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桑园地膜覆盖对土壤及桑树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黑色农用聚乙烯吹塑薄膜覆盖桑园地表,是现代设施农业在桑树栽培上的应用.地膜覆盖不仅适用于桑苗培育和幼龄桑园,也可以在成林桑园长期覆盖.地膜覆盖既可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用工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改善桑树生长环境,增加桑叶产量.通过3年多来的桑园地膜覆盖试验和生产应用,对地膜覆盖后桑园土壤温湿度变动幅度、土壤肥力的流失以及桑树根系的分布变化等方面作了详细调查,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徐祥 《江苏蚕业》2014,(1):17-19
本文主要研究了黑色地膜覆盖对桑树发芽率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证明,黑色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主要环境因子的变化有利于桑树生长发育,明显提高桑树发芽率9.76%,每亩桑园能提高桑叶产量500kg。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对桑树的作用效果进行了桑园使用的微量元素水溶肥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桑树上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可使kg叶片数减少,对桑叶有增重增大作用,从而提高桑叶产量,两种供试桑园的增产幅度分别为6.66%和11.95%。  相似文献   

4.
园艺地布在桑园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进行园艺地布覆盖桑园地面的应用试验,并调查其对桑叶桑枝产量的影响及防除桑园杂草的效果,探讨园艺地布对桑园土壤的保温保湿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桑园覆盖园艺地布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使用后平均温度略高于农用黑膜,土壤含水率高于对照,保温保湿效果优于农用黑膜。2016年桑园覆盖园艺地布比空白对照每667m~2桑叶产量增产达10.04%,比覆盖农用黑膜增产2.02%;桑园采用隔行覆盖的形式,覆盖园艺地布杂草防除率达82.63%,比覆盖农用黑膜的75.21%高7.42%,1年节省除草用工4.8个/667 m~2。桑园覆盖园艺地布对于促进桑树生长、提高桑叶产量和防除杂草有良好效果,可以在桑园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地膜覆盖是作物培育管理上的一项新技术,国内外蔬菜、棉花、果树等多种作物上广泛应用,证明具有改良土壤环境(增温、保温)、保护作物根系生长、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加产量和产值的作用.1981年我们将地膜应用于桑树嫁接育苗和新建桑园中,试验表明:地膜用于覆盖嫁接苗木,可使苗木早出土,提高接苗成活率和苗木的等级,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在生产上可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新栽桑园,可使新桑干粗、条长、长势旺,当年提高桑叶产量39.6%以上,有条件的可在新建速生密植桑园中应用.本研究是在此基础上,为探索成林桑园覆盖地膜的作用和经济效益,为生产上应用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试验设计与经过嘉兴平原桑园土壤,以壤质堆迭土为主(占总面积的73.4%)。过去桑园施肥多偏重于氮磷肥对桑叶单产的研究,而氮钾肥对桑叶产量的增产效应及品质影响,报道甚少。为了研究嘉兴平原堆迭土,在一定有机肥及磷肥基础上,氮钾肥对桑叶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7.
成林桑园地膜覆盖技术综合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成林桑园采用黑色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试验,对桑园除草、肥力流失、害虫防治、用工情况、桑叶产量等实际效果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桑园地膜覆盖后,全年可以免除人工或药剂除草、减少土壤肥力流失,桑瘿蚊为害率降低66.3%,桑园管理用工减少41.6%,节约生产  相似文献   

8.
通过氮磷钾化肥配施试验结果表明:桑园合理配施化肥,不但对当年桑叶增产有极显著效果,而且对翌春桑叶的增产效果也显著。各单一化肥的用量和比例,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应根据土质掌握在一定范围,才能达到最佳施肥效果。  相似文献   

9.
桑园专用复合肥料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惠就  韩良杰 《蚕业科学》1992,18(3):150-158
在多年(1986—1991)对桑园土壤、桑树营养特点进行研究,获得大量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提出桑园专用复合肥的配方。以专用复合肥与等量氮肥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1)盆栽试验:复合肥区增产桑叶21.69%—41.70%。(2)小区试验:复合肥区增产桑叶10.35%—23.22%。(3)中间试验:复合肥区增产桑叶14.67%—22.83%。(4)养蚕试验:复合肥区春秋两季平均,万头蚕产茧量提高3.95%、全茧量增加4.15%—11.79%、茧层量增加5.00%—12.50%、茧层率提高2.81%—7.40%。  相似文献   

10.
<正> 桑树喷施微肥与其增产效应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很多研究。近年来,我省部分桑园施了化肥、磷肥等肥料,桑叶产量虽有增加,但桑叶薄而色淡,偶尔出现一株枝条顶部叶片萎缩,呈勺样向内侧卷曲,叶色黄化。本试验根据桑园土壤测试结果,在叶面上喷施锌、硼、钼三种微量元素,研究桑叶的增产效应,并对各试验区产叶量进行方差分析,选出最优方法和喷施浓度。现整理成文,仅供桑树施肥作参考。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地点:北  相似文献   

11.
螯合态多元复合微肥对桑树的增产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垒 《中国蚕业》2001,22(3):19-20
陕西省宁陕多元复合微肥厂生产的"螯合态多元复合微肥"是一种全效性叶面肥料,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和微量营养元素,经各地试验证明对多种作物有增产效果.为了解该叶肥品种是否适合桑园使用,1992年在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进行了桑树喷施试验,发现该产品增产桑叶效果稳定,是一种较好的桑树叶面肥料.  相似文献   

12.
桑叶是蚕茧增产的物质基础,在增产桑叶的基础上多养多收又是大幅度增产蚕茧的重要途径,这个经验已经为多年实践所证明,其实桑园丰产不但对增加蚕茧数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对于提高蚕茧质量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养蚕必先抓桑”。  相似文献   

13.
说说低产桑园形成的原因及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晓红 《北方蚕业》2006,27(2):57-58
现在桑园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不平衡,有的桑圊667m^2产桑叶2000~3000kg以上,有的桑园在1000kg左右,少数桑园更低,在500kg以下,高产和低产间的差距很大。由此可见桑园的增产潜力很大,因此改造现有桑园的低产面貌,提高单位面积产叶量,做到增产不增地,对增产蚕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近2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树栽培有了比较大的突破,对推动和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挖掘桑园的内涵增产潜力,充分利用桑园内空间与光照,探索桑园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模式,我们进行了桑园立体栽培技术的研究,经过5年的试验与研究,突破了亩产桑叶3500公斤大关,且桑叶品质优良,为我国多次养蚕实行全年条桑育,大幅度增加夏蚕的饲养量,提供了新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暮秋季节,桑叶凋落,桑树进入了冬季休眠阶段,此时正是进行桑园冬季管理的好时机。做好桑园的冬季管理工作,可以减少病虫为害,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桑树发芽率,为次年的桑叶增产打下有力的基础,所以说桑园的冬季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下面介绍一下桑园冬管工作的作法和值得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经5年试验,山东省高密市杂交桑全年贴地伐条草本栽培获得圆满成功。试验区较通常的杂交桑留干收获法增产桑叶14.7%,5龄期收获桑叶用工节省43.2%,较品种选792桑园常规收获法增产桑叶29.9%,5龄期收获桑叶用工仅是选792桑园常规收获法的33.2%。推广模式:桑品种为桂桑优12或沙2×伦109;栽植形式为(90~100)cm×25cm;剪伐方式为每年的春、夏、秋3期蚕的4、5龄期用镰贴地伐条,实行条桑育。试验桑已种植7年,无衰败迹象。凡有水浇条件的地区,均可推广这种栽培与养蚕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试验于1989~1992年在泰安市郊区鲁里村和莱芜市陈家楼村桑园进行,历经4年,80.5亩桑园连续3年平均亩产桑叶超过3000kg,其中鲁里村37.5亩平均亩产达3401.18kg,超出了1℃积温生产0.5kg桑叶的规律.系统提出了亩产桑叶3000kg的主要技术指标及规范技术措施,为北方蚕区桑园高产创造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鱼—桑—鸡 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鱼池淤泥及鸡粪用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鸡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试验表明,每500公斤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可增产鱼25公斤;桑园内养20只鸡,年产鸡粪1200公斤,相当于给桑园施氮肥18公斤,磷肥17.5公斤。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桑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应用效果,连续多年在8个基地开展了试验示范,调查桑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桑叶产量及蚕茧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施用后,桑叶增产幅度达9.57%~31.34%,平均增幅为16.55%,且有利于提高蚕茧产量,改善蚕种质量。此外,桑园施用桑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后,桑叶叶色浓绿,叶肉厚,桑树抗旱性增强。  相似文献   

20.
对5个栽培桑品种(杂交组合)的桑园进行全年片叶收获和全年条桑收获试验,研究不同收获形式对桑园产量、桑叶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与全年条桑收获桑园相比,全年片叶收获桑园每公顷产叶量可增加11955~14985 kg,增产率达26.12%~33.63%,每公顷枝叶量增加27915~37 830 kg,增产率达29.78%~44.97%;全年条桑收获形式虽然桑叶收获的劳动工效比片叶收获提高96.77%~136.00%,但其桑园产叶量较片叶收获形式下降了20.86%~25.16%,要取得与片叶收获桑园同等的桑叶产量,需增加26.12%~33.63%的桑园面积,最终使桑园总成本费用与片叶收获桑园没有显著差异,不能有效降低桑叶成本。测算结果表明,5个栽培桑品种的桑园采用两种收获形式的桑叶成本平均为0.42元/kg;全年片叶收获桑园比条桑收获桑园每公顷增产蚕茧797~999 kg,新增产值13430~16844元,新增纯收入10625~13 325元。分析认为,推广条桑收获技术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条桑收获后光能损失和桑树生长的停滞时间,才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