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硒对常夏石竹耐盐突变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分析了不同施硒量对常夏石竹耐盐突变体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培养基中加施适量外源硒 ,能显著提高常夏石竹 (Dianthusplumarius)耐盐突变体生物量、POD活性以及K /Na 、K 、Na 绝对含量和叶绿素及游离脯氨酸含量 ;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施硒使常夏石竹耐盐突变体叶绿体体积、形状及排列方式发生明显改变 ;叶绿体被膜、线粒体结构有所改善 ;细胞碎片减少 ;叶绿体与线粒体更加靠近。  相似文献   

2.
温室条件下,用NaCl和Na2SO4处理石头扁桃和桃扁桃,处理浓度分别是:150,300,350mmol/L,处理10d后测定无机离子含量,并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①NaCl胁迫下,两个供试材料叶片中Na^+,Cl^-含量及Na^+/K^+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K^+含量随盐浓度增加下降,石头扁桃叶片中无机离子含量变化幅度大于桃扁桃;Na2SO4胁迫下,石头扁桃叶片中Na^+,SO4^2-,K^+含量及Na^+/K^+的变化规律与NaCl胁迫下一致,桃扁桃K^+含量随盐浓度增加而增加,Na^+/K^+在盐胁迫下却升高。②盐胁迫后,叶绿体基粒、基质片层扭曲,类囊体肿胀;随盐浓度的增加,形变加剧,叶绿体由椭圆形肿胀成圆形。叶绿体膜解体,石头扁桃叶绿体对盐胁迫比较敏感。综合分析发现,两种盐对植物造成伤害的机理不同,石头扁桃的耐盐能力差。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近30株嗜盐或耐盐放线菌在不同浓度的Na^+,K^+,M^2+,Ca^2+条件下的生长范围,发现耐盐放线菌对Na^+,K^+,M^2+有广泛的适应性。只有少数耐盐放线菌能在较底浓度的CaCl2条件下生长;多数嗜盐放线菌生长所需的Na^+可被K^+,Mg^2+所替代,而不能被Ca^2+所替代,少数嗜盐放线菌的生长离不开Na^+,对Na^+有高度的专一性。因此,提出自然环境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专嗜K^+或专嗜Mg^2+的嗜盐放线菌的推测。  相似文献   

4.
树木耐盐的生理指标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黄河三角洲一些常见树种和引进的耐盐树种进行了脯氨酸含量、叶片自由水-束缚水含量、相对电导率、叶片和根部部分元素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K^ 、Ca^2 、Mg^2 等离子在树木抗盐方面的作用。不同树种的Na^ /K^ 、Na^ /Ca^2 、Na^ /Mg^2 比值在叶片和根部有所不同,它们在叶片和根部的变化,反映了植物对盐分离子与营养元素相对的吸收状况及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对刺槐无性系生长和离子吸收、运输、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一年生盆栽刺槐元性系苗BH327和BH5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生长、体内Na^+、K^+、Ca^2+、Mg^2+等矿质离子含量及地上部分各器官对K^+、Ca^2+、Mg^2+(相对于Na^+)选择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明显抑制了刺槐无性系的生长,元性系BH56组织中K^+、Ca^2+、Mg^2+水平增高,高盐胁迫下,苗木由根向茎和由茎向上部叶选择性运输Ca^2+、Mg^2+的能力增强;BH327与BH56的结论相反。本文从体内离子分配及选择性运输角度讨论了各无性系在盐胁迫下受伤害情况及耐盐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硒提高酸模抗盐性的生理及对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盐渍土壤中加施适量外源硒能够显著提高酸模 (Rumexpatientia×R tianshanicus)生物量、根 /冠比、POD活性、K+ /Na+ 比、K+ 、Na+ 绝对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 ;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盐胁迫下 ,无论施硒与否 ,酸模表现出盐渍环境中植物的一般特征 :大部分细胞膜系统模糊不清 ;类囊体膨大 ,基粒排列异常。发现内质网往往与含有细胞碎片或环状膜结构的液泡定向靠近 ,推测内质网可能与细胞器解体释放出的细胞碎片或环状膜结构的运输并进入液泡以及胁迫离子在液泡中的区域化有关。施硒使酸模叶绿体体积、形状及排列方式发生明显改变 ;叶绿体被膜、根尖细胞核膜、线粒体结构有所改善 ;盐胁迫造成的细胞碎片减少 ;叶绿体与线粒体更加靠近  相似文献   

7.
以盐渍生境下1~3年生红棒为材料,对不同树龄红榉的各营养器官中盐离子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Na^+、K^+和Cl^-在红棒各营养器官中分布不同,且差异显著。Na^+和K^+在根中含量最多,平均分别达0.75%和12.34%。Cl^-在叶中含量最多,平均达1.08%。Na^+和Cl^-含量均随树龄的增大而减少,K^+含量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表明在盐渍生境中种植的红榉能够随着种植年代的增加逐步适应盐渍生境,从而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营养液栽培,以香蕉幼苗为试材,研究了盐胁迫对香蕉幼苗根部、假茎和叶片各部位Na^+和K^+含量以及K+/Na^+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植株体内Na^+的含量增加,而植物体内K^+含量减少,K^+/Na^+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9.
何红  赵挺 《农村科技》2009,(10):46-47
常夏石竹又名羽裂石竹,是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原产奥地利至西伯利亚。近年来,常夏石竹因常绿、耐寒、耐旱、耐贫瘠且叶形优美、花色艳丽、花具芳香等优点,逐渐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新宠。  相似文献   

10.
以五彩石竹(Dianthus chinensis)和常夏石竹(Dianthus plumarius)种子为供试材料,在浓度为0.5%、1.0%、1.5%的NaCl单盐胁迫下进行发芽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两种石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值和发芽指数均呈降低趋势,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相对盐害率升高,种子开始发芽的时间推迟,发芽过程延长;1.0%NaCl浓度胁迫对五彩石竹和常夏石竹发芽率的抑制分别达到了67.70%和73.40%,在浓度为1.5%的NaCl胁迫下两种供试植物的发芽率分别为16.00%和5.33%。在不同浓度盐胁迫的作用下,两种供试种子的胚根、胚芽、子叶的生长受到不同的抑制。五彩石竹1.0%浓度NaCl溶液与对照相比其对胚根、胚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胚根从6.89mm下降到1.98mm,胚芽从4.76mm下降到0.26mm;常夏石竹在0.5%浓度下,胚根、胚芽的生长受到明显影响,与对照相比胚根长下降了45.83%,胚芽长下降了54.60%。耐NaCl胁迫能力为五彩石竹>常夏石竹。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对两种茄子的生长和离子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盐胁迫对引茄和杭茄2品种茄子的干重、离子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杭茄在含盐量大于1.5g/kg的处理中,长势明显减弱;引茄在含盐量1.0—2.5g/kg的各个处理中,长势受阻不明显。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剧,两种茄子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质中的Na^+离子含量显著增加,K^+,Cd^2+离子含量都显著减少。在同样盐胁迫程度下,引茄中的K^+,Cd^2+含量及K^+/Na^+和Ca^2+/Na^+的值均高于杭茄。引茄抗盐性比杭茄强。  相似文献   

12.
水分胁迫下常夏石竹的生理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种于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生态园和吉林省北华大学实验区的常夏石竹为对象,采用盆栽控水进行水分胁迫的措施设计,比较水分胁迫下两个地区常夏石竹的组织相对含水量(RWC)、质膜相对透性、脯氨酸(Pro)含量、净光合速率(Pn)等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亚布力的常夏石竹RWC、Pro含量相对较高,质膜相对透性相对较低;来自于吉林的常夏石竹相对较弱,即来自于亚布力的常夏石竹抵御水分胁迫的能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3.
耐盐牧草生物修复盐渍化耕地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三种耐盐牧草生物修复盐渍化耕地效果得出:各处理较对照在0-90cm土层范围内土壤含盐量降低了12.30%-19.86%。牧草植株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内对K^+、Na^+的选择吸收能力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沙打旺苗期植株K^+、Na^+含量最高但收获期降至最低;碱茅草和小黑麦收获期的K^+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且Na^+含量比苗期均有增加;苗期和收获期Sk/na值均以小黑麦最高,沙打旺居中,碱茅草最低;通过收获植株地上部秸秆Na^+移出量分别为:小黑麦:38.03kg/hm^2,沙打旺:13.68kg/hm^2,碱茅草:13.24kg/hm^2,种植小黑麦修复盐渍化耕地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局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不同器官中离子的分配和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对耐盐性有重要影响,为揭示根区盐分异质性分布条件下植物对盐离子的积累和分配特征,通过分根的方式控制不同根区盐分的浓度,对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幼苗根、茎和叶中的Na^+、K^+、Ca^2+、Mg^2+和Cl^-的分配以及叶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积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绒毛白蜡在局部盐胁迫时,盐胁迫根系中的Na^+和Cl^-含量略高于无盐胁迫的根系;叶中的Na^+和Cl^-含量显著低于均匀盐胁迫处理,但是显著高于对照;局部盐胁迫处理提高了盐胁迫根系中的K^+、Ca^2+和Mg^2+含量,提高了叶片K^+/Na^+,而对叶中Ca^2+和Mg^2+的影响不明显。局部盐胁迫显著降低了叶中的脯氨酸的含量,而对可溶性糖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在局部盐胁迫条件下,绒毛白蜡能够显著降低叶片中Na+和Cl-的积累,提高了叶片K^+/Na^+,降低脯氨酸的积累,有助于缓解局部盐胁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两个耐盐性不同的荞麦品种体内Na^+分配与其耐盐性的关系。[方法]测定两个荞麦品种玲0808(盐敏感)和川养1号(耐盐)幼苗根部、茎基部和叶片Na^+含量。[结果]盐胁迫下,耐盐荞麦品种体内Na^+主要在根部和茎基部累积,盐敏感荞麦品种体内Na^+主要积累在根部。[结论]耐盐荞麦品种的限Na^+能力大于盐敏感荞麦品种,耐盐荞麦品种叶片Na^+含量较低,更耐盐。  相似文献   

16.
应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测定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构树幼苗根、茎、叶3器官中离子的相对含量,并对其组织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构树幼苗各器官中Na^+和Cl^-相对含量均高于对照,K^+、Ca^2+和Mg^2+相对含量则低于对照;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根部皮层和髓细胞中的Na^+和Cl^-相对含量增幅较高,茎中的Na^+和Cl^-主要积累于表皮细胞,皮层中分布较少,叶中Na^+和Cl^-在表皮细胞中积累较多,而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中含量相对较少;在高盐胁迫下,地上部分Ca^2+含量明显高于根部;NaCl胁迫下构树幼苗不同器官K^+含量下降的幅度不同,根和茎中K^+含量均降低,而叶片中K^+含量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明显,在组织水平上,K^+在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中的相对含量有所增加;盐胁迫对P^3+含量影响较小,其分布特点是主要积累于根部。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二倍体马铃薯叶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经12次轮回选择适应长日照的二倍体马铃薯富利亚(Solanum phureja,PHU)与窄刀薯(S.stenotomum,STN)杂种(PHU-STN)耐盐无性系BD54-8和盐敏感无性系BD57-3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受盐胁迫后叶部细胞超微结构的差异。BD54-8和BD57-3的试管苗培养在含有NaCl浓度为0、30mmol·L-1的MS培养基,采用H-765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拍照。结果表明,BD54-8和BD57-3在未经盐胁迫时,细胞膜、叶绿体及线粒体均保持完整,超微结构没有差异。耐盐无性系BD54-8经盐胁迫后,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仍清晰可见,超微结构没有明显变化;盐敏感无性系BD57-3经盐胁迫后,细胞膜受到严重破坏,叶绿体外形受损,内部出现空泡化现象,线粒体外膜模糊、嵴减少。由此可知,耐盐无性系BD54-8比盐敏感无性系BD57-3受到的破坏轻,细胞膜、叶绿体及线粒体可作为二倍体马铃薯耐盐性鉴定的细胞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钠钾交互作用下水稻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钠钾交互作用下水稻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特征,为钠离子转运机制的分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日本晴水稻为材料,通过盆栽水培研究了钠钾交互作用下水稻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特征。[结果]高Na^+显著抑制水稻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但盐胁迫下短时间的K^+饥饿并不影响水稻的生长、根系的发育和根冠比。K^+和Na^+互相抑制吸收,且Na^+在一定程度上有替代K+的作用。Ca^2+在高钠处理的水稻体内含量有上升趋势,而Mg^2+在地上部含量有下降趋势,在根系则差异不显著,K^+的缺乏能促进Mg^2+的吸收。盐胁迫能显著增加根系和地上部阳离子总数,但K^+饥饿下地上部阳离子总数提高。高Na^+显著降低氮的含量,K^+只对地上部氮的累积影响较大,而磷则相反。各营养元素因不同处理而呈现不同的根冠分布。[结论]揭示了水稻在钠钾交互作用下体内吸收转运机制。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NaCl和聚乙二醇6000(PEG 6000)处理对海蓬子、芦荟、向日葵幼苗生长及其离子吸收和分配的效应。结果表明,海蓬子幼苗的生长需盐,-1.76 MPa NaCI为其生长的最适浓度,其地上部积累的Na^ 和Cl^-分别是对照的6和8倍;但随着水分胁迫强度增强,其幼苗干物质积累显下降。在等渗透势胁迫下,向日葵和芦荟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高于盐胁迫,与保持体内高的K^ /Na^ 比率有关。盐处理下海蓬子维持K^ 稳态的能力较强;向日葵对盐分的适应主要取决于盐分在根系和茎杆的积累,对K^ 的选择性吸收、运输较强;而芦荟主要是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较强。  相似文献   

20.
常夏石竹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12~20厘米,节膨大,茎蔓状簇生。茎上部有分枝,光滑而被白粉;茎叶较其他石竹为细,长线形,单叶对生,灰绿色;花2~3朵顶生枝端,花有粉白、白等多种颜色,开花盛期花朵可覆盖地面,四季常绿,三季开花,5~11月为花期。常夏石竹适应性广,它喜阳怕阴,耐干旱、瘠薄,在定植成活后,通常靠自然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