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我国设施葡萄发展现状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避雨棚等保护措施,改善和调控设施内的光照、温室、湿度和气体等各种环境因子,从而满足葡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而达到葡萄在规定时间内成熟的一种人为调控生产栽培模式。我国设施葡萄栽培起步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从庭院发展起来的。1979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园艺试验站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葡萄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南方巨峰葡萄避雨栽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方巨峰葡萄避雨栽培研究吴力军赖圣聪陈海潮(浙江省泰顺县茶叶特产局325500)巨峰葡萄是80年代以来南方广为栽培的品种,因其粒大、形美、质优,具有“一年种,二年结果,三年丰产”的特点,因此很快成为南方葡萄的主栽品种。但南方多雨地区巨峰葡萄栽后四五年...  相似文献   

3.
根据果树树体生长发育的某些指标来预测和判断其结果状态正常与否的技术叫做树相诊断.树相诊断在日本巨峰葡萄的优质栽培中应用较多,其诊断技术成熟,指标具体,可操作性强.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由上海、江浙一带巨峰葡萄栽培产区引入这一技术思路.随着我国南方地区对葡萄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控产高质化栽培技术正日益受到生产者的推崇,即由过去的强树势多结果的产量型转向中庸树势结好果的质量型,通过树相诊断来调整树势,最终达到葡萄的优质化生产目标.本文参照日本葡萄栽培有关树相指标,结合我国南方地区巨峰葡萄栽培的实践,提出了一些诊断标准与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4.
葡萄新品种甬优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葡萄品种藤稔曾在我国南方地区广为引种栽培.为了选出葡萄成熟期比藤稔早、丰产性好的品种,我们在藤稔葡萄园进行了芽变选种工作,并选出葡萄新品种甬优1号.  相似文献   

5.
<正> 葡萄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栽培,除康拜尔等少数抗病品种外,绝大多数品种黑痘病等病害严重,威胁优质丰产,这是制约南方露地葡萄发展的最主要因子。目前栽培上大多采用加强喷药,雨后必治的方法来克服,但由于南方春夏雨水过于频繁,有时几十天连续阴雨,给栽培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有的一年用药达20次以上,效果仍然不理想。为克服黑痘病,最易想到的方法就是大棚栽培,但投  相似文献   

6.
葡萄设施延迟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延迟栽培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一种葡萄设施栽培新形式.它和促成栽培恰恰相反。它以生长后期覆盖防寒。尽量推迟和延长葡萄果实生长期为目的.延迟葡萄的成熟和采收时期.从而在隆冬季节采收新鲜葡萄供应市场.用延迟采收代替保鲜贮藏.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葡萄设施延迟栽培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0年,河北怀来县侯文海等利用塑料大棚进行防寒,将白牛奶葡萄推迟到11月底采收.显著提高了葡萄栽培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新疆是我国葡萄栽培面积最大的省区,且品种资源丰富。哈密又是新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葡萄规模种植新产区,虽然哈密具有悠久的葡萄栽培历史,但在改革开放以前,哈密仅为庭院种植,没有大面积栽培,未能形成规模效益。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葡萄基地的建成,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00hm~2(公顷),发展到现在的6460hm~2(公顷),年总产量达3万t(吨)。鲜果和干果已销往上海、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目前葡萄已成为哈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不能不说是哈密葡萄产业发展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8.
13个鲜食葡萄品种在南方湿热地区的栽培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是一种外观与风味俱佳、营养丰富的果品,其制品又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功效。但是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雨量多、温度高,属于典型的湿热地区,在这种生态条件下,葡萄极易遭受病虫危害,所以一直以来,我国的葡萄种植主要集中在华北以及西北一带。自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农学院试行欧亚种葡萄避雨栽培技术以来,南方发展葡萄种植的势头渐旺。  相似文献   

9.
我县80年代大面积栽培的巨峰葡萄,座果率低,穗型松散和上市集中,价格逐年下降.90年代以来先后推广栽培的藤稔葡萄,虽抗病性强、座果率高、果粒大,但口感风味却不及巨峰,且不耐贮运;红提、黑提葡萄品质优、耐贮运,但幼树结实力弱、始果期晚,且抗病性差,多雨年份常常丰产不丰收.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查阅了日本90年代以来注册的葡萄新品种资料,于1995年春分别从日本植原葡萄研究所、韩国新世界育种园引入一批葡萄新品种接穗,其中高妻品种嫁接400株,成活396株,1996年全部开花结果.1997年和1998年每667m~2产量控制在2000kg左右,园内批发价6元/kg,市场零售价10元/kg以上,为巨峰的4倍、藤稔的3倍,与干旱年份管理极好的红提葡萄价格相同.至1999年春,已在全县推广改接、栽植面积共20hm~2.  相似文献   

10.
避雨栽培葡萄采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方多湿生态条件下,露地栽培葡萄病害严重产量低,品质差,特别是欧亚种葡萄常被限制在600衄雨量以下地区栽培。自1990年代开始,南方开始架膜覆盖进行避雨栽培推广取得成功,欧亚种葡萄可以在南方各地,如上海、江苏、福建、浙江等地进行大面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1.
美国阿肯色州的无核鲜食葡萄育种及育成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核葡萄无须吐籽、食用方便 ,因而在市场上售价相对高于有核品种 ,发展无核葡萄已成为当前鲜食葡萄生产的一种趋势。美国从 2 0世纪 80年代起就开始流行无核鲜食品种 ,目前无核品种已占到其鲜食葡萄总产量的 80 %左右。近十年来 ,我国先后自美国引入了 10余个无核葡萄良种 ,但绝大多数是从“夏干”的地中海型气候的加利福尼亚州引进 ,普遍存在抗病性较差的问题。这些品种即使是在我国华北地区栽培 ,也因生产难度大限制了其发展速度 ,更不用说在夏季高温多湿的我国南方栽培。近年南方少数果农尝试用保护地避雨栽培欧亚种无核品种 ,然而进行…  相似文献   

12.
<正>1葡萄设施栽培概况1.1历史与现状中国的设施葡萄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已发展至4万hm2,约占葡萄总面积5%。主要集中在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北方地区。浙江省的设施栽培从20世纪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个世纪 90年代初期上海农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 )李向东试行欧亚种避雨栽培技术以来 ,南方地区发展欧亚种葡萄的势头很旺 ,掀起了一轮“提子”热。我们于 1 987年开始栽植巨峰葡萄 ,1 999年开始进行大棚避雨栽培 ,最近 3年又调查了南方不少地方 ,切身感受到南方发展欧亚种葡萄还存在很多问题 ,值得认真思考。1 存在的问题1 1 栽培方面舍不得投入 ,不搞避雨大棚栽培 在南方露地种植欧亚种风险很大 ,最主要是病害严重 ,造成减产甚至绝产。苏州蠡口有一户人家 ,1 998年春从东北引进了红提、黑提 ,投资 1 0万元建立了 2hm2 葡萄…  相似文献   

14.
欧亚种葡萄早熟品种引种及设施避雨栽培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建省福安市现有葡萄栽培面积 2 3 0 0hm2 ,全部为欧美杂交种 ,其中巨峰葡萄栽培面积占福安市葡萄栽培总面积的 95%以上。为了丰富当地葡萄栽培品种资源 ,提高葡萄品质 ,同时利用南方温热气候条件 ,发展早熟、优质葡萄生产 ,2 0 0 0年我们引进 6个欧亚种葡萄早熟品种进行试种 ,旨在探索欧亚种葡萄早熟品种在福建省福安市的适应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园概况葡萄早熟品种引种、避雨栽培试验在福安市城阳乡化郊村进行 ,当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 1 9.8℃ ,1月平均气温 9.6℃ ,7月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棚葡萄的营养及施肥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是人们最喜欢食用的水果之一,除风味口感好外,最为重要的是它的营养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对葡萄的要求是日趋新鲜化、优质化、无毒化。然而,我国南方是暖湿天气,80年代以来鲜食葡萄虽得到较快的发展,但种植的品种主要是巨峰系,品种单一,集中在夏季成熟,以当地销售为主;生长期农药防病频繁,果品农药污染较严重。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葡萄经济效益,90年代以来,南方大棚葡萄逐步得到发展,引起了产业界的关注和广大果农的重视,它的兴起将把我国南方葡萄栽培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葡萄大棚避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宁德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降雨量大。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葡萄,此后发展迅速,至2006年栽培面积达3 065 hm2,产量4·83万t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南方气候高温高湿,特别是葡萄萌芽期和花后幼果速生期正值梅雨季节,病害多且难以控制,加上品种结构不合理,栽培管理水平不平衡,严重制约宁德市葡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大棚栽培营造了一个避雨的温室环境,比露地栽培早熟20 d左右,避免了裂果,明显减轻葡萄病虫害,降低农药残留量,改善果品品质,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宁德市采用避雨设施栽培的面积已达200 hm2,产量4·83万…  相似文献   

17.
巨峰葡萄品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葡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其中,巨峰葡萄发展最快,已成为我省鲜食葡萄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鲜食葡萄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葡萄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葡萄栽培面积18.4万公顷,年产葡萄234.7万吨,其中鲜食葡萄占65%,主栽品种以巨峰系为主。栽培地域遍及全国各地,但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地区、以辽宁为主的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各省、市。由于受传统栽培方式的影响,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栽培品种滞后,适栽品种不对路20世纪80年代的巨峰热,全国遍地栽巨峰,90年代的藤稔热,大江南北都栽藤稔,造成鲜食葡萄栽培品种单调,且又忽…  相似文献   

19.
巨蜂葡萄速生早产栽培技术福建省尤溪县经作局彭迎春巨蜂葡萄是一种适合南方栽培的优良鲜食品种。通过有效的栽培管理,可达到一年栽植,二年丰产的速生早产栽培目的。一般情况下,第二年亩产可达到800蛇以上。现将主要技术措施分述如下。一、建园标准选择土质肥沃,略...  相似文献   

20.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上海农学院 (现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 )李向东试行欧亚种避雨栽培技术以来 ,南方地区发展欧亚种葡萄的势头很旺 ,掀起了一轮“提子”热。笔者19 87年开始栽植巨峰葡萄 ,1994年从郑州果树所引入 13个脱毒欧亚种葡萄进行栽植 ,19 99年开始进行大棚避雨栽培 ,最近 3年又走访了南方不少地方 ,切身感受到南方发展欧亚种葡萄还存在很多问题 ,现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 ,供大家商讨。1 存在的问题1 1 栽培者方面的问题1 1 1 舍不得投入 ,不搞避雨大棚栽培。在南方露地种植欧亚种风险很大 ,最主要是病害严重 ,造成减产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