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绍杰 《农村电工》2004,12(11):19-19
《农村电工》杂志,是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和华中电网公司主办,针对农电企业和广大农村电工出版发行的一本好书。《农村电工》不仅登载有党和国家对农电的方针政策,而且有县级供电企业和基层供电所的管理经验;不仅有“多供少损”和“电价电费”指导性文章,而且有“农电技术”和“电与法”,对于指导县级供电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用电管理,减轻农民电费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依法治企指明了方向。我公司积极订阅《农村电工》,干部职工自觉认真学习《农村电工》,以《农村电工》作指导,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取得了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2.
2000年7月18日,笔者就《农村电工》期刊采访了江苏省沛县供电局分管农电的局长陈向光.问:您对《农村电工》期刊的看法如何?陈局长:近几年,我局连续订阅了《农村电工》期刊,我每期必读,重要文章和重点段落我都做了标记.我认为,这本杂志具有贴近性、实用性、借鉴性和可读性,她是一本集农电政策、农电管理、经营效益、安全生产、电工技术、经验介绍等内容为一体的农电科普杂志,是广大农电工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3.
《农村电气化》杂志是县及乡村电工必不可少的电力科技读物 ,它是集通俗性、经验性、实用性、贴近性、可读性、可操作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农电科教书 ,真可谓是农村电工的知音 ,厂矿电工的挚友 ,农电管理者的参谋 ,农民用电的助手 ,家电维修人员的帮手 ,学电、用电、管电离不开《农村电气化》,县乡农电管理者爱不释手 ,更是农电工最好、最贴近的导师。我们江苏省沛县供电局全体干部职工和 80 0名农村电工向《农村电气化》期刊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园地表示衷心的感谢 !并预祝贵刊再创新的辉煌。我县农村电工以真实的事例来证明《农村电…  相似文献   

4.
2005年初,我儿子从部队复员被安排在电业局上班后,我立即给他订了份《农村电工》杂志,目的是让他从部队到地方工作转轨有个好的开端,通过阅读学习《农村电工》从中获取知识,以此促使他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从思想和技术上尽快溶入供电行业这个大舞台中来。就目前形势而言,适合青工上岗培训自学,而且宣传农电发展形势,贴近职工、贴近生活、贴近工作实际的学习资料并不多,我看唯有《农村电工》杂志办得有特色,与农电一线职工贴得最近,最适合广大的电力职工阅读和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因为这是农电管理工作唯一的一份面向基层的百科全书,易读易记…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电管站站长,是农村用电的管理者.长期在农电战线工作使我认识到,农村电工是农民出身,文化程度比较低,真正把他们集中到课堂上请来专家讲课他们还真听不懂.我站于1996年开始给电管员订阅《农村电工》杂志.几年来,我们通过学习《农村电工》杂志刊登的农电技术、安全第一、农电设备等方面的内容,提高了我们的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同时,也促使我站出  相似文献   

6.
想起《农村电工》创刊至今同中国电力事业一路风雨兼程走来的光辉历程,想起自己同她结下的十几年的难解情缘,我不禁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农村电工》几乎见证了我国农电改革发展的整个过程,并且她对于广大奋战在农电战线一线的农电管理者及农村电工们来说,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良师益友,更是他们解决现实疑难问题,提高农电管理水平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7.
我是1995年进入安徽省宿松供电公司工作的,当时分配到供电所当上了一名农电工.由于对线路维护、台区管理方面的知识很缺乏,为了多学知识、多学技术、干好工作,我如饥似渴地寻找学习资料.可就当时情况来说,适合农电工自学,贴近农电、贴近生活、贴近工作实际的学习资料并不多.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县公司看到了《农村电工》杂志,通俗易懂的内容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农村电工》杂志办得有特色,内容丰富全面,与农电一线职工贴得最近,是唯一的一本面向基层的农电百科全书,易读易懂.从此,我把《农村电工》杂志作为我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知识库,年年订阅.作为《农村电工》培育出来的学生,我真诚地对《农村电工》全体编辑老师道一声:谢谢您!  相似文献   

8.
元旦献辞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农村电工》编辑部全体同志向战斗在农电第一线的广大衣村电工、乡镇企业电工、各级农电管理人员致以节日的祝福!向关心、支持本刊的广大作者、编委、顾问及各界同仁鞠躬致敬!  相似文献   

9.
蔡宇宙 《农村电工》2002,10(11):22-22
1995年,我从农村基层走上了农电管理岗位,虽然我熟悉农村用电和农村用电管理情况,但对农电知识还是知之甚少,上任后就有一种急于了解农电知识的迫切心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市局汇报工作时,看到一本《农村电工》杂志放在桌上,翻开一看,细分的二十多个栏目,让我耳目一新。晚上,我一口气把那本《农村电工》杂志从头到尾仔仔细细阅读了一遍,里面丰富的知识让我精神大振,心里也渐渐地踏实起来,我找到了农电知识入门的好帮手,我从此与她结下了“情缘”。今年是我从事农电工作的第八个年头,八年来《农村电工》杂志使我学到了…  相似文献   

10.
郎永强 《农村电工》2005,13(12):37-38
随着“两改一同价”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农电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农民群众对电力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加强农村电工队伍的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农村电工业务素质,成了农电工作的当务之急。怎样才能在既不耽误正常工作又能在较短的时问内提升供电所人员及农村电工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呢?很显然,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把“要我学习”转变成“我要学习”,是实现这一点的必由之路。郎永强同志撰写的《农电技能一点通》是本着“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原则编写的。本刊从本期起,将《农电技能一点通》缡发出来,以飨读者。其目的是要帮助农村电工尽快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村用户。相信,这也是广大农电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同时,也希望广大读者给我们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正依据国家政策及时为农电用工补建、补缴养老保险,既是依法治企的要求,也是解决农电用工养老问题的重要措施。农村电工养老困境及机遇农村电工在1999年"两改一同价"前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于当时农村电力资产属于村集体所有,农村电工由村委会指定和管理使用,其身份是农民,没有脱离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电苑期刊百花园中的一株幼苗——《农村电工》杂志,在各方贤达才人的精心培育下,至今已茁壮生长了二年。回顾两年艰苦历程,我们全体编辑工作人员谨向全国的广大农村电工以及为我国农电事业发展而辛勤耕耘的农电工作者致以亲切地慰问!向关心、支持本刊的广大作者、顾问、编委和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3.
彭荣才 《农村电工》2006,14(1):49-49
编辑同志:尽管农村电工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对农村电工》《杂志情有独钟。最近,经过我们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电工》杂志仍是江苏省海安农电人的第一选择。该县农电公司经理钱锦山、党总支书记谢明高兴地告诉笔者《农村电工》:杂志可读性强、指导性好、信息量大而深受农  相似文献   

14.
李友柱 《农村电工》2005,13(1):19-19
江苏省阜宁县供电公司,为塑造学习型乡镇供电所,提高农电队伍素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我公司按照实际需求征订《农村电工》杂志近800册,全县500多名农村电工、200多名供电所人员、全公司各部室和农电管理所负责人及有关人员人手一册。我们从《农村电工》上学到了知识,并运用到实践工作中,既拓宽了视野,又增加了才干,可谓是一举多得,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5.
读者天地     
《农村电工》与我心心相印 也许是搞农电的缘故,总离不开《农村电工》。当我第一次见到《农村电工》后,我就对她“一见钟情”。 该刊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版面新颖,吸引力强。我通过看《农村电工》,学习国家对农村供电的有关政策、方针,开阔了视野,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获得许许多多的信息,使我的业务和技术素质有所提高。 作为在农电县从事技术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我十分钟爱《农村电工》,每到月末,我就期盼着早日见到《农村电工》。收到《农村电工》后,我每期必读,一篇也不漏,她成了我工作中解决技术和其他难题的良师益友,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因为有缘份,便十分珍惜,从试刊到如今,虽说有的《农村电工》已翻得“千疮百孔,目不忍睹”,但我还是一本一本地摆好放在柜子里;也因为有缘份,我忙里抽闲笔耕不辍,给《农村电工》投稿,我利用业余时间和农村电工一起评刊、议刊。大家对《农村电工》有啥心里话,发生啥新鲜事,总要我当“二传手”,把他们心里话写成稿寄给杂志社。农电工们见到他们的要求和企盼见诸报端,总是夸《农村电  相似文献   

16.
张涛 《农村电工》2004,12(12):14-14
一走进我局农电科,就能感受到浓浓书香气氛.一本本期刊整齐有序地摆放在桌子上、柜子里。这是局领导关心基层,为促进学习、提高干部职工业务技术素质所订阅的《农村电工》杂志。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我从事农电工作已10个年头,每个月我总会收到一份散发着油墨香的《农村电工》杂志,伴我度过一个个春夏秋冬,她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每当我工作中遇到了困难,她总是为我解开疙瘩,搬开“绊脚石”。《农村电工》围绕农村用电管理工作,在普及、传播用电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在农村用电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常识教育方面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她辟有“电与法”、“农电技术”、“县局园地”、“电工之友”、“读者天地”等近20个栏目,满足了农村电工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要。弹指间,《农村电工》已走过十几个春秋,面对这本年轻…  相似文献   

18.
孙新榜 《农村电工》2005,13(10):18-18
我于1995年分配到河南省襄城县供电局工作,1998年开始从事农电管理工作,有机会接触到《农村电工》杂志,通过多年的阅读,深深感受到《农村电工》杂志是农电工作者工作的助手和生活的益友。  相似文献   

19.
欣闻《农村电气化》创刊20周年,谨此致以热烈的祝贺!《农村电气化》作为学术交流的载体,科技进步的传播媒体,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20年来已成为全国农电工作者和广大农村电工的良师益友,为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我国电力工业和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并逐步完善;电力体制和农电管理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农村电气化》作为全国农电学会承办的集…  相似文献   

20.
1999年是澳门回归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在这喜庆年的金色11月,我们迎来了本刊——《农村电气化》创刊20周年和150期。我是一名农村电工,对《农村电气化》这本刊物有着深厚的感情,她贴近农村电力事业,文章通俗易懂,内容全面,上至政策宣传、下至农电小经验。每个细节都是我学习的,她是我们农电管理者学政策和学技术的金钥匙,是农村电气化事业在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通过我学习《农村电气化》等有关电力方面的刊物,使我懂得了不少电力知识和技术经验,使我在农村电力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