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县许多农民开始栽植枣树,从目前来看正真成功者不多见,因此,我在这里给从事枣树栽培的研究的果农提出几点关于栽后的田间管理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仁志 《山东农机化》2009,(12):29-29
枣树三期合理冬剪可使树体结构合理,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及体内营养分配.从而达到枣树早实、丰产、稳产和优质。  相似文献   

3.
红枣施用沼液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陕西省榆林市属全国红枣主产区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红枣的营养性与无公害性日益受到重视。近年由于受枣树病虫害的影响,红枣的商品价值与营养价值受到一定影响。为探究沼液在果树上的应用效果,发挥沼气池综合效益,2004—2005年,榆林市能源办安排专人在佳县佳芦镇屈家壮村屈殿强家实施了枣树施用沼液的应用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4.
基于Feddes模型的干旱区滴灌幼龄枣树根系特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滴灌幼龄枣树根系密度分布与吸水特征,能够为制定枣树灌溉制度、提出丰产与节水相协调的田间水分管理模式提供重要参考。以幼龄期滴灌枣树根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剖面挖掘和分层取样法采集枣树根系,利用Delta-tcan软件对枣树吸收根的根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测根系密度函数与线性函数的拟合度最优,模型相关系数为0.907,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1的相关性检验,平均相对误差为8.32%,均方根误差为0.206mm/cm3;线性函数下的土壤水分模拟值和实测值的误差值也相对较小,其最大相对误差为2.85%,平均相对误差为1.83%,均方根误差为0.238。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黄土高原区山地枣树的需耗水规律,于2009-2013年在陕北米脂试验站进行了非充分灌溉试验。对枣树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和参照作物ET0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果实生长膨大期开花座果期果实成熟期萌芽展叶期;枣树4个生育期(萌芽展叶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的作物系数均值分别为0.44、0.81、0.99、0.91;根据试验地气象局提供的1971-2005年的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试验区35 a有效降雨量、枣树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分析了不同水文年份枣树的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讨论了枣树需水量与同期气象因子的关系并将各生育阶段作物需水量与同期气象因素进行了拟合,为陕北山地枣树的作物需水量提供了经验公式,也为制定黄土高原地区不同水文年份枣树的灌溉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旱地枣树采用自然蓄水抗旱保墒技术,可使金丝小枣各项生理指标、保保果及增产诸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益。此项技术是挖掘旱地枣树增产潜力,促进枣乡农村经济更快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9年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重点实验室的温室枣树试验资料,使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出枣树生育期内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求得充分供水条件下温室枣树全生育期作物需水量为394.9mm,计算出了关中地区温室枣树全生育期的作物系数为0.90,各生育期的作物系数分别为萌芽展叶期0.63,开花坐果期0.95,果实膨大期1.01,果实成熟期0.87。建立了作物系数与萌芽后天数的二次曲线函数关系。以期为建立关中地区枣树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枣树的原产地就是中国,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河区域,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枣树的寿命较长,而且树枝生长较为旺盛,喜欢阳光,如果没有合理修剪树形,就会影响大枣产量和质量。在枣树栽培管理中,需要做好整形修剪,保证枣树可以早结果早丰产;传统的粗放型管理已经很难满足集约化生长的需求。对枣树进行修剪时,需要满足生长发育特点,兼顾长短以及轻重,枣树修剪需要注意枝叶主次分明,包括冬剪以及夏剪。在枣树栽培工作中,需要合理整形修剪,让枣树保持科学合理的树形骨架,合理搭配主次枝,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以及光照条件。在多年的红枣种植实践工作中,积累了较多的枣树整形修剪技术,供广大枣树栽培者在生产实践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9.
宁夏老压砂地枣树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夏压砂地枣树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外界光合作用有效辐射、大气CO2浓度、冠层温湿度及累计叶面积进行观测,通过将其光合作用速率与外界光合作用有效辐射值做比值来削弱当地大风多云对光合作用观测带来的影响,以此反映压砂枣树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过程,得出压砂地枣树在展叶期光合作用速率整体水平较高;进入开花坐果期后,早上8∶00后光合作用强度明显下降。对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合作用有效辐射、大气CO2浓度、冠层温湿度、累积叶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光合作用有效辐射、大气CO2浓度和冠层相对湿度对宁夏中西部地区压砂枣树光合作用的影响较大,且枣树光合作用速率与累积叶面积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针对枣树进行开甲技术处理可以增大枣树产量,增加枣树种植户的收入,本文就枣树开甲技术方法进行探讨,并对其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庭院两棵冬枣树,收入超过一亩粮。百株枣树当围墙,年挣万元奔小康。庭院是个聚宝盆,枣树就是摇钱树。”说的是山东省阳信县河流镇北万村农民杨洪元,在庭院栽植枣树发家致富的故事。今年60岁的杨洪元是出了名的枣树种植大户,他不仅在5亩责任田里全部栽植了枣树,而且在庭院里也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根域微环境调控模式对微灌枣树萌芽期根域积温、含水率及新梢生长量的影响,为绿洲红枣高效节水灌溉提供依据。在萌芽前对枣树根域进行了挖穴、填充、覆膜处理的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该模式可以提高根域范围地温;将滴灌的水储蓄在枣树根域范围内,促进枣树吸收;显著提高枣树根域的积温,进而促进枣树新梢生长。干旱区红枣,采用根域微环境调控模式集成微灌技术可以提高枣园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枣树积温、促进萌芽。  相似文献   

13.
施用沼肥对枣树长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沼肥施用方式下的枣树长势与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年生长周期内枣树枝干生理生长在夏季最快,基径、树高、梢粗和梢长的增长量最大;枣树叶片的生理生长在春季最快,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指数增长量最大;沼液根施促进枣树基径生长发育,沼液喷施促进树体高度、梢条和叶片的生长发育,同时明显提高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沼液喷施可提高枣树果实的单果重和产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果形指数;沼肥应用效果以沼液喷施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滴灌条件下对枣树进行生育期长势与产量监测,通过对枣树基径、树高、梢条和叶片在年生长周期及各时期的动态变化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枣树年生长周期在4月至11月之间,在年生长周期内枣树枝干生理生长在夏季最快,基径、树高、梢粗和梢长的增长量最大;枣树叶片的生理生长在春季最快,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指数增长量也最大;5年生灰枣果实的平均产量为9 316.2kg/hm2,果实中含有较高的还原糖、维生素C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a、Mg、Fe。  相似文献   

15.
针对枣树修剪机械臂多目标修剪无碰路径规划问题,根据新疆枣树生长信息及修剪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路径规划方法。采用D-H参数法建立枣树修剪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运用圆柱体包络法建立障碍物的简化模型,基于人工修剪顺序进行枣树修剪点修剪序列的规划,应用双向快速探索随机树(RRT-connect)算法产生无碰路径点。在MatLab中进行了10次枣树修剪机械臂多目标修剪无碰路径规划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路径规划的成功率为90%,机械臂很好地绕过了障碍物,与障碍物间未发生碰撞。  相似文献   

16.
病虫害是造成枣树产量低、质量差的重要原因,搞好病虫害防治,是枣树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可靠保证。分析了枣树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规律,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种防治技术措施,对防治枣树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山地枣树涌泉根灌适宜布置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梨枣树为试验树种,设置了4个处理(T1~T4),即每株枣树分别安装1、2、3、4个灌水器的布置方式,在灌水器流量4 L/h、埋深35 cm,单株枣树单次灌水量80 L情况下,对山地枣树涌泉根灌适宜布置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T2在灌水后土壤湿润体与枣树主要吸收根匹配最好,0~80 cm土层范围水分保持也较好;各处理枣树的枣吊长度、叶面积在停止生长后有一定的差异,枣吊平均长度顺序为T2T3T1T4,叶面积大小顺序为T2=T3T4T1;T2枣树在生理落果以后挂果最多,达到平均每株215个,比T1、T3、T4分别高57%、14%和32%;在一个灌水周期的末期,各处理叶水势处于-1.0~-1.4 MPa之间,叶水势大小顺序为T2T4T3T1。综合分析表明,每株枣树安装2个灌水器对枣树生长、生理最有利,是一种适宜的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骨架点的矮化密植枣树三维点云自动配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枣园的自动化管理,针对枣树自动化选择性冬剪作业要求,需要重建出矮化密植无叶枣树枝干的三维模型。利用2台固定的Azure Kinect DK深度相机搭建获取枣树点云信息的三维重建系统平台,然后把系统平台逆时针旋转55°获取同一棵枣树的另一帧三维点云信息。为了自动完成2帧点云的配准,提出了基于骨架点的枣树点云配准方法:首先利用FPFH特征描述子计算骨架点的特征向量,并采用SAC-IA(采样一致性)算法对2个视角下的枣树骨架点云进行初始匹配;其次利用经典的ICP算法对初始位姿进行优化;最终只采用2个视角下的点云重建枣树枝干的三维模型。实验对比了在3种典型自然环境下(晴天、阴天、夜间)枣树点云的配准精度和配准时间,结果表明:晴天时对采集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使得配准后的枣树枝干有部分不完整;阴天和夜间对采集系统影响小,能够重建出完整的枣树枝干;相对于阴天和夜间,晴天时,枣树点云配准耗时最少,为0.09s,而配准误差最大,其拟合分数为0.00029;阴天时,枣树点云配准时间介于晴天和夜间之间,为0.12s,而此时配准误差最小,其拟合分数为0.00011;夜间配准误差介于晴天和阴天,且此时配准时间最长,为0.16s。  相似文献   

19.
做好枣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提高红枣产品质量和红枣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枣树病虫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重,影响经济林坐果产量和品质。对枣树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0.
修剪对黄土丘陵区枣树蒸腾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枣树树体进行梯度修剪,采用热扩散探针(TDP)液流监测系统和中子水分仪对枣树的蒸腾和土壤水分进行同步动态监测,通过2年连续监测发现:修剪对枣树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蒸腾均有显著影响。修剪可以显著降低枣树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的树体蒸腾,降低对土壤水分的消耗。与对照处理相比,轻度、中度和重度修剪的枣树全生育期蒸腾总量分别下降31.7%、52.0%和68.6%。通过线性和非线性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蒸腾和树体规格指标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自然降水量和修剪目标产量的数学模型。提出适宜的陕北枣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产量为1.2×104kg/hm2,适宜的节水型修剪调控树体指标为冠幅体积和新稍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