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茶叶界对提高初制,精制质量谈得多,对收购的毛茶怎样保持它的品质讲得少;对精制包装式样搞得多,而毛茶包装还是老样子——布袋装。我们知道茶叶作为商品,从初制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好多环节。仅就毛茶在精制厂仓库里,从5月初到12月,存放时间有的长达8个月。由于茶叶极易吸收水分及异味,用布袋包装毛茶不能保持毛茶原有品质。在正常情况下,同样水平的毛茶,前期(5—7月)加工标准级制率比中期(8—9月)高2%,比后期(10—12月)高4%,即一担毛茶前期要比后  相似文献   

2.
消息一束     
中越兩国交流制茶技术經驗根据中越二国技术援助协定規定,越南人民共和国派来我国学习制茶技术的五位越南实习生,正在我国浙江、江苏等地实习制茶方法和操作技术。在浙期間,他們在杭州茶厂实习了綠茶和龙井茶的生产过程,茶叶檢驗項目和檢驗方法,以及机械制茶的原理和实际操作技术。由于全体实习生同志的积极努力、苦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茶叶市场放开,搞活实行“双轨制”,虽起到了激发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使茶叶产量增加,茶农和初制厂收入提高的作用,但由于多渠道经营“千杆秤”收购,相互离样抢购抬价,致使茶叶质价不符,为了企业的生存精制茶厂也只得放价收购,致使毛茶进价大幅度上升。如:黟县茶厂1990年毛茶公差为18.13%,1991年毛茶公差为21.05%,1992年毛茶公差为  相似文献   

4.
茶叶通过筛、扇、轧、切、拣等技术措施,达到整饰毛茶形状、调剂品质,使之符合商品茶规格要求。然而,毛茶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主观上的工艺安排,操作技能;客观上的毛茶性状,机械性能等因素都对毛茶的制率和产生碎茶的多少有很大影响。如何提高正茶率,减少碎茶和脚茶是茶叶精制过程中必须经常注意和改进的问题,这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发挥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茶的定级归堆是茶叶精制加工的重要环节,是在茶叶审评的基础上,根据原料的内外品质,确定加工级,划分内外销,构成相应堆别,通过定级归堆,毛茶原料得到严格的区分归类,为以后的搭配付制,或半成品拼配,以及计划生产,打下物质基础。毛茶有收购标准样,茶叶精制有加工标准样,毛茶定级归堆也应当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可以说,祁毛红的定级标准至今尚不统一。  相似文献   

6.
宁重南 《茶业通报》1989,11(4):30-32
红毛茶是精制加工“工夫红茶”的原料,东至县具有30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商品量亦达250万公斤。随着流通搞活市场变化的趋势,如何稳定商品茶的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信誉,无论对增加茶农的经济收入,加快山区建设,扩大出口创汇等各个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笔者积二十多年的生产实践,针对东至红毛茶初制技术的现状,认为必须使初制工艺科学化才能使东至红毛茶的品质水平相应提高,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如何做好红毛茶?生产实践证明,只有严肃认真地按茶叶生物化学变化规律,去掌握初制工序过程的操作,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萎凋是紅茶工艺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若要取得品質优良的紅茶,必須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萎凋,当前一股对萎凋程度的掌握仅凭人們的感官經驗,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某些国营初制厂在判断萎凋程度时,以仪器检驗萎凋叶的水份含量作为辅助,但每次檢驗水份的时間较長,且探索每次萎凋是否已达适度,往往不是測定一、二次所能解决的,在偶而疏忽的情况下,易形成萎凋过度而降低品質,因此,在通常生产中应用不广。  相似文献   

8.
一座土法上馬的水力运輸自动茶叶初制厂,已在不倚大队这个偏僻的山区建成。不倚大队制造的是銷往香港、南洋一帶的侨銷六堡茶,其制造过程是:杀青→揉捻→解块分篩→发酵→复揉→解块分篩→干燥。生叶經过驗收过称后,由驗收室的  相似文献   

9.
徐钢军 《茶业通报》1989,11(3):16-17
鲜叶—杀青—揉捻—干燥是绿毛茶初制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是初制茶质量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原料是决定产品质量的物质基础,但加工工艺处理不当,初制技术掌握不好,即使有优质的原料也不会生产出内外兼优的毛茶。因此,从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的观点出发,对操作者、鲜叶原料、初制设备、加工工艺方法、生产环境等五个方面必须环环扣紧,层层抓好,加强对这五大因素的管理,以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从而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这无疑对国家、集体、个人都会带来一定的好处。本文就初制毛茶现场质量保证体系谈几点看法。初制绿毛茶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为鲜叶质量保证、在制品质量保证和质量检验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被誉为“世界茶叶的祖国”,几千年的种茶、制茶史证明已为世界茶业的兴旺发达创造过辉煌的业绩,新中国成立之后,茶叶生产又得到恢复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制定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在茶叶生产上又具体地规定了“毛茶收购定基数”、“茶农在保证完成国家派购任务前提下,超产茶可自行精制加工,自行销售”,更有力地推动了茶叶生产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栽茶、种茶,指的是栽植茶苗、种植茶籽;采茶,指的是采摘茶树上的茶叶;制茶,指的是把鲜叶制成干毛茶(也称初制);精选分级,成为精品,称精制茶;买茶、卖茶,指的是成品茶叶的买卖;品茶,多指茶的文化属性和信仰领悟;评茶,是指茶的物质特征,主要包括:色、香、味、形;喝茶,即指饮用茶叶的水浸出物溶液,即茶汤。茶的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是没有任何一种植物可以比拟的。  相似文献   

12.
手工拣剔作业是精制过程中薄弱环节,花工多,效率低,成本大,现在拣工工资约占精制加工工资的2/5。在精制生产中,有时拣手匠缓慢而影响整个生产进度,因此采取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减轻手拣的负担是眉茶精制中重要的问题,现浅谈如下。一、毛茶付制方法与手拣量的关系毛茶付制方法不当,造成机械拣剔效果差,手拣量大,根据实践我们认为毛茶付制以单级拼和单级付制多级收回的方法为佳,因为同级毛茶的外形比较一致,在精制中可根据毛茶不同的特点分别采用的技术措施。如:高档茶前紧门用14孔抽筋,低档用12孔抽出细  相似文献   

13.
红碎茶品质的物质基础在鲜叶的嫩度、匀度与鲜度等,一般以一芽二,三叶初展为主。红碎茶的色、香、味品质的形式,是初制中的物理与化学变化的结果,也就是初制中各个工序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红碎茶按标准样交售给国家,必须经过把毛茶进行精制加工的过程。初制时应分为提毫,一至四次切和茶尾。因一次切的毛茶净度好、色泽乌润、梗少,  相似文献   

14.
一工作人員 (一)制造:張堂恆(浙江農学院)、呂樟見(紹兴紅茶初制厂)、方淳(浙江日报)、蔡連明、吳寿礼、盧柏森。 (二)生化檢驗:盧世昌、徐梅生(浙江農学院)、濮文映、茹水仙(紹兴紅茶初制厂)、賀惠珍(紹兴紅茶精制厂)、盧柏森。 (三)品質审評:張堂恆(浙江農学院)。 (四)资料整理:張堂恆(浙江農学院)、宋孟光(上海商品檢驗局)、黄素梅、叶敏。  相似文献   

15.
眉茶精制一般须经筛分、风选、切轧、拣剔、炒车(或干燥)、输送等多环节加工与转运。在此过程中,由于茶叶受机械力的碰撞和本身的摩擦,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碎茶。碎茶过多,降低制率,造成经济效益下降。因此,如何减少碎茶,提高制率,乃是眉茶精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眉茶精制过程产生的碎茶不仅与毛茶性状有关,且与精制过程各种作业机械性能组合顺序及操作技术等亦有很大关系。本文仅就精制机械及工艺与碎茶产生的关系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茶叶收购一直实行茶农采摘鲜叶初制厂初制加工,基层收购站,按死板的牌价坐站收购。这种传统的旧模式与放开后流通体制,分茶到户后的责任制的新形式很不适应,产生了许多的弊端:一是农村推行联产到户承包责任制后,同原来集体经营的情况不一样。茶农在自己承包的茶园采下鲜叶后交给初制厂加工,有的按折率取回干毛茶,有的要等初制厂出售干茶后扣除加工费再拆帐分钱。这样,茶农不关心毛茶初制质量,却要承担风险。因此,采取  相似文献   

17.
安徽是全国重点茶区之一,产量居全国第三位。1975年全国茶叶会议以后,我省茶叶生产发展很快,据1982年统计,全省有57个县市产茶,茶园面积达到178万亩,为1949年的3.9倍。茶叶产量达到85.7万担,为1949年的6倍。全省拥有茶叶初制厂6437个,精茶厂15个,精制加工能力超过80万担,茶叶初制精制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8.
经初制后的红毛茶,还必须通过精制加工才能成为商品。茶叶同其它商品一样,都有一定的规格等级要求,“祁红”总的规格要求外形色泽乌润,条索细紧苗秀;香气清鲜持久,带有甜花香;滋味醇厚隽永,叶底红匀明亮。但不同等级之间,其规格要求,内外八  相似文献   

19.
史生南 《茶业通报》1992,14(3):18-19
安徽农垦现有茶园面积5172亩,58座毛茶初制厂,9座茶叶精制加工厂,其中一座为年加工出口茶3000吨的外贸精制加工厂、专业茶业生产队62个,茶区总人口二万余人,职工近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42人,中级职称420多人。农垦茶园集中连片,素有“茶海”之称。生产茶类以绿茶为主,约占总产量的90%,其余为花茶、红茶、乌龙茶和蒸青茶等。近几年来,我省农垦茶叶生产发展较快,单产水平较高,其中33698亩高产茶园,1988年平均亩产于茶171.8公斤,获得了国家农牧渔业部丰收二等奖。  相似文献   

20.
发展茶叶生产,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一项有益事业。唯制茶所需燃料较多,就我县一九八三年各茶叶初制厂生产情况调查来看,加工一担毛茶,要消耗5~6担木柴,燃料消耗占制茶能源百分之六十九。占整个制茶成本百分之三十二。随着茶叶生产和其它多种经营的发展对薪炭林的需要,已使我县的燃料日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