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丰富白缘?(Liobagrus marginatus)的基础生物学资料,在金沙江支流黑水河采集白缘?244尾,分析其年龄结构、生长特性和生活史类型,并通过脊椎骨进行其年龄鉴定。结果显示,黑水河白缘?由5个年龄组构成,其中以2龄个体为主,占50.4%。全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3×10-5L2.78 (R2=0.947),全长与体重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t =133. 13 [1 - e-0.24 (t+1.92)]和Wt = 24.02 [1- e-0.24 (t+1.92)]2.78。体重生长速度和加速度均具有拐点,拐点年龄为2.34龄,拐点体长85.19 mm,拐点体重6.30 g。通过模糊聚类法分析,确认白缘?属于r-选择鱼类。研究表明,白缘?的种群结构呈现低龄化,水电开发和过度捕捞是影响其种群结构的主要因素;白缘?的捕捞规格应该高于其拐点年龄,即体长大于85.19 mm,体重大于6.30 g。  相似文献   

2.
镜泊湖细鳞斜颌鲴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镜泊湖细鳞斜颌鲴的年龄生长特点。以鳞片上的年轮作为年龄鉴定依据。渔获物中1~+龄和2~+龄个体占52%以上,体长以14~26厘米为主。体长与鳞长之间呈直线相关L=0.1116+47.8754R。体重与体长呈指数函数相关 W=0.014L~(3.0?7?)。3~+ 龄以前生长较快,生长指标高,体长和体重的相对增长率大,以后转入成鱼生长阶段,其生长规律适合 von Bertalaffy 方程:L_t=38.5[1-e~(-0.328(t+0.446)];W_t=893.6[1-e~(-0.328(t+0.446)]~3。体重生长曲线的拐点位于 2.93龄的 W_t=0.32W_∞处,为成熟拐点。建议捕捞 3龄以上个体,并作为养殖对象加以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4年7~10月在黑龙江干流抚远江段采集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样本249尾,研究抚远江段红鳍原鲌种群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黑龙江抚远江段红鳍原鲌种群的年龄组成为1~7龄,以4~5龄鱼为主,占总样本量的67.8%;红鳍鲌为异速生长型,其体长和体质量的关系为W=0.0038L~(3.403)(n=248,R2=0.99,P0.01),红鳍原鲌体长与体质量的生长符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Lt=46.317[1-e~(-0.174(t+0.235))],Wt=1 771.325[1-e~(-0.174(t+0.235))]3.403,其生长拐点为t=6.80龄,对应的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32.70cm和541.66g。建议捕捞规格提高到体长300mm或体质量500g以上,以可持续开发利用黑龙江抚远江段红鳍原鲌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4.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是长江重要经济鱼类之一,长江中游是其重要栖息地。为研究其种群现状,2016—2017年对长江宜昌—荆州江段鲢开展了周年调查,共采集鲢样品470尾。结果显示,鲢的年龄范围为1~7龄,体长范围为18.2~93.8 cm,优势年龄组为3~5龄(72.7%),优势体长组为40~70 cm (77.2%);体长和体重关系式为W=4.0413×10~(-5)L~(2.7546)(R~2=0.9297,n=470),为非匀速生长类型;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_t=104.7[1-e~(-0.1603(t+0.89))], W_t=14.81[1-e~(-0.1603(t+0.89))]~(2.7546);生长参数为φ=3.2448, L_∞=104.7 cm, W_∞=14.81 kg;鲢生长拐点为5.43龄,拐点体长和体重为L_(tp)=66.6827cm,W_(tp)=4.2753kg。本研究表明长江中游鲢种群年龄结构得到了一定恢复,但生长性能出现衰退,建议加强鲢的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雅鲁藏布江扁头种群的生物学特征,制定合理的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对策,于2012年4-9月、2016年3-9月采集西藏帕隆藏布支流东久河、鲁朗河和拉月曲的695尾扁头(Pareuchiloglanis kamengensis),以耳石为年龄材料,进行年龄与生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扁头群体样本体长分布范围为56~179 mm,雌雄体长分布有显著差异,范围分别为94~158 mm和98~179 mm;群体年龄范围为2~20龄,雄鱼年龄为5~18龄,雌鱼年龄为6~20龄;体长体重关系式为:W=3.330 6×10~(-5)SL~(2.81)(n=695,R~2=0.838),t检验表明种群为异速生长类型。采用von Bertalanffy方程拟合生长方程,雌雄鱼体长生长方程分别为:L_(t♀)=165.97[1-e~(-0.107(t+3.172))],L_(t♂)=200.31[1-e~(-0.073(t+3.933))];雌雄鱼的生长拐点分别为6.24龄和10.52龄,对应体长为105 mm和130 mm,对应体重为16.44 g和28.96 g。由于扁头生长缓慢,为保证扁头种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捕捞时建议选择大于130 mm的个体。  相似文献   

6.
对2013年5月和9月在金沙江上游支流赠曲采集的98尾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进行了年龄和生长特性的研究。渔获物的优势体长组为150~200 mm,占62.38%,优势体重组在14.3~150 g,占87.63%;体长体重关系为W=2×10-5L2.884;以臀鳞为年龄鉴定材料,结果显示,裸腹叶须鱼渔获样本由3~10龄组成,其中3~6龄个体占94.2%;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668.35[1-e~(-0.0662(t+0.83))],Wt=2807.6[1-e~(-0.0662(t+0.83))]~(2.884);生长系数k为0.066 2,说明裸腹叶须鱼为生长缓慢型鱼类;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为15.17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436.61 mm和822.35 g。  相似文献   

7.
西藏布裙湖全唇裂腹鱼年龄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integrilabiatus)仅见于西藏地区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县境内的布裙湖,在物种进化和资源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以耳石为年龄鉴定材料,对分布于布裙湖全唇裂腹鱼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所采集的252个样本中共包含7个年龄组(1~7龄),其中优势年龄组为1~3龄(占72.22%);体长与体重的关系方程为W=0.015 2 L3.057,属于匀速生长;采用von Bertalanffy模拟的生长方程为Lt=27.150[1-e~(-0.154(t+0.527))],W_t=368.029[1-e~(-0.154(t+0.527))]3.057。全唇裂腹鱼的体长生长速度曲线无拐点,随着年龄增长逐年降低,体重生长具有生长拐点,拐点年龄为6.73龄,所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8.27 cm和109.61 g。初步研究表明,全唇裂腹鱼属小型、低龄鱼类。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凤鲚繁殖群体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4~8月于凤鲚(Coilia mystus)繁殖盛期在长江口逐月采样,对凤鲚繁殖群体的雌性个体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年龄结构为1~3龄,共3个年龄组,其中1~2龄个体占87.06%。繁殖群体的平均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151.66±21.13)mm、(16.97±6.34)g。体长与体质量关系为W=1.63×10~(-5)L~(2.75)(n=124,R~2=0.935 3),显著性差异检验表明凤鲚属于匀速生长类型(P0.05)。体长和体质量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_t=205.85[1-e~(-0.48(t+1.02)(],W_t=38.31[1-e~(-0.48(t+1.02))]2.75。体长生长速度曲线不具拐点;体质量生长速度的拐点年龄为1.11龄,与最小性成熟年龄一致,拐点年龄时对应的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131.02 mm和11.05 g。研究认为,长江口凤鲚繁殖群体低龄群体所占比例较大且体型有变小趋势。为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凤鲚资源,应在拐点年龄之后进行捕捞。  相似文献   

9.
对2015年9月在太湖采集的200尾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样本进行了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年龄结构由0~+—5~+龄共6个年龄组组成,1~+龄鱼的数量比例最大,约占42.0%,体长与体质量呈显著的幂指数关系,方程为W=1.96×10-5 L~(2.9842),太湖鲢为匀速生长类型,生长性能良好。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_t=105.27[1-e~(-0.1855(t+0.670))],W_t=21.2388[1-e~(-0.1855(t+0.670))]~(2.9842),其生长呈现先快速增长后逐步趋于稳定的过程,生长拐点年龄为5.22龄,建议将此年龄时的体长(约70.0 cm)作为太湖鲢开捕体长,现阶段宜将太湖鲢的捕捞量控制在614.0 t左右。研究结果为太湖鲢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探究金沙江中下游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 chong)的年龄、生长及种群动态,可为其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2013-2017年在金沙江中下游干流攀枝花、巧家及其支流雅砻江、黑水河下游江段采集细鳞裂腹鱼170尾,逐尾测量全长、体长、体重,取臀鳞与微耳石为年龄鉴定材料,研究细鳞裂腹鱼的年龄结构、生长特征与种群动态。结果表明,金沙江中下游细鳞裂腹鱼以低龄个体(1~3龄)为主,臀鳞及耳石均能够作为其低龄个体的年龄鉴定材料;细鳞裂腹鱼体重(W)和体长(L)关系式为W=7.00×10-6L3.1885(R2=0.9867,n=170),雌雄个体间体长-体重关系无显著性差异(P>0.05);渐进体长(L)为774.74 mm,生长系数(k)为0.13,理论生长起点年龄(t 0)为-0.13龄;渐进体重(W∞)为11407.01 g,体长生长方程为Lt=774.74[1-e-0.13(t+0.13)],体重生长方程为Wt=11407.01[1-e-0.13(t+0.13)]3.1885,拐点年龄为8.79龄;种群总死亡系数(Z)为0.82,自然死亡系数(M)为0.26,当前开发率(E)为0.68,高于理论最大开发率(Emax)0.388;相对单位补充渔获量和生物量的结果也表现为过度捕捞特征,种群已处于过度利用状况。针对细鳞裂腹鱼的生态习性特征及其资源现状,建议采取生态调度、支流栖息地恢复及控制非法电捕等措施以保护其资源。  相似文献   

11.
府河赤眼鳟的生长和种群结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采自长江一级支流府河孝感段不同月份的267尾赤眼鳟标本的解剖资料,研究了府河水系赤眼鳟的年龄、生长及其种群结构特征。赤眼鳟的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1×10-5.L3.0727;生长方程为:Lt=472.9[1-e-0.192(t 0.6029)],Wt=1640.14[1-e-0.192(t 0.6029)]3.0727。种群年龄结构为1~9龄,捕获个体主要为2~3龄,二者合计占到82.77%;种群的雌雄性比为1.07∶1,接近于1∶1;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体重生长拐点年龄t=5.86龄,捕捞年龄偏低,应提高捕捞规格,以充分利用资源,同时要加强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2.
针对2013年和2014年采自青岛胶州湾的209尾铠平鲉(Sebastes hubbsi)样本开展了年龄、生长和种群繁殖力研究。耳石轮纹结构的年龄鉴定结果显示,铠平鲉的年龄分布范围为1~+~7~+龄,2~+~4~+龄为优势年龄组(77.5%)。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8×10~(-5) L~(2.797)(R~2=0.861)。Von Bertalanffy体长生长方程为L_t=131.4×[1-e~(-0.269(t+2.697))],体重生长方程为W_t=63.6×[1-~(e-0.269(t+2.697))]~(2.797)。其生长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1)1~+~3~+龄为快速生长期;(2)3~+~6~+龄为成熟稳定期;(3)6~+龄以后为高龄衰老期。所采样本的性比(2.12︰1)明显偏离1︰1(P0.05),雌性个体样本数在各体长段均高于雄性个体。性腺指数(GSI)和肝脏指数(HSI)变化趋势相反,肝脏可能为其性腺发育提供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绝对怀卵量波动于482~6166粒,平均值为3266粒;相对体长怀卵量显著低于卵生鱼类,表明卵胎生鱼类体内胚胎发育、孵化的护卵方式可能使其以较少的怀卵量即可维持种的延续。结合拐点年龄对应的拐点体重及50%性成熟体长,建议以体长80 mm、体重20 g作为铠平鲉的开捕标准,以维护青岛胶州湾铠平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太湖新银鱼周年生长计算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生活在北京水体中的太湖新银鱼进行了生长测定和计算,其结果:1.全长与体重的相关关系W=4.166×10~(-6)L~(2.0(?))。2.全长生长和体重生长方程L_t=80.0783[1-e~(-0.2695(t-0.2486))、W_t=1.7074[1-e~(-5.2695(t-0.2486))]~3。3.全长增长以2月龄增长最大,体重增长以4—5月龄增重最大。4.分析了全长和体重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  相似文献   

14.
研究长脂拟鲿的年龄和生长特征,为开展其人工养殖、种质鉴定以及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样品鱼于2013年2-10月采自贵州境内沅江水系氵舞阳河,共193尾,体长94~209 mm、体重9.7~59.2 g。以脊椎骨、匙骨、鳃盖骨、胸鳍棘等为年龄鉴定材料,研究了长脂拟鲿的年龄和生长特性,阐述年轮特征,计算了相对生长率、瞬时生长率、生长常数、生长指标等生长参数。脊椎骨椎体的年轮标志最清晰,其各个生长年带的径向宽度近似相等,为长脂拟鲿年龄鉴定的理想材料;脊椎骨椎体年轮为疏密型年轮,年轮形成的时间为3-7月。氵舞阳河长脂拟鲿渔获物年龄组成为1~8龄,2~4龄为优势年龄组,占总样本量的84.97%。长脂拟鲿体长与脊椎骨轮径关系的拟合方程为L=60.91R+65.709,体长与体重关系的拟合方程为W=0.00074 L2.0935。von Bertalanfy、Gompertz和Logistic生长方程对长脂拟鲿体长、体重生长的拟合度均较高(r~20.98),以von Bertalanfy生长方程拟合度最高。长脂拟鲿von Bertalanfy生长方程为:L_t=364.32[1-e~(-0.058(t+4.001))],W_t=170.49[1-e~(-0.058(t+3.994))]2.0935。生长拐点年龄为8.73龄,拐点年龄时体长、体重分别为190.22 mm、43.74 g。长脂拟鲿生长可以划分为1~5龄、6~7龄两个不同的生长阶段。长脂拟鲿属生长缓慢鱼类,其生长为异速生长。  相似文献   

15.
南湾水库翘嘴红鲌的生长及种群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湾水库的翘嘴红鱼白体长与体重实测值的关系呈幂指数关系,关系式为:W=0.0489L2.7274(r2=0.9739)。应用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其生长规律,体长与体重的生长不等速,其主要生物学参数为:L∞=98.8cm,W∞=7140.9g,体长的k=0.1662、t0=0.2638;体重的k=0.1038、t0=-0.1076,拐点年龄ti=5.3龄,拐点体长为57cm,体重为2049g。建议翘嘴红鱼白的捕捞年龄为2+,即体长为28cm、体重为500g以上,其适用网具的网目为90mm。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可可托海水库江鳕(Lota lota)个体生物学,丰富其基础生物学资料,可为其种质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012-2014年,从可可托海水库及入库河道采集江鳕样本共196尾,测量其生物学常规数据,以耳石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对其形态特征、生长和繁殖特性及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鳕体长与体重相关方程为W=0.011L2.926;von Bertalanffy的体长、体重生长相关方程分别为L_t=101.8[1-e~(-0.132(t+0.594))]、W_t=8 982[1-e~(-0.132(t+0.594))]~(2.926),体长、体重生长速度和体重加速度方程分别为dL/dt=13.438e~(-0.132(t+0.594))、dW/dt=3 556.872[1-e~(-0.132(t+0.594))]~2×e~(-0.132(t+0.594))和d~2W/dt~2=469.507e~(-0.132(t+0.594))×[1-e~(-0.132(t+0.594))]~2×[3~(e~(-0.132(t+0.594)-1))];肥满度为0.52~1.34,季节、性别和鱼体大小间肥满度数值基本一致;雌雄比1.4∶1,雌雄个体最小性成熟年龄均为2+龄,性腺Ⅳ期的雌、雄繁殖个体平均成熟系分别为(3.59±0.93)%和(7.93±2.50)%,绝对怀卵量为(274 445.06±98 039.81)粒,相对怀卵量为(417.49±112.30)粒/g。江鳕为肉食性鱼类,小型鱼类在食物中的重量比和出现率分别为94.73%和89.38%,全年平均摄食率和饱满度分别为(86.06±12.51)%和(3.72±3.44)%。人类活动对库区江鳕资源造成负面影响,防止过度捕捞、护幼捕大措施,可使其资源得到保护与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7.
南湾水库鳙鱼的生长及其资源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湾水库的鳙鱼的平均年龄为3龄,南湾水库鳙鱼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呈幂指数关系,关系式为W=0.0413L2.8472(R2=0.9422)。应用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其生长规律,体长与体重的生长不等速,其主要生物学参数为:L∞=87.6cm,W∞=28.5kg,体长的k=0.2443、t0=0.26778;体重的k=0.141、t0=-0.137,拐点年龄ti=7.5龄,拐点体重为8.05kg。回捕率37.5%,自然死亡率27.0%,其它死亡率33.3%。南湾水库鳙鱼的适宜开捕年龄为3 龄,平均体重约3947g。适当减小起捕规格,提高捕捞强度,可增加鲢鳙鱼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8.
长江干流圆口铜鱼的年龄与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鳞片材料对采自长江干流宜昌和重庆江段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的年龄进行鉴定,并对其生长方程、生长拐点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江段圆口铜鱼的年龄组成以1、2龄个体为主;体长(L)和鳞径(R)呈线性关系,L=15.327R+71.349;体重(W)与体长(L)呈幂指数关系,W=0.00002L2.9942;体长von Bertalanfy生长方程为Lt=730.15[1-e-0.12(t+1.01)];体重生长方程为Wt=7493.05[1-e-0.12(t+1.01)]2.9942;其生长拐点年龄为8.13龄。圆口铜鱼体长生长3龄前为快速期,之后生长减缓。为了保护长江干流圆口铜鱼资源,建议以278mm为最小捕捞个体的体长。  相似文献   

19.
南湾水库翘嘴红鱼白的生长及种群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湾水库的翘嘴红舶体长与体重实测值的关系呈幂指数关系,关系式为:W=0.0489L^2.7274(r^2=0.9739)。应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其生长规律,体长与体重的生长不等速,其主要生物学参数为:L∞=98.8cm,W∞=7140.9g。体长的k=0.1662、t0=0.2638;体重的k=0.1038、t0=-0.1076,拐点年龄t1=5.3龄,拐点体长为57cm,体重为2049g。建议翘嘴红舶的捕捞年龄为2^ ,即体长为28cm、体重为500g以上,其适用网具的网目为90mm。  相似文献   

20.
研究老虎潭水库鱼类资源现状、群落结构特征、营养级及主要鱼类生长特性,为水质生物调控提供基础资料。2015年2月、5月、8月和11月利用漂流混合刺网、笼壶(地笼网)和抛撒抄网采集鱼类样本,对水库鱼类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发现鱼类35种,隶属于4目9科。其中,鲤形目28种,占总数的80%;鲇形目和鲈形目各3种,分别占总数的8.6%;合鳃目1种,占总数的2.8%;优势种有6种,分别为鳙、鲢、翘嘴鲌、鲫、黄尾鲴和伍氏半。鲢的全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_t=110.533[1-e~(-0.386(t+0.227))]、W_t=25.138[1-e~(-0.265(t+0.136))]~(3.118),鳙的全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_t=93.042[1-e~(-0.415(t+0.223))]、W_t=12.257[1-e~(-0.415(t+0.223))]~(2.756)。老虎潭水库鲢、鳙体重增长速度以1~3龄较高,3龄以后逐渐降低,鲢、鳙体重生长拐点分别为2.721龄和2.223龄。为最大程度发挥鲢、鳙洁水保水功效,建议起捕年龄均为3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老虎潭水库2种食物源的δ~(13)C值跨度范围为-28.99‰~-24.32‰、δ~(15)N值跨度范围为5.06‰~8.19‰,浮游植物的δ~(13)C、δ~(15)N值均大于有机碎屑。26种消费者δ~(13)C值跨度范围为-27.07‰~-20.42‰,平均(-24.76±1.54)‰;δ~(15)N变化范围为8.93‰~14.88‰,平均(12.03±1.47)‰。营养级分析结果显示,26种消费者的营养级从2.18到3.61,分属于2个营养级,且与其食性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