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应用在武汉取得的1964—1985年油菜病毒病序列资料,在电算机上分析了病害流行的周期性和自相关关系。通过方差分析找出了两个病害流行周期,第一周期为6年周期,第二周期为9年周期。两个周期叠加对病害流行起着决定性作用。据此可用它们对未来若干年的病害发生情况作出粗略估计。病害序列提取周期影响之后,序列趋于平稳化,应用平稳序列分析方法,证明除周期性之外,序列还存在着自相关关系,以相隔3年和9年的变量相关性最好,以其作为因子建立了两因子自回归方程。将病害流行周期和自回归方程搭配建立了预报工具。用1974年以来的12年历史资料检  相似文献   

2.
保定市山药病害种类及为害特点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8年,通过调查鉴定,基本摸清了保定市当前山药生产上发生的病害种类及其为害特点,明确了威胁生产的病害有叶斑类4种,地下部真菌病害4种、线虫类2种.重要病害是炭疽病、镰刀茵枯萎病、短体线虫病,具有潜在为害性的病害是镰孢褐腐病、根结线虫病、病毒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万州红橘产区出现了一种新型真菌病害——红橘褐斑类病害,发生面积和为害程度呈逐年扩大、加重的趋势,该病不但为害严重且难于控制。通过3年田间发病规律观察、病原菌分离鉴定和防治试验等研究,提出一套红橘褐斑类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烟草气候斑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气候斑病是烟草叶片的一个非侵染性病害。各地普遍发生,有的年份危害严重,损失很大。1987年广西本病大发生。1988年我们虽竭力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然因条件所限,仍末能予以展开和深入。1989~1992年根据中国烟草总公司部署,广西更急需开展广西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通过广西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使我们进一步察觉本病虽是烟草的一个非侵染性病害,其危害程度竟比发生于叶片的一些侵染性病害更重。在广西烟草公司和广西农科院的重视与大力支持下,从1993年起我们便正式开展此项研究。本研究目的在于明确引起病害发生的确切原因,找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苹果病害发生与分布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于2010-2012年在我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1 100个苹果园采用隔行踏查法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果园面积、品种名称、树龄结构以及各种病害发生情况。调查结果表明,3年间在我国苹果主产区共发现病害50种,其中包括新发现的2种病害:丝核菌叶枯病和炭疽菌叶枯病。通过分析确定了各种病害的严重度,明确了腐烂病、轮纹病、褐斑病和斑点落叶病4种主要病害及苹果锈病等8种中度发生病害的发生程度及区域分布,为各苹果主产省开展病害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玉米三种叶斑病混发时的流行过程及产量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年的田间小区人工接种试验,观察比较了玉米大斑病、弯孢叶斑病和灰斑病单独及混合发生时的流行过程及对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病害混发初期,病害间无明显的负相关性,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害间的负相关性逐渐增大并达到显著水平,说明病害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病害混发时造成产量损失并不完全等于各病害单独造成损失之和,其中大斑病和弯孢叶斑病、弯孢叶斑病和灰斑病混合发生所造成的损失约为各病害单独造成损失之和的76%~88%,大斑病和灰斑病混合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可近似看作两种病害各自引起产量损失之和,3种病害同时发生时最终损失率约为各自造成损失之和的67%~72%。  相似文献   

7.
花生花叶病是花生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传毒介体豆蚜(Aphis craccivora)、洋槐蚜(Aphis robiniae)。蚜虫的发生与病害流行关系密切。通过三年综防试验示范,明确采用精选种子、地膜覆盖、治蚜防病、改进肥水管理措施能明显减轻病害,增产50—118%。  相似文献   

8.
通过两年不同的栽培模式、不同品种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流行动态监测表明,病害的发生流行与田间温、湿度有关。春后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和雨季的到来,晚疫病在3月下旬开始发病,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病害流行盛期。  相似文献   

9.
大田番茄常见病害诊断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惠水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特别是番茄种植面积较2008年又有所增加,但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番茄的病害亦随之加重,严重影响了番茄的品质和产量。为保证番茄的品质与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笔者通过近几年来对番茄病害的调查研究,总结了番茄常见病害的诊断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连作障碍已成为黄连生产的重要难题,其中病害是引起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黄连病害的田间及走访问卷调查,黄连的主要病害有6种,并分析了黄连主要病害的防治策略,为进一步研究黄连病害提供了基础性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花生病毒病及流行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85—1987年研究表明北京地区花生上流行的病害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A株系(CMV-CA)引起的黄花叶病害和花生轻斑驳病毒(PMMV)引起的轻斑驳病害。血清鉴定451份花生病害样品,黄花叶病害样品受CMV-CA侵染占95.7%,轻斑驳病害样品受PMMV侵染占91.3%,中后期病害样品受CMV-CA和PMMV复合感染较普遍。CMV种传率2%左右,种传病苗在花生出苗后开始出现,6月病害进入高峰。三年CMV-CA流行程度明显不同,主要取决于苗期蚜虫发生早晚、发生量及苗期降雨量。PMMV种传率低于1%,病苗出现稍晚,但病害扩散快,6月上旬进入高峰,7月上、中旬发病率达100%。三年流行程度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马铃薯黄萎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增产潜力大,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连作问题,各种病害日益突出,鉴定和认识新的病害问题是其有效防控的基础,有助于马铃薯的可持续生产。2009~2010年在甘肃省定西全市各县区马铃薯病害的田间普查中,发现了能够造成马铃薯早死的一种新病害,通过病菌分离和鉴定,确认了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侵染马铃薯是造成马铃薯田间植株早死的主要原因。本文首次报道了甘肃马铃薯黄萎病害的发生,研究结果对系统调查该病的发生情况以及病害防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3年7月至2004年4月调查了江西农大校园内及其附近常见木本花卉病害,通过镜检,初步鉴定出富贵竹叶尖焦枯病、山茶花灰斑病、扶桑黑斑病、桂花叶枯病、一串红白绢病、月季黑斑病、一品红立枯病、银杏叶斑病、栀了花褐斑病、四季果白绢病等十种真菌病害。  相似文献   

14.
何建群  王程  张玲 《植物医生》2011,24(2):16-17
通过2006—2010年对鲜食葡萄病害的调查,诊断出宾川县葡萄发生的主要真菌性病害有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葡萄炭疽病、葡萄房枯病、葡萄灰霉病、葡萄白粉病、葡萄黑痘病、葡萄大褐斑病、葡萄小褐斑病、葡萄穗轴褐枯病。通过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总结出:新建果园,强化苗木选择;适时清园,遏制病源传播;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清理副梢,以利通风透光;预防为主,及时喷药;避雨栽培,控制病害;果穗套袋,减轻病害等技术应用于葡萄生产,达到农业增长、农民增收、节本增效的目的,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4~2006年进行系统调查与鉴定,明确了玉溪市百合病害10种,其中真菌性病害7种,细菌性病害1种,病毒病1种,生理性病害1种。主要病害是炭疽病、灰霉病和病毒病。百合病害与种球品质和管理措施密切相关,最后对百合病害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六、积分运算通过积分运算可以求得不同时间范围内,病害流行曲线下面积(AUDPC)或害虫的累计虫量等项工作。1.病害流行曲线下面积的计算例7:依据林傅光先生1955年研究资料,在马铃薯晚疫病严重发生田块,15天内田间病株率可以从1%发展至100%,根据病害发生曲线指数增长方程分析结果 y_0=0.01 r=0.2734,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鲜食玉米病害发生种类及其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鲜食玉米病害种类进行田间系统调查,采集病害标本,通过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确诊了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等11种病害;明确了鲜食玉米的主要病害为玉米小斑病和纹枯病,首次在广东发现了玉米弯胞叶斑病和黑斑病。本研究结果可为鲜食玉米病害的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荆门市2015年小麦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气候、菌源、品种、田间管理等因素影响,2015年荆门市小麦主要病害偏重发生,是近几年小麦病害发生最重的一年,条锈病等病害发生特点鲜明,适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可有效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9.
连江县丹阳镇是福州市西瓜主要产区,从1985年开始种植西瓜,至今有26年种瓜历史,由于瓜地连年重茬连作,各种病害发生严重,给瓜农造成极大损失。根据病因,西瓜病害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生物因子引起的病害,这类病害可以传染,称为侵染性病害;另一类是  相似文献   

20.
 1974-1984年在宁夏山区8个县及引黄灌区部分县对马铃薯病害进行了普查。记载了发生较重的真菌病害7种、细菌病害四种、放线菌病害1种、病毒病病害9种,总计21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