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全球温室效应的加重,使粮食或饲料被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程度及范围日趋明显。据统计,全球每年有25%的谷物被霉菌毒素所污  相似文献   

2.
《饲料与畜牧》2009,(7):50-50
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日趋严重,已经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100%玉米被黄曲霉毒素及其他毒素污染和90%以上混合饲料被霉菌污染的事实,彻底粉碎了怀有侥幸心理的所谓无霉菌污染地区饲料从业人员的梦想,霉菌毒素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畜禽饲料和人类食品安全的严重威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玉米霉菌毒素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是最容易生长霉菌和产生霉菌毒素的食品原料和重要饲料原料。在潮湿、高温条件下,玉米常常是霉菌生长和繁殖的基质,使之产生霉菌毒素。若给家畜、家禽饲喂被产毒霉菌和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畜、禽产品也会被污染;一旦动物产品被污染,就可能影响出口,甚至又对我国的国际声誉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防止谷物和饲料被霉素菌污染问题不能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4.
青岛诺和诺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中国饲料及饲料原料受霉菌毒素污染的调查表明: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6种霉菌毒素在被检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均普遍存在。在被检饲料和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并非主要的霉菌毒素,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甚为严重。因此,养殖者应充分认识饲料霉菌毒素的危害,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预防霉菌毒素的污染,以保护动物正常的健康、生产及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来自原料、加工及储存过程中霉菌的繁殖和污染。由于霉菌生长繁殖和霉菌毒素产生的条件无法控制,造成霉菌毒素污染食品及饲料的问题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难题,同时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介绍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的来源、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现状以及对动物的危害和防控措施,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霉菌毒素种类繁多,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经常污染饲料。(1)霉菌可以引起饲料的变质,使饲用价值降低,甚至完全失去商品价值,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饲料被霉菌污染后,霉菌毒素可引起畜禽中毒致死,或使畜禽的免疫机能下降,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降低生产性能,使畜禽免疫失败和频频发病,同时,通过肉、蛋、奶等食物链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1检测霉菌毒素的方法霉菌毒素可以污染饲料,所以,饲料的日常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霉菌毒素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性污染物,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普遍存在于饲料及原料中。被霉菌污染的饲料营养价值降低、适口性下降,如被动物误食后,可引起机体免疫抑制、生产性能下降等,并对肝脏和肾脏造成较大危害。动物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霉菌毒素既可在作物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由于全球温室效应的加重,使粮食或饲料被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程度及范围日趋明显.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5%的谷物被霉菌毒素所污染.霉菌毒素除直接使畜禽中毒致死外,更为严重的是使畜禽的免疫机能和生产性能下降,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了许多的免疫失败和频频严重发生且难以防治的疾病,同时通过肉、蛋、奶等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现今这一严重问题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甚至存在某些误识,对这种现状应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饲料霉菌毒素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已成为饲料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农作物和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及贮存过程中 ,由于霉菌毒素对饲料和食品的不同程度的污染 ,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 ,控制霉菌毒素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由于毒素的种类过多并且毒素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使得单一的解决方法很难完全奏效。研究证实 ,使用经挑选的吸附剂与生物转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有很好的脱毒效果。  相似文献   

10.
霉菌毒素脱毒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量的研究及现场生产案例表明,饲料及其原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霉菌毒素污染,对动物和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克服霉菌毒素对动物和人类的影响,首先要从预防入手,防止原料被霉菌所污染。但是,只有黄曲霉毒素基本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际养猪业已越来越意识到霉菌毒素污染的威胁,对风险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污染风险人从皆知,但以秸秆为垫料引发的霉菌毒素污染风险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21,(5)
正霉菌毒素(Mycotoxin)是某些丝状霉菌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现已查明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主要污染粮油食品和动物饲料。当前霉菌毒素污染问题在饲料原材料、青贮饲料和成品饲料中变得更加普遍(霉菌毒素当前在80%以上的农产品中都存在)。所有的农作物在生长、采后贮藏以及加工时期,都可能会被产毒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污染。许多霉菌毒素是在引起动物尤其是农场动物发病后被检测出来的。只要有一种主要的霉菌毒素含量超标就会影响猪只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3.
动物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粮后,会对其身体机能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每年因饲料及其原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给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发展。对霉菌毒素对畜禽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张丞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22):36-37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现在已知的霉菌毒素至少有300多种,但是我们只对其中非常少的几种毒素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对大多数霉菌毒素的认识非常少或者完全没有了解。在玉米等谷物的生长、收获和仓储过程中都可能被这些产生毒素的霉菌污染。从作物的生长一真到饲料生产以及动物采食这个过程中,霉菌毒素的含量一般来说是逐步增高的。根据专业检测机构罗马实验室的调查:中国大陆地区92个送检的全价料和原料样品中有93%被呕吐毒素污染,53%被玉米赤霉烯酮污染,67%被烟曲霉毒素污染,有3%样品检测出黄曲霉毒素,只有2个样品没有检测出霉菌毒素,其他样品都含有2种以上的毒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霉菌毒素污染饲料已经引起饲料行业的高度重视。奶牛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有些霉菌毒素还会代谢进入牛奶中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本文主要就霉菌毒素对奶牛的危害及其防控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生产实践中降低霉菌毒素的危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饲料及其原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霉菌毒素污染现象,给畜禽养殖业及饲料工业带来不良影响。笔者对2013年上半年霉菌毒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饲料及原料总体上黄曲霉毒素污染较轻,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玉米和配合饲料主要霉菌毒素污染为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小麦、麸皮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中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7.
饲料及原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霉菌毒素污染,给畜禽养殖业及饲料工业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南京奥迈科技有限公司霉菌毒素分析中心对2013年上半年霉菌毒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及原料总体上黄曲霉毒素污染较轻,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玉米和配合饲料主要污染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小麦、麸皮的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8.
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高毒性次级代谢产物,产生霉菌毒素的霉菌不仅损害作物,对各种水平的饲料和食物生产都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动物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健康会受到影响,甚至引起疾病和死亡。目前,自然界存在400多种已知的霉菌毒素,共分为6大类:黄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烟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和麦角生物碱。原料中霉菌毒素源自作物田间及仓贮中,并不断积累,由于此环节时间长、流通环节多,所以相同产区原料在不同地域应用时霉菌毒素的差异都很大。在饲料加工与应用环节,霉菌的滋生也会加重霉菌毒素污染风险。从百奥明公司近几年的霉菌毒素检测和国内科研院所的研究报告来看,当前,国内猪料中主要霉菌毒素为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烟曲霉毒素,为人们所熟知的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主要出现在奶牛和鸭子方面,在养猪生产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也存在,其风险程度低于前面的3种霉菌毒素。  相似文献   

19.
饲料被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已成为饲料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农作物和饲料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及贮存过程中,霉菌及霉菌毒素对饲料和食品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联合国粮食组织估算,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7%的粮食、饲料等农产品受霉菌的侵害。  相似文献   

20.
饲料及其原料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霉菌不仅污染饲料,而且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使饲料品质下降。畜禽摄食了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之后容易出现中毒、腹泻、生长和繁殖性能下降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死亡。文章就霉菌毒素危害及近年来国内外饲料霉菌毒素脱毒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饲料中霉菌毒素的脱毒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