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苹果果实发育期果皮色泽与色素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色泽野生种质"东北黄海棠Malus.prunifolia(Willd.)Borkh.""冬红果M.prunifolia(Willd.)Borkh.""早白海棠M.asiatica Nakai"果实为试材,对果实发育不同时期果皮色泽、果皮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类黄酮和总酚等色素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果皮色素、色差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种质苹果发育过程中果皮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总酚和类黄酮整体呈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东北黄海棠近成熟期含量略有上升,总酚和类黄酮在东北黄海棠花后50d到成熟期含量逐渐上升;冬红果近成熟期果实果皮花青苷含量增加,其他2个种质花青苷含量变化呈略微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花青苷、类黄酮、总酚以及L*值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叶绿素与类黄酮、总酚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L*值与花青苷、总酚、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不同种质苹果皮色差值、各色素之间的相关性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对小叶蚊母树3个不同品种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提取、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丽玫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是3种小叶蚊母树中含量最高的。在春季试验期间,丽玫品种质体色素含量都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细叶蚊母和丽金,说明该品种在春季光合作用表现较强,光合产物积累较多,生长速度在3个品种中最快。  相似文献   

3.
以无核‘南丰蜜橘’为试材,对其采后乙烯利褪绿过程中果皮不同部位着色差异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褪绿过程中,果蒂部位着色快于赤道部位,该现象可以归因于这两个部位果皮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乙烯利处理后,果蒂部位叶绿素a和叶绿素b降解快于赤道部位;果蒂部位橙色色素物质(以β–隐黄质为主)的积累高于赤道部位,而赤道部位黄色色素(以叶黄素为主)的积累高于果蒂部位,导致果蒂部位橙色深于赤道部位。褪绿关键期(贮藏3d时),果蒂部位叶绿素a/b相互转化相关基因CitNYC、叶绿素降解关键基因CitChlase、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调控基因CitPDS、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下游基因CitCHYB、CitNCED1和CitNCED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赤道部位(P 0.05)。这些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乙烯利处理后蜜橘果蒂和赤道两个部位果皮色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三红蜜柚’[Citrus maxima(Brum.)Merr.‘Sanhongmiyou’]的海绵层和果肉红色,外果皮橙黄色,经套袋后也呈现紫红色,但套袋对外果皮呈色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套袋对外果皮色素积累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套袋方案,指导生产,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果面色泽形成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三红蜜柚’果实为试材,分别选用3种不同的果袋对果实进行套袋,以不套袋作为对照,测定果实在发育期间的外果皮色泽参数、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外果皮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素的含量。【结果】3种套袋处理的果皮亮度值L*、红绿色度值a*、黄蓝色度值b*和色泽饱和度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显著高于对照组;在3种套袋处理间,L*值无显著差异,处理A和处理B的果实比处理C的果实更早退绿,更早着色。相比较于对照组,套袋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成熟果实果皮的番茄红素含量,不同处理间的果皮番茄红素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处理A的果皮番茄红素含量最高,达44.54 mg·kg^-1。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套袋处理果实的果皮β-胡萝卜素、玉米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套袋显著降低‘三红蜜柚’果实的果皮叶绿素含量,促使果皮提前退绿;双层和三层果袋显著提高成熟期果实的果皮番茄红素含量,增加果皮的红色成分,有效提高‘三红蜜柚’果实的果面着色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盆栽天彭牡丹为试材,研究不同遮荫程度对其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天彭牡丹叶片中的叶绿素a、b、叶绿素总量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而叶绿素a/b值却降低;在整个生长季中,对照、轻度遮荫处理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中度、重度遮荫处理则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各处理下的叶绿素b含量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叶绿素a/b值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先升高后减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果实发育期不同组织区光合色素和叶绿体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学民  王贵禧  高荣孚 《园艺学报》2008,35(9):1277-1284
研究了猕猴桃果实发育期外果肉、内果肉和中轴胎座3个组织区的光合色素与叶绿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秦美’猕猴桃果实各组织区光合色素的组成成分随着果实的发育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不同发育期叶绿素(Chl.)和(或)脱植基叶绿素(Chlide)的存在使果实始终呈现绿色;同一组织区Chl. a、Chl. b和Chl. (a+b)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减少,Chl. a/b随果实的发育而上升;在同一发育期,各组织区Chl. a、Chl. b和Chl. (a+b)含量高低为:外果肉>内果肉>中轴胎座。‘美味84’和‘中华36’猕猴桃除了粘液细胞和心皮维管束周围的少数细胞外,几乎所有的果肉细胞内均有叶绿体分布,‘中华36’外果肉短石细胞也具有叶绿体。叶绿体在各组织区细胞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
《果树学报》2011,(4):680-684
以温室栽培4 a生艳光油桃为试材,研究了喷施沼液对油桃光合特性的影响。喷施沼液后,油桃叶片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光饱和时的光合速率(Pn)均升高,喷施75%沼液的处理与对照相比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光饱和时的光合速率(Pn)分别升高9%、20.3%、50%、8.7%;光合作用的光...  相似文献   

8.
以高接的早熟、中熟、晚熟3个梨树品系为试材,研究在果实发育期间色素(叶绿素、花青苷、胡萝卜素)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色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研究套袋对果实上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随叶绿素的降解,花青苷大量合成。在研究红梨上色时发现,花青苷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是:早熟R2=0.9283,回归系数b=-2.6101;中熟R2=0.4781,回归系数b=-1.2509;晚熟R2=0.5588,回归系数b=-1.2340。②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与花青苷的基本一致,在果实花青苷大量积累的同时,胡萝卜素也大量积累。③在同时满足外观和内在品质的要求下,以采用单层白色膜袋套袋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以蜜枚和JM西瓜品种的纯合二倍体及人工诱导的同基因型的同源三倍体、四倍体植株为材料,对其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按单位鲜重测定光合色素,2个品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总的趋势是随着染色体倍性的增加而减少,不同染色体倍性之间差异显著;比叶重、叶片叶面积、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是随着染色体倍性的增加而增加。测定多倍体西瓜植株的光合色素含量宜采用单位叶面积。  相似文献   

10.
陈新斌  孙锦  郭世荣  陆晓民  何立中  严蓓 《园艺学报》2012,39(12):2457-2467
 以耐海水菠菜品种‘荷兰3号’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二硫苏糖醇(DTT)对海水胁迫及甲基紫精(MV)诱导下菠菜活性氧代谢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胁迫与MV处理一样,诱导菠菜叶片产生氧化胁迫,使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总叶绿素[Chl.(a + 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显著下降,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4)显著上升;海水胁迫与MV处理下,由叶柄导入叶黄素循环活性抑制剂DTT,菠菜叶片活性氧(ROS)大量积累,导致光合色素降解加剧,Fv/Fm、Yield、ETR、NPQ、qP进一步下降。上述结果表明,海水胁迫抑制了菠菜叶片叶黄素循环活性,降低了叶片非辐射能量耗散能力,加重了叶片ROS积累,从而导致光合色素含量降低,PSⅡ活性下降,电子传递速率降低,用于光化学反应的能量部分减少,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说明海水胁迫下叶黄素循环在保持菠菜叶片光合色素稳定和光合作用正常运转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黄花"梨盛花期后25d,采用外黄内白、外黄内黄及外黄内黑3种外层涂蜡的双层纸质果袋进行果实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后,对不同时期各处理的果皮色素含量、果面色差及果形指标进行检测,并综合利用徒手切片和显微镜观测分析不同处理的果点大小、密度及其形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盛花期后100d,3种套袋处理的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果面亮度和饱和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果面色差a*值与果皮叶绿素a、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且与叶绿素b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L*值与叶绿素a、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套袋对果形无显著影响。套袋对果点形态影响较明显。果点首先从其外缘进行环状破裂,后期呈中心至外缘的辐射状破裂。外黄内黑双层果袋套袋使果点破碎程度最高,果面光滑均一,改善"黄花"梨果实外观品质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红富士"苹果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法,研究(NH_4)_2SO_4对CdCl_2胁迫处理下苹果叶片光合色素、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矿质营养元素等光合特性指标的影响,以期从光合特性层面揭示外源硫(S)介导的苹果解镉(Cd)毒机理。结果表明:10 mg·L~(-1) CdCl_2处理导致苹果叶片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下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显著降低,表明Cd处理影响苹果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和气孔的关闭。Cd处理导致苹果叶片光反应系统II(PSⅡ)的紊乱,主要表现在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效率、化学淬灭系数显著下降,而非化学淬灭系数显著上升;在Cd处理的基础上,添加100 mg·L~(-1)(NH_4)_2SO_4对苹果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同时提升苹果叶片光合作用和PSⅡ原初光化学反应量子效率。对4种与光合作用具有关联作用的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d处理对苹果叶片Fe含量无显著影响,但Mg、Mn、Cu含量显著降低。添加外源S可显著提升Mg、Mn、Cu含量,Fe含量亦有一定的提升。结果表明Cd处理下苹果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与Mg、Mn、Cu元素的亏缺有关,而与Fe元素无关。添加外源S可通过提升苹果叶片对Mg、Fe、Cu和Mn元素的吸收,增强Cd处理下苹果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来源的42份潍县萝卜肉质根进行叶绿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并分析各因素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潍县萝卜肉质根木质部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3),而韧皮部中两者却无相关性|韧皮部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都与木质部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无损检测时可以通过韧皮部的色素信息粗略估计肉色的深浅。韧皮部总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b含量与木质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即皮色深绿的萝卜一般甜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以红叶石楠植株同一枝条上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为试材,以叶面积、鲜重、干重、质体色素和花青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测量与测定的方法,研究了红叶石楠叶片发育的形态特征及色素含量变化,以期揭示叶片形态特征与色素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色由红转绿过程中,叶含水量、单位面积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叶干重、单位面积的干重和相对干重则呈现上升趋势,叶面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叶片各种色素含量变化,在叶色由红转绿的过程中,质体色素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而花青苷的相对含量呈现下降趋势。红叶石楠叶片发育过程中,形态特征变化显著;叶色变化是由色素含量差异引起,其中关键因素是花青苷相对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15.
低温弱光对辣椒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低温弱光条件对2个辣椒品种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亚适温弱光(100 μmol·m2·s-1,23℃/10℃)条件下,辣椒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增加,叶绿素a/b降低,随着温度的降低,光照的减弱,叶绿素a、b含量逐渐降低,叶绿素a/b有上升趋势,低温弱光处理后,辣椒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西洋梨果实后熟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及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找到反映果实后熟进程的特征指标,实现西洋梨果实后熟程度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以‘三季梨’果实为试材,比较果实不同后熟时间的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三季梨’果实后熟过程中,果皮色泽由绿转黄,亮度逐渐增加;叶绿素光化学效率(F_v/F_m)前6 d无明显变化,后2 d迅速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淀粉指数(SI)升高,酶含量降低,后熟6 d时出现乙烯和呼吸跃变峰。果实的后熟软化伴随着果皮叶绿素含量、h°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F_0、F_v等指标的下降。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硬度分别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h°值、F_m和F_v等表征果皮颜色的指标以及与淀粉含量、纤维素酶活性等软化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_0和F_v/F_m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发现,果皮颜色h°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参数F_0、F_v、F_m和F_v/F_m呈极显著正相关,与L*、a*、b*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西洋梨果实后熟主要是由于淀粉含量下降、纤维素酶活性变化引起果实硬度下降以及果皮叶绿素降解导致果面由绿转黄,最终完成果肉软化、果皮转黄的后熟过程。另外,以硬度下降至3 kg·cm~(-2)时作为果实最佳食用期,后熟过程中可通过果皮颜色或叶绿素荧光参数来对果实最佳食用期进行无损判断,当测定h°值低于105或L*值高于70时,或F_v/F_m低于0.7时,果实达到最佳食用期。  相似文献   

17.
套袋对新世纪番石榴果皮色素及酚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番石榴(PsidiumguajavaL.)新世纪品种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花青苷等色素及总酚的变化动态以及套袋的影响。结果发现,花青苷在果实色泽发育中的作用很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降解与果实成熟同时发生,二者的综合表现决定果实的色泽;套袋明显抑制了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的合成,提高了果皮总酚含量。建议果实在采收及贮运过程中不要除袋,以进一步提高其商品性。  相似文献   

18.
亚硫酸氢钠对砀山酥梨光合色素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亚硫酸氢钠溶液喷施砀山酥梨叶片 ,检测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结果表明 :10 0 mg/ L亚硫酸氢钠可最有效地提高叶绿素 b的含量、叶绿素 (a b)总量、总光合色素含量 ;2 0 0 mg/ L亚硫酸氢钠对叶色变浓绿有卓效。文章建议 :生产中宜选择的亚硫酸氢钠浓度为 10 0 mg/ L。  相似文献   

19.
不同染色体倍性西瓜植株光合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蜜枚和JM西瓜品种的纯合二倍体及人工诱导的同基因型的同源三倍体、四倍体植株为材料,对其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按单位鲜重测定光合色素,2个品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总的趋势是随着染色体倍性的增加而减少,不同染色体倍笥之间差异显著;比叶重、叶片叶面积、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是随着染色体倍性的增加而增加。测定多倍体西瓜植株的光合色素含量宜采用单位叶面积。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在SO_2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条件下,测定4种槭树植物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低浓度SO_2的条件下对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合成过程具有促进作用,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而高浓度条件下,SO_2导致植物色素含量降低。随着SO_2熏气时间的延长,叶绿素a与b的比值不断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