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采取超宽膜等行距模式种植的棉花生物学性状、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超宽膜等行距种植模式较常规对照种植的棉花产量和品质均有所提升,其中,籽棉产量增幅6.3%,绒长增加0.1 mm,整齐度高0.9%,断裂比强度高0.9 cN/tex。超宽膜等行距种植模式对棉花提质增效有促进作用,可在库尔勒垦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第五师双河市开展棉花超宽膜(幅宽4.40 m)栽培配套种植技术,探讨该技术在提高地温、加快棉花生育进程、增加经济效益及提高残膜回收率等方面的应用效果,以为大面积推广棉花超宽膜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超宽膜植棉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植棉技术,它是在宽膜植棉优势的基础上,将1.45m宽的地膜加宽到2.15m以上,由原来1膜种植4行,变为1膜种植6~7行,从而更充分地利用地膜的增温、保墒、杀草效应,使棉花早播种、早出苗、发育快、成熟好,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4.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通过棉花种植能够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棉花种植的过程中,棉花栽培技术直接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但是从当前的棉花栽培技术发展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该加强对棉花栽培技术的研究,找到棉花栽培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创新措施,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主要阐述了棉花栽培技术,以及棉花栽培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新疆伊犁棉花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由于适合当地的棉花栽培技术研究尚未深入,直接影响了棉花产量。棉花的区域化推广迫切需要明确其最适播期与种植密度。本试验选用伊陆早7号为试验材料,通过播期与密度两因素对棉花产量影响的研究,提出伊犁棉花种植的最适播期与密度,旨在为伊犁棉花种植栽培技术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选用棉花品种(系)1601、1602、1606、1607、1609、科研5号、P443、Q14-37、新陆早35号和QM-2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棉花品种生育期、适宜机采的性状、产量以及品质等指标,以筛选出适宜机采的优质棉花品种,结果表明,与对照棉花品种新陆早35号相比,1601产量较高,品质好,较适合机采,适宜在奎屯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疆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棉花在新疆农业生产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棉花种植较易受到土壤、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病虫害问题,深入研究棉花种植选育与栽培技术,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此,主要分析了新陆中 87 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在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确保棉花种植的抗逆性、高产性与稳定性,在增加产量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杂交棉超宽膜不同播种模式下的产量及品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一膜四行播种模式可提高规避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更易实现稳产、高产,促进棉花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9.
张勇 《种子科技》2022,(4):67-69
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能够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棉花种植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只有通过高产栽培技术才能保证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为此,应利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为确保农民的经济收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梨树属于蔷薇科梨属,多以乔木与落叶果树形式存在,生存空间比较广泛,遍布全球。梨树果实能够清热润肺、生津解渴,具有一定的商业应用价值空间,因此很多地区都在进行梨树种植,通过果实获取利润。在梨树种植技术应用方面,早产早丰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果实产量与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研究价值。主要以梨树早产早丰栽培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梨树生存环境、形态及生长过程等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棉花早衰严重影响棉花单产和总产,目前在超宽膜上尤为突出,其表现为:植株矮小,棉株提前衰老、枯萎、蕾铃脱落严重,僵瓣、干铃增加,果枝果节少,封顶早,生长无后劲,中上部空果枝多,提前吐絮。  相似文献   

12.
王天峰 《种子科技》2024,(3):131-133+154
棉花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同时对种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加大对棉花栽培与田间管理技术的研究力度。基于此,主要从选种、整地、播种等方面阐述了棉花栽培技术,从棉花不同生长阶段田间管理和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棉花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播种、水肥管理、化学调控及病虫害等方面总结了膜下滴灌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种植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杂交棉新品种W8225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7年开展了W8225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W8225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措施的优化组合为:每hm^2密度为42000株,追施尿素300kg、磷酸二铵375kg、硫酸钾225kg,单株摘早蕾8个。密度和摘早蕾对棉花产量、品质影响最大,在棉花栽培中应高度重视合理密植问题,早发棉花应适度摘早蕾。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棉花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棉花栽培的过程中,栽培技术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所以要加强对棉花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此外,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也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应加强对棉花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阐述了棉花栽培技术及长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期为棉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棉花覆盖降解膜栽培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覆盖地膜栽培具有保温增温 ,调墒防旱防渍 ,增肥通气 ,抑制杂草和减少劳动用工的作用。同时还能充分地利用其有效生长季节的光热资源 ,促进棉花早现蕾 ,早开花 ,早结铃 ,增加单成桃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因而 ,自棉花覆盖地膜栽培技术应用以来 ,为我省棉花夺取高产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 ,由于地膜难于分解 ,长期使用后会不断地积累在土壤中 ,造成土壤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耕种难度加剧 ,棉花产量和品质相应受到严重影响 ,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地膜给土壤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引进了国内研制成功的 6种降解膜进行棉花覆盖…  相似文献   

17.
管锋 《中国种业》2017,(8):79-80
洞庭湖地区目前推行的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是"适时早播,营养钵育苗,稀植大棵,大肥大水,精细整枝,多次采收"。建立以"迟播直播、高密种植、轻简管理、集中成铃、化学催熟、集中采收"的棉花"直密早"栽培技术,不仅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栽培技术存在的费工、费时、烂铃和早衰等问题,也促进了集中成铃、提早成熟、集中采收,缩短了生产周期,为棉花全程机械化采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介绍了既适于采棉机采收,又符合新疆棉区生态条件下的“密、矮、早、膜、匀”技术路线的棉花新型种植方式--带状种植方式的演变历史、技术规格、生育特点、产量结构、群体结构及群体内生态因素的空间分布,同时提出了带状种植方式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9.
地膜覆盖能够起到保湿增温的效果,对农作物健康生长非常有利。在新疆地区棉花种植过程中,常常运用地膜覆盖种植方式。运用地膜覆盖的棉花产量高、品质佳。然而采摘棉铃之后,如果没有将地膜回收工作充分做好,棉田中会残留很多地膜,对土壤结构造成很大破坏,还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使棉田肥力下降,对播种之后的棉花种子发芽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会影响棉花根系的正常发育,降低棉花产量。为此,必须充分重视棉田残膜回收工作,采用机械化棉田残膜机具,在棉花播种之前、苗期揭膜后及采摘棉铃后,对棉田残膜进行回收,这样才能保证棉花健康生长,提高其产量和品质,还能控制和减少棉田污染。基于此,结合实践探讨了新疆棉田地膜污染情况与残膜回收现状,对棉田残膜机械化回收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当前新疆地区棉田残膜回收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王新 《种子科技》2019,(11):24-24,27
新疆北疆地区是我国棉花种植和产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产区。北疆地区年降水量偏少、光照条件充足,具有非常丰富的热量条件,这些独特的气候特点为当地棉花种植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基础,成为当地最有优势的产业之一。为了进一步提升新疆北疆地区棉花种植的单产产量,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加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