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为广盐性热带鱼类,因其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繁殖力高和食性广等优点,1976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养殖对象,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养殖鱼类之一,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2014年,全球罗非鱼产量达到485万t,2015年,预计罗非鱼的产量将增产6%,达到500万t。我国的罗非鱼产量居全球之首。回顾罗非鱼营养研究进展,可以  相似文献   

2.
李浩波 《广东饲料》2010,19(4):45-46
<正>罗非鱼具有食性广、耐低氧、生长快、发病少、繁殖能力强、易饲养等优点,并占有广阔的市场。近年来,随着产量逐年增长和出口量的快速增加,我国罗非鱼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养殖生产国,其中集约化养殖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王银东和方崇义,2006)。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罗非鱼集约化养殖也逐渐出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大规格罗非鱼属于热带鱼类,适应性广,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群体产量高,肉质鲜美,赢得了出口加工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不仅市场前景广阔,还能增加当地渔农收入,是理想的生产养殖项目。下面结合广西柳江县实际,探讨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技术。1大规格罗非鱼品种选择及培育大规格罗非鱼养殖的关键是科学选定良种,要在几个月内就养殖出优质大规格罗非鱼商品鱼,需要选择体格健壮、品种纯正、规格整齐较大的罗非鱼品种,当前广西柳江县可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1978年引进尼罗罗非鱼,1981年引进了奥利亚罗非鱼,利用奥利亚罗非鱼为父本和尼罗罗非鱼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了杂种优势明显的第一代─—称之为奥尼雄性罗非鱼,简称奥尼鱼。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等罗非鱼族的总称,是热带性鱼类,原产于非洲。因其具有适应性强、食性广、病害少、繁殖易、生长快、产量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优点,已引起世界各国养殖工作者的重视,成为世界性主要养殖鱼类之一,在世界上其产量仅次于鲤鱼,居第二位。现将影响奥尼鱼生长的几种营养指标介绍如下:1.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生存的物质…  相似文献   

5.
微生态制剂对奥尼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和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非鱼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鲡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约有60种。目前,中国养殖的杂交品种主要有奥尼罗非鱼、红罗非鱼和福寿罗非鱼等。罗非鱼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群体繁殖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强以及抗病力强等特点。然而,随着高密度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罗非鱼养殖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三七总皂苷在罗非鱼饲料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罗非鱼隶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鲡鱼科罗非鱼属,是一种中小型热带鱼。由于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肉质好、适应性强、产量高和繁殖力强等优点,己发展成为世界主要养殖鱼类之一。罗非鱼也是我国南方各省主要养殖的淡水鱼之一,近5年来,国内罗非鱼产量的增长速度在淡水  相似文献   

7.
罗非鱼是一种产自非洲的热带性鱼类,因具有生成快和产量高等特点,在鱼类销售市场上需求量较大,逐渐形成了专门养殖和捕捞的产业链。为促进罗非鱼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广西罗非鱼养殖生产情况为例,介绍了广西罗非鱼养殖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西罗非鱼养殖管理的对策:加强病害攻关、规范标准化养殖生产,持续扩大市场、改良技术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8.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属热带性鱼类,隶属于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全世界有600种之多,目前被养殖的约有15种。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广、耐低氧、繁殖强等诸多特点,已成为世界上养殖最为广泛的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罗非鱼养殖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苗种繁育、养殖生产、加工出口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全球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国家.近年来,我国罗非鱼产业进入成熟阶段,罗非鱼产量呈波动态势. 随着近年出口竞争加剧,出口市场乏力,同时,罗非鱼内销市场开拓亦面临来自国外同类产品(如越南巴沙鱼等)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0.
应用配合饲料养殖罗非鱼高产配套技术唐义武近年来,由于水产行业生物技术的进步,全雄罗非鱼种苗问题得以解决,罗非鱼养殖业迅猛发展,为推广良种,充分发挥全雄罗非鱼的潜在生长优势,增加产量,提高养殖单位的经济效益,使罗非鱼能真真正正进入千家万户的“菜篮子”,...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的养殖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海明 《饲料广角》2004,(11):40-43
1罗非鱼养殖概况罗非鱼系热带鱼类,原产于非洲,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的淡水、咸淡水水域,为当地河流、湖泊等天然水域的主要经济鱼类。罗非鱼普遍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与抗逆性强、肉质好、繁殖力强、易养殖、群体产量高等一系列优点,而且能在淡水、咸淡水乃至海水中养殖。  相似文献   

12.
罗非鱼生长快,生长期短,但在内陆地区一般不能自然越冬,所以放养一茬后,池塘闲置期长,造成池塘利用率低。充分利用养殖罗非鱼池塘的空闲时段进行鱼种培育,不但能增加池塘养殖利用率。还能增加养殖产量和效益。笔者于2012年始利用养殖罗非鱼的池塘进行了一年二茬的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的性别控制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养殖的鱼类中 ,不同鱼种的不同性别 ,其生长快慢相差较大。如鲤鱼和鲫鱼的雌性鱼比雄性鱼生长快 ,而罗非鱼则雄性鱼比雌性鱼生长快。又由于罗非鱼从幼鱼到性成熟只需 3~ 4个月的时间 ,性成熟后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 ,每隔1 5~ 2 0d就产卵一次 ,常常导致罗非鱼的饲养种群密度过大 ,降低了鱼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 ,采用控制罗非鱼性别的方法进行罗非鱼的全雄化养殖 ,可使鱼产量增加 ,经济效益提高。随着罗非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生物技术的发展 ,罗非鱼的性别控制技术也不断改进 ,本文就这一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概述。1 罗…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罗非鱼产业发展较为低迷,健康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中山市坦洲特色水产研究工作站为拓展罗非鱼产品市场供给多元化、提升罗非鱼品质和价值,推动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引进应用示范了罗非鱼脆化养殖模式。在坦洲镇罗通水产养殖场和强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坦洲养殖基地,率先开展两种罗非鱼脆化养殖模式的效益比较分析研究。模式1选用大规格罗非鱼(约1 kg)直接进行脆化养殖;模式2采用罗非鱼幼鱼(12.5-25.0 g)原塘养殖后再进行脆化,其中养殖30 d后脆化80 d记为模式2-1;养殖50 d后脆化100 d记为模式2-2;养殖60 d后脆化100 d记为模式2-3;养殖60 d后脆化120 d记为模式2-4。经养殖管理和数据追踪,比较分析不同养殖模式条件下渔获量、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发现,不同养殖模式的存活率都高于97.00%。养殖模式2-1单位产量低于养殖模式1,而其他模式都高于养殖模式1。养殖模式1的经济效益远高于养殖模式2,养殖模式1的单位利润为40.86元/m2,投入产出比1∶1.63,成本利润率为63.28%。养殖模式2的单位利润为-0.75-6.3...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养殖技术》2003,(20):42-42
一、我国罗非鱼生产迎来新机遇 (一)罗非鱼国外受宠 罗非鱼以其肉质细嫩、略有甜味、骨刺少、无残毒等优点,目前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六大主食之一。美国2001年罗非鱼的消费量为5.2万吨,而自产自给量只占10%,90%需要进口。此外,法国、荷兰、日本等国也到处采购罗非鱼产品。 (二)我国生产罗非鱼优势明显 目前美国本土养殖罗非鱼成本在每公斤2美元左右,零售价每公斤4~10美元,而我国的养殖成本是每公斤0.5~1美元。2001年全球的罗非鱼年产量约为100万吨,我国的产量占了一半。 (三)罗非鱼同样适合我国消费市场 由于我国现阶段的…  相似文献   

16.
在罗非鱼的商品鱼养殖中,常常因罗非鱼生长期间的性早熟和繁殖过剩影响商品鱼的重量和产量。可见提高罗非鱼雄性率成为罗北鱼商业化生产的关键。英国威尔士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出一套大规模培育全雄性罗非鱼的方法。即先用雌激素对雄性罗非鱼进行诱导性转化,然后用性转化的雌鱼与  相似文献   

17.
尼罗罗非鱼繁殖快,食性广,产量高,是我国目前推广的新品种。为了利用蚯蚓、细绿萍代替高蛋白精饵料喂养尼罗罗非鱼,我们于1981年6~7月进行了试验。结果证明,无论生长、增重、成活率、饵料系数以及经济效益,效果都很好。  相似文献   

18.
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生长快、产量高、食性杂、适应力强、疾病少,而且肉嫩味美,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欢迎。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把罗非鱼定为优良品种向全世界推荐后,引起了各国养殖者的极大重视,我国目前也有许多企业进行罗非鱼养殖。在养殖中,其饲料用价格相对较为低廉的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将会降低生产成本,然而必须不降低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和存活率,也不应对鱼类的胴体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1广东水产养殖模式现状1.1淡水普通鱼类养殖产量全国第一广东是全国水产养殖的第一大省,在淡水普通鱼类方面,根据2019年中国渔业年鉴的数据,广东省总产量在300万吨左右,其中草鱼约89万吨,罗非鱼约75万吨,鲮鱼约32万吨,还有新品种巴沙鱼约7700吨(见图1)。养殖模式主要是以池塘精养和混养为主,各地区养殖模式差异较大,有罗非鱼和对虾混  相似文献   

20.
毛程亮 《兽医导刊》2020,(6):134-134,115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养殖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也获得许多人的青睐,其中罗非鱼在近几年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市场的需求量也显著增加,罗非鱼在市场中供不应求,因此也导致罗非鱼的价格暴涨。但因近些年水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罗非鱼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养殖病害,导致大量罗非鱼死亡,对鱼类养殖业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提高罗非鱼的养殖经济效益,下面针对罗非鱼养殖常见疾病的防治和治疗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