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锦州大地丰掺混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锦州大地丰掺混肥50kg/667m2的玉米产量为最高,比对照增产69.7kg/667m2,增产率为9.6%;施用锦州大地丰掺混肥40kg/667m2的经济效益最好,比对照增收122.4元/667m2。  相似文献   

2.
在开原地Ⅸ进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示范,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平均增产稻谷45.1 kg/667m2,增产率达7.58%;节省肥料施用量3.15 kg/667 m2,增加经济效益84.76元/667 m2.这说明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切实可行,增产、节肥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3.
邱银  杨远志 《南方农机》2017,(11):52-53
根据2016年《贵州省粮油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小麦实施指导意见》工作要求,义龙新区在德卧镇和木咱镇实施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面积1万亩,项目涉及2个镇7个村,共1680户,其中贫困户118户,开展小麦田间肥效试验,旨在摸清在优化栽培管理条件下,小麦氮磷钾肥料利用率情况,探索小麦绿色攻关模式.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合理减少化肥使用量,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本试验表明:在德卧中等肥力土壤情况下,以1:0.7:0.3.按照350kg/667m2目标产量,每亩使用N肥20kg/667m2;P肥55kg/667㎡;K肥20kg/667㎡能够达到最大产量,比对照增产123.9kg/667m2,增产79.2%.  相似文献   

4.
对辽宁西部地区水浇地进行一地三收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蹲豆×芸豆模式的总产量为2038kg/667m2,总产值为1730元/667m2,总效益为1380元/667m2;西瓜/辣椒—早熟玉米模式的总产量为2975kg/667m2,总产值为1700元/667m2,总效益为1333元/667m2;玉米/马铃薯×芸豆模式的总产量为3038kg/667m2,总产值为1680元/667m2,总效益为1300元/667m2;玉米/小豆×芸豆模式的总产量为1603kg/667m2,总产值为1360元/667m2,总效益为1035元/667m2。要获得最大收益,以玉米为主产的水浇地应首选玉米/蹲豆×芸豆模式,其次选玉米/马铃薯×芸豆模式;以西瓜为主产的水浇地,应选西瓜/辣椒—早熟玉米模式。  相似文献   

5.
对辽宁西部地区水浇地进行一地三收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蹲豆×芸豆模式的总产量为2038kg/667m2,总产值为1730元/667m2,总效益为1380元/667m2;西瓜/辣椒—早熟玉米模式的总产量为2975kg/667m2,总产值为1700元/667m2,总效益为1333元/667m2;玉米/马铃薯×芸豆模式的总产量为3038kg/667m2,总产值为1680元/667m2,总效益为1300元/667m2;玉米/小豆×芸豆模式的总产量为1603kg/667m2,总产值为1360元/667m2,总效益为1035元/667m2。要获得最大收益,以玉米为主产的水浇地应首选玉米/蹲豆×芸豆模式,其次选玉米/马铃薯×芸豆模式;以西瓜为主产的水浇地,应选西瓜/辣椒—早熟玉米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开原地区进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示范,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平均增产稻谷45.1kg/667m2,增产率达7.58%:节省肥料施用量3.15kg/667m2增加经济效益84.76元/667m2。这说明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切实可行,增产、节肥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氨基酸叶面水溶肥在小白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战氏氨基酸水溶肥对小白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战氏氨基酸水溶肥可使小白菜增产114 kg/667 m2,增产率为5.2%,增加收益321元/667 m2。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江油市水稻田适宜氮磷钾肥配方施用量,本试验选用深优粤禾丝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植株养分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本试验区域水稻田适宜的施肥量为:纯N 9.20kg/667m2,P2O2.8 kg/667m2,K2O4.0 kg/667m2。氮元素较磷、钾而言是当前地力状况下对水稻生长起决定性作用的营养元素。氮钾肥配施更有利于水稻植株茎叶和籽粒氮素和钾素及籽粒钾素的吸收,氮磷肥配施更有利于茎叶全磷吸收。  相似文献   

9.
新民市大白菜“3414”田间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414"试验设计,研究氮肥、磷肥、钾肥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新民市中等肥力情况下,目标产量为10000.0kg/667m2时,大白菜的施氮量为30.0~35.0kg/667 m2,施磷量为6.0-7.0kg/667m2,施钾量为5.0-6.0k#667m2.  相似文献   

10.
施用硫肥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规玉米肥料试验,研究在草甸土区施用硫肥的效果.试验表明:在玉米上施用硫肥,能改善玉米的生育性状,穗粒数分别比对照多15.0~32.1个,千粒质量比对照多3~6 g,增产26.7~31.2 kg/667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同时,增加产值34.72~33.92元/667 ㎡,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地下水矿化度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州市武城县为研究区,采用3S技术,布设采样点,于2011年进行两次野外采样,基于室内试验得到地下水矿化度数据,并结合1972年地下水矿化度数据,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处理,分析了该地区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矿化度空间变异趋势明显,数值为自东南区域的>1~2g/L逐渐增加到西北区域的>4~5g/L。地下水矿化度年内季相变化显著,春季矿化度均值为2.628g/L,冬季为1.748g/L。地下水矿化度较之1972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平均降幅为1.52g/L。该结果对研究区盐渍化土壤的水盐调控及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民对水价改革承受能力双边界二分式CVM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双边界二分式CVM模型引入农民对水价改革承受能力的研究,以开封市黑岗口灌区为例,进行验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窄的置信区间,拟合效果好,其估值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适宜于对农民的水价改革承受能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基于MEMS的压电泵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基于MEMS的压电泵是集驱动部件、工作部件和控制部件于一体的便于集成的微型泵,它采用压电晶体作为其驱动部件材料。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差异,压电泵主要分为压电薄膜泵和压电超声泵。介绍了压电泵的单腔体结构和多腔体结构,而多腔体结构的压电泵是今后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由于压电泵具有尺寸小、结构简单、响应快等优点,在许多需要微流量控制的场合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重点总结了压电泵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现状,展望了压电泵的主要发展方向,提出了压电泵研究的主要问题,对压电泵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以156起有大型车参与的事故为例.从事故量、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大型车与大型车碰撞事故(包括卡车单车事故)、大型车与乘用车碰撞事故、大型车与车外人员碰撞事故为分类,分别对三种类型的事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结合法规对大型车的侧面防护装置、后下防护装置、前下防护装置以及大型车驾驶室的安全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水轮机磨蚀一直是困扰多泥沙河流上水电站安全运行的难题,通过分析泥沙磨蚀的特性,水轮机磨蚀的破坏特征,提出了关于水轮机过流表面防护、减少过机泥沙、机组检修策略与方法等方面的水轮机泥沙磨蚀的防护措施,为我国其他多泥沙河流水轮机的磨蚀防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我国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最小最大概率机的客户需求分类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产品客户需求中类别数多且数据量大的分类问题,利用最小最大概率机的概率信息和样本间隔信息,提出采用启发式方法解决编码设计问题.在算法中将一个减少了迭代次数的分类器视为弱化了的分类器,同时保留分类器的间隔属性和几何特性,并利用高维映射将分类器输出映射到特征空间,在弱化阶段大量减少了整体的迭代次数而在合成阶段利用非线性映射来提升性能.通过对叉车产品客户需求的数值试验证明算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降低了对二类分类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渠道衬砌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U形渠与梯形渠、矩形渠衬砌工程量的分析比较在相同的流量、比降、糙率条件下 ,U形渠比梯形渠和矩形渠节省多少衬砌工程量 ,教科书和有关资料没作回答。本文试图作较系统的量的分析比较 ,这也是推广U形渠的主要依据和关键问题所在。设U形渠和梯形渠、矩形渠的衬砌厚度相同 ,在一定的流量、比降、糙率条件下 ,比较U形渠、梯形渠、矩形渠的衬砌工程量 ,等于它们的湿周比较。1.1 U形渠的水力计算公式水深h =12 +β D过水断面W =π8+β D2湿周 χ =π2 +2 β D水力半径R =wχ =π8+β D/π2 +2 β谢才系数C =R1/ 6/n断面平…  相似文献   

19.
基于红外热成像树上板栗机器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通视觉系统无法分类识别的特点,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引入到树上板栗的机器识别检测当中,建立了果园树上板栗红外热成像系统。记录了白天树上板栗果实与冠层温度变化情况,发现下午2:00~4:00之间,二者温度差异最为显著,最大温差可达3℃。研究了正常板栗果、坏死果以及空心果的红外辐射差异,发现坏死果表面温度最高,正常果次之,空心果温度最低。最后对获取的热图像进行温度校正、阈值分割、特征提取、目标标识。结果表明,树上板栗的有效识别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20.
根据软土地基上筑坝方式 ,分析了软土地基上堤坝固结与稳定计算方法 ,提出了适合这类地基的合理的筑坝方式及固结与稳定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