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月10~12日,2016第二届园林植物新品种新技术交流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新馆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园林植物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家等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副处长陈红首先解读了新《种子法》内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关条款。他以几种植物品种权保护方式为例,强调  相似文献   

2.
严刚是湖北省鄂州市临江乡王埠村农民,今年49岁。他高中毕业后,因家庭贫困,无钱去大学深造而回乡务农。回乡后,他决心在农村闯出一片天地,改变自己的人生。从1982年起,他一边务农,一边自修大学中文课程,争当有素养、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1987年,严刚同邻村姑娘周红敏结为伉俪,夫妻俩婚后生育两个儿子,儿子们的出生为小家庭增添了无限欢乐。然而,严刚想起自己年少时因家贫读不起书的事时,心里总是一阵阵酸楚,他决心不让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砸锅卖铁也要供养孩子读书成才。  相似文献   

3.
1997年,金俊从贵州毕节民族中学高中毕业后,参军到了部队。服役期间,他主动要求养猪,积极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努力学习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饲料调配等技术。在8个月的养猪生涯中,他为部队增收2万余元,自己也荣立了三等功。  相似文献   

4.
说起袁乃夫,花艺界的很多人都熟识他,称他为“学习专业户”。从开始接触花艺,到四处求学,最终将花艺作为毕生事业,这个乐观的山东汉子用鲜花诠释着自己对生命的尊重和追求。  相似文献   

5.
他不断突破,创造性地承接吴仁宝老书记所设的华西“村庄兼并”模式;他长袖善舞,精彩地诠释着什么是“改造农村”;他以自己的行动,为村域经济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树立起成功的标杆。  相似文献   

6.
《中国花卉盆景》2014,(5):68-69
杨海峰,年轻的盆景艺术家,河南得园盆景园园主。 199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朋友家看到一盆小叶女贞盆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盆景。到处参观学习,遍访盆景高手。由于年轻,家庭经济条件又不好,他自己上山挖桩,制作盆景。从最开始的门外汉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做起。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2004年,他参加了《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与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在江苏新沂举办的园艺与盆景艺术培训班,得到赵庆泉、王选民、刘传刚等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的点拨,受益匪浅,打开了新的眼界。与此同时,他成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个从山西省定襄县宏道镇走出来的农村人,他凭借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但做大了自己的事业,还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2006年还被授予“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他就是通过创办木雕公司让众多从未接触过工艺美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技术骨干的特色乡村人物——刘晓辰。  相似文献   

8.
深居幽里,自誉为“竹乡儿子”的田发建先生(江西崇义人),在步入竹盆景创作的十多年阐,不仅为他深爱的竹乡故里增色添彩,而且为发展竹盆影这一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起到良好的典范作用。他的作品在全国竹艺,根艺评展中,先后获得五个国家级金奖。可他并不满足新天地已经取得的成绩,并不把自己固死在原有的根架内,  相似文献   

9.
走进马伯钦的微型山水盆景陈列室,就能感受到他奋力创作的气息。室内周围墙上挂着名家书画,更多的是他自己的画作。古色古香的红木橱中及博古架上琳琅满目地陈列着他收藏的古人物、古船、民舍、古陶瓷、艺术盆、艺术壶。他说艺术是相通的,观赏这些古玩藏品,可以有所借鉴,在绘画或制作盆景时触类旁通,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四川省南充市的杨程大学毕业后,走上了开花店自主创业的道路。他用自己打工赚到的钱,在家人的帮助下,在南充市开了一家花店,自己既是老板,又是员工。杨程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喜欢插花,13岁起就在表姐的花店帮忙,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探索,他的花艺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11.
尽管年过花甲,但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顾家人的反对,义无反顾从遥远的韩国来到中国云南,放下自己一手创办的园林造景公司,创办专业生产大花蕙兰盆花的云南瑞仁花卉有限公司,从园林绿化转行到花卉种植行业,由一个园林造景专家成为花卉种植专家,他就是云南瑞仁花卉公司的掌舵人文信孝。  相似文献   

12.
~~浅谈提高冬小麦区域试验质量的措施@陈红敏$河南省濮亨市种子管理站!濮阳457000 @赵玉巧$河南省濮亨市种子管理站!濮阳457000 @刘翠兰$河南省濮亨市种子管理站!濮阳457000 @王玉红$河南省濮亨市种子管理站!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13.
荆丛林 《科学种养》2008,(11):11-11
孙忠是山东省高密市密水街道北王柱村村民,2000年,他在广州打工时,负责给人运送朗德鹅。通过与客户的交往,他了解到,朗德鹅具有出栏快、肉质鲜等特点,市场需求量很大。孙忠想,朗德鹅养殖前景广阔,自己的家乡在这方面是空白,回去养鹅一定能赚钱。于是,他毅然辞去工作,回家从事朗德鹅养殖。  相似文献   

14.
20多年的蘑菇创业使殷坤才对食用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逢人就夸蘑菇好,“身体要健康,常喝蘑菇汤!”这样还不行,意犹未尽之余,他自己还用“加减乘除”的方法为蘑菇创作了一首诗——“美味加营养,美容减脂肪,功效乘倍数,保健除百病,身体更健康。”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菇痴”。  相似文献   

15.
今年28岁的卿少波是第一次参加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也是第一次参加插花比赛。他的获奖让很多人意外,说他是一匹“黑马”再恰当不过了。他也表示,自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参加比赛的,能获得亚军,很意外,很兴奋。  相似文献   

16.
甄世荣是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镇崔家集村人。近年来,他紧紧依靠六和田润食品有限公司这棵大树,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建立肉鸭、肉鸡养殖基地的同时,发展了自己的运输车队、肉食品销售和养殖服务网络,不仅使自己发家致富,而且帮助周边群众走上了致富路,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领路人。  相似文献   

17.
郑会法的经历相当丰富,从17岁只身到广东闯世界开始,他做过各种各样的行当,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其中的酸甜苦辣也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2000年开始,郑会法真正进入食品机械行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他带领的天顺食品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顺)已经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年生产能力2500台/套,成为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食品机械企业,在行业内小有名气。在旁人看来,这个过程一帆风顺,其实,当中的坎坷也只有郑会法自己最为明白。有人说他办企业的经验丰富,但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所有的经验都是从经历里磨练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李保 《科学种养》2010,(5):11-11
吴景平是湖南省安化县大福镇上木村人,1998年,他从一部电教片中了解到猕猴桃的开发潜力很大,便去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邀请教授、专家到自己的家乡考察,专家、教授考察后认为,上木村是发展猕猴桃的好地方。专家的考察结果让吴景平心里有了底数,他专程到“猕猴桃之乡”的湘西引进新嫁接的良种幼苗2300株,带领全家垦荒、栽培。  相似文献   

19.
日本盆花协会理事长加藤孝义从中国进口花卉已有10多年的历史,与中国很多花卉企业做过生意。如今他每年多次前往中国考察,对中国花卉企业及整个产业有自己的认识。在第五届中国花卉产业高峰论坛期间,记者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20.
为2000万元,主要采购米径8~10厘米的白蜡、国槐、银杏、法桐等。他们还计划主要苗木生产区域设置1~2个苗木经纪人,负责区域曲术采购。王勇说,园林施工单位采购难,很难找到合乎需求的大规格优质苗木。他建议苗木生产者定位好自己的产品,抓住目标客户,在常规苗生产上可以追求数量,但要注重标准化和规格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