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母羊发情调控是指在繁殖生理的基础上,人为地调整动物的繁殖进程而采取的提高繁殖效率的一种手段,它包括同期发情和诱导发情。同期发情是近年来现代化畜牧业生产中发展起来的新的繁殖控制技术,是由诱导发情演化而来。所谓同期发情(或称同步发情),就是人为地干预同群母羊个体间各处于不同状态(卵泡期或黄体期的早、中、晚期)的发情周期,统一调整到同一基准上,从而达到发情同期化(集中在2~3 d内发情)的目的。绵羊的同期发情技术(ES)主要是对发情周期的卵泡期或黄体期进行调控,其中大多数是调控其黄体期,这是  相似文献   

2.
绵羊非繁殖季节母羊诱导发情既是工厂化高效养羊生产体系中实现绵羊1年2产或2年3产、依市场需求调整母羊配种期和产羔期的关键技术,也是胚胎移植中供受体同期化处理和人为控制母羊繁殖机能等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正同期发情也叫诱导发情,是利用某些激素人为地控制和调整母羊自然发情周期,使一群母羊中的绝大多数按计划在几天时间内集中发情、集中配种。无论是在全舍饲条件下的母羊还是全放牧或"半舍饲+半放牧"条件下的母羊,采用本技术可以使母羊及时发情,节省空怀期的饲养管理成本。母羊同期发情后,可实现配种同期化和集中产羔,进而为后续的羔羊培育、疫苗免疫、羊群周转、商品羊生产等一系列组织管理带来方便,提高羊群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非繁殖季节母羊的诱导发情技术是工厂化高效养羊生产体系中的关键技术,正在生产中被逐渐推广.由于非繁殖季节诱导发情效果除受季节、品种、年龄、营养的影响外,还受所用激素的种类、剂量、用药方案及处理母羊所处生理状态的影响.本次试验目的在于探索一种同期发情效果好、经济实用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从而使处于乏情期的产后不久的母羊,按生产者的要求,充分利用、有计划的发情,做到全年均衡性商品羊生产.  相似文献   

5.
<正>发情调控是肉羊高效生产的关键技术。人为地调控母羊的发情期,就能达到母羊繁殖的可计划性,进而做到有计划地组织生产,真正实现母羊"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本试验旨在根据饲养方式及营养状况的不同,发情调控药物品种、剂量的不同及药物使用时间、部位的不同,观察其对母羊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在自然状态下,动物个体在繁殖季节分散随机发情,但人为的控制可以使一群家畜同时发情排卵。同期发情(synchronization of estrous)是指采用激素或类激素药物处理,人为地控制并调整母畜发情周期、使一群母畜在特定时间内集中发情排卵。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在自然状态下,动物个体在繁殖季节分散随机发情,但人为的控制可以使一群家畜同时发情排卵。同期发情(synchronization of estrous)是指采用激素或类激素药物处理,人为地控制并调整母畜发情周期、使一群母畜在特定时间内集中发情排卵。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8.
同期发情可使山羊发情集中,也有助于为难以进行发情鉴定母羊配种。使产羔时间集中,便于培育、饲喂和采取统一的防病措施。诱发发情可用以引起山羊非繁殖季节繁殖,以便全年供奶均衡。但母羊在炎热气候条件下受胎率及胎儿成活率下降。母山羊在非繁殖季节产羔,产奶量会降低20%。发情同期或诱导非繁殖季节繁殖的效果受季节、气候、海拔高度、饲管方式以及母羊的品种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发生过产羔障碍的母羊诱发发情效果较好。于配种前2~4周饲喂高能日粮能有效提高繁殖率。  相似文献   

9.
1 同期发情技术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1.1同期发情技术的意义减少发情鉴定时间和次数,合理利用圈舍、气候和草场资源,提高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在绵羊高效繁殖体系中,对母羊实行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依市场需求调整母羊配种期和产羔期。在草场或配种时间有限制的地区,母羊批量发情,便于人工授精和品种改良的计划组织和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同期发情(Synchronization of oestrus)或称同步发情,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较新的农畜繁殖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激素或其他物质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的发情周期,使它们在特定的时间内集中表现发情,以达到合理组织配种、提高繁殖率的目的。同期发情技术是在医学中避孕方法和避孕药物研究的启发下,为了加速畜群繁殖,应用于控制农畜生殖机能而出现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方法。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已有多年,六十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化养羊业中,为了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目标,在绵羊经济杂交和肥羔生产中,推广应用绵羊同期发情技术,可有效地扩大绵羊人工授精配种范围,降低生产成本,达到人为调控发情、集中人工配种、提高母羊繁殖率、实现规模化肥羔生产的目的。同期发情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因药品和方法的不同,对繁殖母羊同期发情的效果有着很大影响。本文就乌市绵羊同期发情技术在生产中应用效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1选择优质肉羊品种肉羊品种和品质的优劣已成为市场竞争取胜的决定因素,土、杂劣种肉羊常因个体小、肉质差、生长发育缓慢、出栏率低等影响养羊的效益。因此,种羊场或养羊户要调整肉羊品种结构,选择合适品种组合,实现二元或三元杂交肉羊育肥体系。目前,应以现有的小尾寒羊、波尔山羊等肉羊品种资源为基础,广泛开展二元或三元杂交,逐步建立起相应的肉羊育肥体系。2人工控制母羊繁殖人工控制母羊繁殖主要包括诱导发情和同期发情等技术,减少母羊空怀,及时配种受胎,缩短繁殖周期。对乏情或错过发情未配种母羊,可用甲孕酮40~60毫克、孕酮150~25…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非繁殖季节诱导多浪羊同期发情单次授精效果,试验在舍饲条件下选择120只多浪羊采用孕激素合剂+阴道孕酮释放装置(CIDR)+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进行诱导同期发情处理,随机挑选60头作为对照组,以1∶5比例引入种公羊本交,选择60头作为试验组,采用连续跟踪试情单次鲜精人工授精的方法,连续2个情期进行配种和观察,测定多浪羊的同期发情率、产羔率、发情初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结果表明:第1情期同期发情率试验组(90.0%)与对照组(93.3%)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非繁殖季节利用孕激素合剂+CIDR+PMSG能够诱导多浪羊同期发情;每天4次连续跟踪试情发现,试验组平均发情初始时间为(30.51±6.50)h,发情持续时间为(31.50±4.50)h,在第1和第2情期母羊发情结束时单次鲜精授精后发现,总产羔率试验组(78.3%)与对照组(86.6%)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单次授精结合诱导同情发情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总产羔率和准确的输精时间,从而确定诱导同期发情条件下母羊开始发情的时间和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4.
肉羊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是指通过激素等方法人为控制母羊发情进程,使母羊群集中于特定时间段同时发情、排卵,应用优良种公羊精液对同期发情母羊群进行集中人工输精,实现肉羊批量化生产的高效繁殖技术。推广应用该技术可以使母羊集中发情、集中输精、集中分娩、统一管理、统一出栏,对提高空怀母羊和优良种公羊配种效能、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肉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生产、提高肉羊生产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同期发情技术是规模高效肉羊生产的关键技术,人为调控母羊的发情周期,可提高母羊繁殖的计划性和依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从而达到提高母羊的高效繁殖与养羊生产的高效益有机结合。1同期发情的原理在母羊的一个发情周期中,黄体期占70%左右,黄体分泌的黄体酮对卵泡的发育成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只有黄体消退,体内黄体酮量下降,对卵泡发育的抑制解除,卵泡才能发育成熟,母畜表现发情。因此,控制母羊黄体的消长,是控制发情的关  相似文献   

16.
对183只流产细毛羊在非繁殖季节诱导同期发情,用处理公羊配2个情期,结果有71.6%的处理母羊产羔,并且这些产羔母羊能够及时参加当年繁殖季节的配种.  相似文献   

17.
同期发情技术是实现羊场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绵羊属于短日照季节性繁殖动物,繁殖率较低,因此必须对提高绵羊的繁殖率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在生产中做到羊的同期发情、集中配种、集中产羔、集中管理、集中出栏,以缩短母羊繁殖周期、提高其繁殖率,从而增加羊场的经济效益[1-3].本研究利用不同激素(CIDR+PMSG和PG+PMSG)对146只成年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观察其发情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肉羊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是指通过激素等方法人为控制母羊群发情进程,使母羊群集中于特定时间段同时发情、排卵,应用优良种公羊精液对同期发情母羊群进行集中人工输精,实现肉羊批量化生产的高效繁殖技术。推广应用该技术可以使母羊集中发情、集中输精、集中分娩、统一管理、统一出栏,对提高空怀母羊和优良种公羊配种效能,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肉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生产,提高肉羊生产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绵羊是短日照动物,即在每年的繁殖季节(8~12月份)母羊开始表现发情、排卵、受胎。在此期间,母羊的繁殖技术、试验、示范以及各种科学试验、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等也都在此期间进行。但是在非繁殖季节(1~7月份)对肉用受体绵羊进行同期发情、冷冻胚胎移植等应用研究的较少。现就北京安伯胚胎生物技术中心在辽宁省凌源市万元店镇某羊场应用同期发情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补饲精料诱导非繁殖季节哈萨克母羊发情,解析绵羊非繁殖期发情的生殖激素变化规律,为利用营养因素调控非繁殖季节绵羊发情提供激素方面的理论依据,研究选用成年哈萨克母羊36只,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在2—6月份补饲精料,在非繁殖季节(4—6月份)对发情绵羊及不发情母羊(对照)颈静脉采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外周血液4种重要生殖激素雌二醇(E2)、孕酮(P4)、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浓度。结果表明:血液中E2和P4呈现波动式变化,FSH和LH呈现规律性脉冲式变化。说明E2和FSH与绵羊的非繁殖季节发情有关,高浓度的P4和LH对开启或维持绵羊的发情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