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解决罗非鱼池塘养殖过程中出现罗非鱼苗繁殖过剩、造成成品鱼上市时间延长和规格小等问题,提高罗非鱼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探索了罗非鱼和斑点叉尾的混养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罗非鱼养殖的风险,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池塘的养殖密度,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对罗非鱼健康高效养殖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提高罗非鱼养殖效益和促进广西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一、试验地点和设计1.试验地点试验于2014年4-10月在广西水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吉富罗非鱼不同养殖模式对水质的影响,对跑道式流水槽养殖、池塘高密度养殖、池塘低密度养殖和罗非鱼-水浮莲共生等4种吉富罗非鱼养殖模式的水质情况进行了为期16周的跟踪检测。试验结果:4种养殖模式水体中的溶解氧为罗非鱼-水浮莲共生组池塘低密度养殖组池塘高密度养殖组跑道式流水槽组,各组间差异显著(P 0. 05);氨氮和亚硝酸盐质量浓度为跑道式流水槽组池塘高密度养殖组池塘低密度养殖组罗非鱼-水浮莲共生组,各组间差异显著(P 0. 05)。结果表明,在池塘高密度养殖吉富罗非鱼时,采用罗非鱼-水浮莲共生模式能显著提高水中的溶解氧,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实现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3.
<正>广西罗非鱼养殖极具地域特色,按地域划分主要有三种模式:南宁精养模式、钦防半精养模式和合浦立体养殖模式。罗非鱼养殖成本主要有饲料、池塘租金、鱼种、药物、水电、人工(拉网、干池成本)等,进行成本分析有利于指导养殖户准备养殖所需资金,做出合理的养殖规划。本文采用实地调研数据,对广西南宁地区罗非鱼池塘精养模式及其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业者提高罗非鱼养殖技术水平提供借鉴。一、养殖条件1.池塘的选择选址池塘在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养殖池塘共20口,为平均每口5亩左右的标准化池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国罗非鱼成鱼养殖40%集中在广东,养殖面积75万亩,年养殖产量74万吨,其中茂名市罗非鱼养殖面积26万亩,年养殖产量23.13万吨,是广东规模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基地。茂名罗非鱼养殖业发展总体宏观环境向好,但养殖方式粗放、病害频发、产效不高、出口受阻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如何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提高罗非鱼单产和降低罗非鱼养殖成本是养殖户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笔者在茂南三高良种繁殖基地进行罗非鱼池塘高密度高产养殖试验,并推广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罗非鱼池塘高密度高产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罗非鱼创新团队支持建设的南宁综合试验站,于2012年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罗非鱼不同密度(池塘)养殖比较试验。为了探索适合南宁地区池塘罗非鱼健康养殖的最佳养殖密度,本试验利用广西省级水产良种场南宁佳盈罗非鱼良种场精养池塘,投放罗非鱼越冬鱼种,设计放养  相似文献   

6.
<正>罗非鱼作为海南省最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品种,养殖生产主要以静水、不排污的土塘为主,罗非鱼的摄食、排泄、活动都在同一池塘中进行,同时由于养殖池塘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等复杂原因,使得罗非鱼体内土腥味等异味物质浓度较高,而不被消费者接受,从而阻碍了罗非鱼养殖和加工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具有较强土腥味的罗非鱼开展饲料中添加多聚糖、养殖水体泼洒微生物制剂试验,以研究罗非鱼鱼肉品质改良技术。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2016-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联合如皋市水产养殖场等5家企业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其中如皋市水产养殖场项目实施点在60亩池塘上建造砖混结构养殖水槽8条、1328米2。2018年,我们开展了养殖系统放养罗非鱼、净化区套养鲢鳙鱼养殖试验,罗非鱼均产为51.6千克/米3,亩利润为6076.7元,现将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开展罗非鱼养殖试验情况总结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淡水池塘养殖罗非鱼技术成熟,养殖风险小,但是养殖利润较低,而南美白对虾养殖与其相反,养殖风险大、养殖利润较高。为了将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达到降低风险、提高利润的目的,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水产养殖户通过多年摸索,总结出罗非鱼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该模式的主养品种罗非鱼可摄食病虾,进而阻断虾病传播途径,降低对虾发病率;套养品种南美白对虾则能摄食池塘内残饵和枝角类,充分利用池塘  相似文献   

9.
<正>罗非鱼是广东省淡水养殖主导品种,又是水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然而,近年罗非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日趋饱和,价格逐步下降。为降低养殖成本,取得养殖效益,广东吴川市养殖企业或农户根据当地实际总结出几种养殖模式。模式一:年养两造罗非鱼池塘:池塘基牢固、路畅通、水分流、电充足,水深在2.5~3.0米。冬  相似文献   

10.
空心菜浮床对罗非鱼池塘水质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改善池塘养殖水质,消除富营养化,提高经济效益,现利用鱼菜共生综合养殖原理,开展空心菜与罗非鱼在池塘中的共生养殖技术,并在1个罗非鱼养殖周期中探究空心菜浮床对罗非鱼池塘水质的改善作用。一、试验条件1.池塘选择及准备试验池塘设置在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高峣试验基地,池塘面积为1亩,水深1.2米,配备增氧机。对池塘进行清塘、晒塘、消毒后,注入养殖用水,水源为滇池草海水,水质基本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的高效利用,降低养殖风险,文章开展了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一年两造池塘循环水槽养殖研究。第一造吉富罗非鱼放养密度分别为183尾·m~(-2)和274尾·m~(-2),规格为(36.6±2.8) g,养殖期为122 d;第二造吉富罗非鱼放养密度分别为154尾·m-2和215尾·m~(-2),放养规格为(185.2±15.8) g,养殖期为100 d;外池塘套养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养殖结果和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造吉富罗非鱼成活率为83.38%,饵料系数1.12,养殖产量24 107 kg;第二造吉富罗非鱼成活率为93.35%,饵料系数1.17,养殖产量25 730 kg;外池塘罗氏沼虾2 012 kg,鲢1 789 kg,鳙801 kg;每公顷投入452 566元,收入655 099元,利润202 533元,投资回报率44.75%。研究表明,利用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开展吉富罗非鱼一年两造养殖,降低了链球菌发病率,提高了养殖效益,实现了养殖模式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链球菌病是我国池塘养殖罗非鱼危害最严重的疾病,连续多年造成养殖业者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养殖业者防范心理极强,池塘一旦发现有罗非鱼死亡,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马上就按照治疗链球菌的方式内服药物治疗,而大多数水产药店技术人员不能给养殖户做出正确诊断和指导合理用药,造成目前罗非鱼发生疾病后的盲目处理和混乱用药,再次发生链球菌病也越来越难处理。通过对部分罗非鱼养殖池塘的发病和处理情况调查了解,本文总结目前罗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是我国罗非鱼养殖大省,其产量约占全国罗非鱼总产量的50%。而有“中国罗非鱼之乡”之称的高要市则是广东罗非鱼生产、加工出口的重要基地。自2006年以来,高要市连续三年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项目的主推品种就是罗非鱼。池塘养殖罗非鱼是高要市罗非鱼养殖的主要模式,作者对高要市较为典型的罗非鱼池塘养殖模式进行总结,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不同的养殖模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近年来养殖罗非鱼效益持续低迷的实际情况,探索提高池塘养殖罗非鱼效益及抗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作者在广西田东县平马镇靖逸村开展池塘主养罗非鱼更多品种混养模式和原混养模式的对比试验,经过6个月养殖试验,试验池塘亩均纯收益1039.91元,比对比池塘亩均纯收益295.88元提高251.5%。  相似文献   

15.
<正> 3 罗非鱼的饵料研究罗非鱼在幼鱼时期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长大逐渐转为杂食性。对于鲢鳙鱼较难消化的藻类,罗非鱼也能消化利用。因此国外在投饵施肥的池塘中多养殖罗非鱼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美国奥本大学试验证明,每周每公顷施鸡粪1000kg,养殖罗非鱼经济效益最好。精养罗非鱼塘放养罗非鱼75000尾/ha,产量可高达30000kg/ha以上。为控制池塘水质,以色列最早证实罗氏沼虾和斑  相似文献   

16.
<正>本研究对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进行了优化构建,开展了罗非鱼池塘循环流水高效生态养殖模式探讨,为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的优化以及罗非鱼养殖模式的拓展提供参考依据。一、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优化构建试验所用的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总面积20亩,主体采用砖混结构,规格为34.0米×15.8米×1.8米,分别设立3条独立水槽,每条水槽的规格为22.0米×5.0米×1.8米,主养区配备遮阳及自动喷雾降温系统。  相似文献   

17.
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 peters)是一种优良的池塘养殖品种,但在养殖过程中自繁能力较强,一个养殖周期可繁殖4—5次,群体不易控制,严重影响了商品鱼质量和经济效益;为控制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繁殖的幼鱼,1999-2000年连续两年在池塘主养罗非鱼池套养乌鳢,但效果均不理想;2001—2002年我们进行了池塘主养罗非鱼套养鲈鱼以控制罗非鱼的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行业数据库     
《海洋与渔业》2011,(3):4-4
博罗水产养殖罗非鱼占九成,年需苗量约8000万 博罗县作为广东省最早推广养殖罗非鱼的县市之一,现有养殖水域面积12.5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8.4万亩,约九成左右的养殖池塘主养优质罗非鱼,养殖模式以主养和混养为主,每年苗种需求量约8000万尾左右。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在汤河水库渔业公司院内池塘进行淡水白鲳池塘套养罗非鱼试验。淡水白鲳和罗非鱼在池塘里混养是可行的;从养殖效果来看,无论是从单产,还是从经济效益来看,混养的效果都要好于单养。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养殖罗非鱼经济效益,探索新的养殖模式,我场于2008年进行罗非鱼套养淡水蓝鲨和七星月鱼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经过一年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罗非鱼池塘套养淡水蓝鲨和七星刀鱼,不仅提高了池塘商品鱼总产量,而且还能大大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