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玉林野生稻种质资源原位保护区生态学初探(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初步探讨广西玉林野生稻种质资源原位保护区生态学问题,为做好野生稻资源原生境保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初步探讨广西玉林野生稻种质资源原位保护区生态学问题,为做好野生稻资源原生境保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卢新雄  陈晓玲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0):1125-1132
 近20多年来,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至2002年底,国家已初步建立起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包括国家长期库和国家复份库各1座,中期库8座。长期库贮存种质已达33.4万余份,隶属35科192属712种,贮存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家种质圃30个,共保存无性繁殖作物及多年生种质4.3万余份,隶属900多个物种。试管苗种质库2个,保存种质2300份。此外还建立了2个野生稻和1个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笔者在文中介绍了我国在库存种质持久安全保存技术、超干燥贮存技术和离体保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当前种质保存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4.
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原生境与非原生境保存2方面出发,综述了在种子保存、离体保存和基因文库保存等果树种质资源保存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针对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现状,提出了国家还应加强种质资源圃和野生及其近缘植物保护区的建设,强化对资源的活体保护措施等.并指出保护重点可放在资源补充征集和保存设施的维护管理相结合的立体保存体系上,同时,也需探索更为安全、简便、实用、长期稳定的离体保存技术.  相似文献   

5.
从原生境与非原生境保存2方面出发,综述了在种子保存、离体保存和基因文库保存等果树种质资源保存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针对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现状,提出了国家还应加强种质资源圃和野生及其近缘植物保护区的建设,强化对资源的活体保护措施等。并指出保护重点可放在资源补充征集和保存设施的维护管理相结合的立体保存体系上,同时,也需探索更为安全、简便、实用、长期稳定的离体保存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概述野生稻种质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方法]在提出高大韧稻的育种理论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回顾了野生稻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重点阐述了1980~1997年高大韧课题组直接利用优异野生稻种质进行高大韧稻育种的主要研究成果。[结果]利用野生稻选育高大韧稻,首次成功向恢复系大规模地导入野生稻细胞核基因,获得野栽型强优恢复系。共获得测25、测253、测781、测258、测1012等5个优良恢复系,育成17个杂交水稻新组合,其中博优253为国家审定品种。将野生稻细胞核基因通过远缘杂交引入恢复系,拓宽恢复系遗传背景。选育遗传背景特异的优良恢复系是新恢复系选育的有效途径。[结论]高大韧稻育种是今后水稻育种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广东是我国甘薯的优势区域,以种植生产、销售、消费优质食用鲜薯为主,是全国最大的鲜食型甘薯消费市场和集散地。近年广东甘薯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5万hm2左右,居我国第4位。2006年以来广东甘薯品种改良取得较好进展,截至2019年底,国家种质广州甘薯圃保存甘薯资源1 981份;选育了33个甘薯品种通过国家品种鉴定或广东省品种审定,其中广薯87和普薯32为代表性品种,广泛种植于南方乃至全国薯区,为甘薯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另外,在杂交不亲和性、航天诱变、病虫害抗性和分子生物学等育种技术方面均取得了很大发展。对2006年以来广东省在甘薯资源收集利用、育种技术、育种成效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野生稻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方法是否得当关系到野生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综述了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方法.种质库、种质圃和原位保存相结合是野生稻种质资源保存较为完整的方法,种质圃保存要注意创造与不同野生稻种相适应的环境条件.收集采样时注意根据不同野生稻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采样策略,包括采集样本数量、采集方式、采集点设置.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加快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建设,建成完善了由1座长期库、1座复份库、10座中期库、43个种质圃、205个原生境保护点以及种质资源信息中心组成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成立了农业农村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保存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保护野生稻资源,保持物种多样性,水稻育种提供基础参考。【方法】通过调查贺州市野生稻资源现状及保护情况,分析野生稻保护存在的问题和部分野生稻资源及原生境消失的原因。【结果】发现贺州市有普通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2种野生稻资源,普通野生稻由1978年23个分布点减少到2015年的1个分布点,分布面积仅存1%;药用野生稻由16个分布点减少到5个。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管理机制不到位,土地权属不确定,缺乏后续资金保障,有害生物危害加剧及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建议】加大对野生稻资源保护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以及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和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稻种资源是水稻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院 60 年来,持续开展了稻种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创新和利用等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收集保存国内外栽培稻资源 18 800 多份、野生稻资源 5 158 份;研究建立了水稻种质中期库和野生稻圃,确保稻种资源长久安全保存和利用;系统开展了稻种资源农艺性状、抗病虫、抗逆性、品质等性状的鉴定评价,以及资源遗传多样性、分类、核心种质构建、基因挖掘等基础研究;开展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育成大批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利用优异稻种资源选育水稻优良品种 1 000 个以上,其中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推广面积达66.67 万 hm2 以上的品种有 31 个;“十五”以来向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提供栽培稻、野生稻资源累计近6 000 份次,充分展现了种质资源公益性作用。但在国外资源引进、优异基因挖掘与利用等方面仍显不足。拟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通过多学科、多组学相结合,统筹开展稻种资源各项研究工作,促使资源研究再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东乡野生稻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其在育种上的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野生稻是水稻育种的重要遗传资源。东乡野生稻是普通野生稻的一种。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导致东乡野生稻生境丧失,生境质量持续恶化,栖息地越来越少及外来种的入侵。对东乡野生稻的保护措施主要有就地保护(原地保护或原位保护)和迁地保护(易地保护或异位保护)。东乡野生稻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如特强的耐冷性,耐旱性,耐瘠性,抗病虫害,特强的再生性,广亲和性,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及恢复性等。有些优良特性已被用于水稻常规育种和杂交育种中,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些优良特性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In the last 20 years, China has made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ervation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A network for crop germplasm conserva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the end of 2002, which includes a national long-term seed genebank and its duplicated genebank, 8 national medium-term seed genebanks, 30 national field genebanks, 2 national in vitro genebanks, and 3 in situ conservation sites including 1 for wild soybean and 2 for wild rice. More than 334 000 crop germplasm accessions are currently stored in the national long-term genebank, covering 35 families, 192 genera and 712 species, which rank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world. More than 43 000 accessions of vegetatively propagated crops and perennial crops covering more than 900 species are conserved in the national field genebanks. In addition, 2 300 accessions are stored in the national in vitro genebank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latest advances of techniques for safety preservation of stored germplasm in seed genebank, ultra-dried seed storage and in vitro preservation in China and discussed current highlights in germplasm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野生稻种质资源,依据20年前贵港市覃塘区野生稻分布记录情况,对该区原生地野生稻现状进行了重新考察评估。通过考察,弄清了该区野生稻分布现状及原生地野生稻濒危现状和原因,并抢救性收集了一批宝贵的野生稻种质新资源;提出建立野生稻保护区、加强抢救性收集保存、加强保护野生稻的立法与宣传、加强对野生稻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创新利用与合作研究等措施,以保护和利用现有的野生稻资源,充分发挥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热带亚热带观赏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论述了观赏植物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利用的必要性,评述了广东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进展,分析了资源工作基础差、投入少、流失较严重和没有建立种质利用和创新体系等存在问题;针对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特点,提出了加强研究和广东资源库建设的策略与思路。  相似文献   

16.
国际协作材料在寒地稻区的引进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农科院从2000年起参加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INGER)和东亚粳稻遗传评价(GU-VA)的协作研究.到目前为止,已承担了3个不同类型的6个INGER试验圃和1个GUVA试验圃的研究工作,引进并鉴定评价了包括当地对照品种在内的730份参试材料,获得了一批适合黑龙江省生态条件的新的高产源、优质源、抗源等优异种质材料.这些协作必将为提高寒地水稻生产水平,特别是在米质改良、提高抗稻瘟病性、提高抗冷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西玉林野生稻种质资源原位保护区,目前的气候、土壤及水资源状况均在我国野生稻分布点的生态环境条件范围内,不受环境污染,适应原位长期安全保存。今后应加强相关的法制管理,并把保护工作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8.
从野生稻的种质资源概况、野生稻所具的优良性状、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及其在常规育种、杂交育种、生物技术上应用等方面论述野生稻种资源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并提出应加强对野生稻中优良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促进其在水稻超高产育种、分子育种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