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耕地土壤质量和品种是影响吉林省玉米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合理耕作制度使耕地土壤质量持续下降。工程化育种体系不健全和种子质量控制技术不规范阻碍品种选育和种子质量的提高。品种审定制度不合理和市场监管不利,导致品种市场混乱。指出玉米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方法。改革育种机制,建立现代化龙头种业,实现育种商业化,加强种子政策法规建设和监管措施,是促进吉林省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选育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我国玉米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耐密型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推广机械化收获将是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有效手段。目前推广的玉米品种与机械化收获之间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以提高品种耐密性为核心,持续增加种植密度,同时重视品种机械化作业特性将是未来品种选育的主要方向。探讨了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及自交系选育和鉴定的方法,以期抛砖引玉,不断提高我国玉米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3.
玉米在我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年播种面积900万亩以上,仅次于小麦。“八五”期间,在实现玉米品种更换中,积极发展紧凑型玉米,是提高山西省玉米单产主要途径。在利用紧凑型玉米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进一步搞好品种区域试验、示范工作,为审定、认定品种和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各地对以掖单号为主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考察、引种、试验、  相似文献   

4.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参试品种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的重要手段,是玉米新品种走向生产应用的桥梁。只有充分认识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存在的问题,科学规范试验设计,强化承试人员培训与技术交流,持续保障试验经费投入,才能客观、科学、公正地为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青贮玉米是我国玉米生产所需的特用玉米,在畜牧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畜牧业不能很好地利用玉米茎叶等部分,秸秆焚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青贮玉米推广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分析我国国审青贮玉米品种的杂种优势群,温热I群×瑞德黄、瑞德黄×热带种质杂优模式具有代表性。归为温热I群的有16个系,13个品种达品质一级标准。生物产量是青贮玉米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以青贮专用型为主是育种的方向。拓宽种质资源遗传改良基础是青贮玉米育种的重要手段。采用以单交种为主的组配方式完善品种试验程序,有利于遗传改良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6.
山西玉米品种战略刍议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太原030001)张亨禄山西具有发展玉米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玉米战略,是发展山西粮食生产的必然之举。在实施玉米战略中,最根本的措施是改良品种。一、品种战略在玉米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实施...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青贮玉米利用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畜牧业是北京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饲料短缺限制了畜牧业进一步发展。青贮玉米具有相对高生物产量和饲用价值,青贮玉米的利用对于缓解饲料短缺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青贮玉米的应用与推广,提高饲料供应,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京郊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京玉米种植面积在13.3万hm2左右,品种以普通玉米为主,专用青贮玉米发展较慢,普通型玉米品种作为了青贮玉米来用,存在生物产量低、饲用价值相对较差等问题。针对饲料短缺限制畜牧业进一步发展和青贮玉米利用与发展滞后问题,提出实现种植规模化与服务专业化、解决青贮玉米的制种难题、青贮玉米品种应多样化、青贮玉米利用模式高效化、完善青贮玉米推广、政策扶持与政府引导等多项策略。  相似文献   

8.
浅析玉米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栽培是推动玉米产业不断壮大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实现健康农业种植的主要潮流。当前,各地大力开展保护性耕作研究,为优势玉米品种的生产带来了福音,有效防止了田间扬沙、水土流失等问题,对玉米产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宁夏主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宁夏主要推广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种优势模式,在阐述宁夏玉米生产的自然奈件、耕作制度、品种演进和主要用途的基础上,探讨了宁夏玉米品种引进选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在种质创新、更新选育鉴定手段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田间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群体优势与单株优势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寻求玉米品种最适栽培密度,对提高玉米品种产量、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德瑞29是由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独家研发选育,2008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80012)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米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宜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域种植.为实现"德瑞29"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更好地服务农民,设置本试验,对"德瑞29"在中、高产田条件下最适栽培密度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1.
邓建华 《种业导刊》2013,(12):30-31
选用优良玉米品种是发展玉米生产及增加粮食总产的关键措施,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结合工作实践,从选用已经审定的品种、选用高抗倒伏的品种等九个方面提出玉米品种选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高静  王总 《中国种业》2016,(1):45-45
现代种业发展为玉米品种育、繁、推注入新的活力,培育了玉米种子市场多元化、品种多样化的发展格局,良种配良法促进玉米生产区域化种植和科学化管理,玉米增产也让农民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在玉米的生产过程中,会有诸多原因诱发玉米多穗现象,科学调查分析玉米多穗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技术措施,实现玉米生产安全、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3.
农乐988是2008年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的玉米新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11。玉米新品种利用是一条简单有效的增产途径,针对不同品种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是发挥新品种增产作用的重要保证,种植密度是栽培技术中的关键。近几年来,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更新速度加快,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发展,但由于新育成的玉米杂交  相似文献   

14.
做好玉米区域试验工作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农作物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的重要手段,是品种审定和实现品种区域化不均的主要科学依据[1]。玉米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5.
耐密型玉米育种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种植密度逐步提高不仅是玉米产量不断提高的主要途径,也是育种中提高选择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我国玉米生产和育种的实际情况,对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的育种目标、种质选择、自交系选育技术和杂交种鉴定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玉米蚜虫是生产上常见的一种玉米虫害,严重威胁着玉米的生产。目前生产上普遍应用的化学防治方法容易出现环境污染,难以根除,容易引起人、畜中毒等问题,因此培育和推广抗蚜虫玉米品种是最有效、绿色的蚜虫防治手段,而抗虫玉米品种的选育依赖于抗虫基因的挖掘和抗性分子机理的研究。本研究针对玉米蚜虫为害特点、抗性鉴定方法、抗性基因的定位以及抗性遗传分子机理等方面的有关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综述,以期为玉米抗蚜虫的深入研究和抗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玉米品种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要阐述了玉米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分析了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认为环境因素、技术投入和品种质量是影响玉米实际产量的重要因素;栽培技术不到位、肥料利用率低、水资源利用率低是影响玉米实际产量的主要技术因素:品种差异是实际产量与试验产量存在巨大差异的内在因素.提高玉米实际产量的途径一方面要切实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各项技术的到位率;另一方面要改良品种,提高品种的综合抗逆水平.  相似文献   

18.
黄方华 《种子科技》2024,(6):122-124
玉米、大豆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不断优化,出现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玉米及大豆产量,不仅实现了农业资源集约化利用,还实现了农业生产技术健康发展。基于此,分析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阐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与成效,提出几点发展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冀西北坝上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功能区,寻找高产优质的青贮玉米品种,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高产优质的青贮玉米生产,成为冀西北坝上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最佳选择。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却存在种植品种不合适、施肥不当、劳动力短缺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在阐述坝上青贮玉米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青贮玉米高产优质的发展对策和发展方向,为构建冀西北坝上地区科学合理的青贮玉米生产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回顾了新中国玉米生产形势和消费形势,尽管新中国玉米生产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未来继续提高玉米生产能力的难度加大,玉米消费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国内玉米供求关系将由供大于求逐步转向供求平衡甚至供应偏紧,玉米有效自给的压力增大,玉米产业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加大。在剖析农业资源紧缺、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等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玉米产业发展提出了科学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品种与区域布局、促进机械化发展等对策建议,旨在引导人们认清国内玉米产业形势,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中国玉米产业更加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