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仔猪包括哺乳仔猪与断奶仔猪,仔猪具有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等特点。但是仔猪年龄越小.死产率越高.尤其出生后5日内发生死亡为最多.主要原因包括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  相似文献   

2.
仔猪断奶前的死亡数一般占出生总活仔数的5%~15%左右,各猪场间差异较大,低的仅为5%左右,高的15%以上。本文将漳州某规模化猪场从1999年~2001年的3年时间,哺乳仔猪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详见表1:表1哺乳仔猪死亡原因情况表从以上死亡原因分析,腹泻是哺乳仔猪死亡的头号杀手,占总死亡率的42.73%,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仔猪初生重小(指0.5kg以下)和弱的仔猪及产后不能站立未能及时吃到初乳的仔猪,排在死亡数的第二位,占18.48%;其后依次为压死、不明原因死亡及冻死。1引起哺乳仔猪死亡的因素可…  相似文献   

3.
吕颜枝 《猪业科学》2018,(5):117-118
根据炎热季节(每年6、7、8月份)5 000头规模猪场哺乳仔猪的死亡原因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进而针对死亡原因再结合生产实际从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及仔猪的护理等方面探讨预防和减少哺乳仔猪死亡的几点措施,为各大养殖场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资料统计,母猪产仔期,有的猪场仔猪腹泻发病率高达50%左右,病死率为20%左右,由腹泻引起的仔猪死亡数占仔猪死亡总数的39.8%,其中哺乳仔猪至断奶前后因腹泻而引起的死亡占20%~25%,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哺乳仔猪发生黄、白痢应采取的防治技术谈点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某猪场仔猪断奶前死亡的主要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猪场1997年哺育的946窝、9318头仔猪断奶前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猪场仔猪断奶前死亡率为18.03%,弱仔死亡率高达60.07%,仔猪出生后7日内死亡占总死亡数的62.68%,疫病死亡中下痢死亡占总死亡数的33.61%,其它疫病死亡占总死亡数的41.69%。同时,针对不同时期及主要死亡原因,提出了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养猪》2017,(3)
<正>哺乳仔猪成活率低是导致猪场繁殖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初生仔猪每死亡1头即损失56.7千克饲料(许振英,1989),所以研究哺乳仔猪死淘原因、提高成活率,对改善猪场经济效益意义重大。为此,笔者对某规模化猪场2016年1—12月哺乳仔猪的死淘原因进行了调查与统计,现报告如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哺乳仔猪的保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宝晓 《养猪》2005,(1):33-34
目前猪场很大部分损失来自于仔猪断奶前的死亡,因此通过对哺乳仔猪进行有效保健管理.提高其断奶前成活率将可显著提高猪场效益。正常情况下断奶前死亡率应为10%以下,良好的猪场管理甚至可使断奶前死亡率降至不到1%。  相似文献   

8.
2004年1月,北京地区某猪场出现不同阶段猪只死淘数量明显上升,哺乳仔猪死亡181头,死亡率22%;育仔猪死亡108头,死亡率6%,育成猪死亡66头,死亡率5.8%,淘汰肥猪215头。经综合防制措施,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9.
在春季母猪产仔高峰期,发生仔猪腹泻性疾病最多。据有关报道,有些猪场仔猪腹泻发病率高达50%以上,死亡率约15%~20%,由腹泻引起的仔猪死亡占仔猪死亡总数的39.8%,其中哺乳仔猪至断奶前后发生腹泻而引起死亡的占20%~25%。由此可见,腹泻性疾病对养猪业危害很大,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仔猪发生腹泻的原因及综合性防治措施谈一点个人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工厂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是一大难题,笔者从事多年的工厂化养猪场技术工作,采取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据本场1997年3月份统计,3月份分娩19窝,产活仔数186头,仅Z窝发生黄痢。无死亡,白痢发生率254%,死1‘:3头,占死亡16.7%,其它原因死亡15头,占死亡83.3/,断奶成活率gO.3%。现将我场的综合管理措施报告如下:至.保温防寒初生仔猪皮下脂肪层薄,被毛稀疏,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适应环境能力差。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从第9天起才得到改善,ZO日龄才接近完善,所以保温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性措施。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气…  相似文献   

11.
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强  刘云  方世宇 《养猪》2004,(6):17-18
哺乳仔猪死亡是养猪生产中的一大损失,初生仔猪每死亡1头即损失56.7千克饲料;60日龄内死亡1头平均损失67.9千克饲料(许振英,1989)。因此.分析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并采取相关措施,减少哺乳仔猪死亡,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养好哺乳仔猪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哺乳仔猪的饲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哺乳仔猪阶段哺养最主要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哺乳期间的死亡,最大程度地争取有良好的个体断奶重和断奶窝重。哺乳仔猪是猪一生中最容易患病死亡的一个阶段。出生时死亡1头仔猪,猪场损失约为110元。断奶时死亡1头仔猪  相似文献   

13.
哺乳仔猪成活率与生产效益密切相关,通过分析猪场部分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及其与初生重和死亡日龄的关系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死亡原因错综复杂,一直困扰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凭着10多年来在猪场的工作实践,将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阐述,供参考。(一)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1.压死。仔猪被压死主要发生在出生1周内较多,尤其生后  相似文献   

15.
巴彦县兴隆镇某猪场饲养母猪56头,2003年春共有20窝204头仔猪发病。产仔时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哺乳仔猪断乳前后发生成群仔猪严重腹泻,死亡54头,发病率100%。死亡率26.5%。成活仔猪生长发育受阻,有10头成为僵猪,经济损失严重。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荣昌猪和2个外品种猪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引起哺乳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病死(尤其是腹泻)、压死和弱死.不同品种、日龄阶段、季节和胎次对哺乳仔猪的死亡也有明显的影响.同时,荣昌猪哺乳仔猪死亡率明显低于2个外品种猪.这对预防哺乳仔猪死亡提高育成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二、死亡原因分析: 1 压死 母猪压死在统计中占有19.6%的比例,说明母猪压死是仔猪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一些青年母猪的母性差;初生仔猪的行为能力低下;母猪在饲喂期间的姿势改变;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均可使仔猪经常被母猪压死。守产人员的责任心直接关系仔猪压死比例。 2 弱死(饥饿) 弱仔死亡在猪场中占很大有比例,在很多猪场中,特别是集约化大型猪场,对弱仔的控制也一直是一个难题。弱仔的产生主要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油皮病,多数由葡萄球菌引起,常发生于1~6周龄的仔猪,以15~20日龄发病最多。发生率虽不高,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但死亡淘汰率较高,为20%~80%。我省某猪场,饲养母猪125头,保育仔猪146头,哺乳仔猪78头。2004年11月5~15日,该场仔猪15头发病,死亡3头,临床表现体温升高,大部分皮肤呈龟背样结痂。经笔者诊断为猪渗出性皮炎。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治愈11头,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1哺乳仔猪饲养管理的背景分析1.1猪场哺乳仔猪死亡数据的采集某大型猪场坐落于鲁南地区,属于现代化程度较高,实行订单饲养的繁饲一体的示范性养殖企业,为全力解决好哺乳仔猪饲养过程中所出现的系列问题,自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猪场对哺乳期仔猪的死亡统计共达738例,经分类分析,其致死原因及占比大致如表1:  相似文献   

20.
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是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衡量集约化养猪场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进一步了解哺乳仔猪死亡的确切原因,寻找出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相应对策,于2011年用1年时间对江苏省溧阳市一家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的2011年度哺乳仔猪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并从母猪饲养管理、仔猪的保育和疾病防控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