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就做好“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时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又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背景、新方针、新目标、新系统、新理念、新模式”,指出“20字”目标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环境的系统目标,表明《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所赋予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内涵。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培育农村良好的生态系统之间相辅相成、共生共荣、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指出创建良好的农村生态系统是实现新农村新目标的核心体系与时代标志,指出创建生态省、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镇,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上,呈现新农村建设新模式的多样性。提出当前应重点抓好法律规范、宣传教育、试点示范3项基础工作,依法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系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论断的基础上,结合相城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新跨越的实际,深刻领会到在经济发达地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实”字上做文章。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凭着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底蕴,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春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4-5,15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其内涵体现在“新”,具体表现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即人与自然的新和谐、人与人的新和谐、人与环境的新和谐、实现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5.
《北京农业》2010,(3):43-45
“三起来”工程始于2006年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是指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民“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主要目的是改善农民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缓解郊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丰收。四年来,“三起来”工程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政府管理服务方式的转变,已经在争创低碳首善之区中初步走上了低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实现农村由“旧”到“新”的跨越。必须从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破题,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和先导。引领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先导和引领的重妻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传恩  文太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58-255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农村的发展,劳动力是农村发展的首要因素。劳动力回归创业是实现农村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家政策向农村的倾斜,劳动力回归已经有了实现的可能性,要真正实现这种回归,必须要有地方政府的配套措施。通过劳动力回归创业,实现“农户企业化”,进而发展乡镇经济,实现城市与农村人口的双向流动,最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是一个实践意义很强的问题。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作用,发展得好,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市场拉动力、政策、环境、物资技术和管理服务的支撑力、社区居民推动力以及发展目标等方面构建了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系统模型。如何实现二者协调发展,需注重保持旅游村寨的地域文化特色,保持旅游村寨的乡村性,注重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社区参与,注意乡村旅游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统一,以实现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加强农村道德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农村道德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职业道德素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新农村”需要“新道德”,新型农民需要有热爱农业生产、珍爱农村土地资源、诚实守信参与市场竞争的新型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现代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点,是推进全面现代化的关键。甘肃农垦虽然在全省经济总量上不占优势,但作为甘肃省最大的农业企业,在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可以做出一定贡献。如何进一步发挥甘肃农垦在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新时期赋予农垦新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充分发挥优势,不断创新,深化改革,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当好全省现代农业建设的“排头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资源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构成的威胁日益严重.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加之人口众多,因而面临着比其他国家更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党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时期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以此来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就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资源与环境的问题作初步讨论,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协调好资源与环境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那么“三农”的症结在哪里?形式上在于长期分割的城乡二元体制,而内容上却是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力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仍处于不等值配置状态,有效资源流向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围绕城市布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市化水平低,农业发展滞后等问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核心在于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那么土地管理工作如何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实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呢?笔者特就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整理工作提出一孔之见,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需要,而且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只有真正秉以这一理念,才能确实解决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努力协调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滦县党委、政府领导坚决提出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滦县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县”的宏伟战略,而东安各庄镇作为全县重要的农业大镇,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准确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逐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切实配合好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滦县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县战略规划”的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16.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新农村环境景观规划党中央审时度势,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全方位的开发,土地资源已成为紧缺的自然资源。在农村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教育布点改革以及村柯通道路建设等原因.有的地方出现了空壳村.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土地整治势在必行。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相似文献   

18.
谭文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49-695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措施。目前,我国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农村生产力比较落后,农村人口的素质普遍不高,以实现农民根本利益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19.
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一直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对于如何建设新农村,如何实现农村整体富裕,许多学者认为"减少农村人口"是关键,而事实却证明这不仅达不到以上效果,还造成了农村地区的衰落。其中,智力资源的流失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智力状况与新时期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简要介绍智力资源说,以沂蒙老区为例说明其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目前农村智力资源流失的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作以简要阐述,最后对一些相关的建议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在全国范围正式启动农村人口体育健身工程。该工程配合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从经济上形成“新农村”概念,也要从精神文明上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越性。通过调查贵州省农村体育开展的情况,提出进一步提高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