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烤烟不同留叶数与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不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2008~2009年以津引烤烟品种KRK26为材料,对相同生产条件下不同留叶数的烤烟开片情况、外观质量等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留叶数与表现出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呈正相关。因此选择适当的留叶数对提高烟叶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进行不同留叶数对烤烟品种 CF228 生育期、农艺性状、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留叶数增加,烤烟的株高呈增加趋势,茎围、节距呈减少趋势,留叶数对下部烟叶长宽影响不明显,对中上部叶的长宽呈负相关趋势;就经济性状来说,不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影响不大,对烤烟产值、均价及上中等烟比例影响较大,以留叶数 20 片经济性状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烤烟不同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在重庆万州山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留叶数互作效应对烤烟的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留叶前,种植密度的增加可降低烟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其影响随生育期进程而增加;打顶留叶后(移栽后90 d),随着种植密度与留叶数的增加,烟株各农艺性状指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以18 000株/hm2处理的农艺性状较优。种植密度和留叶数显著影响烤烟经济性状,在高种植密度下,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产量、产值、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反而降低,在同一留叶数下,产量、产值、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留叶数20片、种植密度18 000株/hm2处理的烤烟产值和产量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基因型和留叶数及其互作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3个烤烟新品系(P1、P3、P4)为材料,研究了3种留叶数(14片、18片、22片)处理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对茎围、节距、腰叶长等农艺性状,产量和中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以及中部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要大于留叶数的影响;而留叶数对株高、腰叶宽和顶叶开片等农艺性状、产值以及上部叶总氮、总钾含量有较大的影响;二者对株高、节距、均价、中上等烟比例以及部分化学成分含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同时,研究明确了3个新品系在皖南烟区的最适宜留叶数,P1和P4留叶数为18片、P3留叶数为22片时,烟叶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湘西山地优质烤烟生产与群体密度及留叶数的关系,以K326为参试品种,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栽培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及留叶数对烟株田间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密度及留叶数对烤烟的化学成分影响较大,留叶数为20片时,烤烟各部位叶片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糖碱比也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在密度为18 518株/hm~2时糖碱比最高,为16.28,化学成分协调,质量最好。在密度为18 518株/hm~2,行株距为120cm×45cm,每株留20片叶的群体结构较为适合湖南湘西烟区烟叶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留叶数对烤烟新品系09011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烤烟新品系09011在广元烟区的最适留叶数,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的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留叶数处理,测定了各个处理烟株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以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烤烟09011的株高、茎围、叶长及叶宽均随留叶数的增多而有增加的趋势。同时,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产量增加,但是上等烟比例呈现低—高—低的趋势,当留叶数为19片时,上等烟比例最高,为40.89%。此外,留叶数对中部叶和上部叶的化学成分含量影响不同,其中以留叶数为19片时烟叶的化学成分最为协调。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调查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对烤烟中烟98产量、质量和焦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留叶数对中烟98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均有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认为,在当地生态条件下,采用初现蕾平顶方式、留叶数为14~16片,中烟98有较好的产量质量和较佳的焦油释放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不同打顶时期和留叶数的双因素试验,研究打顶措施对丽江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等级结构、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初花打顶、留叶22片的打顶措施,产值和上等烟比例较高,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较好,是适合丽江烟区的打顶留叶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打顶时间和留叶数对K326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优化K326栽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9个不同打顶时间和留叶数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外观质量、感官评吸质量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留叶数的增加,烟株株高、产量增加,叶面积、烟碱、总钾含量显著降低;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以留叶数16片处理最好;初花期打顶,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烟叶感官质量最高;总糖、还原糖含量以留叶数16片处理最高。[结论]综合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分析显示,在皖南烟区,初花期打顶、留取16片有效叶有利于提高K326产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的氮肥基追比例与留叶数,即氮肥基追比例分别为7:3、5:5、3:7,留叶数设为正常打顶和高打顶,利用均匀试验设计,对烤烟生产中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进行观察记载,总结研究养分供应、留叶栽培因子互作对土壤养分及烟叶香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打顶时期与有效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烟叶的产量及质量,以K326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泸西烟区进行不同打顶时期和有效留叶数试验,研究不同打顶时期、有效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留叶数相同时,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烤烟的株高和茎围增大,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逐渐减小,产量和产值先升后降,糖含量及化学成分协调性得分、感官评吸指数和得分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打顶时间一致时,随着有效留叶数的增加,烤烟的株高增大,茎围、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减小,产量增加但产值略有下降,糖含量增加,总氮、烟碱和钾离子含量降低,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变化规律不明显。K326品种烤烟选择初花打顶、有效留叶数18片处理的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最高,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吸食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郴州市桂阳县烟稻复种连作烟田中云烟87的适宜留叶数,设计留叶数13~20片的8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株型、干物质以及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顶留叶数的增加,烤烟株高增加,氮、磷积累量减少,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钾积累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留叶数13~14片的株型为短筒型,留叶数15~18片的株型为筒型,留叶数19~20片的株型为鼓型;留叶数过少会造成烟株矮小,影响中、下部烟叶发育;留叶数过多会降低烟田的叶面积指数,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重点考虑烟株和烟叶的干物质量,认为在桂阳烟区稻茬烤烟云烟87的留叶数以17~19片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留叶数对烤烟K326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烤烟K326产量和质量协调和最优化,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于2014年4-8月研究了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的影响,3个处理留叶数分别为18、20、22片。结果表明:随留叶数增加,株高增加,茎围和节距降低,上等烟比例增加,但单叶重并不呈现一定的规律;综合考虑,留叶数22片/株较适宜,产量高,能获得较高的产值,可以考虑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重庆地区植烟生态环境和技术措施下烤烟K326最优的留叶数,通过采取不同留叶数处理,分析各个处理水平下K326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在重庆丰都的生态环境和技术措施下K326留叶数为18~20片时,综合农艺性状表现最好,能够达到较高的产值,中上等烟叶比例提高,调制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适宜且比例协调。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种植管理措施对皖南烟区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种植配套组合.设置不同烤烟种植密度、留叶数和采收次数配套处理并与"打叶方式"(上下双打或仅打上部)进行耦合试验,对不同处理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指标和感官品质进行综合考量.结果表明:50cm×130cm株行距种植密度可以促进单株烤烟的生长发育,但不利于提升烟叶整体的产量和产值;35cm×120cm的株行距作为皖南烤烟的栽培密度,配合双打的打叶方式,可以有效增加烟叶的产量,而配合打顶弃采的打叶方式,可以提升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配比的适宜性;27cm×120cm株行距虽然不利于烤烟养分的吸收,但通过控制留叶数,使烟叶的养分供应得到保证,确保中部烤烟感官品质和产量的稳定.针对皖南烟区,采用35cm×120cm的株行距、留叶数控制在10片、两次采收(4-6)、双打的"打叶方式"的组合最适宜烤烟产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不同打顶时期和留叶数对黄山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3-14
研究了不同打顶时期和留叶数对黄山烟区主栽品种云烟97的农艺性状、外观质量、抗病性、产值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外观质量以及产值方面,现蕾打顶留14片叶均优于其他处理。在抗病性方面,各处理无明显差异。在产量上,以现蕾打顶留12片叶最高。综合来看,适合黄山烟区的打顶留叶方式为现蕾打顶留14片叶。  相似文献   

17.
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种植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按L9(34)正交试验设计,将上述三因素各设3个不同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影响较大;留叶数对中部叶糖类化合物、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密度则主要影响上部叶糖类化合物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碱含量呈增加趋势;一定程度上增加留叶数可提高烟叶钾含量;各因子比较,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均在666.7m2密度1 200株、施氮量5.5 kg、每株留叶数21片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打顶留叶数对丹东烟区烤烟产量、质量和焦油释放量的影响,为优质低焦油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安排留叶20片,18片(对照),16片3个处理的田间试验,调查分析在正常打顶时期不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及焦油释放量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打顶留叶20片时烟株农艺性状得到改善,田间发病情况较轻,产量、产值均高于对照,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但烟气焦油释放量高。[结论]打顶留叶20片为较适宜处理,此时化学成分协调,经济效益更佳。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与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初步研究了烤烟品种云烟99在郴州嘉禾的适宜留叶数与上部叶采收方式。结果表明:留叶17片和留叶15片处理的云烟99烟株农艺性状差异不明显,但留叶17片处理的上中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分别较留叶15片处理的高3.2个百分点、3.9%和4.8%,其中产值提高显著;留叶17片和留叶15片处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留叶15片处理还原糖与钾含量更接近优质烟标准,而留叶17片处理烟碱含量更接近优质烟标准。上部叶采收方式对云烟99烟株农艺性状影响不明显,上部叶一次采收处理的产量与产值较常规分次采收处理略有下降,但有利于提高上部烟叶质量,主要表现为钾含量提高和烟碱含量降低。这表明云烟99在郴州嘉禾烟区种植的适宜留叶数为17片,同时上部叶一次采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研究群体产量构成与减量施氮对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高密度低留叶数处理,烤烟能够较快的进入顶叶成熟期,大田生育期可比对照缩短6 d以上。高密度低留叶数设计降低了烟株本身的株高,改善了烟株受光环境,使叶面积系数更加适宜。高密度低留叶数下施60 kg/hm~2的氮肥,小幅提高了产值,显著提高了上等烟比例和均价。群体产量构成方式对上等烟比例、均价的影响要大于施氮量。【结论】在氮素背景较高的土壤上,采取提高种植密度减少单株留叶数,同时减少氮肥用量可缩短烤烟大田生育期、提高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