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鹅填肥后一周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急剧升高。达566.mμ/Mol/ml/分,以后逐周下降,填后一,二、三、四周分别比填前升高9.6、6.4、3.5和3.1倍。血糖、血脂含量在填肥期逐周上升,分别比填的升高1.8倍~3.5和1.4~3.3倍,各周肥肝增长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有关,过量单一的玉米填料促使血糖和血脂含量升高,使鹅各周体重保持较快的增长率。试验结果表明,目前填肥四周的填饲时间可以相应缩短一周,本文并探讨根据填肥期血液生化参数的变化规律来估测肥肝增重,适时屠宰取肝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血样取于肥肝试验的成年白番鸭(Cairina moschata)。试验组23只,对照组8只。测定了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胆固醇的含量。结果填肥二周的血清总蛋白和β-球蛋白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填肥三周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α_1-球蛋白、β-球蛋白的平均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 P<0.05)。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的平均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初步表明肝脏形成各类蛋白的机能可能还是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血清胆固醇的平均含量,填肥三周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高低受饲料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不同填饲期肥肝鹅体内脂肪沉积、血脂成分和脂类代谢酶等指标的测定分析,探讨肥肝鹅脂肪代谢规律。【方法】选取同批孵化、相同饲养条件下育成的85日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的肝用型公鹅200只进行填饲,填饲期30 d。从预试期结束起,分别于填饲0、6、12、18、24、30 d取血、屠宰1次;每次随机选取30只体重相近的试验鹅,每只为1个重复,以填饲0 d作为对照。分别测定肝重、皮脂重、腹脂重、肠脂重、皮脂率、腹脂率、肠脂率、血脂成分和脂类代谢相关指标。所有试验鹅填饲同一种饲粮,填饲量定量一致。将经过筛选的玉米粒倒入水锅内,煮沸5-10 min后,捞出沥干,趁热加入1%鹅油、0.3%的食盐并充分拌匀,冷却后作为填饲饲粮;采用双人机械填饲方法。试验鹅采用地面圈养填饲,分栏饲养。【结果】①腹脂重、皮脂重、肠脂重随着填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填饲12-18 d腹脂、皮脂、肠脂、肥肝脂肪沉积增重最快,填饲30 d时皮脂重>腹脂重>肠脂重;②除了填饲6 d皮脂率与肥肝重呈显著负相关(r=-0.869)外,不同填饲期肥肝鹅腹脂重、皮脂重、肠脂重、腹脂率、皮脂率、肠脂率与肝脏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③填饲显著改变游离脂肪酸(non-estesterified fatty acid,NEFA)和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的含量;在整个填饲过程中,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的含量随着填饲时间的延长有下降的趋势,但各填饲阶段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填饲时间的延长,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VLDL-C)的含量逐渐增加。④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脂肪酶(lipase,LPS)、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和肝脂酶(lipoprotein lipase,HL)和总脂酶(LPL+HL)活性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填饲18-24 d,并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结论】填饲显著改变肥肝鹅的机体脂肪组成;填饲能够显著改变肥肝鹅血脂成分含量,肝重与机体脂肪沉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填饲12-24 d是机体脂肪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沉积量最多,肥肝增重最快。  相似文献   

4.
根据鹅不同填肥期血液指标与肥肝性能的相关性,建立回归数学模型,以期用于肥肝性能预测和肥肝鹅选择。结果表明,填饲16、21d时的血液LDH(x1),TP(x2),ALB(x3),ADA(x4)与肥肝重相关性较强(r=±0.40-0.75),其数学模型分别为Y=231.94-0.62x1-14.3x2 9x3 29.7x4;Y=612.71 0.17x1 1.69x2 0.01x3-14.75x4。  相似文献   

5.
1984年经过五个月对五批溆浦鹅的填肥试验,结果表明,(1)平均肝重白鹅为559.2±188.0克,灰鹅为560.2±187.3克,两种毛色产肝效果同样理想。(2)公母鹅的平均肝重分别为583.3±199.2克和524.2±174.9克,差异极显著(P<0.01)。选择公鹅填肥可提高肥肝产量,但溆浦母鹅同样可用来生产优质肥肝。(3)肥肝重受宰前体重的影响,填前体重对其无直接影响,但宰前重与填前重有强正相关关系,不同毛色与性别的鹅在7~8月份炎热季节填肥,平均肝重下降29%。  相似文献   

6.
肥肝是水禽经过人工强制填肥以后获得的。肥肝的营养很丰富,据国外资料报道,经过填肥以后的鹅肥肝,甘油三酯含量增加一百七十六倍,磷酯增加四倍,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增加一倍,酶的活性增加三倍。虽然肥肝的粗脂肪含量高,但其中大部分是对人体有益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添加不同水平酵母硒对肥肝鹅组织中硒沉积、机体抗氧化功能以及产肝性能的影响,选取13周龄体重相近的朗德鹅1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第2、3、4组为试验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00,0.05,0.15.0.25mg·kg~(-1)酵母硒,填饲期35d,试验结束后测定各试验组组织中的硒含量、血液与肝脏的抗氧化指标以及产肝性能.试验结果表明:0.25mg·kg~(-1)添加组肝脏和肌肉中硒的沉积量分别达0.56mg·kg~(-1)和0.53mg·kg~(-1),显著高于0.15mg·kg~(-1)添加组(p<0.05).极显著高于0.05mg·kg~(-1)添加组和对照组(p<0.01),组织中硒的含量随添加量的提高呈梯度增加趋势;各试验组血清和肝脏T-AOC,T-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和肝脏中MDA和H_2O_2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试验组平均肝重均高于对照组,且当添加0.15mg·kg~(-1)酵母硒时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肥肝鹅体内硒的沉积量与添加量成正相关:酵母硒能够提高肥肝鹅的抗氧化功能,降低肥肝鹅填饲期间体内的自由基含量,提高肥肝鹅填饲期的抗逆性,提高肥肝鹅产肝性能.  相似文献   

8.
填饲鹅肝脏组织中脂肪酸沉积与FAS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填饲期肥肝鹅肝脏组织中不同脂肪酸沉积与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及相关性。【方法】对200只100日龄青农灰鹅进行填饲,从填饲0 d起,每隔6 d屠宰1次,共6次。每次随机选取10只,每只为1个重复,屠宰测定肥肝重、肝中脂肪含量、各种脂肪酸含量和FAS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①肥肝重随填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肝中粗脂肪含量(ether extract,EE)随肝重的增加而增加,以填饲18-24 d鹅的肥肝增重最快(504.67 g/6 d),12-18 d的次之。②肝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的含量随着填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尤其是在12-18和18-24 d这两个阶段的沉积最为明显,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主要是在填饲后期(18-30 d)沉积;在整个填饲过程中,各种脂肪酸的沉积表现为填饲后期显著大于填饲前期(P<0.05或P<0.01);填饲30 d时沉积量较大的脂肪酸为肉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棕榈油酸(C16﹕1)、油酸(C18﹕1)、二十碳烯酸(C20﹕1)和亚油酸(C18﹕2),每100 g组织中的含量分别为0.6028 、17.72、7.25、2.75、37.42、0.3078和0.43 g。③FAS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随肝脏增重和脂肪沉积速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迅速降低的趋势,填饲24 d时极显著高于其它时期(P<0.01);0-24 d鹅肝脏组织中FAS基因mRNA表达丰度与肥肝重、EE、SFA和MUFA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PUFA存在弱负相关且差异不显著(P>0.05),30 d时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①鹅肝中EE、SFA和MUFA的含量随填饲时间和肝重的增加而增加;填饲18-24 d鹅肝脏增重和EE、SFA和MUFA的沉积速度最快;②FAS基因mRNA的表达对肥肝鹅肝脏中脂肪的沉积具有填饲前、中期快速增加,填饲后期下降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鹅肥肝脂肪含量高,水分含量低,有益健康长寿。选种时应尽可能选择大型品种填饲。鹅填饲适宜周龄和体重总的要求是鹅生长发育已基本结束开始填饲为好。填饲饲料以玉米最为理想,填饲期应为鹅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同时做好屠宰取肝与肥肝保鲜工作。  相似文献   

10.
鹅肥肝脂肪含量高,水分含量低,有益健康长寿。选种时应尽可能选择大型品种填饲。鹅填饲 适宜周龄和体重总的要求是鹅生长发育已基本结束开始填饲为好。填饲饲料以玉米最为理想,填饲期应为鹅 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同时做好屠宰取肝与肥肝保鲜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复合抗热应激添加剂对蛋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复合抗热应激添加剂对蛋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Ⅰ、Ⅱ组为试验组 ,Ⅰ组为 0 .5 %中草药 +0 .2 %NaHCO3+ 1%NH4 Cl+ 0 .15 %蛋氨酸 + 0 .0 5 %赖氨酸 ;Ⅱ组为 0 .2 %NaHCO3+ 1%NH4 Cl +多维(2 0 0mg/kgVc + 2 5 0mg/kgVE) ;Ⅲ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 :在热应激条件下 ,I、II组能提高血液Ca2 +、K+、GLU、TG、TP、ALKP、T3水平 ,ALB和CHO水平提高不显著 ;能降低血液Na+、CK、AST、LDH、ALT、T4 、皮质醇水平。  相似文献   

12.
沙棘米醋对高血脂动物模型降低血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沙棘米醋即以发酵法生产的食用米醋配以4%的沙棘果原汁而制成的沙棘米醋作为试验材料,以人工制造的高血脂大白鼠为试验动物模型,通过食用不同浓度的沙棘米醋(2%,1%,0.5%)和米酯,对大白鼠进行啊降低血脂的试验。结果表明:大白鼠血清中总胆固醇、总脂降低(P<0.01),磷脂升高(P<0.05),甘油三脂降低(P<0.01)。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产奶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值为50.80 mmol/kg、-46.91 mmol/kg、-128.45mmol/kg、-213.44 mmol/kg的日粮,测定动物采食量、尿液pH值、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Ⅱ(-128.45 mmol/kg)与对照组(50.80 mmol/kg)相比,产奶量提高13.4%(P<0.05),血清钙离子浓度提高12.9%(P<0.05),血清羟脯氨酸(HYP)浓度提高12.0%(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浓度提高26.9%(P<0.01),血清骨钙素(BGP)浓度提高9.2%(P<0.05),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浓度降低20.54%(P<0.01),血清降钙素(CT)浓度提高27.72%(P<0.01)。试验结果证实,阴离子盐能够降低动物采食量和尿液pH值,提高产奶量、血清钙离子浓度和血清CT浓度,提高血清HYP、ALP和BGP浓度,降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和谷丙转氨酶(ALT)浓度。  相似文献   

14.
心脉隆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加维生素D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心脉隆治疗组.于造模开始第8周后取大鼠静脉血测血脂水平.结果心脉隆注射液能明显的降低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的血脂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治疗和干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笼养滇南亚种原鸡血液生化指标,为其人工饲养繁殖、健康状况检测以及经济开发等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原产地的雄性笼养滇南亚种原鸡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方法对其早、中、晚3个时段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葡萄糖、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和活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笼养滇南亚种原鸡血液血清总蛋白和葡萄糖含量各时段差异不显著(P〉0.05);白蛋白含量中午时段显著高于早、晚各时段(P〈0.05);胆固醇含量早上时段较低;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活性以早上时段最高;不同原产地鸡的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笼养滇南亚种原鸡肝脏功能活性较强,心血管系统发达,糖代谢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脂肪沉积较少。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一种复方中药对小鼠的降血脂作用及减肥作用。分别在常效、预防、拮抗和治疗4个阶段末,测定对照组和药物组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测量两组小鼠的体质量和体脂质量,计算脂肪系数;取小鼠腹部肠系膜脂肪组织做石蜡切片,观察脂肪细胞差异。常效和预防阶段,药物组TG、TCH浓度有所降低但不明显(P>0.05);在拮抗和治疗阶段,药物组TG、TCH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给药后,药物组小鼠的体质量和脂肪系数显著降低(P<0.05),且肠系膜脂肪细胞明显缩小。该复方中药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及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野山杏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野山杏的降血脂作用,利用高脂饲料饲喂Wister大鼠制成高血脂动物模型,采用高铁-硫酸显色法测定血清中的胆固醇,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血清胆固醇的变化.结果表明,制成高脂模型后每12 h灌胃10;野山杏水浸液于第5 d、第10 d测其血脂,其降血脂作用分别是灌胃前的1.424和0.966倍.说明野山杏的降脂作用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8.
TheEffectsofSodiumSulfateSupplementationtoDietonPerformance.BloodBiochemicalindexandNutrientsAvailabilityofMeat-rabbits¥ZhaoG...  相似文献   

19.
使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和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对TMR饲喂、305 d产奶量为(13 695.71±983.22)kg且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成年母牛测定其血气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气指标可作为量化评判奶牛健康状况的参考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可作为量化评判奶牛群体健康状况的指标,而且在泌乳期状态下的高产奶牛能量、脂肪代谢异常,血钙、血磷比例偏高,属于亚健康状态;处于干奶状态的妊娠高产奶牛,能量、脂肪代谢未见异常,血钙、血磷比例偏低,属于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苏子提取物(EPS)对家兔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家兔高脂血症模型,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苏子提取物低剂量组(0.1 g/ml)、中剂量组(0.5 g/ml)、高剂量组(1.0 g/ml)血清中的TC、TG、LDL-C、HDL-C及肝匀浆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EPS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的TC、TG、LDL-C,提高血清中HDL-C的含量,降低肝匀浆MDA的含量,提高SOD的活性。[结论]EPS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