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带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是保障海带健康养殖的关键。为了提高海带养殖用户的病害诊断和防治水平,本文对海带病害诊断专家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知识的获取,以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献为主,同时辅以专家的调研,收集整理28种海带病害;接着,选择产生式规则描述知识,并构造了规则库;最后,采用正向推理进行病害诊断。该系统采用JSP+Sevlet+JavaBean实现,可以满足海带养殖用户对病害防治诊断的需求,并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2.
针对葡萄病害诊断BP网络模型建立和应用中的领域知识编码方法、BP网络基本要素和网络应用等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了以二进制编码为理论基础上的动态编码方法,对知识库实际存储的诊断参数进行实时编码,累计诊断参数编码位数作为输入层神经元个数,采取n中取1的策略确定网络输出。通过定义症状相似系数,反映实际诊断症状与训练样本症状的相似程度。上述方法应用在葡萄常见的16种病害诊断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缺素症状诊断的正则化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农作物冠层图像颜色特征与缺素症状之间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利用模糊逻辑能够完整地表达领域推理规则和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性,提出一种正则化的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作为作物营养诊断分类决策模型。该模型能充分利用专家先验知识给出的"if-then"规则,完善网络的推理结构,并给出了网络规则层节点的自适应选取方法和相应的反向传播学习算法。通过对大豆缺素症状诊断试验表明,该模型速度快且稳定,精度接近100%,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粗糙集理论作为处理模糊和不确定知识的一种数学工具,能够在保证分类能力不变的前提下对决策系统进行有效地约简并产生相应的决策规则。较之其他数据处理方法,粗糙集理论的优势在于处理数据时无需任何先验信息,这样得到的处理结果更加贴近客观实际。为此,在棉花病害诊断过程中引入了粗糙集理论,通过对棉花病害信息系统的约简实现了棉花病害的快速诊断,显著提高棉花病害知识发现系统的运行效率,为棉花病害的及时诊断提供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由“植物诊所”形成的电子病历为作物病害处方推荐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高效地挖掘电子病历数据并辅助作物病害处方推荐,目前还是亟待解决的研究热点问题。在总结和整理现有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基于显微图像的作物病害病菌孢子识别、基于光谱的作物病害诊断、基于电子病历的作物病害处方推荐等作物病害诊断与处方推荐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讨论。综述结果表明,围绕作物病害病菌侵染过程,以智能化处方推荐需求为导向,开展基于电子病历数据挖掘的作物病害处方推荐研究,将成为一个研究重点。针对作物病害处方推荐过程中,存在由于作物病害致病机理复杂、作物品种及病害种类多、病害病症动态变化且特征多等特点和难点,研究基于电子病历数据挖掘的作物病害致病机理解析、诊断推理、智能化处方推荐及其应用策略,将是研究的重大方向;探索基于知识图谱分析、大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推理等关键技术的作物病害电子病历数据挖掘分析研究,从区域宏观视角可视化解析作物病害致病机理及其与特征间的关联关系,面向实际应用场景实现基于诊断推理的单一作物病害处方推荐、基于语义匹配的多种作物多种病害处方推荐,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麦病害诊断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处理信息的不确定性,综合了粗糙集理论与BP神经网络的各自优势,构建了小麦病害诊断模型。首先是对连续的样本数据进行离散化,主要采用差别矩阵计算方法进行启发式知识约简,得到最小简化规则,然后把约简结果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结点。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不仅优化了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还降低了神经网络的训练时间,同时大大提高了学习速度和故障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改进级联神经网络的大豆叶部病害诊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豆叶部病害性状特征与病种之间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神经网络智能推理技术相结合,充分挖掘大豆受病害胁迫后表现性状与病种之间的潜在规律,提出了基于改进级联神经网络的大豆病害诊断模型。首先利用自制载物模板无损采集大田大豆叶部病害数字图像,计算病斑区域的形状特征、颜色特征及纹理特征14维度特征参数;为突显各方面特征对于不同病害种类决定作用的差异性,构建各子神经网络并联的第1级网络,第2级网络的输入为第1级网络的输出,利用多维特征各自优势来自动取得病种模式推理规则,建立了用于大豆叶部病害自动诊断的两级级联神经网络模型,仿真实验准确率为97.67%;同时应用量子遗传计算优化级联神经网络参数,平均迭代次数为743,平均网络误差为0.000 995 445,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了大豆叶部病害的高效自动诊断和精确测报,为大田农作物全面系统地开展作物病害监测、智能施药及自动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结合粗糙集理论和神经网络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农业病虫害诊断方法的模型;建立了粗糙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诊断推理,引入附加动量法和自适应学习速率法对传统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改进,有效提高了平台的运行效率.同时,以葡萄病害诊断为例,对模型功能以及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与葡萄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的诊断结果一致,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通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基于规则推理和模型推理专家系统的局限性,提出将实例获取网络应用于基于实例推理的车辆诊断专家系统中,介绍了实例获取网络在车辆诊断专家系统中的设计方法、工作过程及其算法的改进方案,探讨了实例获取网络、回收机制及相关策略的实现方法,对基于实例推理专家系统设计策略、实施步骤和组织结构上的一些共性问题做了详述。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故障树的应急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部队在执行多样化运输保障任务中对车辆的野外应急故障诊断与维修为研究背景,结合故障树分析,规则推理和专家系统的思想。针对遂行车辆维修保障和车勤人员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适用于部队的应急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系统可对车勤人员输入的诊断信息进行熟语术语化处理,并在传统解释系统中添加图形显示以利于准确、快速排除故障。此外,该系统还具有双向学习功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社会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研究与完善,汽车工艺的不断提升,建立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系统汽车故障诊断理论体系成为发展的必要趋势。文章对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分别从信号处理、模糊故障诊断、知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望对以后发动机故障的诊断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程美 《湖南农机》2016,(2):19-20
旋转机械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机械设备,转子轴承系统作为旋转机械的核心部件。转子轴承系统也面临着如轴承部件损坏、转子不平衡、转子不对中、动静碰摩、油膜涡动等易发故障。因此,必须转子轴承系统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的机理进行分析,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排除故障,保证转子轴承系统的可靠工作,避免造成经济损坏或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3.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维修工作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张海龙  王佳 《湖南农机》2012,(9):123+126
在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轿车发动机大多是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型的汽油发动机,自动熄火的原因很多种,首先要分析自动熄火的症状、原因和情况。汽车发动机经过长期的使用后或者人为的原因导致发动机自动熄火,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发动机自动熄火呢?那就要带着问题来探研问题的所在,从中让我们知道发动机为什么自动熄火,在发动机自动熄火时我们该怎么做,这样我们才可以避免发动机自动熄火后带给我们的麻烦。  相似文献   

15.
发动机熄火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燃油或空气供应中断;二是运动部位受到卡滞或发动机突然加重负荷。文章解析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结合多年的教学与实践经验,介绍了富豪轿车自动变速器的故障排除过程,为专业及维修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机械系统多故障分类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提出了一种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对机械系统故障进行分类的新方法;以二值分类为基础,开发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值分类器。并以齿轮的多种故障分类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分类能力和较高的计算效率,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就可达到满意的效果,可以满足在线诊断的要求,适合于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多故障分类。该方法的应用,为故障诊断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柴油机系统故障信号的分形特点,介绍了分形理论在柴油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并对关联维数计算过程中参数的选取做了详细的论述,最后通过对实际测量的发动机振动信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应用该方法能较准确地判别柴油机系统工作状态正常与否。  相似文献   

19.
目前,普通汽车上大约装有10~20只传感器,高级豪华轿车则更多,这些传感器主要分布在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控制系统中。大众TSI是一套双增压技术高性能的发动机,在发动机排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吸入越多的氧气分子,再配合燃油喷射系统提供的更多的汽油那么可以输出更高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在发动机故障诊断中采用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识别方法,采用此方法能够减少故障诊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并在实际应用中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