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河南、安徽、江苏产区的标准地和解析木资料,应用关联度分析原生长模拟等方法,以胸径生长为指标,初步研究了兰考桐生长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兰考桐生长类型为2类4种,即:连年生长下降类型,含递减生长类型及前峰生长类型2种,连年生长增长类型,含递增生长类型和中峰生长类型2种。每类生长类型均有主要的均匀分布。模似生长曲线关联度分析结合胸径连年生长量分析,适合于泡桐生长类型研究。  相似文献   

2.
林投苗木生长规律与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林投(Pandanus tectorius)苗木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并用系统聚类法对林投苗木的生长阶段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林投幼苗出苗期较长,当年秋冬季节进入休眠期,翌年6月恢复生长,9月达生长高峰;林投生长过程可划分为出苗期、休眠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等5个阶段。提出了各时期育苗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桐果农间作园对小气候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表明,桐果农间作园的建立,提高了生长初期的日平均气温和土壤温度,降低了夏季生长盛期的日平均气温。减小了植物生长季的地表日温差,增加了干燥季节的空气相对湿度。有利于减少危害,促进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中槐生长规律和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我们对中槐片林和散生木采用了标准的地和优势木调查。其生长规律是前5年高生长快,但径生长慢,5年后高生长减缓,而径生长较快,材积15年后生长加快;中槐生长一般随海拔增高而减缓;不同地形部位生长以原面和川道为好,其次为沟底,沟坡中部生长最差;不同土壤生长以塿土和黄墡土为最好,其次为黄绵土,绵沙土最差。  相似文献   

5.
作者研究了盆栽和林地两种条件下楸叶桐的粗生长和高生长节律,结果表明:1年中楸叶桐虽然开始生长晚,但生长期仍可达180天以上,是典型的生长持续型树种;粗生长和高生长都经历“慢—快—慢直至停止”这样3个历时不同的生长阶段,但粗生长开始早,结束晚,比高生长的生长期长30~45天;无论粗生长或高生长,在立地条件好的条件下,春季的缓慢生长期短,而速生期持续的时间长。此项研究为楸叶桐的丰产栽培特别为施肥、浇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五种针叶树个体高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AS分别建立了5种针叶树树高与树龄的回归方程。通过模型分析,预测了5种针叶树在研究区内的最终树高,分析了不同生长阶段树高生长的速度变化,比较了树高生长年快慢,划分了树高的生长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7.
秃杉种源试验与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3个不同种源的80个家系苗期和5年生幼林调查的基础上,观测了不同产地种子性状,苗木高生长,分枝,根系性状,生物量。;幼林生长变异以及生长状,生物量;幼林生长变异以及生长适应性等规律。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海南椴幼年期生长特性,年生长节律,苗期生长规律以及苗木繁育技术。用loglstic方程拟合,找出高和直径生长的最优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
在VonBertalanffy生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单木直径潜在生长模型,以相对植距和相对优势度为竞争指标构造了生长修正函数,综合单木直径潜在生长模型和生长修正函数组建了杉木人工林单木直径竞争生长模型,该模型预估精度高,能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郭明辉 《林业科学》2001,37(2):117-121
本文根据人工林红松木材生长轮密度变异特点,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了人工林红松木材生长轮密度的动态模型,对木材生长轮度进行近期预测,预测结果良好,此研究结果实现了木材生长轮内的材质预测,为人工林红松的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