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的影响及其模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对林分生产力及其林分因子、林下植被及灌木、林下土壤和天然更新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简单介绍了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影响的模型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了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影响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抚育间伐是促进林分生长的基本措施之一。通过对抚育间伐与未抚育间伐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分生长状况和多样性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抚育间伐对林分的树种组成有一定的影响。(2)抚育间伐后灌木层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的比例有了明显的降低,而其他灌木的比例除了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外,均有明显的增加,并且分布更加均匀。抚育间伐对改善灌木层植被组成和分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抚育间伐提高了灌木的多样性指数,其林分灌木层物种Margar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33、0.75、1.62和0.83,均高于未抚育间伐林分。  相似文献   

3.
抚育间伐措施对天然林的影响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对林分生产力及其林分因子、林下植被及灌木、林下土壤和天然更新的影响等方面。作者对国内外学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简单介绍了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抚育间伐对油松及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蛮汉山林场油松、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间伐林分进行生长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抚育后明显促进树木直径的生长,并随着林分单位面积株数的减少平均直径增加,同时抚育强度越大,直径平均生长量也越大;(2)间伐对树高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明显,与间伐强度无明显的相关性;(3)在一定密度范围内,抚育能提高林分单株材积生长量,并且随抚育强度增大,林分单株材积生长量呈递增趋势;(4)间伐初期林分单位面积蓄积小于未间伐林分,但随着林龄的增大,间伐林分蓄积向未间伐林分渐近;间伐强度越大,年平均生长量越大.  相似文献   

5.
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辽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确定合理的森林经营方式将是维持当地生态的重要工作。通过研究可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林的适度抚育间伐,土壤理化性质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说明适度的抚育间伐可改善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林下土壤肥力,保持林分的稳定,促进林分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抚育间伐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中人类作用于森林的主要措施。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外森林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和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林分产量、质量和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指出,以后的森林经营工作要实施分类经营,重视生态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0年生马尾松林分抚育间伐2年后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探讨抚育间伐对马尾松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能对当地今后的马尾松林分抚育间伐工作作出科学指导。调查数据表明:抚育间伐对林分平均胸径生长有显著影响,对树高生长的影响与间伐林的林分密度有关,对单株生长的生长也有显著甚至极显著的影响,而对林分蓄积生长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泰山刺槐人工林经不同次数抚育间伐后的林分结构及刺槐的径级分布变化,结果表明:(1)在混交林还是纯林中,保留刺槐的胸径和树高均随间伐次数的增加而减少,表现为抚育间伐0次抚育间伐1次抚育间伐2次抚育间伐3次。(2)混交林的林分密度和刺槐现存密度随采伐次数的增多都有加大的趋势。抚育间伐对刺槐混交林起到定向引导作用。(3)建议营建适当配比的块状混交林以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9.
根据汤山林场现有松树、杉木林分的实际情况,经常运用林分的下层抚育间伐、上层抚育间伐、综合抚育间伐和机械抚育间伐等4种方法,伐后加强管理,较好地促进了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抚育间伐对人工红松林生长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间伐强度后40 a的人工红松林,连续抚育3次的长期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抚育间伐对人工红松单木胸径和材积、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林分枯损和总收获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可以增加单木平均胸径和材积的生长率,且不同间伐强度表现为相同的规律,即中度(33.2%)强度(43.4%)弱度(23.1%)对照(0.0%);间伐后林分的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具有相似的自然规律,间伐样地的生长率均高于对照;林木枯损率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间伐后的林分总收获量平均增加11.6%,间伐林分之间差别不明显。在整个研究阶段,不同的抚育阶段表现不同的规律,抚育间伐可以延缓单木胸径和材积生长速度的降幅;而不同抚育阶段内,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均为增长,也就是说,在一定阶段内间伐可以有效地提高林分平均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从林分枯损状况来看,应该减少间伐间隔期。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抚育间伐对落桦混交林生长过程的影响,选择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落桦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林木的生长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落桦混交林经过3次抚育间伐后一定时间内林分的生长率都是增加的,白桦的生长率最高的为第1次抚育间伐后,为20.7%,而华北落叶松生长率最高的为第2次抚育间伐后,为13.5%;林分的3次抚育间伐后生长率都是先增加后减小,并且呈正态曲线变化。抚育间伐后生长空间增大,林分生长速度增加;经过一段时间后生长空间增幅变小,生长速度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2.
对人工诱导的红松阔叶林分别采取了均匀抚育间伐、小团块状抚育间伐和大团块状抚育间伐3种间伐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小团块状抚育间伐的林分生长快,林分结构稳定,并能改善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是经营红松阔叶混交林较理想的抚育间伐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红皮云杉人工林第一次抚育间伐后,确定下一次抚育周期的方法有3种:即第一次间伐4年后,林分平均胸径增长量超过2.8cm时应间伐;林分平均胸径不足2.8cm时,在第5年之后进行第2次抚育间伐;个别林分生长条件好和枝叶生长较快时,既使胸径没有达到2.8cm的增长量,但重迭度达到40%时,可提前间伐。  相似文献   

14.
李锦伟 《绿色科技》2014,(7):129-130
对会泽县中幼林进行了抚育间伐实践,结果表明:不同抚育强度对高生长的影响不大,对径生度量及蓄积生长量以保留1800~2100株/hm2效果较好。经过抚育间伐能够促进林分生长,提高林分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林分在各个生长阶段都有其相对应的适宜密度。笔者对杉木林进行定量间伐的研究,旨在能对林分进行合理的抚育间伐,通过调整林分适宜密度,改善林木生长条件,提高林分质量和产量,进一步有效地培育森林后备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中幼龄林抚育在现代林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抚育采伐或间伐是根据林分发育、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适时伐除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的一种营林措施。抚育采伐是从幼林郁闭开始到成熟林采伐(主伐)前一个龄级的这一段时间内,在森林中对部分林木进行的采伐。  相似文献   

17.
森林抚育间伐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抚育间伐时对树高、直径、树冠和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抚育间伐 改变了林分环境,促进了林木生长,在一定强度范围内,提高了林分的总出材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柳杉林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试验,考察其对林分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而对胸径生长、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生长的影响则有显著性差异,对于初植密度(株行距1.5×1.5m)每0.1公顷445株的柳杉林,间伐强度以30%为佳,即间伐30%株数时,有利于林分蓄积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姚凯 《中国林业》2011,(17):50-50
抚育间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林分的生长量和林木质量。随着树龄的增大以及林木的生长,原有的营养空间已不能满足林木的要求,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量下降,尤其是胸径生长量明显下降时,就应该进行首次抚育采伐。抚育间伐起始期的确定,是抚育采伐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抚育间伐起始期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林分密度、林木的生长状况等因素。抚育间伐起始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抚育间伐对杉木中幼龄人工林林分生长质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是江西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通过对吉水县万华山林场20 a生人工杉木林分进行不同抚育间伐措施处理后,调查分析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材种出材量、经济效益等存在明显差异。科学适时抚育间伐,经2次抚育间伐的杉木林分,上述因子高于经1次抚育间伐和未经抚育间伐的杉木林分,说明了抚育间伐能有效提高林分质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