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是目前台湾省虾类养殖的主要对象。自1968年以来,斑节对虾的养殖产量逐年递增,其速度之快相当惊人。1968~1977年,其成虾年产量由61吨上升到1,000吨,增长约16倍;至1985年,成虾年产量达到30,000吨,较1977年又增长近30倍。最近三年间,产量继续上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淡水养虾业发展与市场的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八十年代由于对虾养殖发展迅猛,年产量近20万吨,是世界的主要对虾输出国,期间淡水养虾业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到1993年随着对虾流行病的发生,对虾养殖业迅速滑坡,淡水养虾业才逐步兴起,并成迅猛发展趋势。以江...  相似文献   

3.
厄瓜多尔是南美最大的养虾国,1987年养殖面积7万公顷,年产量3.2万余吨,产品主要出口美国,占美国对虾进口量的15%,养殖对虾的出口量占对虾出口量的70%。厄瓜多尔气候适宜,每年可养2~3茬对虾。1984年前,养殖用虾苗全依赖天然虾苗,由于捕捞强度过大及工业污染等的影响,天然虾苗捕捞量下降,而各地养殖面积又盲目扩大,1984年虾苗的需求量超过7亿尾,由于虾苗供应不足,当年即有50%以上的虾池抛荒,养虾业受到严重打击。1985年厄瓜多尔政府开始建造对虾孵化场,目前,全国有不同规模的虾苗孵化场70余家,但由于亲虾培育技  相似文献   

4.
1988年世界对虾养殖产量估计达到d5万吨,占世界贸易22%,产值达20亿美元,贸易值达60亿美元。由于中国台湾省和孟加拉国对虾产量下降,因此影响了1988年产量进一步增加,中国对虾养殖产量居世界首位,拥有4,000个对虾养殖场,其总产量为10万吨;而厄瓜多尔1,300个对虾养殖场只生产了7万吨;中国台  相似文献   

5.
对虾是我县出口创汇的大宗珍贵水产品,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大规格对虾(特别是活虾)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强,需求最大.小规格对虾国内外市场销路也好.产品供不应求。据美国教授奥希达今年三月在我国湛江市透露。目前,世界产虾国(含地区)达96个,年产量19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对虾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80年,全世界养虾产量只有2万吨,1983年已达10万吨,三年时间翻了二番多。其中白虾系产量6.5万吨,产量最大的是厄瓜多尔,达4万吨,其次是中国8,800吨;黑虾系(斑节对虾)产量3.5万吨,我国台湾省达1.6万吨,其次是孟加拉国7,000吨,印尼5,000吨,菲律宾4,000吨,印度3,000吨。厄瓜多尔的养虾业居世界首位。该国从70年代初开始养虾,79年以来养殖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84年养殖面  相似文献   

7.
1991年国际对虾市场的基本情况是,海捕虾产量下降,养殖虾产量保持稳定。美、日、欧共体三大对虾市场进口量增加。美国和日本创对虾进口最高纪录,其中养殖虾超过半数。随之,因供过于求造成虾价下跌。据悉,这一情况将影响1992年的对虾市场。一、生产情况去年,主要产虾国海捕虾产量均比1990年降低。挪威的产量为48000吨,比1990年的62300吨减产14300  相似文献   

8.
短讯     
<正> 养虾业前景看好 1990年养虾业将开始走出低谷,并有向上攀升之势。主要依据是:1.世界对虾需求量明显增加。美国是对虾的最大消费市场,每年达30万吨。预计世界对虾消费量年增长率在8%左右。2.各主要养虾国和地区都在持续减产,乃至供应量锐减。据报道,泰国和台湾以往各产十多万吨对虾,皆因发生对虾病变及污染日趋严重,致使养虾业不断萎缩。印度尼西亚养虾条件良好,但因财团投资经不起前几年国际市场对虾价格一再下跌,养虾情绪不振产量难于突破10万吨。  相似文献   

9.
科技短讯     
<正> 世界养殖对虾总产量 1990年世界养殖对虾总产量创近十年最高纪录,约633000吨,比1989年产量565000吨高出12%。在池塘养殖中,有100万公顷的单产超过了630kg/公顷。投放世界市场的对虾,已超过了260万吨的总销售量,其中养殖虾占25%,捕捞虾占75%。在十年前的1980年,养殖对虾产量仅占世界对虾需求量的2%。东半球养殖对虾产量占世界养殖对虾供应量的85%。1990年,中国大陆、泰国、印度尼西亚养殖对虾产量均超过10万吨,占东南亚生产量的近70%。印度、菲律宾、越南、中国台湾和孟加拉国也是养殖对虾的主要产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由于台湾斑节对虾的疾病,使日本养虾业受到很大损害,并由此被迫转向小规模生产,这就是1988年春季以来,导致日本对虾价格高涨的重要原因。这次有机会赴台,目的是调查斑节对虾疾病的实况和了解自1987年以来威胁日本对虾市场的台湾活对虾的现状。调查日期从1988年8月8日至15日。调查区域是以屏东县东港为中心的斑节对虾养殖区;屏东、高雄的虾加工厂;东港、基隆的各水产试验所;以及宜蓝的对虾养殖区。调查报告如下:台湾现代的斑节对虾养殖,是由廖一久博士等在故藤永元作博士的指导下,于1969年斑节对虾在世界首次获得人工繁殖成功后开始的。其后,不断发展,到1983年产量已超过1万吨,1987年达到8万吨以上,创  相似文献   

11.
巴西从2 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对虾养殖,但发展缓慢。直到90年代,从南太平洋引进了太平洋对虾并掌握了养殖技术后,该国养虾业的发展速度才加快起来。据巴西全国虾农协会提供的数字,巴西2 0 0 2年生产对虾6万吨,2 0 0 3年将增加到9万吨,养殖面积扩增到1.4万公顷。预计2 0 0 4年  相似文献   

12.
世界对虾和淡水虾产量迅猛增加,到本世纪末年产量将超过100万吨.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对虾是渤海渔业经济的主要支柱,由于捕捞船只迅速增加,捕捞强度进一步增大,致使对虾资源遭受严重损害,由历史上最高年产量的4.27万吨下降到目前万余吨。为了恢复渤海对虾资源,在原农牧渔业部和黄渤海区渔业生产指挥部的部署下,开展了对虾苗种放流增殖工作。1985~1989年渤海区共放流了3cm以上对虾苗种48亿尾。辽宁、山东在黄海区、浙江、福建在东海区也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国外简讯     
国外简讯印度大力发展对虾养殖印度的海岸线长达7517公里,专属经济区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发展对虾捕捞业和养殖业条件优越。然而,前几年,该国每年的对虾总产量仅约20万吨,出口贸易额只有1.67亿美元。原因主要是养殖虾产量不高,仅占对虾总产量的20%左...  相似文献   

15.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也是亚洲和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柱性海洋产业。我国的对虾养殖产量和养殖规模曾在19881992年居于世界首位,年产量达20多万吨,年产值近百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1993年养殖对虾病害的暴发性流行,导致了整个对虾养殖产业的严重滑坡,不仅对虾养殖业本身经济损失巨大,而且相关的对虾加工和出口等行业也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由对虾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对虾病害防治和养殖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同时也积极引进凡纳对虾(俗称南美白对虾)和细角对虾(俗称蓝对虾)等新的虾种进行养殖,特别是我国华南地区采用高位池和过滤海水防病养虾系统等高新技术进行凡纳对虾和斑节对虾养殖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促进了我国对虾养殖产量的迅速回升,对虾养殖业又开始出现增产增收的良好局面。2000年华南地区养殖对虾产量增长迅速,达到12万多吨,其中约5万吨是凡纳对虾;仅广东省就达到7.5万多吨.超过全国产量的1/3。采用新的集约化防病养殖技术,凡纳对虾单造产量普遍达到510吨,公顷,高的年产量已达到20吨,公顷,在江苏、山东等地进行小规模养殖也取得了成功,其养殖成功率和效益优于我国原有的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华南地区现已成为我国养殖对虾的主产区。2000年我国华南地区引进细角对虾进行试养取得成功,个别地区单造产量达到610吨,公顷,成为我国南方对虾养殖中又一个新的种类。但是,国内对于细角对虾的研究刚刚开始,缺乏专门介绍该虾的资料,广大虾农对此虾也了解不多。作者在此对细角对虾的养殖技术作一简单介绍,并与凡纳对虾等其他滨对虾属种类进行比较,提供给有关科研人员和养虾业者参考,希望对我国细角对虾养殖技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日本自1942年养殖对虾成功以来,养虾事业有了迅速发展。目前,对虾养殖在浅海养殖动物中已占第二位,1968年产量约为268吨,经营单位约为82个。此后,产量逐年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17.
奉贤区是上海市的主要渔业区之一,养殖面积12万亩,其中精养面积10万亩。对虾养殖面积8万亩,以南美白对虾为主,总面积的75%。对虾年产量为24000吨,加工量12000吨,占50%,其中附加值较高的精加工虾品约2000吨。12000吨活虾供华东附近城市消费。 近年来,奉贤区的水产养殖业呈显出以下5个发展特点:在养殖结构上,逐步实现了由海水养殖向海虾淡养的转变。海水养殖现在只占养殖总产量的很小一部分;在发展方向上,由主要提供鲜活产品向鲜  相似文献   

18.
一、国内外对虾配合饲料发展概况世界上研究虾用配合饲料的历史不长,六十年代中期,美国、日本等国相继开始了对罗氏沼虾和日本对虾的营养研究。目前已有成虾养殖配合饲料和幼体的配合饲料—悬浮性微粒饲料。这些配合饲料的研制成功,有力推动了养虾业的发展。美国1973年养虾产量900吨,由于配合饲料研制成功,1983年养虾产量增至11000吨,计划1990年达到  相似文献   

19.
东港市(原东沟县)是水产养殖大市,仅海水池塘港湾养殖面积就有12万亩,上世纪八十年代,对虾产量连续几年位于全国之首,成为全国养虾“冠军县”,年产量万吨以上,为国家出口换汇做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面积暴发对虾病毒病,产量骤然下降,1994年对虾总产量从万吨降至500余吨,养虾业从此走入低谷。自此以后,水产科技人员同广大的水产养殖从业者一道吸取对虾养殖失败的沉痛教训,  相似文献   

20.
巴亚正将养虾池塘的水面扩大到2万公顷,按目前单位水面产虾量计,大约可使虾的年产量提高10倍达到2万吨。该计划实行的初期是利用1800万美元的低息贷款来发展和扩大养虾业,巴亚的养虾场大部分都位于该国的东北部,现在养虾池塘的水面已经达到2200公顷左右,据估计1991年的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