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揭示作物对酸、碱的抗逆机制,探讨提高作物营养元素含量和广适性的途径,选用5个pH值水平(4.0、5.0、6.5、8.0、9.0)的营养液,对2个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和百农3217)进行处理,通过测量单株根长、根数、根干质量以及P、Fe和Zn的含量,研究环境pH值对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及其对营养元素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麦幼苗根系对P、Fe、Zn的吸收和转运在不同pH值处理间以及品种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存在显著差异;pH值呈酸性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及Fe、Zn的吸收和P转运,呈碱性有利于Fe、Zn转运;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不但受环境pH值和品种的影响,而且存在pH值处理与品种间的互作,但地上部不存在互作。小麦根系通过调控营养元素吸收和转运的效率来应答环境pH值的变化,但调控程度不同导致了品种酸、碱抗性和适应范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采用氮高效品种挖掘作物高效吸收利用氮素的潜力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就小麦对氮素高效利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国内外有关小麦在氮素利用效率方面的差异性及其在不同生育期干物质与氮素变化状况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不施肥与施肥条件下,比较了耐低NPK养分的高、中、低效基因型小麦的光合能力差异。结果表明,耐低NPK养分的高效基因型在不施肥条件下的叶面积姚合势和作物生长率较高,相对叶面积指数、相对光合势、相对净同化率和相对作物生长率亦较高;低效基因型正相反。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相对产量与相对面积指数、相对光合势、相对净同化率和相对作物生长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耐低NPK养分的高效基因型在不施肥  相似文献   

4.
小麦氮营养效率的种间差异与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氮营养高效品种 ,挖掘作物高效吸收利用养分潜力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对近 2 0年来国内外有关不同基因型小麦在氮营养吸收、运转和利用方面的差异及其可能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小麦盆栽试验和室内理化分析,研究浮尘对土壤以及小麦营养成分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浮尘为土壤提供了细粒物质和营养元素.受浮尘覆盖影响,小麦含氮量下降了46.2%,含磷量下降了71.9%,钾元素含量变化不大;微量元素含量也有变化,其中铁、锰含量高于于无尘小麦,而锌含量低于无尘小麦.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因型作物及其根际钾素高效利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综述了钾肥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我国土壤钾素肥力及钾肥使用现状,从根际微域环境的角度对不同基因型作物钾素营养遗传学性状的差异机理、根际环境和根系分泌物对钾素有效性的影响、钾高效基因型作物种质资源的选育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作物缺乏某种营养元素,在形态上表现出特有的症状.由于不同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不同,症状出现的部位和形态常有其特点和规律.通过肉眼观察作物形态的变化,判断某种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称为形态诊断.下面介绍小麦的缺素营养形态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国内关于作物对磷素营养吸收利用效率的筛选与基因型差异机理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综合介绍了作物不同的磷素营养基因型的根系特性、磷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营养生理基础、筛选指标等 ,并分析了进行作物对磷素高效吸收利用基因型的筛选以其相应品种选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不同基因型小麦在水培体系下的磷胁迫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改进的Hoagland培养基,优化建立了小麦温室水培体系,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在水培条件下对磷饥饿胁迫的生理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研究建立的小麦水培体系中,小麦植株生长正常并对磷饥饿胁迫条件做出发育形态建成水平的反应;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在此体系中小麦磷响应基因也在转录水平上产生显著变化;2)在水培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对磷饥饿胁迫的反应总体上表现在根轴长度和根冠比有所提高,但不同基因型小麦的反应特点有差异;对这些反应特征的分子机理的深入分析可为有效筛选磷高效小麦新种质以及发掘磷高效基因资源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因型春小麦根系对低磷胁迫的生物学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3个春小麦品种(加春1号、2号、4号)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低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春小麦根系的形态学与生理学特征,结果表明:(1)在缺磷环境中,小麦的根重、根数、总根长、总吸收面积、根活力、根系SOD及POD活性、根系活性吸收面积均明显降低,但根冠比与根系分枝密度明显增加。不同基因型间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幅度存在明显差异。(2)根系的形态与生理学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基因型差异,而且在低磷水平下这种差异表现的更为突出。表明作物品种之间对磷胁迫反应存在差异。(3)根系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可以作为筛选高效吸磷小麦品种的参考指标。在供试的三个基因型中,加春1号对低磷环境的适应性最强。  相似文献   

11.
植物氮素营养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植物氮素营养性状遗传的研究进展,主要对植物氮素营养性状的基因型差异、植物镲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理机制、植物氮素营养性状与遗传有关的基因研究及分子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plant K use efficiency, both K high and low use efficiency cotton genotypes, 103 and 122, respectively, were selected from 86 cotton cultivars (Gossypium hirsutum L.).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using pot experiment for planting cotton on without K (0.0 g kg-1 soil) and with K (0.4 g kg-1 soil) treatments in 2005.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ed that, with K deficiency stress, genotype 103 grew much better than genotype 122 except that its lower leaves showed the symptoms of K deficiency, whereas all the leaves of genotype 122 showed the symptoms of K deficiency. Root dry matter weights of treatments for genotype 103 with and without K application were 1.07 and 1.25 times of genotype 122. It indicated that the root system of genotype 103 was well developed and has better nutrition uptake capability than that of genotype 122. The result also showed that the cotton shoots of genotype 103 were 1.07 and 1.13 times over genotype 122 on treatments of with and without K application. It indicated that genotype 103 has stronger transport organs. In genotype 103, plants, dry matter, and potassium were mainly transported to cotton bolls. The boll dry weight of genotype 103 was 2.58 times in without K treatment and 1.90 times in with K treatment over genotype 122. The potassium accumulation in bolls of genotype 122 was only 49.3% of that in genotype 103. Potassium accumulation in the other organs of genotype 103 was relatively low compared with in bolls.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K and organic matter in genotype 103 was more efficient than genotype 122.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 K efficiency cotton genotype 103 and low K efficiency genotype 122 lie in their potassium nutrition and organic matter using efficiency on uptake, transportation, accum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  相似文献   

13.
以4个不同基因型韭菜为试材,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供磷水平对4个品种的纤维素含量、Vc含量、产量、根和地上部磷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供磷水平使韭菜791雪韭、甜脆791叶片中纤维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791雪韭和甜脆791两个磷高效基因型在p1处理时Vc含量居首,而达到一定阈值(p2)时出现下降趋势;在高磷、缺磷胁迫下,791雪韭、甜脆791比一代杂交、久星2号能吸收较多的磷,具有相对高的磷效率和产量,一代杂交次之,久星2号最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磷水平下柱花草磷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根构型的关系,利用盆栽试验,以磷低效、磷高效、磷敏感3种基因型柱花草品种为材料,研究0、0020、0035、0050、0075、0100、0200 g·kg-1共7个磷水平下,不同基因型柱花草的磷营养特性;并进一步比较两个代表性基因型(磷低效、磷高效)柱花草在对照(0 g·kg-1)、缺磷(0010 g·kg-1)、正常磷(0025 g·kg-1)处理下苗期根系生长状况,从而确定根构型与磷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植株的磷含量、吸磷量随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磷利用效率对磷浓度的反应趋势则相反。在不同磷处理下,磷高效基因型的磷利用效率均较高,且随着磷浓度的增加不同基因型品种磷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度表现为:磷高效<磷低效<磷敏感。随着磷胁迫的加重,磷高效和磷低效基因型的侧根数、主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和根活跃吸收面积均增加,根直径减小。磷高效基因型柱花草根体积显著高于磷低效基因型,且在其他根构型指标上优于磷低效基因型。磷高效基因型品种较耐低磷,柱花草根系形态的改变是其适应低磷胁迫的重要机制。研究为柱花草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大豆基因型苗期磷效率特性。[方法]采用高、低磷土壤盆栽试验,对大豆苗期不同器官的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低磷胁迫下,磷高效大豆基因型根、茎和叶的吸磷量明显高于磷低效基因型,对磷的吸收能力较强;磷低效大豆基因型的主要障碍是各器官的磷的吸收效率(即吸磷量)较低。在低磷处理下,根、茎和叶的干重与其吸磷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其磷的利用效率均呈负相关。[结论]不同大豆基因型苗期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反应可以从植株的磷营养效率得以综合体现。低磷胁迫下,磷吸收效率即吸磷量是不同大豆基因型苗期磷效率的主要变异来源,磷高效大豆基因型苗期植株根、茎和叶对磷的吸收和累积能力较强是形成较多干物质的营养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水稻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衡量稻米营养价值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提高蛋白质含量是稻米营养品质育种的重要目标。本文阐述了水稻蛋白质种类、氨基酸组成及其营养价值,并概括了水稻不同基因型和不同部位或组织间蛋白质含量的差异、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及分子机理以及种质创新的研究现状,可为水稻蛋白质含量的深入研究和高蛋白种质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氮胁迫下高效玉米基因型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研究玉米杂交种在氮胁迫下的生长反应,为玉米氮高效基因型的筛选提供一些参考。[方法]以玉米苗期地上部植株干重的相对量(W-N/W+N)作为筛选氮素效率的标准,相对干重大于0.50的玉米基因型称为氮高效基因型,相对干重小于0.10的玉米基因型称为低效基因型。通过水培法研究不同玉米基因型对氮素胁迫的适应性差异。[结果]氮高效玉米基因型、氮低效玉米基因型在-N和+N处理下的平均株高、根冠比分别为68.4 cm和83.4 cm4、8.6 cm和88.5 cm,0.471、0.847和0.256、0.214。在氮磷钾正常供应条件下,氮高效玉米基因型比低效玉米基因型的产量降低14.69%;在氮素缺乏条件下,氮高效玉米基因型比低效玉米基因型的产量提高2.26%;在缺氮条件下,高效玉米基因型比氮磷钾正常供应时增产7.55%,而低效玉米基因型比氮磷钾正常供应时减产10.28%。[结论]苗期生物量可以作为高效玉米基因型筛选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应用营养水培法筛选水稻耐低钾基因型品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Yoshida营养液,其中K^+浓度为40,10,3mg/L,培育及测量28个水稻品种分蘖期株高,苗干重,根干重,经生物统计,F值检验,可准确区分和筛选1级(高),2级(中),3级(不耐)耐低钾基因型水稻品种,高耐低钾水稻品种的光合速率及呼吸速率高,气孔阻力小,孕穗期植株吸收,积累K,Na,Ca,Mg,Fe营养元素多,抽穗正常,结实率及千粒重较高,作认为采用高耐低钾基因型水稻品种作为杂交育种  相似文献   

19.
肌纤维生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三因子多水平有重复试验的方法 ,对可能影响肌纤维生长的 3个因素 (品种、氟烷基因型、营养 )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的品种和组合对肌纤维的生长和杂种优势的产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F =9 0 3,Pr =0 0 0 0 1) ,荣昌猪 (RC)的肌纤维面积显著地低于长白猪 (L)和约克猪 (Y) ;约克猪 (Y)的肌纤维面积又显著地低于长白猪 (L)。长约猪 (LY)的肌纤维面积接近两亲本均值 ,表现出较微弱的杂种优势 (5 0 0 % ) ;长荣猪(LR)的肌纤维面积远高于两亲本均值 ,表现出极高的杂种优势 (12 6 3% ) ,达显著水平 ;氟烷阳性纯合子个体 (nn)的肌纤维面积明显大于阴性纯合子个体 (NN)和杂合子个体 (Nn) ,而阴性纯合子个体 (NN)和杂合子个体 (Nn)间差异不显著 ;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对肌纤维面积的影响不显著 ,但品种与营养水平的交互效应对肌纤维面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将200只雄性雏乌鸡随机分为4组,第一组全程使用中等营养水平饲料,第二组全程使用较高营养水平饲料,第三组于6周龄前用中等营养、以后用较高营养料,第四组与第三组相反,共饲养13周。结果第二组增重最高,第三组次之,第一组最低;饲料转化率的测定结果与体增重情况相似。各组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试验期末商品鸡的整齐度第三组最好,第二组次之,第四组最差。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无明显星差异。综合评价以第三组的营养水平调整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