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庄-留路地区是华北油田深小潜山勘探油气较为富集的区域,利用石油地质生储盖、圈运保的原理及研究区的钻井资料结合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对薛庄-留路地区寒武系潜山坡层状油藏模式、潜山风化壳块状油藏模式、潜山内幕油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杨庄组做顶板盖层、以高于庄组做储层的圈闭勘探程度低,具有较好油源通道,勘探潜力较大,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潜山油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提倡的绿色环保理念的推动下,潜山市圆柏的人工育林面积不断增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也带动了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潜山市的旅游业发展.针对圆柏的育苗繁殖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潜山市的造林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廊固凹陷大兴断裂潜山带历经20多年的论证,进一步开展高精度重力、磁力、电法、地震全信息地球物探综合研究分析认为,其是一个断垒式潜山。对大兴断裂潜山带的成藏条件进行了精细分析,发现大兴潜山具有良好的油源条件;多方向供油,供油窗口大;潜山由南而北依次出现高于庄组、雾迷山组地层,储层为厚层白云岩;叠前储层预测潜山缝洞发育,具有明显的含油气特征,有利于油气富集。廊固凹陷大兴断裂潜山带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4.
葛江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6):238-240
潜山市是瓜蒌的宜产地、原产地,是瓜蒌籽、瓜蒌种苗等的集散地。瓜蒌是潜山重要的地方特色经济作物,有悠久种植历史。潜山市瓜蒌产业规模较大、品牌响,栽培技术、种苗繁育技术较好,产业带动能力强,是产业扶贫的好途径,同时有效带动仓储、物流、农资、电商、包装等行业快速发展。分析了潜山市瓜蒌产业发展的优势,提出了发展壮大瓜蒌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提高安徽省潜山市毛竹种植技术水平,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安徽省潜山市毛竹种植技术及管理措施,可为全面提高毛竹种植产量与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潜山县发展茶业优势明显:一是规模优势突出.截止到2005年,全县茶园面积已达4 866.7hm2,其中无性系666.7hm2.二是生态环境良好.茶树80%生长在海拔300~600m的山区,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空气清新,水资源纯净.三是群众基础好.潜山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潜山茶就列为贡品,群众种茶积极性高.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潜山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现状及短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建立灵活高效的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用地问题等,以期为潜山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赛51井古生界潜山油藏勘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剖析赛51井古生界潜山油藏的油藏特征,发现赛51井古生界潜山油藏获得高产油流的关键2个原因是古生界基底潜山规模大和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物性好。但该潜山油藏由于基岩岩性复杂,较为隐蔽,为此在勘探中采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综合手段。着眼于实际资料,采取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及钻井资料的综合思考和模式建立、利用速度差异区分片岩与碳酸盐岩、利用波形分类及属性等地球物理特征识别古生界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3个步骤对赛51井古生界潜山油藏勘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束鹿凹陷发育有西部斜坡潜山带和东部陡坡潜山带,以侵蚀山、断块山、褶皱-侵蚀山为主。区内潜山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分别为不整合面及断层输导体、基底断层发育及其演化、基底岩性等3个方面,其中不整合面及断层输导体控制了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基底断层发育及其演化控制了潜山圈闭的形成与发育、基底岩性控制了潜山储层的分布。通过对研究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结合石油地质特征总结出束鹿凹陷西部斜坡带和东部陡坡带的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三峡水库干流和支流消落带145~180m范围内植物群落的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56科129属150种,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优势科,绝大部分是单属单种的草本植物.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消落带的优势生活型,狗牙根、雀稗、苍耳等是库区消落带优势种.植物分布区系类型多样,以热带、温带成分为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多样性指数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热图结果表明,干流和支流消落带总物种数相差不大,但是物种组成存在差异,干流消落带植被均匀度明显高于支流消落带.环境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引起干流和支流消落带植物群落分布格局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潜山市茶产业基地、加工、组织化、品牌等现状,分析了潜山市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振兴潜山茶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辽河坳陷潜山勘探特点,建立了大洼潜山的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联合运用二维波动方程和三维射线追踪照明分析技术论证了排列长度、接收线数等采集参数,对新采集的潜山资料进行了退化性处理,比较了新老资料的采集效果,新采集剖面潜山内幕波组特征明显、信息丰富,明显好于老资料。结果表明,照明分析技术对潜山观测系统优化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位于辽河支流的辽宁省昌图县黑鱼水库上游、支流、水库主体和库尾的水滨带植被为对象,采用沿线采集和样方法调查了不同地点的植物种类,分析了植物的生活型、重要值和生物多样性.共鉴定到31科、66属、98种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其中菊科、禾本科、蓼科的种类较多,有18个科只出现一个物种.与水库上游和库尾的植物种类相比,库体和支流的植物种类更加趋向简单化.不同调查地点植物的生活型呈现一年生草本植物比例大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特点.重要值较高的植物以一年生植物为主,但水库上游多年生草本植物重要值较高的物种多于其他调查地点,生物入侵植物豚草在支流和库体沿岸重要值较高.α多样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水库上游>库尾出水口>支流>主体;β多样性表明上游与其他几个地点的群落差异较大,支流与库尾的差异也较大;差异小的是支流与库体、库体与库尾的群落.结果表明:黑鱼水库不同地点的水滨带植被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并针对黑鱼水库水滨带植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潜山木偶戏是大别山区的稀见地方剧种,从外地传入,距今有近200年的历史。潜山民间艺人通过家族传承的方式代代相传,已传四至五代,现今较为活跃的民间班社有3个。在乡间百姓娱乐活动形式不多的早期,潜山木偶戏民间演艺活动活跃,足迹远涉邻县。时代的发展变迁、民间娱乐形式的多元化选择,使得潜山木偶戏逐渐失去观众、市场,只能在偏远山区活动,一度濒临消亡。如今,在国家政策的重视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下,潜山木偶戏虽重新焕发活力,但仍面临诸多发展困境,需要政府、社会和自身等多方力量的努力,借助地方特色和优势,来寻找有效的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达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潜山市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本文概括了潜山市耕地质量动态变化及现状,总结了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耕地质量建设对策,以期为潜山市提升耕地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韩爱武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4):157-158
该文阐述了潜山市硒锌资源含量、面积及分布现状,分析了潜山市富硒与富锌土壤质量优、区域产业基础好、农产品富硒占比高、政府重视等优势,指出了富硒富锌农产品的开发区域和方向,提出了树品牌、提质量、强宣传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丁琢 《农技服务》2022,(10):37-39
为促进潜山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筛选优质、高产主推水稻新品种,在潜山市开展了玮两优534、隆两优3206、吨两优900等20个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佳两优1088产量最高(756. 0 kg/667m2),且成穗率、株高、穗长、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表现最好,分别为 64. 65%、132. 4 cm、29. 5 cm、270. 4粒/穗、210. 0粒/穗、28. 3 g,但其全生育期长达 153 d,不利于复种,对有高超产需求的可以示范种植,播种期要适当提前。玮两优 1273(727. 7 kg/667m2)、麟两优黄莉占(726. 9 kg/667m2)、玮两优 534(709. 0 kg/667m2)、源两优 600(707. 6 kg/667m2)、D 两优 8612(705. 0 kg/667m2)丰产性好,全生育期适中(130~137 d),适宜潜山地区种植,可作为潜山地区主推品种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渭河(陕西段)主要支流水质污染状况及控制对策.[方法]通过分析近几年渭河(陕西段)7条主要支流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的变化趋势,研究渭河(陕西段)7条主要支流水质污染的变化情况,根据污染现状提出对应的污染防治措施.[结果] 2005 ~ 2009年,渭河(陕西段)7条主要支流断面中,除张家庄断面外,其他断面水质均超过了其水质功能标准,污染极为严重.通过推进渭河(陕西段)主要支流沿岸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执行排污标准、加强污水处理厂及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控制渭河(陕西段)主要支流水污染.[结论]该研究为渭河(陕西段)主要支流水质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宋昉 《现代农业科技》2006,(18):102-103
扬两优6号是由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开发的高产优质中籼两系新组合.2005年开始在潜山示范种植,表现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20.
大城凸起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城凸起是华北油田深小潜山勘探油气较为富集的区域,潜山内幕成藏条件复杂,圈闭发现、落实、成藏评价难度大,区域潜山数量多、分布广、油藏类型丰富,潜力巨大。利用石油地质生储盖、圈运保原理对大城凸起的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进行了综合分析,分类研究了大城凸起潜山油气藏成藏条件,并进行了圈闭精细落实与评价。研究表明,生、储、盖空间组合较合理,断层发育,石炭一二叠系内砂体发育,工区油源供给条件好。存在有利油气运移通道,具备一定的封盖条件;大城区凸起为改造破坏型构造单元,是Ⅱ类较有利地区,具有一定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