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公、母鸡选留要求 种公鸡一般要选留性欲旺、射精量多、精子密度大、精液质量好的公鸡留作采精用。种公鸡的日龄,一般选用120~300日龄的青年公鸡为佳。据试验,种公鸡24~40周龄,种蛋受精率为89%。青年公鸡比老龄公鸡,种蛋受精率可提高4.5个百分点。对种母鸡的选择,一般应选留健康,无输卵管炎症的母鸡进行输精。对患有炎症的母鸡应及时淘汰或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 在鸡的人工授精中,一般采精后应在半小时内输精,保存数小时则受精率下降。本试验用27周龄来航公鸡混合原精液,以采精后半小时内输精作为对照组,在2~5℃与22~25℃分别保存1、2、3小时,然后输精。结果:1次输精第2天起1周内各组受精率范围为84.2%~89.3%,差异不显著。7组孵化成绩,有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孵化率下降的趋势,以22~25℃保存3小时下降到53.8%为最甚。  相似文献   

3.
为了完善中国南方地区鸡场公鸡精液的保存技术、提高精液的利用率,本试验研究了在低温(4℃)保存的条件下,不同的保存时间(0、4、8、24 h)、不同的稀释液配方(原精液、配方Ⅰ和配方Ⅱ)对精液的精子活力变化以及人工输精繁殖效果的影响。选用33周龄黄鸡母鸡192只、公鸡42只,192只母鸡依笼号分为12组(3种处理精液×4个保存时间),每组16只母鸡,公鸡不分组。统一采精后用两种不同稀释液稀释、低温(4℃)保存至0、4、8、24 h后观察精子活力,并对母鸡输精,分组收集鸡蛋,对各组受精率、出雏率、健雏率进行比较分析,以原精液低温保存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两种稀释液组的精子低温(4℃)保存4、8、24 h,其精子活力极显著高于原精液组(P0.01),配方Ⅱ组精子的活力高于配方Ⅰ组(P0.05);两种配方稀释液组的精液低温(4℃)保存4 h,输精受精率高于原精液组(P0.05);两种配方稀释液组的精液在低温(4℃)保存8 h,输精受精率极显著高于原精液组(P0.01)。表明这两种精液稀释液更有利于精液保存,经稀释后的精液可以显著提高受精率,可为中国南方鸡场种公鸡精液保存技术的完善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了完善中国南方地区鸡场公鸡精液的保存技术、提高精液的利用率,本试验研究了在低温(4 ℃)保存的条件下,不同的保存时间(0、4、8、24 h)、不同的稀释液配方(原精液、配方Ⅰ和配方Ⅱ)对精液的精子活力变化以及人工输精繁殖效果的影响。选用33周龄黄鸡母鸡192只、公鸡42只,192只母鸡依笼号分为12组(3种处理精液×4个保存时间),每组16只母鸡,公鸡不分组。统一采精后用两种不同稀释液稀释、低温(4 ℃)保存至0、4、8、24 h后观察精子活力,并对母鸡输精,分组收集鸡蛋,对各组受精率、出雏率、健雏率进行比较分析,以原精液低温保存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两种稀释液组的精子低温(4 ℃)保存4、8、24 h,其精子活力极显著高于原精液组(P<0.01),配方Ⅱ组精子的活力高于配方Ⅰ组(P>0.05);两种配方稀释液组的精液低温(4 ℃)保存4 h,输精受精率高于原精液组(P<0.05);两种配方稀释液组的精液在低温(4 ℃)保存8 h,输精受精率极显著高于原精液组(P<0.01)。表明这两种精液稀释液更有利于精液保存,经稀释后的精液可以显著提高受精率,可为中国南方鸡场种公鸡精液保存技术的完善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笼养鸡发展很快,迫切需要鸡的人工授精。在鸡的人工授精中一般采用原精输精,稀释后的精液输精,受精率一般下降较多,尤其是稀释倍数加大,受精率下降更多。由于公鸡采精量较少,一般仅为0.2~0.5毫升,如只用原精输精,不易扩大输精母鸡数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稀释液2—5℃保存鸡精液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多研究表明新采集而未稀释的鸡精液,若在较高温度保存超过半小时就要影响其受精率。禽场进行常规人工授精工作时,总是每次采集数只公鸡精液就立即给母鸡输精。但是输精工作要求在下午进行,因为下午输精的受精率较高;而采精工作要求在早晨进行,因为多数研究认为清晨采精效果较好。因此,在当前家禽冷冻精液实际应用尚有许多困难的情况下,研究精液的液态保存,延长精子0℃以上保存活力和受精力的时间,显然有利于人工授精工作的安排和提高人工授精的工作效率,使人工授精在禽场条件下更为经济可行。此外,运送液态精液亦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笔者采用西德罗曼重型肉用种鸡,用不同输精量对种蛋受精率的影响试验,用背腹式按摩采精法,收集混合原精液给母鸡输精,输精深度为2.5厘米,以每次0.025毫升和0.05毫升分别与16只母鸡输精,每5天输精一次,下午3点开始,待输精2次后收留种蛋各组60枚入孵,5天头照,测定结果:0.025毫升和0.05毫升输精量的种蛋受精率相同,受精率为88.33%,两组没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笼养肉用种母鸡每5天输精一次,每次每只母鸡输精量以0.025毫升为宜。  相似文献   

8.
现在种鸡生产大都采用笼养,种鸡由公母自交配改为人工授精,大大提高了种蛋的受精率。笔者在凤翔家禽公司从事种鸡生产管理工作多年,公司种鸡生产全部采用笼养人工授精操作,经过不断的人员培训和强化生产管理,每批种鸡整个生产过程种蛋受精率都保持在95%以上,现在把工作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与同行交流。一、影响笼养种鸡种蛋受精率的因素1.人员的人工授精操作因素:采精手法、采精时间、每羽公鸡被采精次数、输精周期、输精时间、输精量、输精用具的消毒。2.影响种公鸡精液质量的因素:营养、疾病。3.疾病因素:种母鸡的疾病(生殖器炎症)、营养。二…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工授精模式下种蛋受精率,笔者进行了如下试验:1)观察了02:00—18:00提前光照制度下800只48周龄海兰灰父母代母鸡产蛋时间规律,分别统计了产蛋后补充输精前后全栋47 874只海兰灰母鸡各16批种蛋受精率;2)分别使用26,58周龄海兰灰公鸡精液对58周龄海兰灰母鸡进行人工输精,随机选择合格种蛋各180枚(每周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枚),入孵7 d后统计种蛋受精率、早期胚胎死亡率、活胚率;3)随机选择海兰灰和海兰褐父母代母鸡各134,195只、公鸡各20只,比较海兰灰和海兰褐父母代母鸡种蛋受精率和公鸡精液质量,然后使用海兰褐和海兰灰父母代公鸡混合精液进行配套系间交叉人工输精,连续收集种蛋3 d,入孵5 d后统计种蛋受精率、早期胚胎死亡率、活胚率。结果表明:48周龄海兰灰父母代母鸡在05:00—07:00时产蛋率较高,08:30时累计产蛋率达90%;产蛋后补充输精母鸡的种蛋数量多于产蛋后未补充输精母鸡,且平均种蛋受精率增加了0.56%(P<0.05);58周龄公鸡精液人工输精后母鸡所产种蛋的活胚率较26周龄公鸡精液提高了16.06%(P<0.01),而...  相似文献   

10.
我场对一幢笼养的5000只母鸡进行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的初步探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首先选出品质较好,特征明显,性行为强的星杂288公鸡200只,作为人工授精的种公鸡,并进行了采精训练,镜检精液活力。选出了160只公鸡准备采精。我场种公鸡的精液活力测定在0.5左右,每只公鸡每次采精约为0.3毫升,采精周期为每两天间隔一天,每次采精的总量为45毫升左右,用混合精液输精。笼养为三层全阶梯式,两列共12组,每笼养3只母鸡,以每组笼为一个育种群,有410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种鸡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从养好公鸡、掌握采精技术、做好精液保存和输精、严格消毒、加强输精人员的的管理等方面把好关,以提高种鸡人工授精的受精率。  相似文献   

12.
为检测种公鸡精子在母鸡体内存活的时间,观测更换配种公鸡后后代更替情况.试验选择正常生产的五星黄鸡380只,分为两组,第一组母鸡60只,输精一次后连续收集16d种蛋,分别统计每天种蛋受精率和出雏率.结果表明:9d内维持80%以上受精率,之后迅速下降,第16天仍有5.6%的受精率,说明精子在母鸡体内存活时间可维持16d以上;第二组母鸡320只,用白羽科宝公鸡替换原黄羽公鸡,每5天输精一次.第一次输精后20 h开始收集种蛋并连续收集17 d,统计种蛋受精率和后代白羽、黄羽的羽色比例.结果发现:更换种公鸡后30 h内有0.67%的后代为白羽,第13天后代白羽率达到100%.说明更换公鸡精液13 d后可以收集种蛋并用于孵化.  相似文献   

13.
采CD系罗斯公鸡精液给1500多只AB系罗斯母鸡进行人工授精,每隔六天输精一次,前两次每只母鸡输精量为0.05ml,以后每次每只母鸡输精量减为0.025ml,在试验鸡群中共收获种蛋53445枚,受精蛋44336枚,受精率83.94%,受精蛋孵化率80.4%,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从以精子耐冻性为指标而选择的公鸡和普通公鸡中采精,按1℃/分和6℃/分的速率将精液冷冻至-70℃然后投液氮保存。解冻后这两种公鸡精子的受精力不同。经过选择的公鸡,其精液以1℃/分的速率降至-70℃,解冻后受精率最高。而以6℃/分的速率冷冻时,两种公鸡精液的受精率没有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可以用精子的耐冻性为指标进行公鸡的选择,而且在冷冻这种公鸡的精液时,冷冻速  相似文献   

15.
一 人工授精操作的关键点 优质的公鸡与健康的母鸡是保证受精率的前提,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方法是保证受精成功的关键。按照人工授精操作的流程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六个步骤,即精液稀释液预温→采精→稀释→核对温度→翻鸡→输精。  相似文献   

16.
对鸡人工授精输精频率、混合精液和输精量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输精间隔时间6d为最佳,受精率达88.25%,7d后下降非常明显,间隔9d时受精率低至69.98%;混合精液比单精输精效果好(受精率达91.63%),且持续时间长,比较稳定;输精量由原来的0.025ml降至0.0125ml时仍能获得87.27%的受精率。优秀公鸡采精量为1ml时,可配80只母鸡,大大提高了公母比例。  相似文献   

17.
<正> 推广鸡的人工授精技术,是提高优良种公鸡利用率,加速育种工作,实行种鸡笼养的一一项关键性措施。目前国外对鸡的人工授精技术研究较为普遍,并在蛋鸡育种场采用人工授精,实行种鸡笼养。为更好地使种鸡笼养化,在1984年7月份我场用星杂“579”鸡人工授精,对影响受精率的几个问题作了初步试验,其结果如下: 一、不同温度保存精液对受精率的影响人工授精的特点之一,是所用精液必须有一个短期保存,对精液保存期温度一般主张15℃左右,也有主张在常温下保存,而我场则在30—35℃之间保存并在半小时内输完  相似文献   

18.
鸡人工授精技术已为不少单位采用,尤其是在蛋鸡的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而在肉种鸡特别是在肉鸡育种工作中较少采用,报道也少。我们于1982年起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在“七五”攻关项目《优质黄羽肉鸡品系选育及配套研究》的品系选育中,运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了四个品系的始祖建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经羽性测试的鹿苑快羽系(L_1)、慢羽系(L_2)和海佩科快羽系(H_4)、慢羽系(H_3)四个基础群。2、方法:在四个基础群中,通过采精训练,选择具有各自品种特征且采精良好的公鸡各1羽作为系祖.L_1为108号公鸡,L_2为115号公鸡,H_4为148号公鸡,H_3为144号公鸡。选择产蛋好且具有品种特征的母鸡作种母鸡,计有:L_1系31羽,L_2系23羽,H_4系39羽,H_3系18羽。公鸡精液根据采精量作2~3倍稀释,每羽母鸡的输精量为0.05毫升。开始时连续输精2天,以后每周输精2次。母鸡编号后实行一鸡一笼单独饲养。种蛋每2周入孵1次,共入孵4次。二、结果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番鸭与家鸭为不同属的鸭种 ,自然交配受精率较低 ,平均受精率为 3 0 %~ 40 %。本研究通过对公番鸭进行隔离调教 (调教时间为 1~ 2周 ) ,采用按摩法采精 ,采精量平均可达 0 .8毫升 /只·次。采精频率为 1次 /天 ,连续使用 3天 ,休息 1天。随机选择樱桃谷产蛋母鸭 2 0 0只、金定鸭产蛋母鸭 2 0 0只、樱金杂交产蛋母鸭 45只。以翻肛法输精 ,每次每只母鸭输精量以 0 .0 4毫升为最佳。公番鸭的精子在输精后 4天活力最强 ,种蛋受精率最高 ,平均为94.12 %。初步研究表明 ,输精时间隔以 3~ 4天为宜。常温下采出的新鲜精液最好在 3 0分钟内用完  相似文献   

20.
种用公鸡的饲养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精液品质和采精量,而精液品质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当然也与采精输精技术有关,但是采精和输精技术并不可能提高固有的精液品质,所以,良好的饲养管理是确保人工授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一、饲料营养成份及配方:目前,国内外尚无制订人工授精公鸡的营养标准。但有的认为,每100克饲料中应有270—280大卡的能量,就可使公鸡有良好的精液量,成年公鸡的日粮中能量的维持标准每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