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翯 《种子世界》2021,(9):0024-0026
五味子是珍贵的药用植物,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当前随着市场上对五味子药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直接推动了药材五味子种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辽宁省本溪市有着悠久的五味子种植历史,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十分适合中草药五味子的生长发育,产量较高,品质较好,市场供不应求。但在长期的栽培管理过程中,由于很多农民群众并没有掌握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五味子种植过程中一直坚持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产方法,使得五味子的产量和品质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无法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加强五味子栽培技术的有效科研和攻关,结合该种药材的生物学特征和药用价值,对原有的栽培管理方案做出有效的调整,保证栽培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提升五味子的产量和品质奠定坚实基础。本次研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五味子的生物学特征和药用价值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了五味子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王文梅 《种子世界》2021,(9):0015-00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果树栽培行业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我国消费者对水果的果实品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水果果实的品质也间接表明了我国当前果树栽培技术的好坏。为了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果实的品质,只有不断加强我国的果树栽培技术,因此,相关研究与技术人员开始不断尝试通过增加果树栽培的科学技术含量提升果实品质的方法。只有将果树栽培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善,才能提高我国各类果实的品质,使我国的栽培技术在科技不断创新的今天占据稳定的地位,也能使果实销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稳定地位。文章对果实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展开深入调查,详细分析了通过提升果树栽培技术提高果实品质的方法,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果树果实品质的提升、果树栽培技术的发展以及果农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起到切实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上海地区高龄‘宫川’橘园栽培密度过高、树势衰退、坐果不良等现状,探索合理间伐对柑橘园改造的效果。2009—2012年间,我们对上海崇明绿华镇一个树龄20年、株行距为3m×3m的‘宫川’果园进行间伐,并持续监测了树体冠层结构变化、叶片叶绿素含量、树脂病发生情况、坐果率、产量和果实品质等。结果表明:合理间伐不仅能有效改善树体冠层内部通风透光条件,更能提高对树脂病的抗性,明显提升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能明显提高单株产量。进一步检测发现,间伐后果实中蔗糖和葡萄糖含量提升显著,其中2011年10月测得果实中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比同期对照高出50.9%和24.8%,但果实中几种主要有机酸含量与同期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故认为合理间伐能在促进增产的同时有效提升果实糖酸比,改善果实风味,是一项有效的密植园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4.
速冻葡萄粒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属我国六大水果之一,主产于北方.新疆、甘肃、河北、山西、山东、辽宁、陕西及黄河古道地区均有大量栽培.随着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种植范围也逐渐扩展到南方.葡萄属于浆果,水分含量高达65%~88%,含糖量达10%~30%,并富含有机酸、果胶、维生素、矿物质及多种氨基酸等[1].  相似文献   

5.
王翯 《种子世界》2021,(10):0042-0044
北五味子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中草药和出口的药材,同时也是很多药品食品保健品生产加工的重要原材料。当前随着市场对五味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野生五味子资源不断锐减,可持续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资源日益枯竭。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并保证野生种植资源的安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辽宁省本溪市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人工种植五味子产业。但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显现,例如选址不合理,盲目的购买品种,施肥不科学,栽培管理不合理,导致了五味子的产量不高,品质下降,市场竞争能力不足。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探讨本溪市北五味子种植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种植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国北五味子资源丰富,为了探明北五味子内生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从总DNA中扩增出内生细菌的rDNA,选用焦磷酸测序法的MiSeq平台去研究北五味子内生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发现了北五味子内生细菌,分属于6个菌门,9个纲,17目,27个科,31个属,39个种。蓝藻门细菌为北五味子果实内生细菌的优势菌,含量约为88.19%。除此之外,肠球菌、乳球菌和芽孢杆菌这3个属的细菌分别占据其中的4.79%,2.59%和1.11%,其他细菌的总数占总量的3.32%。细菌多样性分析方面,Shannon指数为0.633,Chao指数为39和Simpson指数为0.781。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北五味子内生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发现与其他植物的细菌多样性相比,北五味子果实中内生细菌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正柠檬是柑橘属一种重要的常绿小乔木,果实富含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对人体十分有益,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栽培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柠檬栽培历史悠久,栽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其中以四川省安岳县栽培面积最大,重庆市万州区也有较多分布。  相似文献   

8.
避雨和露地栽培蓝莓采后贮藏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蓝莓果实贮藏品质差异,采用避雨和露地两种栽培方式种植‘蓝丰’、‘北陆’蓝莓,采后用PET盒分装后放入聚乙烯(PE)袋中,0℃下预冷24 h后扎口冷藏,对比分析冷藏期间两种栽培方式蓝莓果实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避雨栽培蓝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可滴定酸含量、果实含水量和花色苷含量显著低于露地栽培,在采后0℃贮藏期间,避雨栽培果实相较露地栽培更能有效地抑制好果率的下降和果实质量损失率的升高,延缓果实水分含量、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总黄酮含量的下降,使可溶性糖含量维持在更高水平。因此,相对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蓝莓在采后低温贮藏期间能维持更好的果实品质和贮藏效果,果实贮藏期延长,这为采前避雨栽培措施调控蓝莓采后贮藏保鲜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刘妍 《种子科技》2023,(12):94-96
核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干果,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核桃含油量高达50%~60%,是食用油和工业用油的原料。由于核桃栽培技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种植者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深入研究核桃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核桃的栽培价值,分析了核桃的栽培条件,研究了核桃栽培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地区野生华榛的生长状态,明确其果实、土壤和叶片间的养分关系,为野生华榛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栽培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以典型喀斯特地区盘州市野生华榛的土壤、叶片和果实为材料,测定其矿质元素含量,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分析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矿质元素对果实指标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盘州市的野生华榛土壤中的大量元素处于中等偏上级别,微量元素除有效锌含量较高外,皆处于中等偏低的级别。果实的蛋白质含量为18.52%,粗脂肪含量为39.88%,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7.62%。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表明,果实、叶片及土壤中的Mn元素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大,说明Mn元素是影响华榛果实品质的重要元素。而果实中的N、土壤中的Mg、叶片中的P和Mg元素对于果实品质均有较大影响。野生华榛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较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在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叶片和土壤矿质元素诊断分析,对植株Mn元素含量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控,进而提高华榛果实品质。而适当调整土壤中的N、Mg、P元素含量对于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涛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148-151
通过对翠冠梨不同栽培模式的处理,研究大棚和套袋栽培以及套袋果实除袋后对梨果实果皮色素、品质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和套袋栽培都降低了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大棚栽培增加了果实中果糖、淀粉、纤维素、维生素C、蛋白质、Fe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对果实品质和营养价值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套袋栽培使果实单果重减小,营养成分也有所下降的趋势;套袋果实除袋后果皮色素和果锈明显增加,果实硬度显著减少,果实商品性大幅下降,没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除草剂产业发展的现状全球农药市场持续增加,农药市场销售额高达300亿美元左右,年增长率为1.2%。其中除草剂为150亿美元左右,占50%,年增长率1.2%。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的逐步转移,栽培耕作方式趋向于规模化和集约化,对农药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其中,除草剂近年来的增长率远高于杀虫剂和杀菌剂发展水平,约占到农药产量比重的1/3。目前全国农田化学除草面积已达0.53亿hm2,较1980年增加了10多倍,上市的除草剂有效成分约为100个,分属磺酰脲、酰胺、三氮苯等20大类,除草剂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沙尘暴频繁出现,研究表明沙尘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南瓜栽培面积大、产量高.每年南瓜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以上,居世界第二.近年来,南瓜深加工研究尚未得到重视,产品单一、生产设备简单、产量较低,在食品工业生产中仍停留在制作果脯、果酱及果汁上.传统果脯由于加工处理时间长,糖渍温度高,果实中营养物质损失严重,尤其VC最典型.由于果脯含糖量高达68%~75%,不仅掩盖了原果实风味而且也不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满足不了人们对低糖食品的需求.因此,笔者探索出一种改进工艺,既缩短了加工时间,又降低了南瓜脯含糖量,并保存较高的VC等营养物质含量,以满足人们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同时也是发展乡镇企业经济的一个很好途径.现将低糖南瓜脯加工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猕猴桃是一种栽培经济效益好、生态效益显著的新兴水果,近几年在我省发展速度较快。但是,随着大面积果园陆续进入结果期,猕猴桃黄化病在栽植地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湿地,发病率较高,发病株率占到栽培总株数的10%左右,严重田块发病株率高达20%~30%,有些新建园的1~2年生小苗也有发病,对我省猕猴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限根栽培对樱桃番茄品质的影响及限根下叶片氮代谢的变化,以樱桃番茄‘金珠’为试材,采用基质盆栽,研究限根栽培对樱桃番茄单果重、果实品质、叶片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容积较小盆钵进行番茄限根栽培,单果重下降,果实品质得到改善,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提高幅度最高分别可达12.50%、21.75%和3.41%,且栽培容器容积愈小,品质提高和单果重下降愈明显。限根栽培还降低了植株叶片硝态氮的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总之,采用限根栽培能够提高樱桃番茄果实的品质,同时产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植株叶片氮代谢减弱。试验结果对高品质番茄栽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五味子的DNA提取及RAPD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TAB、SDS、改良CTAB法对五味子总DNA提取进行研究,并对总DNA进行电泳分析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以改良CTAB法提取五味子叶片DNA纯度最好,以此DNA为模板可获得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RAPD扩增结果。从14条重复性好的引物中共扩增出67条带,平均每个引物4.8个片段,多态性位点数为58,比例为86.6%。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与五味子形态学分类结果相似,10份五味子优系在遗传相似系数0.69处可划分为3个类群,该RAPD技术体系可以很好地用于10份五味子种质资源的鉴定。  相似文献   

17.
丰收24大豆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密植栽培是目前大豆栽培应用面积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先进栽培技术。密植栽培技术具有四大优点。一是密植栽培增加密度,扩大了绿色面积,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实现个体与群体合理配置,达到高产。二是适合机械化管理。三是封垄早,宜控制草荒,便于生产管理。四是增产幅度大,比常规垄作栽培一般增产达8%~10%,高达23%。  相似文献   

18.
樱桃番茄富含蛋白质、钾、钙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硒及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柠檬酸、苹果酸等,其中维生素C含量大大高于普通番茄,成熟果实含糖量高达9%-10%,风味独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此外,樱桃番茄在医疗保健上也有重要作用,其果汁中含甘汞,具有利尿保肾功能;果皮茸毛能分泌芦丁,芦丁与维生素E作用相同,能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9.
杨梅成熟期遭遇梅雨季节,常常造成丰产不丰收,为了改善果实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本试验采用避雨伞栽培杨梅。结果表明:伞内平均温度为28.39℃,伞外平均温度为30.25℃,避雨伞栽培平均温度比伞外低1.86℃。伞内的平均相对湿度为79.91%,伞外的平均相对湿度为77.49%,避雨伞栽培平均相对湿度比伞外高2.42百分点。伞内处理的杨梅叶片长、宽、厚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比对照低10.10%、17.49%、15.79%和29.79%,夏梢长显著比对照低8.31%。避雨伞栽培果实品质有所改善,b*值、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显著比对照高19.22%、15.18%和5.75%;酸含量和落果率显著比对照低8.86%和30.19%。采摘期比对照多1-2天,商品果率比对照提高了5.14%,经济效益提升明显,可适度推广避雨伞栽培杨梅。  相似文献   

20.
五味子,别名北五味子,是著名的药用植物.由于它是北温带森林的层间植物,因此,对森林环境有较强的依附性.在我国,五味子一直处于野生状态.论述了五味子的资源现状、栽培历史、生物特性、生态特性、栽培技术和采收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