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闽东产茶历史悠久,茶树品种开发、应用和茶叶加工水平都走在全省前列。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变化,闽东茶叶产品和茶树品种结构过于单一,已不适应市场变化,调整势在必行。这是国内、外市场所决定,也是关系到21世纪闽东茶叶的兴衰。一、闽东茶业结构现状1、茶树品种和茶类结构状况闽东历史上以生产红茶、绿茶为主,红茶占主要部分。形成了“坦洋工夫”“白琳工夫”著名品牌的红茶和“天山绿茶”系列。但到了六十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紧张和国际茶叶生产结构的变化,红茶产品销路严重受阻。六十年代末,我区实行“红’改“绿”工程,只保留极少…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全国茶叶生产上,由于红茶市场疲软,绿茶市场看好,所以,近几年来出现了红转绿高潮。但是,由于绿茶制作技术跟不上,往往生产的绿茶红不红、绿不绿,并且出现很多因加工不当产生的茶疵。严重影响了我国绿茶生产,造成绿茶质量下降。为求解决这种现状,促进绿茶生产发展,现将多年实践总结的绿茶初制生产中出现的“病理”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1 绿茶的特征和要求绿茶之所以成为绿茶,是因为它具有独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在日本市场发展"空间"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茶叶开始“正规”进入日本市场,20多年的努力成效显著,至今已得日本市场“三分天下”。2000年,中国向日本出口各类茶叶44435吨(含台湾和香港,下同),占日本国内年茶叶消费总量的29.51%。其中绿茶16758吨,占其国内茶叶生产总量的18.66%,占其进口量的94.47%;乌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叶的加工已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茶叶生产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践中摸索并不断地总结经验。历史上“贡茶”的兴起,以及“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的盛行,大大促进了茶叶加工技术的发展。至唐代有史料记载的贡品茶就有14目,宋代增至41目,元、明、清代有了更大的发展。造型由原来的饼茶、龙凤团茶等演变扩大到形态各异的散茶。茶类也由绿茶演变为红茶、乌龙茶、黑茶等多茶类。近50年来,中国茶叶的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茶叶生产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我国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5.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旋律,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党的十五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宁德市作为我省重点绿茶产区之一,茶叶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茶叶可持续发展兴衰成败,将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产生重要作用。因此,如何立足于我市茶叶生产现状,积极探索一条适合于我市实际情况的茶叶可持续发展路子,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1宁德市茶叶生产现状宁德市是我省重点绿茶产区之一,也是著名“天山绿茶”故乡。改革开放以来,全市茶叶生产取得了快速发展,至1997…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了商品流通,国内茶叶市场异常活跃。1993年,国内市场名优绿茶和高档大宗茶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扬,对茶叶生产者来说,应多生产名优绿茶和高档大宗茶,压缩低档茶生产,这才有可能获得高效益。现对1993年国内茶叶市场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3月30日上午,浙江省茶叶学会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联合邀请日本农林省蔬菜茶叶试验场茶树育种研究室主任鸟屋尾忠之先生作了题为“茶树遗传育种的研究近况及新技术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我会会员与农大师生等80余人参加听讲。报告会由省茶叶学会理事长胡坪高级农艺师主持。鸟屋尾忠之先生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他从事茶树育种研究30年来的成果与经验,重点论述了绿茶育种目标、抗寒良种选育和育种新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茶叶》1983,(1)
我省是绿茶生产的主要省份。绿茶产量占全省茶叶总产量90%以上,占全国绿茶总产量的40%以上。供应出口量占全国出口绿茶总量60%左右,其中眉茶供应出口量占全国出口眉茶总量50%左右,是我国外销茶叶中的“拳头”产品,在外销上居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台湾乌龙茶“金萱”和“翠玉”的引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概况 最近几年,人们对茶叶的消费,追求高档优质、高香型。乌龙茶以其特有的自然高花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乌龙茶在市场上占有率也越来越大。目前,我省乌龙茶的产量1.5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量35%以上,仅次于绿茶产量。我省茶叶市场正从红、绿茶向乌龙茶方向转变。国内外茶叶市场也开始向乌龙茶方向发展。 乌龙茶生产主要有闽、台、粤三大类型,其品质各异。台湾乌龙茶滋味醇和爽口,香气清香,花香明显,有别于我省单枞的滋味浓、香高和福建铁观音的滋味醇厚香纯的特点。台湾乌龙茶品种“金萱”和“翠玉”是台湾省茶叶改…  相似文献   

10.
陈刚 《广东茶业》2001,(2):12-16,46
日本茶叶生产历史比较悠久,也是世界上较大的绿茶生产国之一。优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典型的海洋性气候为茶叶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先天之基础。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又为其早早步入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30多年来,日本茶叶生产基本稳步发展,单位面积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其整体水平亦均领先于世界。本文对其良种建设,茶园耕作,园地设施和加工设备四个方面进行叙述,展示了各自现代化的“亮点”,并对我国茶叶生产进行了反思,发表了见解。  相似文献   

11.
出口绿茶精制加工过程中,通过复火车色使茶叶与机械滚筒反复康炒摩擦,达到茶条紧结、光亮的目的。高级绿茶容易车色,而条索粗松的粗大茶,尤其是4、5、6筛号茶,较难车紧。我省每年加工出口绿茶约0.325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11%左右。生产中素有松,杂碎的毛病。?..  相似文献   

12.
日本茶叶生产现代化的"亮点"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刚 《茶叶》2000,26(4):235-239
日本茶叶生产历史比较悠久,也是民办上较大的绿茶生产国之一。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典型的海洋性气候为茶叶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先天之基础,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又为其快速步入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30多年来,日本茶叶生产基础稳定发展,单位面积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其整体水平亦居世界前列。本文对其良种建设、茶园耕作、园地和加工设备四个方面进行叙述,展示了各自现代化的“亮点”,并对我国茶叶生产进行了反思,发表了见解。  相似文献   

13.
樊慈 《福建茶叶》2016,(9):57-58
茶叶作为我国的一大产业,其出口额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绿茶作为我国的主要生产的茶叶,是我国出口的主要茶产品。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绿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没有像其他国家那么雄厚。本文拟分析世界市场和中国的绿茶出口状况,进一步地分析我国绿茶出口贸易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本文还提供了绿茶产业在国际市场中提升竞争力的方法以及解决思路,更加希望我国的绿茶能在国际市场中为出口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近日,北京市质监局对市内8家企业生产的19种花茶、绿茶和乌龙茶进行了抽查,其中合格的18种,产品抽样合格率94.7%。 此次抽查中质量较好的产品有:北京更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庚香”牌雾茶、有机玉芽;北京茶叶总公司生产的“漕溪”牌绿茶等。此次抽查中惟一不合格的产品是北京创华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代销的散装乌龙茶,其铅含量实测值为2.6mg/kg,按国家标准应为≤2.0 mg/kg。  相似文献   

15.
供求信息     
《广东茶业》2004,(2):21-21
我司主要经营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白茶、名优特种茶,生产加工国内外食品、饮料、生化制药、化工行业所需的原料茶。公司拥有茶园面积近10000亩,所生产的上茗轩牌银毫王绿茶、毛尖绿茶、红茶、铁观音分别荣获广东省名优茶质量竞赛金奖和广东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本公司可优惠供应的茶叶产品:1.“上茗轩”品牌茶系列,金壶牌系列绿茶、红茶、乌龙  相似文献   

16.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对绿茶、花茶两大类茶叶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涉及北京、上海、重庆等10个城市的71家企业生产的绿茶、花茶共80种产品,合格67种,抽样合格率为83.8%。 据悉,广东茶叶金帆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帆牌”精选绿茶,于5月  相似文献   

17.
徐平均  洪永贵 《茶叶》2001,27(2):37-38
1 茶叶专业市场的作用 开化地处钱江源头,位于三省七县绿茶“金三角”地区,境内的气候、地形、土壤等条件适宜茶树生长,茶叶生产得天独厚,栽培历史悠久。茶叶历来是开化的传统优势,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而且茶叶作为传统的出口产品原料闻名于世,是绿茶出口基地县之一。 过去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开化茶业形成重生产、轻市场的观念。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茶叶国内外市场全面放开,开化茶叶虽然品质优异,但没有自己的产品品牌,更谈不上有市场知名度。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受其冲击,造成茶叶卖不出去,茶农经济收入受到损失,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开化茶业路在何方,这不能不令县委、县政府以及茶叶界人士的思考。 创自己的名茶品牌,建自己稳固的市场销售体系,才能促其开化茶业第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18.
据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今年我国茶叶产销仍将比较困难,但由茶叶产量连续两年下降,库存趋于合理,供求已趋于平稳,总产量继续下降的可能性不大.预计今年名优茶产量仍将继续上升,红茶产量下降1绿茶生产可望回升,花茶生产也将上升.据预测,今年全国茶叶生产总产量在51万吨左右,其中春茶在10万吨以上,比去年略有增加.专业人士认为,国内茶叶销售市场有望进一步好转,其中红茶中低档“功夫”茶销售看好,绿茶略有回升;货真价实的名优茶仍购销两旺;两茶的中高档货销售继续看好;大众茶市场稳定.而对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9.
一项由四川省科委下达计划,海峡两岸茶叶专家合作进行的新香型绿茶开取得成功。一种名为“叙府真香”的清香绿茶在“2000年中国(成都)国际茶博览会”上与广大消费者见面,受到热烈欢迎。该项研究成果在成都通过了专家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对此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一致认为,该项技术属国内首创,填补了我国绿茶生产的一项空白。我国西南是茶树原产地之一,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国家出口的需要,西南茶区(云、贵、川)以生产出口红茶为主,随着国际茶市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日趋激烈,我国…  相似文献   

20.
陆文龙 《茶叶》1995,21(1):9-11
衢州市位于浙江西部,与闽、赣、皖三省毗邻。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独特的气候资源及地形地貌,使茶叶生产已有1200多年历史。衢州不仅是我国著名绿茶——“遂绿”的主要产区之一,而且是我省名茶荟萃之邦。随着茶叶市场的放开,大力发展“一优两高”茶叶,已十分紧迫地提到茶叶生产的议事日程,它不再是单纯为解决卖茶难的权宜之计,而是加速传统茶业改造,实现茶叶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为进一步调整优化茶叶生产结构,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现就我市茶叶生产实施“一优两高”,提出如下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