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陆文龙同志发表在《中国花卉盆景》1986年第12期上的《也谈盆景的风格与流派》一文,关于先创各自风格再立流派的见解是正确的。但对流派的理解,值得商榷。按陆同志意见,只要数量“多”,加上“千遍一律”的“程式”或“形式”,就形成了流派。事实上,流派绝不仅仅是某一位“个人”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特征,被子弟们千篇一律地重复而成。模仿不是艺术,更谈不上风格,千人一面怎能称流派?  相似文献   

2.
通过中国盆景评比展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盆景发展的一个新动向:不管是哪个省、市、地区,大家都在努力创自己的流派、风格,这可以说是我国盆景艺术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达到什么程度、什么水平方可称得上  相似文献   

3.
本刊第四期发表了《夕阳凝辉,其热犹炽》一文后,反响强烈,许多盆景爱好者、盆景专业工作者纷纷来信,表示要向傅耐翁先生学习。傅耐翁先生是当代中国艺术界最受人崇敬的老艺术家,他不仅学识渊博,谦诚好学,而且以自己的楷模精神,带动了福建省乃至全国盆景事业的迅速发展,其功绩将永载我国盆景发展史志。 1988年初,当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酝酿组建之时,耐翁老先生闻讯兴奋不已,慷慨陈词,提出组建方案,建议吸收会员应德才兼顾,重社会整体效益,要坚持艺术真善美。对现存的盆景风格流派,主张百  相似文献   

4.
中国盆景艺术作为一个世界性大流派,是存在着的客观事实,它如同中国文学、中国画的存在一样不容置疑。所以,不存在创中国派这样的问题,只存在着如何丰富发展这个流派的艺术特色,使之更为多姿艳丽的问题。一风格不宜套以区域圈子。区域性风格的形成是由一定的历史条件(政治的、经济的以及文化等诸因素)所决定。有能力作全国规模展览,并已有数种全国性  相似文献   

5.
<正>盆景是起源于中国的一门传统艺术,发展至今已经超出了几个主要流派、几个盆景大省的范围。能够反映中国盆景的历史渊源、地方风格,以及传承与发展诸方面的情况的,作为国内一个主要流派的苏州盆景具有一定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对盆景的造型,各有各的审美观点。这个观点,就是大家所说的流派。我们是常熟地区土生土长的盆景爱好者,受常熟的盆景流派影响较深,特别是师从了常熟盆景艺术老前辈李三男门下,对常熟的“六台三托一顶”更是根深蒂固。对一般的常熟风格真是随手可就。  相似文献   

7.
盆景是起源干中国的一门传统艺术,发展至今已经超出了几个主要流派、几个盆景大省的范围。能够反映中国盆景的历史渊源、地方风格,以及传承与发展诸方面的情况的,作为国内一个主要流派的苏州盆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是中国盆景历史与现状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
87年贵刊第11期刊登了陈茂林的《现代盆景应无流派》一文,本人拜读再三,实在不敢苟同。因各地区的气候条件、树石资源、风俗习惯、审美心理及文化熏陶的不同,再经各地历代盆景爱好者的精心培育、不断创新,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风格,因而产生了流派。这是盆景艺术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庄文其先生在去年12期上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一问题,盆景界同仁需于三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承认风格流派多样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纵观古今中外的各门艺术,风格流派多样化与相互竞争,是普遍现象,也是该门艺术兴旺的标志,并且藉以推进自身的进步。西方绘画史是如此,中国绘画史也是如此。就是当今中国盆景不也存在公认的苏派、扬派、海派、  相似文献   

10.
彭春生同志关于举办《中国地方风格盆景展览》的倡议,对于促进我国盆景艺术的发展,无疑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要使这次展览办得具有学术性,能对我国盆景艺术理论的提高有所裨益,最好先展开关于风格与流派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关于流派和风格我认为应多谈风格,少谈流派。因为我国的盆景几大流派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和地域原因,即便是在他们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一些流派对现代盆景艺术发展的阻碍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流派本身也在变。它要么随时代发展而变革,要么因固步自封而消亡,以至各流派在发展变革中相互接近,最终趋向统一。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盆景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仅仅“五大流派”已再不能说明整个中国盆景的发展现状。浙江、湖北、福建、安徽等地盆景的构思和造型水平正在迅速提高。我国盆景事业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富有蓬勃的活力。也可说目前我国盆景正处在新风格、新流派诞生的前夜。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笔者认为,搞好盆景艺术的创新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开展盆景艺术风格、流派的讨论,重点应放在分析流派产生与形成的背景、条件,流派在盆景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及对盆景创作的影响方面,不应当以流派论盆景作品的优劣。更不应站在地方流派本位主义的立场上,各执己见,对流派作夸大宣传,甚至纠缠在风格和流派的表面形式上。对流派的评价要掌握分寸,恰如其分。一个地方产生和形成流派,表明那个地方盆景创作的繁荣,作些介绍,以利交流,当然是好事。但是流派是自然形成的,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讲流派,离不开时代背景地域及人文因素。它的形成有一定的条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因此,流派应是那些在艺术风格上有共同倾向或  相似文献   

14.
盆景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千百年来,通过历代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的艰辛创作实践,在全国已形成各具风格流派的盆景艺术体系,成为园艺科学中造型技术的奇葩,是中华民族独特的高级的艺术瑰宝。如今,盆景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显示出它的巨大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由审美实践创造了盆景艺术从盆景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祖先在长期劳动生产中,逐步认识了花早树木的自然之美,并把它作为审美对象,以满足自己精神生活的要求。这已有悠久的历史了。自魏晋以来,文坛上的山水诗、山水画以至山水园林,都有着高度的发展。在园林艺术发展中,派生出直接以自然树石为创作素材的些子景,纳山野景观于居室之内,即现在的盆景。又进一步以树木为主构成了树桩盆景,成为带普遍性的群众审美对象。而岭南盆景,在南方气候环境中,形成别开生面的地方风格,于晚近自成流派。仅这些事实,历史地说明树桩盆景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古典美学始终紧密联系,形成了自己的审美习惯以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所以鉴赏盆景艺术,必须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各地掀起了一个创盆景流派的高潮,如北京要创京派,南京要创金陵派,天津要创津派等等,这是我国盆景艺术兴盛的重要标志,可喜可贺。然而,究竟达到什么程度、什么水平才可自称一派呢?众说纷云,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因而确定一个衡量盆景流派的共同标准就成了盆景界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笔者在我国盆景五大流派要素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衡量盆景艺术流派的四条标准,以期与同行共同磋商。做为一个盆景艺术流派由哪些要素构成呢?依我之见,大致有四大要素:1.突出反映地方特色的适合做盆景的植物材料(主要盆景树种)。如扬派的松、桧、榆、黄杨,苏派的榆、雀梅、三角枫、石榴、梅,川派的金弹子、银杏、竹、紫薇、梅、罗汉松,岭南派的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朴、榕、水横枝、满天星,海派的五针松、真柏、黑  相似文献   

17.
江苏盆景艺术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是我国盆景艺术发源地之一。南京是文化古城,六朝古都,南京盆景早在六朝时期已具相当盛况,连日本人都承认他们的盆景创作深刻地受到六朝思想风尚的影响。但是,南京盆景发展很慢,还未成为独立的流派。近几年来,南京市建委、市园林局,根据南京的特点,提出了金陵盆景创派艺术标准:吸取古老丰富  相似文献   

18.
自1986年在武汉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中国盆景学术讨论会”后,骤然间即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创派风。一时间全国各地盆景艺术界许多同志先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不少评述各地区“风格”或“流派”特色的专论。整整10年过去了。成绩不能说一无所有。但究竟新的风格、流派创建了多少?恐无一人能避开“五大流派”再列举一个典型范例。反倒使一些传统格调如“三弯九倒拐”、“滚龙抱  相似文献   

19.
说起盆景艺术,大家马上会想到久负盛名的苏派盆景、海派盆景、川派盆景……众多的盆景流派及盆景成果遍布全国各地,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盆景业也呼唤一个共同交流、集中展示并进行贸易的空间,于是中国盆景艺术文化村(以下简称盆景村)应运而生。盆景村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它对盆景业有着怎样的作用?将怎样建设?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盆景村的品牌创始公司——上海朱家角盆景艺术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洪俊先生。记者(以下简称记):盆景村的概念是如何提出的?洪总(以下简称洪):盆景村的概念是2001年提出的,当时中国盆景艺术界的几位  相似文献   

20.
令世界瞩目的中国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流派纷呈,风格独特,融诗、画、书等文化艺术于一体,堪称世界艺术的瑰宝。为了满足五大洲从事盆景(盆栽)艺术的朋友们观摩、研讨中国盆景艺术的愿望,经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共同商定,并经中央主管领导机关批准,定于1991年5月20日在北京举行首届中国国际盆景会议。会议除进行盆景技艺交流外,还要举办盆景造型艺术表演、盆景精品展览,并拟邀请各国艺术家到各地进行观摩游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