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转基因生物,尤其是转基因作物的不断推广,转基因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受到越采越多的关注。其中包括转基因作物潜在的侵袭力、基因漂移、对生物多样性的冲击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本文重点论述了近年来转基因植物对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转基因植物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子植物育种》2006,4(5):639-639,674
继2004年召开首届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以来,植物科学领域的发展令人瞩目,基于基因组学的研究已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为了加快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遗传资源的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发展,促进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学科的结合,营造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加强科研院所及科学家的合作,经海南省科协批准,定于2006年11月21-2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第二届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美国圣迭戈加州大学和德国波恩大学的生物学家绘制了一份最新的反映全球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地图,涵盖数十万个物种,是迄今最全面的地球植物物种分布图。  相似文献   

4.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述了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优质丰产及综合性状改良育种、抗性基因工程育种,非生物胁迫育种,植物医药基因工程等农业方面的应用现状,并讨论了限制植物基因工程发展的因素如:植物基因工程本身的发展局限性,植的基因工程与农业资源遗传多样性性保护、植基因工程与病虫抗药性,植物基因工程与环境生态平衡、植物基因工程的安全性等问题。提出了植物基因工程发展的前景应用。  相似文献   

5.
《分子植物育种》2006,4(4):476-476,578
继2004年召开首届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以来,植物科学领域的发展令人瞩目,基于基因组学的研究已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为了加快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遗传资源的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发展,促进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学科的结合,营造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加强科研院所及科学家的合作,经海南省科协批准,定于2006年11月21-2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第二届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李鑫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27-6932
植物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植物遗传多样性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和威胁。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和实地调查,分析了旅游干扰对植物种群遗传结构和基因流动的影响,揭示了旅游业对植物遗传多样性造成的潜在风险。研究表明,旅游活动可能导致物种间交流的减少和遗传变异的降低,从而影响植物群体的适应能力和长期生存。游客的涌入可能引起植物花粉传播和种子传播的干扰,打乱了植物间的正常基因流动,导致遗传基因的丧失和基因污染的风险增加。本研究通过案例研究,揭示了旅游业不合理规划和管理的负面影响,包括非法采摘、破坏栖息地、引入外来物种等,对植物遗传多样性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本研究提出了保护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对策,期望引起人们对植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的重视,促进旅游业与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可持续共存,实现旅游业和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平衡发展,促进可持续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徐晓琰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12-6916
本研究旨在探讨植物生物多样性评估与旅游景区的关联,并分析旅游景区对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我们发现旅游活动对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丰富度产生一定影响。游客的涌入、人为干扰和生境改变等因素可能导致某些植物物种的数量减少和分布范围收缩。此外,游客活动对植物的繁殖和传播也存在一定影响,如花粉传播和种子传播的干扰,可能影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流动。为了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旅游景区管理者应加强生态规划和景观设计,合理控制游客活动的强度和范围,避免对植物群落造成过度干扰。此外,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也是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高游客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可以减少对植物的损害和破坏。本研究的结果对于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种子世界》2007,(6):50-50
气候变暖已成为威胁植物生存的重要因素。西班牙拉斯帕耳马斯岛植物园主任戴维·布兰姆维尔博士(David Bramwell)在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上称,为应对挑战,各地植物园尽快建立起自身的区域性种子库。[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张利  徐晓琰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22-6926
本研究旨在探讨旅游业对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保护措施。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我们发现旅游业对植物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游客活动、人为干扰和生境改变等因素可能导致植物种群结构的改变、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损失。为了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规划和控制旅游活动、加强生态教育、建立保护区和加强合作与交流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平衡旅游业发展与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的结果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生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面上探讨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了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特征。研究表明,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生物多样性具有植物种类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84科734属1628种,起源古老,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生态系统的垂直地带性和自然植被的次生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自1983年第一例转基因植物烟草问世以来,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种植面积直线上升。随着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科研工作者们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主要内容包括:1)转基因作物的杂草化问题。这里面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转基因作物自身的杂草化问题。多数研究表明转基因并没有提高作物的生存竞争能力,在没有选择压力的自然条件下,即使转入了抗病抗逆基因,转基因植株的生存竞争能力也没有增加,因此杂草化的可能性很小;二是转基因作物通过基因漂移使得同种或近缘野生种获得某种抗性而成为更加难以防除的“超级杂草”问题。由于不同植物种间杂交能力不同,外源基因转移并稳定遗传的几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作物的风险眭也不同,因此必须经过长期的监测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2)转基因作物对作物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马德清  丁泳 《种子世界》2007,(10):51-51
全球化背景下的大规模农作物种植业养活着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多的人口,然而,品种的单一化也是我们的食物链从来没有如此脆弱过。一旦发生大规模的农作物传染病,如当年的爱尔兰马铃薯瘟疫,或者气候突然变化,人类可能将面临严重的食物供应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全球粮食作物多样性基金和联合国基金会出资3750万美元,在挪威北极山脉的深处开始建造斯瓦巴德全球种子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刘中洁 《分子植物育种》2023,(16):5547-5551
乡土植物多样性与城市植物群落结构形成的相关性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探究乡土植物多样性与城市植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发现乡土植物多样性对城市植物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首先,乡土植物多样性丰富性和物种组成对城市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起到关键作用。其次,乡土植物的存在可以提供适宜的生境条件,促进物种的适应和繁衍。此外,乡土植物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具有积极影响。最后,乡土植物的保护与城市规划和绿化管理的结合,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的居住体验。因此,保护和促进乡土植物多样性对于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分子植物育种》2006,4(1):130-130
为了加快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促进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学科的结合,营造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加强科研院所及科学家的合作,经海南省科协批准,定于2006年11月2326日在海南省三砸市召开“第2届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影响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不断推广,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包括转基因作物潜在的侵袭力,基因漂移,对生物多样性的冲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等。这些议题具有跨学科性和高度的复杂性,要正确评价它们,就必须设定一个合适的标准作为参照。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培育的新品种对环境的影响成为最合适的参照,这些新品种被广为认可,是现代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许多实例当中。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影响与通过传统育种方式所得到的新品种对环境的影响非常相似。通过比较对转基因作物进行恰当评价,会使植物转基因技术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濒危植物望天树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濒危植物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目前仅局限分布于热带亚洲北部边缘,目前已受到特别的保护,但有关其遗传特性的研究很少。在本研究中,使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望天树7个天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望天树7个天然居群(194个个体)用20个随机引物进行了扩增,48.22%的RAPD位点为多态位点,平均每个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比为20.84%。居群内的平均基因多样度为0.7870(用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来测量),整个物种的基因多样度为1.4100,居群内的基因多样度为55.82%,居群间的基因多样度为44.18%。GsT平均值为0.4448。AMOVA分析表明37.6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地区间,11.40%存在于地区内的居群间,而50.93%则存在于居群内。结果揭示了望天树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和很强的地区居群分化,这可能是由于望天树在其进化历史上,居群不断的减小及再扩张所引起的居群瓶颈所造成的。相关分析没有检测到居群大小和遗传多样性大小的正相关,而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空间距离检测到了显著的正相关。所得结果对该物种保护策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分子植物育种》2003,1(5):774-774
2003年11月20日,“尼伯特”台风肆虐过后,在阳光明媚的热带滨海城市—海南岛三亚市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热带亚热带植物生物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和利用”研讨会,会议为期5天。本次会议由“东亚与东南亚热带生物资源研究与发展网络组织(简称:ETB)”主办,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研究所、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共同承办,会议得到了海南省科协、三亚市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SSR标记技术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微卫星(microsatellites)或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是以1~6个碱基为基本单元的串联重复序列,具有含量丰富、多态性高、共显性和检测方法简单等优点,是研究植物遗传多样性的优异的分子标记之一,已被用于多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概述了微卫星DNA标记的原理及特点,介绍了其实验技术方法及发展,探讨了其在植物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桂阳  刘作易 《种子》2006,25(3):44-46
菌根是土壤真菌与植物相互交换物质而建立的互惠共生体。外生菌根在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外生菌根的宿主和真菌的多样性,菌根真菌在植物中的分布为基础,讨论外生菌根宿主的相对低多样性和真菌的高多样性及原因;分析探讨了外生菌根及真菌在四大植物门的进化及菌根进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分子植物育种》2006,4(5):720-720,725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 Generation Challenge 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发起定于2007年3月23—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