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正>8月份广东省气温、水温较高,预测全省的气温在25℃~39℃之间,养殖水生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也是病害的高发季节。要重点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防止水质恶化,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措施之一。目前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流行高发期,罗非鱼养殖要注意做好水质调控、降低养殖密度等预防措施,防止发生暴发性流行。8月~10月是刺激隐核虫病流行的又一个高峰期,有可能会在局部  相似文献   

2.
<正>7月份广东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持续升高,天气闷热,预测各地气温在24℃~37℃之间,水生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也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巡塘值班,多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要防止水质突变造成鱼、虾的缺氧和出现应激反应。提前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目前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流行高发期,罗非鱼养殖主产区要注意做好水  相似文献   

3.
正7月份广东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持续升高,天气闷热,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巡塘值班,多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要防止水质突变造成鱼、虾的缺氧和出现应激反应。提前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预测各地气温在24~37℃之间,水生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也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预防措施。目前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流行高发期,罗非鱼养殖主产区要注意做  相似文献   

4.
正6月份广东省气温、水温逐步上升,雷雨天气较多,养殖的水生动物病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雷雨、闷热天气现象频繁,池塘容易因缺氧而发生泛池,要加强日常管理,发现缺氧应及时开增氧机、加注新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各种理化因子变化,及时做好水质调控,保持水体的稳定。根据近几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对虾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罗非鱼链球菌病,海水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链球菌病是我国池塘养殖罗非鱼危害最严重的疾病,连续多年造成养殖业者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养殖业者防范心理极强,池塘一旦发现有罗非鱼死亡,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马上就按照治疗链球菌的方式内服药物治疗,而大多数水产药店技术人员不能给养殖户做出正确诊断和指导合理用药,造成目前罗非鱼发生疾病后的盲目处理和混乱用药,再次发生链球菌病也越来越难处理。通过对部分罗非鱼养殖池塘的发病和处理情况调查了解,本文总结目前罗  相似文献   

6.
正7月份广东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持续升高,天气闷热,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巡塘值班,注意多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要防止水质突变造成鱼、虾的缺氧和出现应激反应。提前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当水生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时,根据近几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7月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月份,养殖生产者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预防措施。目前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流行高发期,罗非鱼养殖主产区要注意做好水质调控、降低养殖密度等预防措施,防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罗非鱼养殖在广东、广西、海南发展迅速,产业稳步发展。然而随着高密度养殖的推广和养殖总量加大,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链球菌病暴发日益严重,且该病具有暴发性强、致死率高的特点。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广东、广西和海南罗非鱼高密度精养区域90%鱼塘因链球菌病出现死鱼现象,死亡率普遍在30%~50%,部分鱼塘全军覆灭,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到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的罗非鱼链球菌病来得比以往更早一些,也比往年更加猛烈。2010年3月海南文昌、广东吴川已经暴发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鱼塘多,死亡率高。许多罗非鱼养殖户对去年的发病心有余悸,称之为"罗非鱼鱼瘟"。近期许多的养殖、病害会议上讨论这个病,讨论的结果无非是改善水质,不要放猪粪、鸭粪等通用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正9月份我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较高,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防控工作,并要注意做好防风、防洪措施,特别是暴雨过后,要注意池塘水质中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及时做好调控。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大量的残饵、排泄物沉积于塘底造成水质恶化,易诱发各类水生动物病害,做好水质调控,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措施。罗非鱼链球菌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仍处于流行的高峰  相似文献   

10.
正9月份广东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较高,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防控工作,并要注意做好防风、防洪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大量的残饵、排泄物沉积于塘底造成水质恶化,易诱发各类水生动物病害,做好水质调控,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措施。特别是暴雨过后,要注意池塘水质中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及时做好调控。此外罗非鱼链球菌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仍处于流行的高峰期,各养殖主产区要加强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具有生长快、杂食、病害少、肉质鲜美等优点。但在一些水质较差,池底长期未清除淤泥,密度放养不当,罗非鱼的发病率较高,2006年在铜梁热水鱼养殖基地的一口池塘,在4月7日—14日死鱼877尾,施药后恢复正常;但在18日又开始死鱼,到5月10日止死鱼4115尾。本文介绍此次病害发生及治疗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2.
刘志刚  卢迈新  可小丽  王淼  张德锋 《水产学报》2018,42(10):1635-1647
为研究尼罗罗非鱼肠道和池塘养殖环境中菌群结构变化与链球菌病暴发的相关性,实验采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比分析发病和健康池塘水体、底泥和尼罗罗非鱼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底泥中微生物多样性最高,水体和肠道中微生物多样性次之;肠道菌群与水体中菌群的相似性较高,而与底泥中菌群相似性较低;发病组的尼罗罗非鱼肠道和池塘底泥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均低于健康组,而发病组池塘水体中微生物多样性高于健康组。OTU聚类分析发现,发病与健康尼罗罗非鱼肠道微生物差异极显著,大部分健康尼罗罗非鱼肠道微生物样品单独聚为一支。菌群结构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发病组和健康组水体或底泥中优势菌群结构组成的差异较小,但在非优势菌群中存在一定差异,发病组水体中变形菌门和梭杆菌门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组水体,疣微菌门和浮霉菌门的丰度显著低于健康组水体;发病组池塘底泥中厌氧粘细菌属、甲烷丝菌属和枝芽孢菌属等具有降解有机质和生态修复功能,菌群的丰度显著低于健康组底泥,而具有致病能力的曼氏杆菌属丰度却显著高于健康组底泥。发病组尼罗罗非鱼肠道菌群中链球菌属、分枝杆菌属和曼氏杆菌属等致病菌群的丰度显著高于健康组尼罗罗非鱼肠道,而乳球菌属、鲸杆菌属和红球菌属等益生菌的丰度显著低于健康尼罗罗非鱼肠道。无乳链球菌普遍存在于发病和健康养殖环境,以及尼罗罗非鱼肠道中,无乳链球菌的丰度在发病和健康养殖环境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其在发病尼罗罗非鱼肠道中的丰度要显著高于健康组。研究表明,尼罗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池塘水体和底泥中有益菌丰度降低和致病菌丰度的升高反映其养殖环境出现恶化,尼罗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暴发与肠道微生态平衡破坏后无乳链球菌丰度增加密切相关,但肠道中无乳链球菌丰度的剧增与养殖水体和底泥中该病原菌的丰度水平之间并无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3.
从广东省肇庆、广州、番禺三个地区发病罗非鱼肝、肾、脑中分离出3株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中草药药敏试验显示,茵陈蒿散、黄连解毒散、黄连解毒散改方、三黄散、黄连有良好的抑菌效果。随着罗非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近年在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省的养殖罗非鱼中暴发一种流行病—链球菌病,无论是网箱,还是池塘养殖的罗非鱼,都有此病的发生,主要危害亲鱼及100克以上的幼鱼和成鱼。罗非鱼链球菌病是一种暴发性流行病,主要病理特征为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眼眶充血,腹部膨大,肛门红肿,采食减少或绝食,游姿平衡失调,翻滚,转圈,解剖病鱼可见胆囊肿大,胆汁稀薄,色浅,肠腔充满淡黄色液体,肝脏增大。近期,华南地区养殖罗非鱼出现链球菌病,其发病面积之广,危害程度之重很快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无论是罗非鱼饲料经销商、罗非鱼出口企业还是政府相关部门都表示了高度的重视。本文对广东省部分地区发病鱼体中进行罗非鱼链球菌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及中药药敏试验,为该病的防治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忙友 《水产养殖》2011,32(6):51-51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罗非鱼链球菌病2008年在海南、广西、广东和福建四大养殖区局部慢性发病,2009年7月在肇庆、湛江和茂名突发,病情迅速蔓延,9月重灾面积达80000亩,死鱼达10000t,经济损失6000万元。2010年4月病害首袭海南,养殖户深受其害,随  相似文献   

15.
正9月份广东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较高,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防控工作。并要注意做好防风、防洪措施,特别是暴雨过后,要注意池塘水质中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及时做好调控。罗非鱼链球菌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俗称"偷死病")处于流行的高峰期,各养  相似文献   

16.
<正>9月份广东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较高,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防控。要注意做好防风、防洪措施,特别是暴雨过后,注意池塘水质中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及时做好调控。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大量的残饵、排泄物沉积于塘底,易造成水质恶化,做好水质调控,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措施。罗非鱼链球菌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仍处于流行的高峰期,各养殖主产区要加强对这两种病害的监测,做好防控措施,防止出现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吉富罗非鱼不同养殖模式对水质的影响,对跑道式流水槽养殖、池塘高密度养殖、池塘低密度养殖和罗非鱼-水浮莲共生等4种吉富罗非鱼养殖模式的水质情况进行了为期16周的跟踪检测。试验结果:4种养殖模式水体中的溶解氧为罗非鱼-水浮莲共生组池塘低密度养殖组池塘高密度养殖组跑道式流水槽组,各组间差异显著(P 0. 05);氨氮和亚硝酸盐质量浓度为跑道式流水槽组池塘高密度养殖组池塘低密度养殖组罗非鱼-水浮莲共生组,各组间差异显著(P 0. 05)。结果表明,在池塘高密度养殖吉富罗非鱼时,采用罗非鱼-水浮莲共生模式能显著提高水中的溶解氧,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实现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18.
“今天死鱼了没有?”近来,在珠海平沙罗非鱼养殖基地里,这句话几乎成为了养殖户一大早见面的问候语。自从3月下旬投苗以来,一种不明病害袭击了平沙万亩罗非鱼基地。据珠海市富民罗非鱼养殖开发有限公司罗非办主任廖春华介绍,超过60%的养殖水面发病,大量罗非鱼苗死亡养殖户遭受重创。  相似文献   

19.
《内陆水产》2009,(9):32-33
2009年8月,广东高要大面积暴发罗非鱼链球菌病,感染率高,死亡量大,下面是一个具体病例。 广东高要白土,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上面养鸭,面积60亩,水深2.8~3m,放养10万尾。  相似文献   

20.
空心菜浮床对罗非鱼池塘水质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改善池塘养殖水质,消除富营养化,提高经济效益,现利用鱼菜共生综合养殖原理,开展空心菜与罗非鱼在池塘中的共生养殖技术,并在1个罗非鱼养殖周期中探究空心菜浮床对罗非鱼池塘水质的改善作用。一、试验条件1.池塘选择及准备试验池塘设置在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高峣试验基地,池塘面积为1亩,水深1.2米,配备增氧机。对池塘进行清塘、晒塘、消毒后,注入养殖用水,水源为滇池草海水,水质基本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