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发病商品肉鸽组织中分离到3株新城疫病毒,对其基因序列和感染力进行测定和分析。用RT-PCR对3株病毒F基因进行了扩增,测序,3株新城疫病毒的F基因同源性比较及进化分析结果表明,3株病毒均属于Ⅵb亚型,且与2011年比利时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F蛋白裂解位点符合强毒特征;肉鸽攻毒试验进一步证实了3株新城疫病毒的高致病性,肉鸽感染新城疫病毒后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途径排毒,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试验结果证明了鸽感染新城疫病毒后的排毒时间及方式,为鸽新城疫的及早发现与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雁 《畜牧与兽医》1999,31(2):26-27
新城疫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和烈性家禽传染病,也是多种鸟的传染病。据有关资料报道:除家禽外,在鸟纲的50个目中,已证实有27个目至少有236种鸟可以自然感染或实验室感染新城疫病毒[1]。另有报道证明,信鸽和肉鸽以及观赏鸽均可感染此病[2~5]。在我国,养鸽已有四千多...  相似文献   

3.
鸽Ⅰ型副黏病毒病又称鸽瘟或鸽新城疫,是由鸽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目前在各种鸽群(肉鸽、信鸽、观赏鸽)中普遍存在,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要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流行特点 该病发病迅速,可以感染各年龄阶段的肉鸽。1~3月龄童鸽期最易感,感染后症状最  相似文献   

4.
新城疫(ND)也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是由病毒引起的鸡、鸽和火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未经疫苗预防的鸡群,常呈败血经过。近年来发现,鸽、鸭、鹅等感染该病后也会造成严重的病理变化。虽然在各养殖层面大力倡导新城疫免疫,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该病的大规模暴发,但由于新城疫病毒对不同宿主的致病性有很大的差异,而随着养鸽业的迅速发展,饲养密度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鸽新城疫亦称鸽Ⅰ型副枯病毒(PMV-1)病,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腹泻和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大。据报道,该病于1981年在苏丹和埃及首先发生。尔后,此病迅速传播,到1985年,已遍及欧洲、美国、加拿大等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1986年香港不少鸽场也暴发本病,深圳动植物检疫所在我国首次分离出病毒。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的肉鸽和赛鸽均发生了此病。鸽新城疫已对我国的养鸽业造成了威胁,给养殖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鸽新城疫在我国流行的一些新特点、新情况,…  相似文献   

6.
实验从疑为新城疫或禽流感发病的鸽群中分离到一病毒性病原,该病原具有血凝活性,通过电镜观察、血凝抑制试验、RT-PCR等一系列试验确定引起该鸽群发病的是新城疫病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养鸽业亦蓬勃发展,在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的疾病,其中,鸽新城疫是危害养鸽业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鸽新城疫(ND)是由鸽新城疫病毒(又称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鸽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尤其是乳鸽感染本病易大批死亡,青年鸽和种鸽也会发生死亡。本病可通过空气传播,发病迅速,病死率可达30%-60%,有时甚至可达80%。在国内许多地区也时有鸽群发生新城疫的报道。而且在许多肉鸽饲养场呈暴发流行,是严重危害养鸽业发展的头号疾病。为了查明原因、保护养鸽业的发展,我们从发病鸽场采集到了典型病料并进行了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鸽新城疫是一种由禽I型副黏病毒引起的、流行于鸽群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养鸽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信鸽和赛鸽业得到长足发展,种鸽、蛋鸽、集约化肉鸽养殖产业呈现集群现象,随着养鸽业的高速发展,鸽新城疫已经悄然成为养鸽业第一杀手,是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国家新城疫参考实验室主动监测的数据表明,鸽群新城疫带毒率呈上升趋势[1]。因此,对鸽群新城疫病毒感染情况应重点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9.
锦云 《江西饲料》2003,(3):39-39
肉鸽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各地创办鸽场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但多数养鸽场户对鸽病重视不够,对鸽病了解的也少,不利于鸽业的健康发展,现将肉鸽常见病的防治介绍于下,供肉鸽饲养户参考。1鸽新城疫它是由鸽Ⅰ型付粘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病鸽精神萎靡、垂头缩颈、嗜睡、食欲减退、多数咳嗽、张口呼吸、部分病鸽口角流沾液,频频甩头,有的病鸽拉黄色稀粪等。病程长短不一,多数在1~3d内死亡。剖检可见口腔内有大量粘液,气管粘膜严重充血,少数出血;嗉囔充满液体,味酸臭、难闻;腺胃粘膜充血、小肠粘膜呈卡他性炎症,该病用药物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0.
用SPF鸡胚从疑似鸽新城疫病鸽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株能凝集鸡红细胞,这种凝集作用能被抗新城疫病毒阳性血清抑制。病毒对氯仿、乙醚、胰蛋白酶、盐酸敏感。将病毒分离物回归鸽子,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似的临床症状,且全部感染鸽都发生了血清学抗体转换;静脉接种6周龄雏鸡,10 d后HI价显著增高,且其IVPI为0。试验结果表明该毒株为鸽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肉鸽养殖也正在兴起。由于现代的规模化、密集型饲养,应激因素的增多,疾病发生的几率也日益加大。鸽新城疫是危害较大的一种疫病,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给养鸽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鸽新城疫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鸽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鸽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养鸽的地区,造成了严重危害.鸽沙门氏菌病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变种引起的,各日龄鸽均可发生的严重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以下痢和神经症状为特点.笔者最近对一起鸽新城疫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和防控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鸽新城疫是一种很严重的传染病,对鸽子的危害是很大的。新城疫病毒可以以水、食物和空气作为传染媒介。在日常工作中笔者遇到几例鸽新城疫,现就该病的症状及其治疗体会简单概述一下:  相似文献   

14.
<正>信鸽新城疫是由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型传染病。临床主要特征是腹泻、神经机能紊乱、黏膜出血。1病原及其传播特点国内有不少报道证明,信鸽和肉鸽均可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5.
鸽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鸽新城疫(俗称鸽瘟或鸽Ⅰ型副黏病毒病)是由鸽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2],其发病率为50%~100%,病死率达20%~95%。2004年12月份,吉林某养鸽场600余只肉鸽发生一起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的疾病。根据其流行特点及发病情况,疑似为鸽  相似文献   

16.
近年兰州肉鸽养殖,已从过去的庭院楼台分散养殖转向规模化饲养,1000只以上的肉鸽养殖场已逾数十家。肉鸽养殖业的兴起,对调整养殖业结构、丰富菜篮子工程、改善人民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据笔者调查,兰州市鸽新城疫的流行严重制约了这一新型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几乎所有肉鸽养殖场对诸如鸽新城疫(ND)病毒病的免疫预防尚属空白,1998年笔者曾先后诊治数起肉鸽新城疫,现就其中四起诊治情况予以报道。1 基本资料兰州市土门墩某肉鸽养殖场有白羽王肉鸽2600只,其中断乳鸽2000余只。其余三起患鸽群共3000余只,断…  相似文献   

17.
鸽Ⅰ型副黏病毒(PPMV-Ⅰ)病又称鸽瘟或鸽新城疫,是一种由禽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流行于鸽群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它以肠炎、严重腹泻和神经症状为特征,是危害养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鸽Ⅰ型副黏病毒病目前在各种鸽群(肉鸽、信鸽和赛鸽)中普遍存在,临床发病多见于月龄以下的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 ,肉鸽养殖也正在兴起。由于现代的规模化、密集型饲养 ,应激因素的增多 ,为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鸽新城疫就是危害甚大的一种疫病 ,该病传播迅速 ,死亡率高 ,给养鸽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笔者参照鸡新城疫的扑灭措施对太原市晋源区某种鸽场暴发的新城疫疫情进行扑灭控制 ,取得一些经验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1 2月 ,太原市晋源区某种鸽场发生疫情 ,发病当天死亡鸽数羽 ,以后陆续出现病鸽 ,发病率为1 3%左右 ,病死率达 4 0 %。2 临床症状病鸽精神沉郁 ,缩头闭目 ,羽毛松乱 ,行动呆滞 ,张口呼吸 …  相似文献   

19.
鸽新城疫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播快,死亡率高。1981年在苏丹和埃及首先发现,随着我国养鸽规模的扩大。该病在养鸽集中区也常发生。该病毒为鸡新城疫Ⅰ型副黏病毒,与鸡新城疫病毒为同一属。该病毒对鸽的致病力很强。发病和死亡率都很高。不同日龄的鸽均可感染。尤其乳鸽最易感染发病。2003—2005年,笔者用中草药治疗鸽新城疫病患鸽6.21万羽,治愈6.08万羽,治愈率98%以上。  相似文献   

20.
鸽新城疫病毒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SPF鸡胚从疑似鸽新城疫(鸽ND)病鸽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QL株,该病毒株能凝集鸡红细胞(RBC),这种凝集作用能被抗新城疫病毒(NDV)阳性血清抑制;用抗NDV单抗PEG夹心ELISA测定分离株为阳性。分离株经肌肉注射能使鸽发病和死亡,出现与自然发病鸽一致的症状和病变,但肌注SPF鸡只感染,不见临床症状。对该分离株作进一步生物学特性鉴定,按照国际上规定的NDV毒力判定标准,测定了该毒株最低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结果MDT为105小时、ICPI为1.33、IVPI为1.0。试验结果表明本分离株为鸽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