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的水平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的竞争力、现代化的程度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安全问题。在当今的形势下,种业企业随着《种子法》的颁布和WTO的加入,正面临着与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双重竞争的局面,国内种子企业必须具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种业企业信息化又是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已成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关键,也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高质量种子是种业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种业企业通过对种子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从而形成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对种业企业发展中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解决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种业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种子企业与产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种子企业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其竞争力同国内已发育成熟的其他行业和国际同类企业相比还较弱。我国加入WTO已经3年,国内巨大的种业市场及其商业潜力吸引了许多世界大型种子企业,纷纷在国内投资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在我国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农作物种子企业已达70家,我国民族种业处于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快速提高我国种业的竞争力,值得深思探讨。  相似文献   

4.
提高种子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管理者要考虑的头等重要问题。笔者试从品种、品牌、服务、人才、管理和企业文化构建等方面探讨提高种子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1 品种决定成败 农作物种子是种子企业经营的载体,种子受市场欢迎的程度取决于所经营品种的田间表现、产量水平、综合抗性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品种决定了一个种子企业的经营水平和发展潜力,品种就是种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种子行业是国家战略性和基础性核心产业,构成种子行业的行为主体是众多的种业企业。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种业发生重大变革,一些种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变强,但多数种业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通过山东种业龙头企业典型案例,从企业规模、盈利能力、研发创新等方面对种业企业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山东种业企业规模和研发创新竞争力不强,盈利能力近两年出现下滑趋势。今后,种业企业应该加大研发创新投入,通过强强联合扩大规模,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能力,加强运营队伍和品牌建设等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刘一明 《中国种业》2007,(12):14-16
种业门市是种子生产和销售企业的“门脸”。种子门市虽不大,但它浓缩和展示了企业的全部,有的种子企业与门市还是一体的,只要顾客步入门市,就能感受到企业的水准。因此,被比喻为企业的“窗口”,它还是企业零售利润的实现者。  相似文献   

7.
浅议种子企业的品牌营销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相对于其他产业市场化历史更短,由于刚从统供统销的模式向市场化转变,很多种子企业把迅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放在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营销网络建设等方面,还没有更多地注重品牌建设。我国即将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我国却不是品牌强国,种业更是如此。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国内种子企业的现状却是“多、小、散”,[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郭然 《种子科技》2007,25(4):21-22
时下,"和谐"已成为最为抢眼最流行的词语。它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每个行业又注入它不同的深刻内涵。作为种子企业,面对日趋变化的种业形势又如何构建和谐企业,促进自身核心竞争力尽快提升呢?笔者对此提出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实施种业供应链管理 提升民族种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奇 《作物杂志》2011,27(6):124-126
现代种业市场的竞争已不仅是种子生产企业实力的竞争,今后将主要是种子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与竞争对手所处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种子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部分中获得生存空间,应打造一种基于种业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阐述我国种业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分析我国种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种子企业间的冲突,供应链管理面临来自种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我国种业供应链管理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段修安 《种子科技》2010,28(5):16-1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的实施,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种业规则全面改写,并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保山市种业巨大的潜在市场,已成为投资者眼中的一块“蛋糕”。目前,我市民营种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市由原来的十几家种子经营者发展到现在几百家,有规模的种子企业仅有6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种是资金雄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