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肥生产是农田循环生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是我国江南丘陵区一个重要农业省份,绿肥生产具有历史久、面积大、发展快的特点,绿肥生产尤其是冬季绿肥生产对培肥农田土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概述了江西绿肥资源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种植绿肥在农田土壤培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讨论了江西绿肥生产的发展及其模式、技术与成效;提出了大力发展绿肥生产、不断培肥农田土壤的若干对策和措施.全文对当前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秸秆还田研究进展及内蒙古玉米秸秆深翻还田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是培肥土壤重要的可再生资源,秸秆还田是培肥和改良土壤最为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同时可解决田间焚烧秸秆所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本文系统总结了秸秆还田的技术模式和培肥机理,阐述了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养分与养分有效性、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土壤温室气体减排和作物产量的影响,重点概述了内蒙古玉米秸秆深翻还田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针对内蒙古平原灌区玉米生产现有的自然环境和农业栽培技术措施,以秸秆培肥土壤为切入点,提出了与农田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秸秆深翻还田培肥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珺 《种子科技》2022,(17):114-117
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旱作农田土壤改良是提升耕地利用效率和综合产能的重要赋能手段。文章从土壤水分调蓄改良、土壤环境风险治理和土壤生产障碍修复等维度出发,提出旱作农田土壤改良技术的成效评价方法,为农田建设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土壤营养精1.2ml/kg高施用量对生土具有较好的培肥改良效果。土壤施用发育6个月后,种黑麦草仍有明显肥效;低肥力土壤小科基施发肥,苗期即有肥效反应。肥力水平低的农田使用发肥,能提高稻麦作物产量。在平整地、新垦地以及肥力水平较低的农田有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秸秆还田及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对维持农田肥力,减少化肥使用,提高陆地土壤碳汇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合理施肥,能为作物生长创造养分贮量丰富、有效性高、贮供协调的土壤生态环境,同时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介绍了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的影响和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有机农业是我国当前关键性的农业技术之一。施肥与土壤培肥技术将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在马铃薯种植中,相关部门和种植人员必须加大对施肥与土壤培肥技术的关注力度,通过研究不同土壤肥料对农作物产量的作用,进而促进马铃薯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7.
秸秆还田技术在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中国的秸秆资源丰富,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大面积以地养地,是低耗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对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质量,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培肥土壤,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农作物增产的潜力,防止农田土壤沙化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秸秆还田技术,减少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促进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充分利用有机肥料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古代农业直至本世纪 50年代初 ,仅靠施用有机肥料培肥土壤为作物提供养分 ,维持水平不高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自 6 0年代中期开始 ,化肥工业迅速发展 ,使作物—土壤生态系统内物质生产增加 ,能量循环加快 ,作物产量逐年提高。与此相对应 ,我国的肥料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有机肥料占肥料总用量的比重由1 949年的 1 0 0 %下降至目前的 50 %左右。但由于 2 0世纪化肥、农药、除草剂掀起的农业革命 ,在满足农产品数量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品质下降两大难题 ,有机农业就成为新的农业革命主流。有机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有…  相似文献   

9.
耕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耕地地力是表征农田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进行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分级是保证农田合理利用的关键所在,对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简述了国内外耕地地力评价的相关研究,进一步综述了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8种主要技术及方法的发展历史和评价应用的优缺点。现有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法律法规也亟待完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GIS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方法以及以GIS为基础的数据挖掘方法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GIS以及卫星遥感等技术的应用也将更为广泛,对提高农田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更为精准化。通过本文的综述比较,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及发展效益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保障粮食安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活动占用的土地面积逐渐增加,从而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紧缺与用地需求增长的矛盾日益加剧。依靠新垦造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是保证耕地数量的主要途径。本文介绍了目前新垦耕地的主要障碍因子和培肥现状的基本概况,重点综述了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技术与方法和新垦耕地土壤有机质快速提升技术现状与问题,并从新垦耕地土壤的肥力状况、障碍因子及评价体系研究,综合提升新垦土壤生产与生态功能的高效绿色培肥新产品的研发和加强新垦土壤关键障碍因子消减与肥力协同提升关键技术研究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在伴随作物产量提高的同时,耕地地力消耗严重,肥力下降,尤其是有机肥肥源紧缺,积制困难,耕地年均有机质投人量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下降严重。据贵阳市150户农户施肥情况定点抽样调查结果表明,667m3有机肥投人量自1980年1542kg降到1997年1034kg。农业部1995年提出“沃土计划”,要求各地以大于5%的递增速度增加耕地有机肥投入量,到2000年达到年投人有机肥2000kg/667m2以上,尽快使耕地提高一个地力等级,以保证农业持续增长。绿肥是一种养分完全的优质有机肥源,绿肥种植能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顾林 《种子科技》2023,(7):118-120
随着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耕地制度也在发生变化,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保证了农作物品质。小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麦种植不仅受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技术等因素影响,而且受土壤养分和施肥管理等因素影响。文章主要论述了小麦土壤管理技术以及小麦肥料管理技术,以期为提升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民种田积极性高涨,农业科技推广取得较大进展,种植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主要农产品产量获得较大幅度增长,种植业结构趋于合理。指出了我省种植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农产品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减少,供求矛盾难以缓和;2.生产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3.生产条件差,基础脆弱;4.生产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下降;5.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影响农业科技推广的深入发展。提出我省种植业生产今后发展的对策措施为:1.抓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切实保护耕地;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加速中低产田土改造,改善生产条件;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耕地产出率;4.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种植业;5.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推广;6.增加农业投入,管好用好建设资金,发挥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4.
旱坡耕地梯改综合措施效果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生产的基础是耕地,耕地的基本属性决定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小。贵州山地丘陵区的耕地中,旱坡耕地占有较大的比例,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1992—2004年,利用WFP5181项目资金,开展了旱坡耕地梯化改造,结合综合措施,以增大土壤接纳降雨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对表土层的冲刷,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保土、保水、保肥能力,逐步培肥土壤,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同时结合定位监测,探索其改土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5.
耕地质量监测是开展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建设目标和效益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农民用肥成本的重要手段。为了掌握耕地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合理利用土壤,同时为科学施肥及农业生产可持续增长提供科学依据,在界首市开展耕地质量定点监测玉米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结合界首市农业生产实际,施用缓控释肥(24-8-10)675 kg/hm2可以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经济性状,实现增产增收。由于2022年界首市肥料价格高,施肥处理的产投比低于不施肥处理,但缓控释肥处理纯收益高于习惯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试验结果可为黄淮海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关中平原农田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结合关中平原农业生产现状,通过对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组合下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和作物产量变化趋势的研究,揭示秸秆还田效应,为研究区筛选合理的还田模式以及农田土壤培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小麦秸秆还田后经过一季夏玉米生长,能使耕层土壤(0 ~40 cm)有机碳有所提升;高留茬还田使0~20 cm土层土...  相似文献   

17.
有机肥化肥对产量与地力效应的定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素芳 《作物杂志》1991,7(1):20-21
土壤培肥是决定土地生产力的基本条件。如何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是土壤培肥和施肥研究与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为寻求最佳培肥的优化模式对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探索、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长远途径,为制定合理的施肥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利用我国现有的四大肥料类型:饼肥、秸秆肥、绿肥、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古以来为农业大国,在农产品种植与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病虫害防治的效果,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难免会用到大量农药,造成农产品大量农药残留,不仅破坏了农田生态环境,而且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绿色植保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结合农药的危害,讨论了绿色植保主要技术与实施措施,希望有助于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麦田栽培大球盖菇方法能有效利用耕地,充分利用作物富余秸秆,解决秸秆处理难问题,抑制田间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还能修复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土壤再生能力与复种指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稳定粮食单产,增加总产值,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垦耕地耕作层肥力较差,不利于作物生长,直接种粮食作物产量较低,如在新开垦的耕地上先种1茬花生,不仅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而且还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