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行了不同肥料的使用对马铃薯组培苗结薯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复合肥(15:15:15)水全程浇施效果最佳。平均每m^2结薯达308粒,平均每株结薯2.1粒,2.5g以上的种薯占65.5%。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脱毒扦插苗网室生产微型薯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防虫网室中运用马铃薯脱毒扦插苗采取不同的剪切、扦插方式及不同的管理措施生产脱毒微型薯。结果表明,脱毒扦插苗再行剪尖扦插时,插穗下端将3个腋节埋入基质,80d平均单株结薯粒数为3.6粒,>1g微型薯粒数为2.1粒;双株扦插每穴平均结薯粒数为4.8粒,比每穴单株扦插多2.0粒;摘取腋芽薯的扦插苗平均每穴结薯粒数为4.2粒,比不摘取腋芽薯的处理多1.6粒,单位面积(1m2)>1g微型薯数量较后者多48.5%;实施3次剪尖和3次培土的管理方法,80d平均单株结薯粒数达3.8粒,比不剪尖、培土2次的处理(对照)多1.4粒,说明增加剪尖和培土次数,是提高单株结薯数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彬  展康 《云南农业》2011,(3):36-36
宣威市种薯研发中心引进雾培法生产微型薯,单株最多结算127粒,平均每株结薯40粒,与传统的温网室生产马铃薯原原种方法相比,单株结薯多,单位面积产量高。  相似文献   

4.
在防虫网室内扦插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是繁育微型薯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了提高脱毒试管苗利用率,降低微型薯繁育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试验比较了4种不同脱毒马铃薯试管苗栽培方法在微型薯繁育中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脱毒试管苗扦插后在网室生长20天剪顶芽扦插成活率为96.67%;株高、茎粗分别为68.82厘米和1.62厘米,叶片数最多,为17.15片,地上部分生长势强,单株平均结薯6.3粒,平均单粒重达5.61克,优于其它处理。脱毒试管苗扦插后在网室生长20天左右移栽,成活率最高,为98.89%;根数最多,为21.37条,根长最长,为13.52厘米,分别比对照高出1.85条、3.31厘米,根系较发达;单株结薯最多,达到6.6粒,平均单粒重达到5.37克。这2种种植方式都能够提高微型薯的生产效益,是繁育微型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脱毒马铃薯试管苗与扦插苗微型薯生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比较试验表明 :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生育期最长为 12 9d ,一次、二次扦插苗生育期分别为 12 0和 110d。每百株结薯数和产量以试管苗较高为 860粒 ,重 172 5 .2 7g ,二次扦插苗较低为 664粒 ,重 14 47.5 3g。试管苗早期结薯性状好 ,中后期三者差异不大。微型薯平均单粒重以一次苗最重为 2 .2g ,二次苗次之为 2 .18g ,试管苗最轻为 2 .0 1g。  相似文献   

6.
以马铃薯脱毒苗为材料,于秋季在智能温室进行马铃薯脱毒水培薯诱导试验,不同处理配方结薯数经差异显著性分析,试验误差CV(%)=4.927.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经低温诱导结薯,对照(CK)结薯1 037个/m2,单株结薯0.43个/株,单个薯重1.1g/个.各处理中结薯数最多、薯块最重的为配方6,结水培薯3 500个/m2,与对照比差异极显著,单株结薯为1.46个/株,结薯率比对照(CK)增237.4%;薯块重3.1 g/个.其他处理单株结薯数、平均薯块重均高于对照(CK)处理,试验中9个处理试验结果以配方6的结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不同白糖浓度和黑暗时间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采用苗龄30 d的脱毒马铃薯艾玛2号试管苗开展了直接在试管瓶中诱导马铃薯结薯试验。结果表明,较高的白糖浓度和较长的黑暗时间处理有利于试管薯的形成。其中,60 g/L白糖营养液+黑暗时间60 d处理平均薯重和结薯数最大,分别达到2.046 g/瓶和18粒/瓶,该处理最有利于脱毒马铃薯艾玛2号试管薯的诱导。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马铃薯闽彩薯4号繁育微型薯的最佳施肥方式,为马铃薯闽彩薯4号微型薯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以彩色马铃薯新品种闽彩薯4号脱毒苗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施肥方式下对马铃薯脱毒苗农艺性状和微型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2和T1处理株高(64.67cm、64.33cm)、叶面积值(237.96、185.49)最大,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T2处理的平均结薯数、平均单株薯重、大中薯率最高,分别为1.84粒·株-1、12.42g·株-1和39%。综上,闽彩薯4号脱毒苗的最佳施肥方式为T2处理,即以有机肥1.27kg·m-2作基肥;在定植后15d时喷施1次1/2MS营养液,30d时喷施1次MS营养液,45d时喷施1次2MS营养液。在该施肥方式下,闽彩薯4号生长最好,原原种生产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网室生产微型薯的最佳方法,考察了不同基质及配比对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珍珠岩、蛭石对微型薯结薯数、大中小薯率及生产成本的影响最为明显,达到634粒。因此,珍珠岩或蛭石仍是今后网室扦插的主要基质。  相似文献   

10.
粉碎秸秆覆盖量对垄作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垄作马铃薯最佳的秸秆覆盖量,设计了每28.8 m~2小区覆盖粉碎秸秆10.5~28.5 kg的7个处理,分析不同秸秆覆盖量对马铃薯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栽培具有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湿度的作用,有利于马铃薯营养体健壮生长、结薯和薯块膨大,从而提高马铃薯结薯率、薯粒重、商品率和收获产量。但太少和过多的秸秆覆盖均难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每28.8 m~2小区覆盖粉碎秸秆25 kg(折合8 680 kg/hm~2)时,马铃薯平均单株结薯5.3个,薯粒重0.46 kg,产量可达到27.70 t/hm~2,商品薯率达到76.3%,是定西市旱作梯田中等肥力马铃薯种植区的最佳覆盖量。  相似文献   

11.
早熟马铃薯脱毒扦插苗喷施赤霉素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铃薯早熟品种脱毒扦插苗喷施 5、2 0、10 0、15 0 mg/ L 赤霉素溶液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喷赤霉素溶液的处理具有刺激植株延长生长期 ,防止早衰的效果 ;其中以喷 10 0 mg/ L 赤霉素溶液的效果最好 ,其单株结薯粒数为 1.80粒 ,每盘粒数为 72 .0粒 ,合格薯率为 6 9.9% ,平均单盘产量为 10 7.5 g,较对照增产5 3.8%。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大棚内脱毒组培苗移栽最佳密度,生产适合农民直接用于大田种植的脱毒微型种薯,提高脱毒微型薯生产质量和效益,进行了组培苗棚内移栽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棚内组培苗以每m^2 80—120株较适合,每m^2生产微型薯361—388个,单株结薯3.07~4.51个,产投比3.51~4.81。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影响,开展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中的应用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影响不同。其中:施用矮壮素处理对马铃薯株高有明显的控制效果,马铃薯匍匐茎形成期平均株高为30.0 cm,较对照减少5.0 cm;施用赤霉素处理可促进马铃薯茎叶生长,马铃薯株高可达到39.3 cm,较CK高4.3 cm;施用低浓度多效唑处理可增加马铃薯结薯数量,每1 m2结薯数量达到440粒,较对照增加57粒;施用细胞分裂素、萘乙酸处理对马铃薯结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新品种——紫花851,生长期100天左右(出苗后至成熟),与克新3号相近。株型直立,株高42厘米,叶片绿色,茎绿带褐色。平均单株结薯6个,大、中薯率72%,薯块大而整齐,结薯集中。薯块扁圆型,薯皮黄色、光滑,薯肉淡黄色,芽眼较浅,商品性好。现场田间观察未发现晚疫病、病毒病。平均鲜薯亩产1873.2公斤,比对照种克新3号增产12.9%。现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诱导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陇薯3号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诱导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薯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B9、香豆素)中,多效唑对试管薯形成、结薯数和平均单薯重的影响均优于其他两种,以添加15~20 mg/L为最佳浓度;间接培养比直接培养诱导的试管薯发生期早、结薯数多、单薯重大.  相似文献   

16.
基质类型对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温室条件下不同栽培基质对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影响。结果表明,1∶1的珍珠岩和蛭石,结构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扦插脱毒试管苗单株结薯数2.1粒,单粒重达2.76 g,单位面积结薯数量498粒,大于1 g微型薯比例(按粒数)达到85.58%,均为最高值。因此,蛭石与珍珠岩等量混合可作为脱毒试管苗扦插的适宜基质。  相似文献   

17.
对日喀则市主推的脱毒马铃薯品种"艾玛1号"、"艾玛2号"不同微型薯种植密度(6000、7000、8000粒/667m~2) 3个试验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生育期、结薯性状、产量方差分析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下2个品种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随着微型薯种植密度的增大,产量逐渐增加,大薯率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少,为生产合格脱毒原种和节约成本提供科研数据。  相似文献   

18.
栽培基质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薯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艾玛土豆2号"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对西藏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薯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木屑、羊粪与蛭石按体积比为2:1:1的比例混配作为栽培基质时,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薯单株结薯数最多,为2.93粒,较对照(蛭石单独作为栽培基质)增加0.30粒;单株种薯合格率较高,为78.5%,较对照降低1.0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该品种生育期85天左右.结薯集中,单株结薯4-5个.大中薯率84.0%。薯块休眠期较长,耐储藏。薯块干物质含量25.2%.淀粉含量15.9%~16.8%.粗蛋白含量2.4%~3.3%.维生素C含量15.2~18.7毫克/100克.还原糖含量0.1%~ 0.2%.蒸煮食味优.中抗晚疫病。  相似文献   

20.
为缩短春季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生长周期,提高结薯数量,针对不同马铃薯品种,采取遮光和喷施叶面肥的组合处理开展试验研究。研究结果,在云南省滇中地区海拔1 600~2 000 m繁育马铃薯原原种,遮光处理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匍匐茎萌发时间和块茎膨大时间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喷施叶面肥处理对所有供试马铃薯品种的匍匐茎萌发时间和块茎开始膨大时间均没有影响。具体表现为遮光处理5 h/d能使S03-921的匍匐茎萌发时间比对照提早10 d,但对其块茎膨大的开始时间却没有影响,所有处理均在全生育期80 d内开始结薯;遮光处理5 h/d、3 h/d能使云薯401的匍匐茎萌发时间比对照提早10 d,遮光处理5 h/d、3 h/d、1 h/d均能使云薯401的块茎膨大时间比对照提早10 d;遮光处理对云薯107的匍匐茎萌发时间没有影响,但随着遮光时间延长,云薯107的块茎膨大时间比对照提早10~20 d;所有遮光处理对云薯505匍匐茎萌发与块茎膨大的时间均没有影响,该品种均是处理后10 d内形成匍匐茎,20 d内块茎膨大,即在全生育期60 d内就开始结薯。.遮光处理和喷施叶面肥对单株结薯数的影响也因品种而不同;S03-921的结薯性最好,结薯数最高的是遮光3 h/d+0.2%K_2SO_4的处理,平均结薯达9.6个/株;云薯401结薯性差,所有处理平均结薯数均没有超过3个/株;云薯107结薯最好处理为遮光1 h/d+0.2%KH_2PO_4,平均结薯数达4.9个/株;云薯505结薯最好的处理为遮光3 h/d+0.2%K_2SO_4,平均结薯数达6.6个/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