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双峰驼诱导排卵因子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应用岛津紫外分光光度计系统地扫描并记录了公驼精清,各活性组分以及诱导排卵因子的紫外吸收光谱。扫描结果证明:公驼诱导排卵因子(OIF)在精清内相对稳定的原因,是OIF在精清内由多层分子量不同、性质各异的蛋白质所包裹,从而证明了我们以前的推测。  相似文献   

2.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2峰精液品质和成分不同公驼精液的结果表明,正常精清出现19个蛋白和多肽组分,而品质不良的公驼精清仅为13个吸收峰;两者在碱性蛋白、酸性蛋白组分以及诱导排卵因子(OIF)的浓度和成分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分别测定了纯化的公驼精清诱导排卵因子的活性和固定部分肽类的小肽氨基酸组成,证明活性位序易降解,这一特性与所含的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应用岛津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了公驼精清、活性组、馏分以及诱导排卵因子的色氨酸含量。结果证明公驼精清和活性组,馏分含微量色氨酸;排卵因子是否含色氨酸详见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动物的精清里包含一些与动物生殖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活性蛋白和多肽。驼科动物的双峰驼、美洲驼、羊驼和澳洲考拉等哺乳动物精清中含有类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作用的活性蛋白质,诱导排卵因子(ovulation inducing factor,OIF),它能引发外周血液中促黄体素(LH)峰浓度的出现和诱发母畜排卵。OIF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生物活性蛋白质或潜在的新型激素。甚至报道在牛等自发排卵动物以及人精清中也存在类似的活性蛋白。这类因子的发现对于哺乳动物生殖生理及繁殖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动物克服繁殖障碍及繁殖疾病的治疗等。  相似文献   

6.
在动物的精清里包含一些与动物生殖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活性蛋白和多肽.驼科动物的双峰驼、美洲驼、羊驼和澳洲考拉等哺乳动物精清中含有类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作用的活性蛋白质,诱导排卵因子(ovulation inducing factor,OIF),它能引发外周血液中促黄体素(LH)峰浓度的出现和诱发母畜排卵.OIF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生物活性蛋白质或潜在的新型激素.甚至报道在牛等自发排卵动物以及人精清中也存在类似的活性蛋白.这类因子的发现对于哺乳动物生殖生理及繁殖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动物克服繁殖障碍及繁殖疾病的治疗等.  相似文献   

7.
双峰驼精清及其活性组分凝集素寡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植物血凝素与寡糖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糖复合物专一凝集的原理与方法,结合小鼠排卵试验,间接观察了公驼精清及其经DE-52离子交换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提取分离的活性组分的蛋白组成。结果表明,公驼精清内糖蛋白含有2种以上的寡糖,其内的活性组分及诱导排卵因子与所试植物血凝素不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8.
从公驼精清内经DEAE-DE52柱上分离的诱志排卵活性蛋白(Ovulation-inducing bioactive protein,OIP)应用^125I标记后输入母驼阴道,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垂体。经测定,OIP遍布母驼体内各脏器,其中以垂体、肝脏、心脏、舌肌等浓度较高,而在眼角膜、耳尖部以及被毛中含量很少。消除半衰期长达72.6h,其代谢主要经肝胆排泄,也有部分活性蛋白通过泌尿、生殖道排泄。  相似文献   

9.
双峰驼诱导排卵因子的生物学活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驼精清经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共收集到7个蛋白组份,回归本动物,确定了可以诱导母驼排卵的组份,并经等电聚焦电泳加以证实。此外,分析了公驼精清的氨基酸组成,并对活性组份试行进一步纯化。  相似文献   

10.
应用基体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快速,准确地测定了公驼精清内诱导排卵因子全序列的分子量为8251.51道尔顿;它向固定位序的分子量为6360.36道尔顿。上述数据为确定该因子的一级结果提供了精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精液生产能力是评定畜种繁殖力的重要指标。为了给开展精液冷冻及人工授精提供理论依据,找出每年部分健康适龄母驼空怀的原因。我们于1988年2月对阿拉善双峰驼精液生产能力进行了初步探索。采用连续性采精的方法,由多次射精所得的精液估测其生产量。公驼每天采精1—2次,直到精液的精子浓度降到0.1亿/毫升或不爬跨发情母驼为  相似文献   

12.
发情期公驼的独特行为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其它家畜的公畜相比,公驼发情后常表现出独特的行为特点。公驼发情也称公驼“发疯”,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根据公驼个体的不同,分为“冬疯”公驼和“春疯”公驼两种。“冬疯”公驼发情早,多为膘情好、体质强壮的公驼,发情期在12月中旬至1月上旬,到次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结束;“春疯”公驼多为年龄小或膘情差的公驼,发情  相似文献   

13.
羊驼Cytb基因序列的测定及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羊驼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部分序列,并与骆驼科其它物种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同源序列比较,分析了碱基组成及变异情况,并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了羊驼在骆驼科动物中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羊驼与骆马和美洲驼存在的遗传差异相对比羊驼与原驼大,为传统分类学中的羊驼是原驼驯化以后的一种家养驼的提法提供了分子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选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对双峰驼精清进行分离,各层析组分用于大鼠垂体组织体外培养,并给母驼肌注有活性的组分,以RIA法测定垂体组织培养液和母驼血浆中LH及FSH的浓度。结果表明,驼精清经DEAE-纤维素柱分离后可得到5个蛋白组分(L1-L5),其中L3在大鼠垂体培养时引起LH释放明显增加(P<0.05),FSH则无明显变化。给卵巢上无大卵泡发育的母驼肌注有活性的组分L3,可引起血浆中LH明显升高,FSH也无变化。由此表明,L3在体内外试验中均具有引起LH释放的生物活性,它可能是诱导排卵的活性因子或其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外源性激素对骆驼发情和受孕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驼配种摘要》中报道,母驼在产后10-14d,通过直肠检查,发现有能够排卵的卵泡,交配后有排卵现象。而陈北享教授认为,未孕不带羔母驼在非发情季节(5~11月)中仍有卵泡发育,但因该季节公驼没有性欲,不能进行试情及交配,故无法确定母驼是否发情,卵泡是否能排卵。  相似文献   

16.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双峰驼诱导排卵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技术分离纯仑公驼精清内的各活性蛋白组分和用酸忆醇法抽提物的活性馏分;用分子排阻高效液相色说测定了各馏分的分子量,继而将各主要馏分回归动物,测试了它们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7.
双峰野公驼     
1981年11月6日,我县安南坝草原的放牧员热衣巴在寻找家驼时突然发现有一峰体格高大的双峰野公驼和一群家驼在一起,这峰公驼正处于“发情期”,口吐白沫,气势凶猛,追赶家驼,显然是来寻找配偶的。放牧员立即组织人员,将这峰野公驼捕获并和家驼一起放入了棚圈。在舍饲条件下,人工驯化105天,逐  相似文献   

18.
应用岛津260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扫描了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诱导排卵因子(OIF)纯品和经解离液处理后OIF空间结构的变化,扫描结果表明,在含纯氮的冷环境中,该因子基本上仍可保留其结构与特性:该因子仍呈线状多肽,在空间结构上不存在氢键和二硫键。  相似文献   

19.
双峰驼诱导排卵因子(OIF)的靶器官位于垂体,当OIF进入垂体后,引起组织学和生化反应导致促黄体素(LH)的分泌,其组织学改变与外观形态一致,表现为分泌细胞变形与位移。  相似文献   

20.
公驼颈腺分泌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骆驼在生理解剖上有许多特点,其中之一是公驼具有颈腺。公驼颈腺位于项脊之后约10厘米处颈部中线两旁的皮内。该处皮肤色偏深、毛稀、微凸起。颈腺仅见于公驼,骗驼退化,母驼没有。冬季公驼发情期,颈腺发育,夏季休情期,颈腺萎缩。公驼在发情季节,除了出现性欲和其它性征外,颈腺也发育,机能加强,通过许多排泄孔分泌出大量无色透明的稀薄粘液。发情越旺盛、腺体发育越大,排泄出的液体也越多。这时公驼常将头部后仰,在前峰上摩蹭枕颈部,将泌出的粘液涂擦在前峰上和鬃鬣毛上,使这些部位的绒毛变成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