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学施肥是玉米栽培中的一项关键措施。生产上盲目施肥现象时有发生,如氮肥用量过多,钾肥、微肥用量不足,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肥料利用率下降。为此,我们应该利用玉米需肥规律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2.
回顾长顺县农业发展历史,分析农业粮食生产、施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农业生产施肥方面提出合理科学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当前粮食生产和粮食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稻绿色生产技术,主要包括生产投入品选择、培育壮秧、科学施肥管水、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粮食绿色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土壤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化肥的施用量日益增大,对粮食增产起到重要作用。但农民对化肥的使用知识和作物营养特点、土壤供肥状况等了解甚少,在施肥上存在不少盲目性,致使有的地方随化肥用量的增加而农产品生产经济效益下降。因此,土壤和作物营养诊断,实行科学施肥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该文主要论述了实现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的重要性及技术途径。主要包括:科学使用优良品种、合理品种区划布局;转变施肥方式,降低化肥用量;物理、生物、农业防治多措并举,减少农药用量等。以期为实现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通辽地区玉米合理施肥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辽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主产区,为第一产粮大市.近几年来,全市年粮食总产均在50亿kg以上,占全区粮食总产的1/4.通辽市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世界三大玉米生产黄金带之一,非常适宜栽培种植玉米,全市种植玉米面积达64万h㎡,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70%.因此,研讨本区域玉米合理施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肥料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粮食增产贡献率的60%以上,因此要科学、合理地施肥。对万全县来说,农户在施肥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为此,2007~2009年,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时,通过对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500户农户进行施肥情况调查,发现在施肥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世界粮食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王东阳目前,粮食生产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占世界人口约3/4的发展中地区,粮食生产不足,这些地区的国家不仅缺少资金进口粮食,更无力储备,一遇灾荒,缺粮立即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举步不前,政治上动荡不安;另一方面,拥有农业资源丰...  相似文献   

9.
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由于施肥不当、氮肥过量等原因造成的硝酸盐超标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特别是个别菜农,受经济利益驱动,不惜工本.大量投肥.既增加成本造成浪费.又在生产中带来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使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在蔬菜施肥上必须加大推广平衡施肥的力度.提高广大菜农科学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 复混肥是含有平衡施肥技术的肥料品种,具有投资少、生产工艺相对简单、配方变化灵活、养分含量高、施用方便等优点,是一项尽快提高我国广大农村科学施肥水平,增产粮食的有效手段。因此,建立适当数量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并具备科研、生产、服务能力的复混肥生产企业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确保粮食长期稳产高产的有效途径。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复混肥生产企业约有2000多家,但大多规模小、技术差、设备落后、经济效益低下。1997年复混肥产量1900多万吨,平均每个厂年产量不足1万  相似文献   

11.
我市小麦历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总产在2~3亿公斤之间,占全市粮食总产的40%以上.随着科学的普及和发展,广大农民越来越认识到肥料在小麦生产上的增产作用,加大肥料投入已成为当地农民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如何因地、因产、经济合理,既不造成污染、浪费,又能源源不断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呢?下面,就我市当前小麦生产上的几个施肥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阚清荣 《吉林农业》2011,(11):72-72
测土配方施肥是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农业的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测试手段,为农业生产单位或农户提供科学施肥指导和服务的一种技术系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对于提高粮食单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年前,一位国外学者发出“中国人能否养活自己”的疑问,让世界为中国的粮食生产担忧。而今天,中国完全可以凭自己粮食生产的成就向世界保证:中国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中国连续5年的粮食丰收,在去年的世界粮食危机中所表现出的平稳,都是很好的例证。回顾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使国人更加坚信在粮食生产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峭 《农业展望》2006,2(2):9-12
中国是世界粮食生产与消费大国,中国粮食生产的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粮食市场和食物安全,而且会对世界粮食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为此,本文对中国粮食生产短期预测模型作了以下研究,并对几种主要农产品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镇的农业生产也从以前的纯粮食生产向经济效益高的蔬菜生产发展,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几年的种植,根据蔬菜的类型不同,所需的肥料种类不同;同一蔬菜的不同生育期所需的肥料种类不同等,得出了一些蔬菜的施肥经验。现将总结的几点施肥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以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近25%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从长期来看,我国粮食生产和供给存在诸多隐患,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一、粮食供给的不稳定性是引发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隐患(一)从现实角度来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已造成耕地数量减少和水资源进一步紧缺,加上粮食价格偏低,农民种粮的比较利益下降,农民的人均收入增加缓慢,这又使得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从而导致…  相似文献   

17.
积极发展粳稻生产 不断优化稻米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常年种植面积4亿亩左右、总产2亿t左右。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消费国,全国60%以上的人口主食稻米。每年消费稻谷约1.9亿t,占粮食消费总量的35%.稻谷作为口粮消费占稻谷总消费的86%、占口粮总消费的65%。所以,稻米是我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口粮.在粮食消费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因此。稳定和发展水稻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就稳定和发展了我国的粮食生产;积极促进粳稻发展、不断优化稻米结构,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结构.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其作用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旱地地膜覆盖玉米高产稳产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瑜 《现代农业》2008,(7):44-45
五台县属典型的高寒山区,旱、寒两大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上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以来.有效地促进了玉米单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亩产由过去的250千克左右增长到500千克上下。对于推动我县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发展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勿庸置疑。该项技术在目前乃至今后仍是解决我县早、寒两大障碍因素发展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但是,由于生产水平发展的不平衡,人为因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地力的培肥、规范化栽培、合理的群体结构、科学平衡配套施肥、  相似文献   

19.
<正>肥料是粮食的"粮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肥料施用量不断增加,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3年中国化肥施用量达5 912万t(折纯),约占世界化肥施用总量的1/3,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化肥消费国。然而,施肥过量、比例失调、施肥方式不科学等现象仍普遍存在,导致养分流失、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转变农业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唐县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和施肥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全面掌握了农作物施肥中存在的问题,为继续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更好地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无公害和优质农产品生产搞好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