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回顾了专家系统的定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并对其研究现状及在林业和水土保持研究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情报学的研究方法、情报学的理论基础、情报学的理论体系、情报定义以及数学方法在情报学中的应用等五个方面对情报学理论研究10余年来的发展作了简要回顾和评述,并对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土壤有效磷转化的动态过程着手,重点阐述了植物、微生物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做了探讨,最后对现阶段磷素研究的问题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根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以DNA分析技术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根真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故此对菌根真菌的研究中所采用的DNA分析技术和同工酶分析等技术作了介绍,并综述了其在菌根真菌分类鉴定、多态性及亲缘关系和菌种持续性等方面研究中的应用成果,还探讨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根真菌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林木生物量模型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木生物量模型回归估计法是林分生物量测定的常用方法之一,林木生物量模型的研究对森林生物量的研究及其估测有重要价值。随着森林碳储量的研究,森林生物量再次被重视,其精度要求也随之提高。介绍了林木生物量模型历史和现状,对生物量模型类型、参数估计方法、模型评介指标,模型中的异方差、不兼容等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作了简介,概括了当前国内的一些新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生态城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生态城市的建设在世界各地方逐渐兴起,随着人们对其研究的深入,其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态城市中的"生态",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的,整体的概念,蕴涵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内容。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生态城市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对生态城市的本质、内涵、目标、主要特征、功能与结构作了分析,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mRNA差异显示技术及其在植物抗寒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RNA差异显示技术自1992年建立以来,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其存在的问题及近几年该技术的改进、完善与发展。如引物设计、PCR参数优化、假阳性克服、cDNA片段克隆测序及完整基因的筛选。此外,对其在植物抗寒基因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对泡桐(Paulownia spp.)丛枝病害有关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病原、媒介物与寄主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等。近些年来对植物病害加强了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如Sequeira曾对有病植物中的激素问题作了综述,并提出进一步弄清其原因和影响的根本途径,必需在研究疾病的同时考虑形态及生化的变化。Dekhuijzen和Pegg又分别对健康和带病植物的内源激素分别作了阐述;认为在病株中激素水半的提高和降低足植物代谢的直接结果。Maramoroch在对类菌质体病害的研究概况和存在问题的回顾  相似文献   

9.
葛根及葛根食品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葛根的资源与品种、化学成分及其功能等作一综述,并对葛根在食品中的研究与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枡野俊明,日本当代景观设计师和禅僧的双重身份为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对待景观设计,其设计理念及作品也因此而独具特色,将造园当做修行、当做自身的表达,注重与大自然的对话以及作品中场所精神、哲学义理的表达。作品类型多样,注重对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现对其个人及作品进行研究,进一步剖析其设计特色,了解日本传动园林在当代发展中的演绎,以期为以后的研究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Extraction of proteins from pine needles for proteomic analysis has long been a challenge for scientists. We compared three different protein extraction methods including sucrose, Tris-HCl and trichloroacetic acid (TCA)/acetone (TC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ir efficiency in separating pine needle proteins by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and two-dimensional PAGE (2D-PAGE). Proteins were then separated by SDS-PAGE. Among three methods the method using sucrose extraction buffer showed the highest efficiency and highest quality in separating proteins. In addition, clearer and more stable strips were detected by SDS-PAGE using sucrose extraction buffer. When the proteins extracted using sucrose extraction buffer were separated by 2D-PAGE, more than 300 protein spots, with isoelectric points (PI) ranging from 4.0 to 7,0 and molecular weights (MW) from 6.5 to 97.4 kD, were observed. This confirmed that the method with sucrose extraction buffer was an efficient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extracting proteins from pine needles.  相似文献   

12.
施肥对毛竹笋材两用林土壤养分分布与肥力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明市毛竹笋材两用林施肥前后土壤10项养分指标分布特性及施肥后土壤综合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施肥后土壤养分指标变异系数为3.2%~76.5%,属弱变异至中等变异程度;除pH值、全磷含量偏斜量绝对值小于5%之外,其它养分指标分布发生不同程度偏斜。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取前3个主成分作为土壤养分的综合指标,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全氮、速效钾首先反映出土壤养分状况,其次为有效磷,第3为pH值、交换性镁。14个试验处理的土壤养分水平差异较明显,试验处理N2P2K2、N1P2K1、N2P2K1的养分综合得分值最高,而缺素试验处理(N0P2K2、N2P0K2、N2P2K0)综合得分值分列第11、13、12位,说明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比施肥可有效提高土壤养分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初步研究。不同植被类型的氮库总储量分别为:6 787.27 kg.hm-2、7 115.39 kg.hm-2、6 951.06 kg.hm-2。其中不同植被类型中活体生物量分别为:136.43 kg.hm-2、210.40 kg.hm-2、169.66 kg.hm-2,凋落物层分别为:31.06 kg.hm-2、38.96 kg.hm-2、40.05 kg.hm-2,土壤(0-40cm)中分别为:6 619.73 kg.hm-2、6 866.03 kg.hm-2、6 741.35 kg.hm-2。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的氮分别占总储量的97.53%、96.50%、96.98%,活体生物量分别占2.01%、2.96%、2.44%,而凋落物层分别仅占0.46%、0.55%、0.58%。结果表明,低山暴雨区3种不同植被类型的N主要分布在土壤中,而在活体生物量和凋落物层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3种不同植被类型树干径流的氮含量分别为:0.44 kg.hm-2、0.553 kg.hm-2、0.851kg.hm-2,林分穿透雨氮含量分别为:12.649 kg.hm-2、12.551 kg.hm-2、13.291 kg.hm-2,地表径流氮的输出量分别为:0.55 kg.hm-2、0.55 kg.hm-2、1.27 kg.hm-2。不同植被类型氮的生物循环:湿地松林吸收量、存留量、归还量、循环系数分别为:37.561 kg.hm-2.a-1、6.497 kg.hm-2.a-1、31.064 kg.hm-2.a-1、82.703%,刺槐林吸收量、存留量、归还量、循环系数分别为:48.976 kg.hm-2.a-1、10.019 kg.hm-2.a-1、38.957 kg.hm-2.a-1、79.543%,混交林吸收量、存留量、归还量、循环系数分别为48.127 kg.hm-2.a-1、8.079 kg.hm-2.a-1、40.048kg.hm-2.a-1、83.213%。吸收量、存留量均是刺槐林〉混交林〉湿地松林,归还量是混交林〉刺槐林〉湿地松林。结果表明,3种植被类型处于良好的养分积累状态,有利于系统的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安城区植被净化大气污染物的时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植被净化大气的机理,分析了净化量与污染物浓度、叶面指数等的关系,系统收集1991~2000年西安市TSP、SO2、NOX月均浓度,结合实验观察,得出:①西安市针叶林、阔叶林TSP、SO2、NOX净化量计算的经验公式。② TSP、SO2、NOX浓度在年内变化呈U字型,叶面指数年内变化呈倒U字型,二者变化不同步,植被对污染物净化量的年内变化整体也呈倒U字型。③ 1991~2000年TSP、SO2、NOX浓度的年际变化整体都是下降的,其中都有波动;10年来的植被覆盖率基本不变;植被对TSP、SO2、NOX的净化量与其浓度的年际变化同步,即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选用生产上较常用的Ag 、Na 、Ca2 、Cu2 、Mn2 、Pb2 、Zn2 、Fe2 共8种金属盐离子进行试验,研究其在活体条件下对松墨天牛纤维素酶3种组分(Cx酶、C1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4 h后,Fe2 对纤维素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离子浓度为1、2 mmol·L-1时Cx酶分别增加4.35%和9.76%,而其余7种离子则抑制纤维素酶的活性,尤其Ag 、Cu2 和Pb2 抑制纤维素酶活性作用效果显著,低浓度时Cx酶分别下降35.20%、36.84%和32.49%;但处理7 d后,参试的8种金属离子对该纤维素酶系表现为一致的抑制作用.随着离子浓度(0.1~50 mmol·L-1)的升高,金属离子的酶抑制效应加剧,Cu2 对Cx酶的抑制作用相应为30.56%~92.55%(短期效应)和25.32%~95.78%(长期效应).虽然Ag 、Cu2 和Pb2 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但Cu2 的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使其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鸡足山地区4个多星韭种群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多星韭1号和4号种群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14-8sm(2SAT)+6m和2n=2x=14-10m(SAT)+4sm,多星韭2号和3号种群为四倍体,核型公式为:2n=4x=28-14m(2SAT)+14sm和2n=4x=28=18m(2SAT)+10sm。从植株形态、分布、生境、核型等方面分析表明,多星韭核型进化趋势是由二倍体向四倍体进化的,四倍体多星韭二倍化显著。  相似文献   

17.
人参根红皮膜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培法测定出参根对溶液中Fe^3+的吸附力,氧化力及铁膜形成力大小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增大,且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三年生人参根铁膜形成力高于一年生人参;参根老化、生活力降低,对Fe^2+吸附量、氧化量较高;温度升高,根部对溶液中Fe^2+吸附力、氧化力及铁膜形成力在不同生育阶段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且三者之间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8.
的催化作用     
采用以多元羧酸为酯化剂,无机盐为催化剂的交联体系。这一体系是水溶的、无毒害的纤维素交联反应的非甲醛系试剂的交联体系。作者采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ITIR)分析了多元羧酸与纤维素交联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次磷酸盐(NaH2PO2)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催化剂NaH2PO2对多元羧酸与纤维素酯化反应的两个过程都有催化作用,其两个过程为:1)多元羧酸脱水形成五元环酸酐中间体,NaH2PO2可以降低五元环酸酐中间体形成的温度,加速五元环酸酐的形成;2)五元环酸酐与纤维素亲核取代形成酯,NaH2PO2提高了酯化产物转化率,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粗木质残体基础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兴安岭典型阔叶红松林大面积固定样地(9hm2)为对象,分析粗木质残体(CWD)的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径级结构、存在形式、腐烂等级,揭示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CWD的基础特征。结果表明:9hm2典型阔叶红松林固定样地内共计有胸径≥2cm的CWD3418株(由于高度腐烂鉴别不出种的CWD有864株,占总个体数的25.3%),CWD的密度、胸高断面积和体积分别为380株.hm-2、15.80m2.hm-2和90.1m3.hm-2;花楷槭和枫桦是阔叶CWD的主要组成树种,红松和冷杉是针叶CWD的主要组成树种;针叶树种的胸高断面积(9.12m2.hm-2)和体积(57.68m3.hm-2)分别达到总体CWD的57.7%和64%;在各存在形式下不同种的CWD数量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减少,均呈反J型;除未知种以外,其他CWD都主要以枯立木、干基折断和干中折断形式存在;针叶树种根桩形式CWD的数量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增加,这一规律有别于其他种;样地内各树种CWD腐烂等级都大致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Ⅱ和Ⅲ腐烂等级上;除针叶树种的Ⅴ腐烂等级外,各树种不同腐烂等级CWD的数量都随着径级的增加呈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东北三大硬阔燃烧过程烟气释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三大硬阔"为研究对象,采用外业调查和室内控制环境燃烧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3种树木的枝、皮和干部进行气体排放量的测定,并对比分析不同树种及部位气体排放量的差异,通过计算分别得出CO2、CO、CxHy、NO和SO2气体的排放因子。研究结果显示:3种乔木各部位(枝、皮和干)之间CO2排放量、CO排放量、CxHy排放量、NO排放量、SO2排放量和含碳气体(CO2、CO和CxHy)总量以及5种气体(CO2、CO、CxHy、NO和SO2)总量平均值都存在差异,但差异显著性不相同;3种乔木燃烧皮部与干部的CO排放量、CxHy排放量、NO排放量以及SO2排放量平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而CO2排放量、含碳气体(CO2、CO和CxHy)总量以及5种气体(CO2、CO、CxHy、NO和SO2)总量平均值差异不显著;而枝部CO排放量与NO排放量3种乔木之间差异不明显;胡桃楸、水曲柳和黄菠萝的各部位的CO2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2.960 8、3.068 2和2.649 2,CO、CxHy、NO和SO2的排放因子都比CO2要小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