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控制和消灭危害牛羊的胰吸虫和双腔吸虫进行了驱虫试验,选取牛30头,绵羊120只、山羊30只,应用丙硫苯咪唑、吡喹酮进行了6次驱治试验,结果以片剂吡喹酮口服,羊90mg/kg;油剂吡喹酮肌肉注射,羊50mg/kg;油剂吡喹酮腹腔注射,羊50mg/kg,牛45mg/kg;5%丙硫苯咪唑混悬液口服,羊40mg/kg,所获驱虫效果最佳。对驱治牛羊胰吸虫和双腔吸虫的驱虫率可达94.9~100%。  相似文献   

2.
绵羊硫双二氯酚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硫双二氯酚中毒马振兴(陕西省陇县兽医工作站,721200)陇县关山地区某羊场,1990年5月中旬给绵羊灌服硫双二氯酚驱虫时发生了严重的药物中毒,重病羊72只,占全群总数的22.7%,死亡55只,死亡率17.35%。报告如下。一、服药经过该场存栏绵...  相似文献   

3.
丙硫苯咪唑是高效、低毒抗蠕虫药。丙硫苯咪唑羊口服剂量100mg/kg。我场某个体养羊户1998年4月份购进70只小尾寒羊,用丙硫苯咪唑(哈尔滨生物制品二厂生产,每片含量80mg)驱虫,用药剂量为40kg以上大羊灌服50片,30kg左右中羊灌服25片,...  相似文献   

4.
国产伊维菌素口服液对绵羊寄生虫的驱除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利用中国农业大学生产的伊维菌素(Ivermectin)口服液,选择1.5~2.0岁严重感染消化道线虫和某些外寄生虫的绵羊100只,分别口服0.15mg/kg、0.25mg/kg和0.30mg/kg体重的剂量,同时用进口害获灭(Ivomec)以0.2mg/kg体重皮下注射作对照。结果表明:①0.25mg/kg和0.30mg/kg口服液对消化道线虫的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和驱虫率均为100%,对羊狂蝇蛆、痒螨病和羊虱能全部杀死;②0.15mg/kg口服液对奥斯特线虫的虫卵减少率仅为92.3%。对奥斯特线虫、毛圆线虫、毛首线虫的驱除率分别为98.5%、99.2%、93.3%。对其余线虫的驱虫率均为100%。其驱虫效果略次于0.25mg/kg、0.30mg/kg两剂量组;③对照药物害获灭对奥斯特线虫的虫卵减少率和驱虫率分别为97.6%和95.5%,对其余线虫的驱虫率也为100%。总之,从成本考虑,国产伊维菌素0.15mg/kg口服液口服经济、实惠、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5.
今年五·一节前后,我县硖石、观音堂两乡镇分别从山东省梁山县引进小尾寒羊352只。由于运输前山东方面普遍注射羊五号病疫苗,加上运输途中未能给水,所以卸车后,30%的寒羊体温偏高(40.0-41.5℃)。我们对发热的羊隔离观察并及时对症处理,其余羊分至农户。为防止新购入羊对环境的不适应,我们逐户发放了《小尾寒羊常见疫病防制》。对防疫、驱虫、饮水、饲养、消毒等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5月8日,硖石乡兽医站何连方同志对石门沟、王庄两乡的临床检查健康羊,注射了羊四联苗及焦虫净药物(预防量)。1发病情况5月13…  相似文献   

6.
丙硫苯咪唑瘤胃控释剂绵羊春季驱虫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绵羊150只,分三组进行春季驱虫试验,试验组羊投放丙硫苯咪唑瘤胃控释剂1牧/只,阳性药物对照组羊一次口服丙硫苯咪唑10mg/kg体重,空白对照组不给任何驱虫药物,分别于投药前和投药后15、30、45、66、86、120和140天进行粪便虫卵计数,称取体重和剪毛。结果表明,试验组在给药后86天时,虫卵减少率为93.7%,驱净率为88%;阳性药物对照组在给药后45天时,虫卵减少率已降至77.4%,驱净  相似文献   

7.
一、羊舍及设施准备: 羊舍面积按每只羊0.8—l平方米计算,要求冬季防寒,夏季防暑,地面用吸湿性强的土质地面。设施包括饲槽、水槽、草料车及消毒设备。饲槽长度按羔羊每只20-30cm,大羊每只40-50cm。 二、育肥羊选择: 育肥羊选用生长发育快,体格大的肉用羊品种,最好选用上述品种与本地品种的杂交后代。育肥羊组群前要做好驱虫、去角及预防接种工作。驱虫可用虫克星(阿维菌素),每公斤体重0.2-0.3毫克,口服或皮下肌肉注射,去角是用烧红烙铁烙角基部。成年淘汰羊不去角。预防接种用“羊快疫、猝殂、肠毒…  相似文献   

8.
羊的胃、肠内,常有大量种类复杂的线虫寄生。这些寄生虫能单独或综合地引起羊的消瘦、贫血、水肿、下痢等。为有效防止羊线虫病的发生,每年应进行定期驱虫。驱虫时可选用:敌百虫,按每千克体重0-5克,皮下注射;硫化二苯胺,按每千克体重0-5克加淀粉配成悬浮液内服;驱虫净,按每千克体重用15毫克内服。驱虫5天后,应收集患羊粪便,堆积发酵。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舍清洁干燥,羔羊要及时与母羊分开如何防治羊线虫病!四川蓬安县政府街四号638250@黄军  相似文献   

9.
本县临城西郊村柯某于1998年12月从山东鲁西引进一批有角高腿小尾寒羊成羊和后备羊。次年5月,全群羊只出现贫血、消瘦,半个月内死亡5只,经检查诊断为暴发性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治疗后,羊群停止了死亡,并迅速恢复体况,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发病情况1998年12月引进18只成羊(其中13只已怀孕)、4只后备羊,先舍饲10天,随后采取舍饲与近距离放牧相结合方法饲养。次年2月用从产地带回“灭虫威”对全群羊只擦耳驱虫,4月底发现羊群逐渐瘦,再用“别丁”、“丙硫咪唑”交替投药驱虫,隔2天投一种药,投药2次,但…  相似文献   

10.
廊坊某羊场从山西某地引种波尔山羊300只和无角道赛特羊300只,曾按免疫程序进行过四联五防的免疫,并按驱虫程序驱虫,每年两次用丙硫咪唑驱虫。最近发现场内羊只陆续死亡,当地兽医部门按传染性胸膜肺炎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解剖当地黑山羊21只,调查了体内寄生蠕虫,据此制定了防治对策。在实施驱虫时,则以临床粪检结果为依据,选择有效又经济的吡喹酮、丙硫苯咪唑、双甲脒等药物驱虫,效果显著。驱虫后1个月羊的体重增长,试验组平均增2.22kg,群体驱虫组平均增1.31kg。均高于对照组0.59kg的平均增重。  相似文献   

12.
一起山羊左旋咪唑中毒的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3月,我县一山羊饲养户用盐酸左旋咪唑给一群小山羊注射驱虫,结果有些小羊出现中毒现象。1 发生情况与临床症状 驱虫当天早上7时,畜主自购5%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每支10毫升)给所养的32只体重10~20千克的山羊注射驱虫。每只羊平均注射1支,结果3小时后有6只体重10至15千克的小羊出现中毒。这些羊不同程度的猛叫、呻吟、狂跑,有的口流白沫,呼吸困难,肌颤瘫软,眼睛瞪直等症状。2 治疗 (1)每只羊肌注:阿托品1毫克,地塞米松3毫克,10%安钠咖5毫升,半小时后又肌注阿托品1毫克;(2)静…  相似文献   

13.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世行办种羊场饲养小尾寒羊2400余只,其中种母羊1800只,种公羊31只,后备羊300只,试情羊20只,其它羊300余只,均为舍饲。该场于2002年4月30日∽5月3日、7月20日分别用丙硫米唑和阿维菌素进行了驱虫。本次发病初始时间为2002年12月3日,当时已连续降雪3d,当地气温为-11∽-1℃。3d共有10只羊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4.
托里县库甫乡某养殖专业合作社从外地引进五角陶塞特羊哈萨克羊300只和黑头萨福克羊300只,曾按免疫程序进行过四联五防的免疫,并按驱虫程序驱虫,每年两次用丙硫咪唑驱虫.最近发现场内羊只陆续死亡,当地兽医部门按传染性胸膜肺炎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亚硒酸钠维生素E对不同性别羔羊的增重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19只中国新疆美利奴羊3岁妊娠母羊中,随机分出50只,在预产前30天时肌注亚硒酸钠维生素E(VE)5毫千/只,在分娩后8小时内再给羔羊肌注亚硒酸钠维生素E2毫千/只。试验结果表明,处理组无论化羔母羔都比对照组的初生重和30日龄平均体重分别重0.66千克,0.41千克,2.60千克和1.19千克,特别是处理组公羔30日龄重7.83千克比对照组的5.83千克高2千克,提高了34.31%,即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16.
选择2.5-4月龄小尾寒羊24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试验组羊供给占精料30%的EM发酵饲料。结果表明,试验组较对照组日增重提高21g,增加18.7%,精料转换率提高5.1个百分点,增加16.0%。  相似文献   

17.
应用10味中草药混于饲料中,配合丙硫咪唑每45天驱虫1次,对湟源县纳隆口25只绵羊(怀孕母羊14只,羔羊11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140天的保膘越冬小试,同时对新产羔羊也进行了秤重对比。结果表明,试验组怀孕母羊减重12kg,羔羊减重2.15kg;对照组怀孕母羊减重13.6kg,羔羊减重4.4kg;试验组怀孕母羊所产羔羊30天时平均体重11.525kg,对照组9.815kg。于驱虫后45天粪检虫卵,试验组均为阴性,而对照组均为阳性,试验结果表明用中草药配合丙硫咪唑,对怀孕母羊的保膘越冬及新产羔的生长发育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棘球蚴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1996 —1998 年在海北州3 县5 场进行棘球蚴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对项目区21 万只犬应用吡喹酮药物采取“犬犬投药、季节驱虫”的模式,连续三年累计驱虫达3483 万只( 次) ,平均驱虫密度达95 % ,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由综防前的6207 % 下降到零;1 ~3 岁幼年羊棘球蚴感染率由综防前的3631 % 、4006 % 和5786 % 分别下降到780 % 、1016 % 、1343 % ;幼年羊多头蚴感染率由综防前的429 % 下降到032 % ;1 ~3 岁牛棘球蚴由综防前的1940 % 、4261 % 和5926 % 分别下降到零和243 % 、566 % ,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牛羊药物驱虫的增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证实牛羊药物驱虫后的增重效果。进行了本试验,各选粪检寄生虫卵阳性的牛羊100头,试验组与对组各羊。采用广播,高效的丙硫咪唑和阿福丁为试验组牛羊驱虫,丙硫咪唑牛用剂量20mg/kg,羊15mg/kg。阿,福剂量牛羊均用5mg/kg,试验期90天,第1次驱虫,15天后重复1交,于驱虫后45天和90天各称重1次,结构果表明,驱虫后牛膘情明显上升,至试验结束,试验组牛平均增重23.73kg/头,对照组(未用药)为13.25kg/头;羊分别为7.19kg/只,3.14kg/只。结论:牛羊驱虫后体增重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果洛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情况和防治效果,2006年我们在玛沁县大武地区301只驱虫羊和77只对照组羊进行了感染率调查和防治效果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