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壳点红蚧一年发生一代,寄主为麻(木樂)、栓皮(木樂),对放养柞蚕影响很大。每年3月下旬和4月中旬越冬的雌雄虫开始为害,5月上旬雌成虫出现,該虫不能孤雌生殖,雌雄交尾后,5月末是产卵和孵化盛期。一龄若虫固定为害,6月中旬至11月中旬滞育,11月中下旬进入二龄期,雌雄分化,分群群居越冬。对該虫的各虫态作了詳细描述和图示。通过生命表分析,提出若虫孵化期、雄虫羽化期和二龄越冬期是防治的有利时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理县甜樱桃园桑白蚧发生情况的调查和生活史观察,摸清了该虫的发生危害情况,该虫在理县甜樱桃园年发生2代,第1代:4月下旬越冬代雌虫开始产卵,5月下旬为产卵高峰期;6月上旬为1龄若虫盛期;6月中旬为2龄若虫盛期;6月下旬可见雄虫伪蛹,同时进入成虫期。第2代:7月下旬开始产卵,8月中旬为产卵盛期,8月下旬1龄若虫盛期,9月上旬为2龄若虫盛期,9月下旬可见雄虫伪蛹,同时进入成虫期,雌虫进入休眠期。根据其为害规律,制定了三项综合防治措施:做好休眠期修剪,及时剔除发生严重的受害枝条,并带出园区烧毁,用硬毛刷刷掉枝干上的虫体;石硫合剂清园;甜樱桃采摘后,在若虫发生盛期喷施1~2次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3.
松片圆蚧Aonidiella pini Young是一新种,危害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和黑松的新种.雌虫多寄生于松针基部及叶鞘内,雄虫多寄生于针叶中、上部,造成寄主植物失水、枯黄、基部腐烂、提早脱落.受害严重的植株,长势不良,针叶变短,并诱发煤污病.该虫在自贡1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各代1龄若虫出现盛期相对明显,分别出现于5月上中旬、7月上旬和9月上旬.繁殖方式除卵胎生外,还行孤雌生殖.11月中旬前后以受精雌成虫和二龄若虫在钊叶基部或叶鞘内越冬.苗木是远距离传播该虫的主要途径.若虫在近距离内可以随风传播,对松林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4.
杏球坚蚧在张家口地区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活动。雌成虫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产卵,5月中旬卵孵化,9月下旬进入越冬期。药剂防治以3月中旬越冬若虫出蛰期和5月下旬初龄若虫盛期为防治适期;在防治适期可喷施40%速扑杀乳油1 000倍液和2.5%功夫水乳剂2 000倍液和防治效果可达86.63%~97.15%.  相似文献   

5.
苹褐球蚧(Rhodococcus sariuohi Borchs)每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多于小枝条上及侧芽部位越冬.寄主萌芽期越冬若虫开始多在原处继续危害,越冬若虫危害盛期多在4月下旬至6月初,此时虫体明显膨大,5月中旬至6月初为成虫期和卵盛期,6月上旬当年若虫自介壳下爬出分散转移到叶片、叶柄、嫩枝上危害,若虫共2龄.雄虫数量很少,多行孤雌生殖.主要天敌有多种瓢虫和寄生蜂等.生产上可在若虫越冬后,为害盛期前和当年若虫出壳分散期,用化学药剂40%乳油螨净、45%晶体石硫合剂、40%乳油水胺硫磷进行喷雾防治.以40%乳油螨净500倍液效果最佳,7天后虫口死亡率达96.2%.  相似文献   

6.
白蜡蚧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蜡蚧1a发生1代,在合肥主要危害女贞、小叶女贞,以受精雌成虫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继续取食、生长,4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产卵期10-13d,平均产卵9208+2788粒.白蜡蚧雌成虫休重与产卵量(粒)的关系式为y=510.80+40080.44x(r=0.8956>r0.01=0.3377),5月中下旬为若虫孵化期,6月上、中旬为若虫定叶、定杆期,10月上、中旬雄虫羽化与雌成虫交尾后死亡,受精雌成虫11月中旬停止取食开始越冬.根据观察研究白腊蚧自定叶盛期到定杆盛期为防治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苹褐球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褐球蚧(Rhodococcus sariuohi Borchs)每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多于小枝条上及侧芽部位越冬。寄生萌芽期越冬若虫开始多在原处继续危害,越冬若虫危害盛期多在4月下旬至6月初,此时虫体明显膨大,5月中旬至6月初成为虫期和卵盛期,6月上旬当年若虫自介壳下爬出分散转移到叶片、叶柄、嫩枝上危害,若虫共2龄。雄虫数量很少,多行孤雌生殖。主要天敌有多种瓢虫和寄生蜂等。生产上可在若虫越冬后,为害盛期前和当年若虫出壳分散期,用化学药剂40%乳油螨净、45%晶体石硫合剂、40%乳油水胺硫磷进行喷雾防治。以40%乳油螨净500倍液效果最佳,7天后虫口死亡率达96.2%。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泰山红蚧各发育虫期作了详细的外形和显微形态描述,研究了该蚧的生活史和习性,该蚧1年1代,12月上旬以二龄若虫雌雄分群在芽革或枝干裂缝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为害,雌若虫在芽基不动,脱皮2次进入成虫期,雄若虫则转移到枝干或地面杂物上作茧,经预蛹和蛹期,5月上中旬成虫羽化,交尾后雄虫死亡,雌虫则继续为害至6月中下旬产卵于体下腹腔内,平均卵量3114粒,孵化后若虫在枝干为为害并越夏,当秋季寄主叶片变时,一部分奖来发育为雌虫的若虫爬到芽基,然后脱皮,表现出性分化并越冬,该蚧不能孤雌生殖。  相似文献   

9.
枣瘤大球坚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枣瘤大球坚蚧各虫态的特征、生物学特性及枣瘤大球坚蚧发生危害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该虫在关中1 a发生1代,以2龄若虫固定在幼龄枝条上越冬.4月中、下旬是越冬雌虫危害盛期.4月底5月初雄虫羽化与雌虫交尾,产卵量8 000~9 000粒/只.卵期约25 d,5月底6月初孵化为若虫.6~9月若虫危害,林缘危害重于林内,迎风坡重于平地、背风坡.同一树冠内,西、南危害重于东、北方位,树冠下层危害重于中、上层;1~2 a生枝危害>3~4 a生枝>5~6 a生枝.蜡蚧寄生蜂和初孵若虫期(6月上旬)降雨量是影响该虫种群密度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樱桃球坚蚧在上海金山地区首次发现,为有效防控该蚧虫的发生与蔓延,特进行了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樱桃球坚蚧在金山地区可危害栾树、三角枫、枫香、紫藤等17种绿化树种,该蚧虫在金山地区1年发生1代,刺吸植物汁液为害,以2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4月中下旬雌成虫开始产卵,每个受精雌成虫平均产卵6323粒,5月中下旬为若虫出壳盛期,4月下旬至5月初为雄成虫羽化高峰期。  相似文献   

11.
桑白蚧在三门峡市西南山区的卢氏县一年发生2代,以若虫和受精的雌成虫在寄主2 a生以上的枝条上越冬。各代不同虫态发生期分别为:一代卵盛期为4月下旬,卵孵化高峰期为5月上中旬,2龄若虫期为5月下旬,6月中旬为雌成虫发生盛期;二代卵盛期为6月下旬,若虫发生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9月上旬为雌成虫发生高峰期。9月底以2代少量若虫和雌虫越冬。药剂试验结果表明,55%氯氰毒死蜱乳油1 000~2 000倍液,3%苯氧威乳油1 000~2 000倍液对核桃树桑白蚧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从无公害防治及经济有效诸方面考虑,建议生产上使用3%苯氧威乳油2 000倍液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绿绵蚧在上海地区一年发生1 代,以2 龄若虫在珊瑚树的枝叶上越冬,4 月中旬雌雄开始分化。雄成虫羽化高峰在4 月下旬,雌成虫孕卵在4 月下旬到5 月下旬,孕卵高峰在5 月上旬。产卵期在5 月上旬到6 月上旬,产卵高峰在5 月上中旬。若虫期发生在5 月中旬到6 月中旬,若虫孵化高峰期在5 月底6 月初。  相似文献   

13.
中华松针蚧在林冠空间的种群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受害油松林进行了大面积调查及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林冠垂直空间上,中华松针蚧种群数量依次为中层〉下层〉上层,中层与上层、下层与上层间的虫量差异达显著和显著水平,在水平方向上,东、西、南、北4个方面间的虫量分布无明显变化规律,其差异不显著;在轮枝的主、侧向的枝间,种群变化与虫期有关,在雌成虫和三龄若虫期,主枝上的虫十分显著也主于侧枝上的虫量,在二龄若虫期,侧枝的虫量与占微弱优势,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绿绵蚧在上海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珊瑚枝的枝叶上越冬,4月中旬雌雄开始分化。雄成虫羽化高峰在4月下旬,雌成虫孕卵在4月下旬到5月下旬,孕卵高峰在5月上旬。产卵期在5月上旬到6月上旬,产卵高峰在5月上中旬。若虫期发生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若虫孵化高峰期在5月底6月初。  相似文献   

15.
松片圆蚧在上海地区一年发生3~4代,以第三代受精雌成虫和第四代二龄若虫在罗汉松叶片上越冬,各代若虫发生或分别在5月上旬~7月下旬;7月下旬~10月上旬;9月中旬~11月下旬;10月中旬~11月下旬。本文还提出了重点防治第一代松片圆蚧的建议,并分析了“敌故灵”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6.
黔西南园林植物草履蚧生物学特性观察及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对黔西南地区危害园林植物的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的防治提供参考,对草履蚧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和药剂防治试验.该虫在黔西南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干周围的土层(10 cm左右)、土缝、石缝、草堆中越冬.1月中旬卵开始孵化,3月中旬至4月上旬蜕皮,4月下旬开始出现成虫,5月中旬交配,5月下旬至8月下旬产卵.雄若虫4月上旬第2次蜕皮后化蛹,雌若虫第2次蜕皮后则继续取食,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3次蜕皮成成虫.40%速扑杀乳油1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对草履蚧具有良好的防效,药后7 d的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通过2004~2005年对远东杉苞蚧生活史的观察,证明该虫在哈尔滨市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针叶表面越冬。越冬若虫3月下旬开始活动,5月中下旬为雌雄交配盛期,6月下旬为初孵若虫孵化盛期,8月末1龄若虫开始蜕皮变为2龄若虫。药剂防治试验的研究表明,若虫初孵阶段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并筛选出几种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  相似文献   

18.
大球坚蚧形态及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球坚蚧主要为害国槐枝条和叶片,其寄主植物有10科11种。在山东济南,泰安每年发生1世代,以二龄若虫在寄主枝条上越冬。越冬后的若虫不再转移,3月中旬就在原处相继为害,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严重为害期。5月上、中旬为雌、雄成虫交配、产卵期,每头雌成虫平均产卵1943粒。若虫5月中旬开始孵化,沿寄主枝条爬行扩散,最后全部爬到寄主叶片上固定。10月上、中旬寄主落叶之前,变为二龄若虫,然后转移回寄主枝条上越冬。其雌成虫分为皱和光滑两种型。重要天敌是Encyrtus sasakii和Anicetus sp.两种寄生蜂。  相似文献   

19.
墨玉县果树介壳虫发生规律研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介壳虫是近年来在和田地区严重危害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常见的种类主要有糖槭蚧、枣大球蚧、圆梨蚧.糖槭蚧、枣大球蚧在墨玉县一年发生1代,以2~3龄若虫在枝条上或隐蔽的树皮裂缝处越冬.梨圆蚧一年发生2~3代,以1~2龄若虫在枝干上越冬.介壳虫的危害盛期,第一次为越冬若虫自树液流动至成虫产卵期(或产仔),此时为化学防治关键适期,最佳适期为3月下旬~4月初.第二次危害盛期为小若虫孵化(或产仔)到若虫进入越冬,此时最佳化防适期为6月5~25日.该虫防治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尽量减少药剂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20.
<正>栗链蚧是板栗重要害虫,属同翅目链蚧科。在陕西省山阳县1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栗树枝干表皮越冬。4月中旬越冬成虫开始产卵在介壳下的尾部,4月下旬为产卵盛期。5月上旬卵开始孵化,若虫出壳。雌成虫边产卵边孵化,繁殖率高,孵化期长达50 d左右。经过20~25 d出现雌雄分化,雌虫群集在枝干上,经交尾后6月下旬开始产卵,卵期6~8 d。第二代若虫发生在7月上旬。9月份以后受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