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立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论述了国际农业工程学科向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科方向拓展的趋势和在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生物系统工程二级学科的必要性,描述了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定义、主要研究内容、人才培养目标和预期就业前景。认为设立生物系统工程二级学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符合国际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的主流方向和前沿方向,将有利于拓宽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空间,加强工程技术和生命科学知识的交叉渗透,促进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向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综合性大学中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综合性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应与综合性大学的整体办学目标相一致;应强调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交叉与融合中求得发展;应重点关注农业工程学科前沿方向的研究,跟踪世界农业工程学科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农业工程学科的概念及内涵,它是以农业生物学与工程学交叉结合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发展服务和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工程学科。分析了国际上农业工程教育两大体系,即美国体系和前苏联体系,同时提出了“民品”教育和“毛坯”教育的两种模式。略述了我国农业工程学科专业的发展和现状,提出了农业工程学科专业设置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了解世界农业工程学科的演进发展过程,把握学科未来发展方向,为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提供借鉴,为农业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学科支撑,该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精选世界农业工程领域的30种期刊,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图谱软件,绘制了1965-2021年6个时段(1965-1970年、1971-1980年、1981-1990年、1991-2000年、2001-2010年、2011-2021年)的世界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相关图谱。结果表明:世界农业工程学科主要研究内容经历了从水、土壤、多孔介质、畜禽粪污处理及环境污染控制等传统学科领域到生物质资源生产、预处理、厌氧消化,藻类培养,木质纤维素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计算机信息、光谱、大数据、“3S”等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垂直农业等)等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度转化。从研究产出量看,20世纪,美国在世界农业工程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次为加拿大和英国;21世纪,中国、印度和巴西跻身前列,2011-2021年中国跃升至首位。农业工程交叉学科的特点日趋突出,相关学科交叉研究期刊的载文量和影响力逐渐提...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农业工程学报》跟踪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的成功经验,详细分析了未来《农业工程学报》跟踪学科各个专业的报道方向。指出随着学科的发展及时调整学术期刊的报道方向是科技学术期刊的任务和职责,是使期刊保证及时反映相关学科的发展,保持在学科发展中应有的促进作用,在众多期刊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在充分分析中国学术期刊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术期刊如何规避不利因素等应对策略,为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分析了北美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在我国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生物系统工程二级学科的必要性,描述了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定义和人才培养目标,认为尽快将农业工程学科从基于应用的工程类学科改造成一个基于生物科学,并服务于整个生物系统领域应用的工程类学科,是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应 该加快向农业与生物系统学科转变的步伐,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工程学科内涵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工程学科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该研究依据生态文明时代的新思想与新要求,提出了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工程学科新的内涵,探讨了农业工程学科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等学科要素的演变。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从农业生物系统向农业生态系统拓展、理论体系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研究方法应具备系统工程思维,并对国内外农业工程学科探索实践的事例进行了分析,为社会持续繁荣的农业文化伦理形态提供技术支撑,使农业工程学科成为推进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科学力量。  相似文献   

8.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0):F0002-F0002,I0001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和“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本科专业属“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之一,是工程学(建筑、机电、计算机控制、能源)与生物学交叉结合的新兴学科,在可控制的环境中组织农业生产流程,研究营养源循环、节约水环境、可再尘能源、保护生念环境,具有“广义的机械化”的特点,保证中国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该学科与国际相关学科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9.
农业工程学科的对象、领域、发展现状及趋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农业工程定义、学科对象及其研究领域范畴讨论进行了回顾,对农业工程的发展阶段(或农业中应用工程科学技术的深入层次)进行了分析,对农业工程为我国农业上台阶应做的贡献作了论述,对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的现状和趋向进行了评议。  相似文献   

10.
余礼明  饶必 《农业工程学报》1997,12(A00):249-251
分析了我国农业工程学科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农业工程学科专业改革的必要性。文章指出,到21世纪,我国的农业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农业工程将出现以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及经济管理学科渗透为重要特色的发展趋势。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以设置机电工程和农业工程两个专业为宜。最后强调,农业工程本科人才要适应21世纪农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应该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的工程化与农业工程教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工程涵义出发,提出并建立了农业工程学科体系的框架。分析了中国农业的工程化趋势及其对农业工程教育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中国农业工程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农业工程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赋予了农业工程新的职责和使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和发展机遇。大学面临着科技发展的新挑战、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未来的教育将更加开放、适合、人本、平等、可持续。农业工程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迫切需要我们思考应如何培养高度智能化的未来农业的创造者、引领者和支撑者;思考如何聚焦本学科专业,坚守农业工程主体地位,使学科专业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该文分析了国际农业工程学科专业的发展,表明国际农业工程人才培养已凸显农业、工程、生物、信息的交叉,交叉融合的核心课程体系已成为专业学生不可替代性的标签。该文认为,强化本专业学生的不可替代性是强化学科专业主体地位和推动学科专业声誉形成螺旋式上升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建议通过4个转变(从注重知识本位向提升素养本位转变,从专业教育向专业+通识教育并重转变,从高度专业化培养向宽专交融合转变和从偏重职业技能向注重全面成长转变),推动"新农业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建立与发展的国际背景,强调在发展我国农业工程科学技术中,要吸收发达国家用各种现代工业技术装备农业的经验,致力于工程科技与农业生物科学的结合与渗透。文中综述了学会成立十年来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的情况和经验,讨论了下一个十年进一步促进学会国际合作活动的前景和近期建议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农业工程的范畴,分析了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的状况,认为建立农业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农业工程学》的时机已经成熟。进而根据物理运动过程、化学运动过程、社会经济运动过程及自然环境四个方面与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农业工程学》的框架设想。  相似文献   

15.
农业工程学科的性质:农业工程学科的任务是从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和系统整体性角度来发展农业工程技术,它着重研究农业生物体和环境及工程措施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国家由于经济、技术水平及社会背景差异,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战略有很大差别。农业工程科学技术中的力学问题:在设计和研究农业工程装备和工艺中经常碰到各种力学问题,除传统的工程力学问题外,由于农业工程的对象主要是生物体,它们一般具有形状不规则、各向异性、气液固三态同时存在,并受生命现象规律约束等特征。虽然现代计算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已大量用于农业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计算,但农业工程仍有许多新的力学研究领域有待开拓。如在农机和农产品加工中要对作物及其他农业物料进行切割、粉碎、脱粒、分离、清选、分级、脱壳、脱皮、运输等作业;在拖拉机进行田间运输、牵引农机具工作时涉及土壤的变形、破坏、压实、摩擦、粘附等问题;在土水控制中要研究水在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中输运的规律;在农业建筑及环境控制中既要研究农业建筑结构中的力学问题,也要研究环境控制中的空气动力学及传热和传质问题;在发展农业工程装备和技术中可以用现代力学方法分析动、植物的生理现象等等。只有当农业工程科学技术成为广大农民、农学家、畜牧学家的自觉需要时,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发展农业工程学科需要跨学科的广泛合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要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工程发展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经济概况;农、林、牧不同经济类型区农业工程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农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工程、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村能源工程的区域布局和重点工程项目;工程投资效益估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