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北方干寒地区日光温室太阳辐射预测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适用于北方干旱、寒冷地区的典型日光温室内外太阳辐射的动态预测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天空云量对太阳辐射遮挡和室内作物生长对太阳辐射吸收、反射两个因素的影响,并利用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园区的日光温室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预测晴天、多云、阴天天气的日光温室外和室内到达土壤表面的太阳辐射的动态过程,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不超过8%.  相似文献   

2.
根据日光温室内水汽质量动态平衡关系,同时全面考虑了作物蒸腾、土壤蒸发、覆盖层内表面凝结和闭膜后的冷风渗透等与湿度变化相关的各种物理过程,建立了温室空气湿度动态预测模型。通过冬季试验验证了模型的预测功能。结果表明: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动态预测模型连续日期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相关系数为0.897 5,相对误差平均值为9.45%。  相似文献   

3.
北方寒冷地区双连栋日光温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光温室是适合我国北方寒冷地区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设施。为此,在充分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节能型日光温室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温室,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实际建设了高效节能型连栋温室;阐述了双连栋日光温室的特点与结构设计要素,并通过具体试验测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种温室具有良好的透光保温性能,节能效果显著,适合在北方寒冷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北疆地区冬季半地下式日光温室模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疆地区经济主要来源为种植业,但该地区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对冬季温室大棚的保温提出挑战。如何有效地改善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提高日光温室的生产效益,满足本地冬季蔬菜的供应需求是设计日光温室时应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设计提出了半地下式日光温室,主要完成了以下设计工作:建立计算机软件模型模拟设计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具体对北疆半地下室日光温室跨度、脊高、前屋面采光屋面角、下挖深度和后墙高度等尺寸进行模拟设计,并对半地下式日光温室经济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北方城市在最近几年加快了发展进程,使得园林绿化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绿色苗木产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绿化苗木在中国北方农业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北方的冬季至早春期间,气温骤降、风力增大、温度变化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寒冷的天气对苗木有直接的冻害,也有造成冻拔和冬季旱害等间接的危害。早晚霜引起苗木冻拔的原因是土壤中的水分结冰后膨胀,从而导致苗木根部因被拔起而死亡。苗木内部水分冻结会直接伤害植物细胞,导致苗木失去生理功能,最终导致植物死亡。因此,为了抵御寒冷和干旱,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本文对北方园林苗木越冬难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总结,提出了简单经济的防护措施。为了确保绿化苗木在寒冷的冬季安全地越冬,我们需要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农村地区,户用沼气池多为常温发酵,发酵温度偏低,尤其在冬季气温较低时,多数沼气池无法正常使用甚至停用,造成资源的较大浪费,同时也降低了农户使用和建造沼气池的积极性。为了消除环境温度对沼气池的影响,提高沼气池产气率,笔者将沼气池与太阳能集热系统相结合,设计出一款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的高效太阳能户用沼气池,有效提高了沼气池的发酵温度,解决了北方寒冷地区沼气池冬季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0概述朝阳市地处辽宁西部,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冬季日照充足,比较适合搞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在建造大棚过程中,墙体建设是重要环节,为了保温人们通常采用下宽1.6m、上宽1.2m、高2.6m和长度为50~150m  相似文献   

8.
北方寒冷地区温室供暖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地区温室的冬季供暖十分重要。一方面,室外非常寒冷(哈尔滨地区最寒冷的1月份室外日平均气温达到-26℃);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纬度高(哈尔滨地区地理纬度j=45.6),太阳高度角低(1月份平均为d=-20.9),造成采光量少,必须补充足量的热才能维持温室正常的栽培生产。为此,详细论述了寒冷地区温室供暖计算方法,为北方温室的冬季生产提供热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日光温室试验应用地温补温技术,探讨在北方冬季提高日光温室内的土壤温度的工程技术措施。该技术是应用30℃~35℃的低温热水,在地下一定深度的聚乙烯管道中流动,向土壤辐射传导热量。经过试验证明,该技术措施可提高日光温室的地温和室温5℃以上。该技术推广可解决北方冬季日光温室因环境和土壤温度过低而导致作物冻害、生长缓慢和种植周期较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金沟河电站冬季打井抽水注入引水渠道升温运行成功的试验研究。以升温运行原型观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冬季渠道水温散失的物理过程,推出了一个计算不冻长度的公式,该式较其他一些公式更符合实际,使用也较便捷。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采用冬季渠道升温运行的措施时,建议按该式估算不冻长度。  相似文献   

11.
单栋塑料温室内多因子综合CFD稳态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单栋塑料温室内的综合环境:气流场、温度场、湿度场、CO2浓度场,建立了包括温室内外空间、室内作物和土壤层等的温室环境几何模型。将温室内的湿空气看作水蒸气、CO2和干空气的混合气体,在分析温室中太阳辐射、作物与环境的质热交换,动量及质能传递过程的基础上,对单栋塑料温室内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稳态模拟。温室内热辐射传递过程采用蒙特卡罗法模拟方法;将室内作物简化为连续固体换热模型,采用剪应力输运模型(SST)表述温室内的空气紊流。结果显示:温室通风对温度、湿度和CO2分布的影响很大,温室内部上风向温度低,湿度小,同时CO2浓度也不高;温室下风向作物冠层的环境未达到优化状态;模型的预测值低于实测值,但变化规律相似,温度、湿度、CO2含量的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低于8%、6%和7%。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温室光照、CO2调控效益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曲率最大化的蓝莓温室光照和CO2综合调控策略。首先通过采集不同温度、光照强度、CO2浓度嵌套下的蓝莓净光合速率,建立不同温度下包含光照强度、CO2浓度的蓝莓净光合速率机理模型;接着根据不同温度下蓝莓光合速率机理模型的高斯曲率函数构造适应度函数,并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最大值寻优,计算高斯曲率最大值所对应的光照强度和CO2浓度,获得不同温度下光照强度、CO2浓度高斯曲率最大点;最后基于多项式拟合,建立不同温度下光照、CO2综合调控策略。通过与最大净光合速率饱和点的调控对比发现,平均光照强度下降60.73%,CO2浓度下降25.00%,而平均净光合速率仅下降14.29%。与实际蓝莓净光合速率对比发现,采用本文提出的光照、CO2综合调控策略,蓝莓净光合速率较实际值平均提高1.87倍以上。说明本文提出的光照、CO2综合调...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温室CO2调控量决策方法.以生菜为研究对象,运用神经网络建立非线性的植物生长速率预测模型,采用多项式函数拟合得到植物市场价格规律模型,并考虑CO2施肥的成本,寻求最优CO2体积比的调控量.以生菜生长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和2004~2006年凌家塘批发市场提供的生菜价格季节性变化规律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测模型并实现了多信息的融合,为温室测控系统CO2调控量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氧气调包装双孢蘑菇呼吸速率预测模型建立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双孢蘑菇高氧气调包装系统设计,以新鲜双孢蘑菇为材料,采用高氧气调包装方式,分别应用Weibull模型、Logistic模型研究双孢蘑菇高氧气调包装内O2和CO2浓度变化,对双孢蘑菇呼吸速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贮藏50h后,高氧气调包装袋内的O2分压由最初80kPa下降到50kPa,对照处理袋内O2浓度缓慢下降,不同包装方式袋内CO2浓度随贮藏时间逐渐升高,在贮藏后期,CO2浓度逐渐趋于平缓。包装袋内的O2、CO2分压测定值与预测值拟合较好。CO2产生速率很好地反映了双孢蘑菇高氧气调包装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水稻灌溉水量、氮肥和种植面积的高效管理有助于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以黑龙江省13个市(区)为研究区域,利用Meta分析量化不同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温室气体(CO2、CH4、N2O)排放的影响,并建立水肥生产函数。在此基础上,以经济效益、温室气体排放量、水肥利用效率为目标函数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以优化分配各地区的水肥资源,调整水稻种植面积。优化结果表明:控制灌溉和施加氮肥不同程度影响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优化后水稻种植面积减少3.76%,水利用效率提高18.4%,灌溉水量均值为4513.54m3/hm2,氮肥施用量减少11%,氮肥利用效率提高32%,氮肥施用量均值为100kg/hm2;经济效益增加8.1%,温室气体排放降低10.6%。本模型可以量化表征区域尺度基于控制灌溉的水肥施用与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响应关系,协同优化稻田水土肥资源最佳配比,平衡经济、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黑龙江省水稻不同目标间的水肥资源优化和种植面积调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为水稻水土肥资源优化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日光温室设计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影响日光温室设计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日光温室设计质量的评价体系。根据日光温室设计质量评价中的多因素和模糊性等特点,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跨度无支柱日光温室的设计质量进行了评价,实施表明,该方法简便、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载荷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日光温室载荷的分析,建立了载荷计算的力学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各种形状的温室进行模拟分析,探讨了各种设计参数对温室结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采光量实时计算及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光性能是温室中作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也是日光温室结构设计的基础。为此,在建立日光温室采光量计算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实时模拟了日光温室地面在1d中采光量的变化,能够形象地观测到日光温室地面采光区域和采光量的实时变化,从而为分析研究日光温室采光性能及太阳辐射量变化提供了更直观的途径,对正确地设计高产、高效和经济的日光温室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北方日光温室进行反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夏季发酵培养料、秋季播种、秋冬季节出菇的反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模式,与北方气候条件基本吻合,再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出菇,可减少能源消耗。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用玉米秸秆作主料栽培双孢蘑菇,每平方米产双孢蘑菇10~15kg,可提高菇农的种植效益。栽培后产生的废料还可肥田和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使生物转化率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