包鄂成品油管道等33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中国石油管道投产里程达到6 196 km。在2014年的新开工项目中,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成为亮点,这条管道将开辟我国进口中亚天然气第二通道,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能源项目;在建项目中,中缅天然气管道全线建成投产,我国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打通。中国石油推进管道建  相似文献   

6.
梁萌  张燕云  彭盈盈  孙黎  任重远  张奇  杨英 《油气储运》2020,(2):140-147,161
土库曼斯坦作为油气资源大国,天然气产业已成为其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然而受困于产能建设不足及出口通道受阻,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表现出增长乏力的态势。目前,土库曼斯坦已形成北通俄罗斯、南达伊朗、东至中国的天然气出口通道布局,但受地缘政治及经济利益影响,其天然气主力买家仅剩中国。为了摆脱天然气出口困境,土库曼斯坦积极推行天然气出口多元化:一方面拓展新的出口通道,集中推进通往南亚的TAPI项目的落实,同时与各相关方磋商跨里海天然气管道项目;另一方面,充分提升本国天然气的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天然气化工与发电,将现有天然气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并出口。土库曼斯坦作为中国进口天然气的主力来源,在中国进口中亚天然气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夯实中土天然气贸易合同的履行,谨防土库曼斯坦在供气量上打折扣是当前中土两国关系中最为现实的课题;在将来可探索基于TAPI、IPI项目,建立涵盖中国、伊朗、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印度的中亚-南亚天然气大管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中国提出了和平发展的新战略。但是中国和平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了能源的制约,能源(石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国家能源(石油)安全成为了关系和平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战略性问题。中亚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加强同中亚的石油合作,可以解决中国石油短缺、对外依赖度高,进口单一的问题,是中国规避风险、提高能源安全水平最具有意义的方法之一,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中国重要的陆上能源通道.在近年的冬季保供期间,中亚进口气各气源国、过境国的供气量与下载气量受本国气温变化影响波动较大,常导致转供中国气量发生计划外、无预警降量,无法提前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影响中国在冬季保供期间的资源保障能力.针对该问题,对冬季保供期间影响供气量、下载气量因素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量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中国处于农产品贸易逆差局面,政治友好、地缘优势与资源禀赋的互补性是其合作的基础。通过剖析"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区域农业合作的机遇与挑战,表明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业合作的重点聚集在扩大农产品贸易、搭建农业投资平台、创新农业技术合作等领域;同时,提出推动企业联盟、打造农业国际产业链、便利化贸易环境、建立政府层面的中亚农业合作信息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产业互补性及贸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相对外贸依存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与贸易结合度指数对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产业互补性及贸易潜力进行较为全面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互补性较高;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互补性较大的产品基本为对方进口相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产品;中亚五国对中国的贸易互补性要高于中国对中亚五国;中国对除土库曼斯坦外的中亚其它四国联系紧密;中亚五国除乌兹别克斯坦外其他四国与中国联系较为松散;中国应适当增加从中亚五国进口农产品,以增强双方农业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1.
梁萌  彭盈盈  张燕云  孙黎  任重远  张奇  杨英 《油气储运》2019,(10):1081-1089
中亚俄罗斯地区是世界第二大油气聚集区,大规模油气开采得益于强有力的油气输送设施,区域间各国的合作体现在彼此过境油气输送。中亚油气出口对俄罗斯存在严重依赖,为保障能源出口安全,中亚各国纷纷出台出口多元化政策,但收效甚微:目前,哈萨克斯坦油气出口仍高度受俄罗斯控制,中亚其他国家要么无法摆脱俄罗斯,要么多元化进程受阻。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区复杂的地缘局势,美、俄、欧多重势力与利益冲突,多元化之路并非坦途,背后实为大国力量的博弈与再平衡,深受政治、经济、外交、能源等多重因素影响。未来中亚能源出口多元化必将促使俄罗斯过境地位的下降,但鉴于背靠背的地缘关系,俄罗斯的主导作用仍难以取代,双方将在合作与竞争中前行,促进与抑制并存。中国作为油气进口大国,输送通道直接决定了油气的供应安全,为降低因突发事件带来的运输风险,减少对单个通道的过度依赖,有必要加强油气进口路径的多元化,着力打造与资源国油气管道的互联互通,切实保障自身能源安全。(图6,表1,参23)  相似文献   

12.
中亚是中国的重要邻邦,也是中国周边合作的重点地区,更是中国提升安全与能源保障的重要地缘战略依托。文章阐述了新疆高校图书馆建设中亚文库的必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上海合作组织发展为推动组织内多边能源贸易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分别从新疆与中亚、俄罗斯的双边经贸发展、中国能源安全威胁与能源战略调整、各方在多边能源合作中的战略地位等方面对合作动因进行了剖析,进而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从石油管道运输、天然气管道运输、亚洲大输气管网构建等多方面对合作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朱峰  李放滔  朱倩  张晶晶 《农业与技术》2012,(7):161-162,164
发展国际劳务合作是新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疆与中亚毗邻,其独特的地缘优势有利于开展对中亚的劳务输出。本文通过对新疆面向中亚各国劳务输出现状及制约因素的详细分析,结合当前新疆与中亚各国在经济与劳务合作发展的新形势,阐述了新疆面向中亚各国劳务输出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战略是以中国和各国已有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借助以往的合作基础和合作平台,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其中地缘通道建设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基础。本文对中俄、中蒙、中国-东北亚、中国-东盟地缘通道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刻解读,以期提升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全球范围内油气资源的产需不平衡,促进油气管道步入第3次建设高潮。全球能源分布可以划分为北美、南美、欧洲及中亚、中东、非洲、亚太6个板块,以各板块的油气生产量和消费量为出发点,介绍了全球油气管道发展现状以及目前规划或在建的几条大型管道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中国为保障能源安全和解决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而规划的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亚是中国著名"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农业合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介绍了中国和中亚农业的合作现状,从贸易、科技、投资等方面对中国和中亚农业合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中国和中亚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放在农业投资和农业援助的综合效益评价方面。此外,畜产品互补性及贸易流量预测也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在外高加索地区复杂的社会形势及地缘政治下,阿塞拜疆里海地区油气资源的外输线路成为多方博弈的焦点,导致包括南方天然气走廊、纳布科管道、南溪管道、土耳其流管道、跨里海管道在内的多条管道项目进展缓慢、搁浅甚至终结,因而极大地增加了阿塞拜疆能源战略在投资主体、资金来源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随着油气开发、管道输送业务的发展,阿塞拜疆开始建设本国规模最大的大型油气处理与炼化厂(OGPC),并吸引上百家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参加。但是,阿塞拜疆关于油气资源的合同条款极其苛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气合作项目的开展。中国应该在低油价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策略在里海地区的作用,在阿塞拜疆寻求油气项目的合作机会。  相似文献   

19.
1乌兹别克斯坦概况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的腹地,也是中亚政治的中心舞台.中亚是世界最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伟大的丝绸之路曾穿过此地.乌兹别克民族的历史可追溯到3千多年前.撒乌尔罕、布哈拉、希瓦、塔什干等乌兹别克斯坦名城和古迹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20.
王震  董宣 《油气储运》2020,(1):9-1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区域,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油气合作的核心区,经过20多年的投资与合作,形成了集石油与天然气全产业链、油公司业务与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有机结合、中国能源企业国际化与当地化相融合的示范合作区。基于“一带一路”沿线油气合作必要性及其已取得成绩,重点研究了中国与中亚地区合作的潜力、面临的风险,建议政府持续优化“五通”政策,打造能源丝绸之路与能源区域命运共同体,能源企业要积极适应新变化、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提升国际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